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4月19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0天前 | 18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忧伤痛悔的心
2. 每日旧约 | 利未记23:全国性节期
3. 默想之一 | 持守基督教会的神圣节日
4. 每日诗篇 | 诗30:阴间
5. 默想之二 | 加入祷告行列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19日 | 忧伤痛悔的心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一篇15-19


15 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

     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

16 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

     燔祭你也不喜悦。

17   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 

       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18 求你随你的美意善待锡安,

     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

19 那时,你必喜爱公义的祭和燔祭,

    并全牲的燔祭;

    那时,人必将公牛献在你坛上。

 

省思:

悔罪和欣喜的眼泪可以一齐涌流,

在神面前的痛悔,

不像牲畜被虐那般惊恐畏缩,

乃是深信

将获怜悯而真诚坦荡。

悔罪与赞美交融,

将合而为一。

 

祷告:

“因祢公义的愤怒与审判,

我破碎、降卑至尘土。

请让我痛悔的心

因听见祢的声音而欢欣,

求祢掩面不看我的罪,

以浩大的恩典遮盖之。”

(“God, Be Merciful to Me,”The Psalter, 1912)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利未记 第二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利未记》第23章释经|全国性节期


这段落记载了“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这三个最伟大的节期,和另外两个节日,所有以色列中的成年男子都受命要遵守前面三个节期(出二十三17;申十六16)。这些节期的祝典,由遵行安息日开始,以欢喜的住棚节结束。看来,在圣所里举行的集会,并不都是必须庄严或充满不祥之兆的(1-2节)。


4至8节让我们看到,最重要的就是逾越节(参出十二1-28),在第一个月的第十四天傍晚举行(称为尼散月),这是春天的节期(三月至四月间),将要收割大麦的时候。


逾越节的隔天是持续七日之久的除酵节,和五旬节及住棚节一样,都带有朝圣庆祝的特质。除酵节当日是一个圣会(7节),开始庆祝之时,一切劳力的工作都不能做。


9至14节记述收割季节中当尽的本分,在大麦割取第一把谷粒之时,要将初熟的果子献给上主,并附随一只献祭的羊羔、一份素祭,即调油的一伊法细面的十分之二(13节),以此确认上主是地里一切出产的真正创造者。


15至22节记载了五旬节,这个发生在收割季节快结束的时候,一连七周之久的节日,是一个欢欣的庆典,举国上下因着神赐下丰富的食物而献上感谢。最后,用二块加酵烘培的饼为象征性的代表(17节),连同祭牲、素祭和奠祭一起献上。在五旬节当天,不能从事任何劳碌之工(21节)。记念穷人和寄居者的需要也是五旬节的内容(22节)。


23至44节,记载了第七个月包括住棚节在内的三个节日。正如安息日或称为一周中的第七日一般,一年中的第七个月(提斯利月)也被称为圣。头一个是吹角节,它是一个圣安息日(24节),在七月初一举行,当日号角将会吹响,为要召集会众(民十10)。第七个月也标记着犹太历中一年的开始,在被掳归回后,吹角节实际上也是犹太新年。


第二个庆典是赎罪日(26-32节),在第七个月的第十天举行。百姓们很有可能透过禁食或其他自我训练来刻苦己心。凡在此事上怠慢的人,必招致严厉的惩罚(29节)。在此期间,要将火祭献给神,凡从事任何形式之工作的人,均会被杀戮。因这是一个禁食,而不是一个欢宴的日子。大祭司会为全体会众在前一年偶犯或疏忽的罪,献上赎罪祭。


住棚节是第三个纪念性节期。他们住在一些由棕榈枝、柳树枝或其它树种所搭建起来的帐棚里,藉此来提醒他们自己,出埃及后在旷野漂流时,所居住的那些帐棚和暂时的避难所,以此记念雅威的保护。


03

默想之一


在新约圣经中,为了纪念基督复活之“七日的头一日”(太二十八1;可十六2)取代了犹太人的安息日,成为基督徒敬拜的固定时间。每周的主日崇拜使我们想起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的这个事实,同时也是我们接受教导和团契的时间。在七日中有一天是休息的,这似乎非常切合人体的需要。你会认真持守基督教会的神圣节日吗?



04

每日诗篇

诗篇 第三十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0章释经 | 阴间


祷告者仿佛在百感交集之中写了此诗——今日能够稳坐江山,能代表百姓们献殿,全在于雅威从死亡线上将他拯救。


因此,他发出对雅威的尊崇(1-5),因为雅威曾从阴间提拔他。他曾落入极大的悲剧,多次在野兽的吞食下,仇敌的追杀中,死亡之门已经向他敞开。没想到,绝望中,地牢的门忽然关闭了,他获救了。这兴奋程度可想而知,他情不自禁地说:“雅威的圣民,你们要歌颂祂,称颂祂可记念的圣名”。相对于神的恩典,那些灾害(或者说是“神的怒气”)的日子,是何等的短暂,好比晚上还在哭泣,早晨起来后,一切都被改变了。


于是,他为现今的情形而欢呼(6-7节):与过去相比,真有天地之别,原来被关进阴间地府,囚禁于死亡的城堡里;而今日却作国王,江山稳固不动摇。这些,都是雅威所施的恩典。


8至12节,他的情绪再次转化:回顾往日如从死亡之城出来的经历,自然会百感交集——千万不要再像从前一样落入坑中(阴间),也不要再像从前,常穿麻衣,唱哀歌。他于是再次祷告:


“雅威啊,不要让我落入以前的光景!假如我落入阴间,没有人能称颂祢,对祢有什么益处呢?求你怜悯,因祢已将我转悲为喜,苦尽甘来,就让我喜乐地歌颂祢,一直到永远!”


05

默想之二


我们有时会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很糟糕,很坏。这里的问题症结,并不在于我们是否有感觉,而在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感觉。有几种不好的选择:


1)压抑感觉,像是软木塞塞住要爆炸的瓶子里,终有一天会爆炸;


2)向旁观者发泄,正如青少年讨厌自己的肥胖而欺负自己的妹妹;


3)把感觉内转,进而惩戒自己,认为自己犯错自己负责,常有愧疚,久而久之导致沮丧忧郁。忧郁常常是内转的愤怒所造成的,会扼杀所有的喜悦、和平及宽恕。


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可以向天发泄情绪!那么,吐出的秽物——苦毒、仇恨、报复和绝望——都不会触及其他人。这篇祷文邀请我们——不但可以正面地、高兴地祷告,也可以负面地表达,如生气和绝望,甚至控告神。你能够认同,并因此而实际地加入这类的祷告行列,并为此而释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