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4月2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6天前 | 23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救我脱离仇敌
2. 每日旧约 | 民5:洁净营区
3. 默想之一 | 如何看待教会领袖纠正犯错的弟兄?
4. 每日诗篇 | 诗39:管教
5. 默想之二|将自怜化作自省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28日 救我脱离仇敌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九篇1-7 节


1 我的 神啊,求你救我脱离仇敌。

   把我安置在高处,得脱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

2 求你救我脱离作孽的人

   和喜爱流人血的人。


3 因为他们埋伏,要害我的命。

   有能力的人聚集来攻击我。

   耶和华啊,这不是为我的过犯,

   也不是为我的罪愆。

4 我虽然无过,他们预备整齐,跑来攻击我。

   求你兴起鉴察,帮助我。

5 万军之 神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啊,

   求你兴起,惩治万邦,

   不要怜悯行诡诈的恶人。〔细拉〕

6 他们晚上转回,

   叫号如狗,围城绕行。

7 他们口中喷吐恶言,嘴里有刀。

   他们说:“有谁听见?”

 

省思:

“仇敌”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或如这诗篇中恶人的敌对攻击,

或是友人们的花言巧语,

或是自己桀傲悖逆的心。

无论在身内或身外,凶猛或怀柔,

信靠神者总是仰望神的解救。

 

祷告:

我没有因自己的信仰被捕、入狱,

就滋生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求神救我脱离这样一种自满心态。

我知道仇敌虽不显眼,但并没有离去。

求祢“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救我们脱离凶恶。”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民数记》第5章|洁净营区


在利未记里清楚地看到,圣洁与不圣洁绝不能混合;而构成不洁的因素包括了死亡、罪恶,和性,以及可以视为不正常的身体状况。在不洁情况下来见神,十分危险,可能导致当事人死亡(利7:20),受害者若来分领祭物,必会受到审判。不洁也会玷污会幕,使神不能继续在此居住(利15:31),威胁到以色列整体命运。祭司每年一次在赎罪日执行洁净会幕之礼,目的就是保证神与祂的百姓能够继续同在(利十六章)。五至六章,讨论的就是如何将不洁的根源除去。


首先要将明显的不洁净都对付掉,任何人有发生在利未记里面的不洁情况,都得被赶出营区(1-4节),直到复原。不洁者包括长大麻风的、患漏症的、触摸过死尸的。从利未记第十三章和民数记12:10至16节所显示的来看,麻风病或指的应该是牛皮癣、毛囊癣等局部性、鳞片状的皮肤病,不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那种无法治愈的麻风病。


死亡与指向造物主的生命完美相对立,被定为完全的不洁。触摸死兽会不洁一日,摸死人则会导致不洁一周。祭司及拿细耳人是圣洁之人,不可为亲人服丧(利21:2-3、11;民6:6-7)。“这等圣洁观念,要延伸到全以色列,使他们更加体会完全奉献给主的意义”。


接着在5至10节,讨论还债的话题,或许与不洁一样,债务是亏空,与不洁这种不圆满的生命,所表达的概念具有一致性。


偷窃等于向雅威不守信约(6节,和合本:干犯雅威),也得罪了邻舍。当他“自觉有罪”(6b节)时,就“要将所亏负人的,如数赔还;另外加上五分之一,归与所亏负的人”(7节)。假如受害人死了,就要将赔款交给受害者的近亲;如果都已死亡,就要交给祭司。这些牵涉到欺诈的案件,都要献上一只公绵羊作为赎愆祭(参利5:14-19)。


洁净营地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就是,避免淫乱。11至31节,这里特别提到对妻子犯奸淫的疑恨所作的考验。因为淫乱是严重的不洁(13-14节、19-20节、28-29节;参利18:20、25、27),必须从营中驱除(参3-4节)。其次,奸淫和第5至11节所提及的罪行,都被称为“不守信”,奸淫是向配偶失信。



03

默想之一


考验妻子有无犯奸淫的宣誓过程相当复杂,目的是证实妻子是否忠贞。其检查的目的可能有两个:女人犯了奸淫,丈夫苦无证据(12~14a、27、29);或她是无辜的,丈夫的疑心没有根据(14b、28、30节)。这双重的题目和附题,要处理两种可能性:有罪和无辜(19-22节)。假如妻子有罪,要除去不洁;假如她是无辜的,要还给她清白。


这方案如何提醒我们在婚姻上的圣洁?





04


诗篇经文及简释

诗篇 第三十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9篇释经 | 管教


假如决定要过一个祷告的人生,不见得就会百事顺心,毫无疑惑。39篇让我们看到,祷告者非常困扰:为何神对脆弱不堪、转瞬消失的人,要严加管教呢?

他于是倍感压抑,情绪高昂。不过,提醒自己,还是约束自己,等到无法抑制之时,再说吧(1节)!


情绪真有忍不住的时候!压抑,不见得每次都有用(2节,和合本:连好话也不出口),反而,经常会徒增许多愁苦。他积压了一肚子的火,话语终于如火焰一样冒了出来,怨气,他怨气十足!(2-3节)。


不过,他又迟疑了,还是求神让他在这事上学功课(4节)。他的意思似乎是,努力面对糟糕的事实,并视为这是神所命定的事,且以祂的眼光来看这些事,从这些痛苦的题目里,学到该学的功课。从稍纵即逝的、并苦短的人生中(译为“虚幻”),以及一切地上事物皆有毁灭的现实中,洞悉一些人生的真谛!


他发现:生命中有一堵墙,无法逾越,就是“如何面对上主”!当他向神呼求,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结论:原来自己身受的灾祸,是出于神严厉的责罚。那么,自认为自己是无辜者,但也有可能是犯罪者!


实在是这样,世界上每一桩不幸的事件,又有几个人是完全无辜的呢?祷告者经过祷告、深思之后,有了更深度的领会——他能无愧地面对神吗?反而,他深感压力:怨气所流露出的自义和自怜,是何等地得罪神,甚至要遭神的审判(7-11节)。


不过,最后,他的信心还是流露了出来——神既然能审判人,也能听人祷告!所以,如今他无论处于什么处境——被处罚、被放逐,他都有信心呼求神,求神听他的祷告;也无论他犯了什么罪,他都还有勇气向神祈求,求神能够宽容他,并赐给他有出头之日(12-13节)。


05

默想之二


你有过和祷告者类似的经历,深感自己是无辜的、被害的或是被冤枉的?你在这种非常糟糕、又自义的光景中,来到神面前,之后,方知自己也在罪上有份,最起码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纯洁”。于是,你发现——原来的控告化作了祷告,原来的自怜化作了自省,原来的自卑化作了再次向神寻求的力量。


上图:古代以色列的度量衡单位。一掌就是四指,大约是7.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