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4月13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7天前 | 15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神是施行审判的
2. 每日旧约 | 利17:禁止不正规的献祭和吃血
3. 今日默想 | 你对吃血的态度如何?
4. 诗 篇 | 诗20-21:战场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13日 神是施行审判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篇1-6节


1大能者 神耶和华已经发言招呼天下,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2从全美的锡安中, 

神已经发光了。


3我们的 神要来,决不闭口,

 有烈火在他面前吞灭,

 有暴风在他四围大刮。

4他招呼上天下地,

为要审判他的民,

5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

 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

6诸天必表明他的公义,

 因为 神是施行审判的。〔细拉〕


省思:

神将所有的人召聚到祂面前,

进行一次大审判。

那情景令人畏然惊叹。

“神已经发光了。”

我们并不是孤立的存在——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

都关乎那创造、眷顾我们的神。


祷告:

主啊,祢知道我多不成熟,

不愿考虑自己行事为人的后果,

不肯以负责任的态度作决定。

请帮助我在公义方面有长进,

因着基督,非但不逃避,

反而欣然承担责任。

阿们!



02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利未记 第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利未记》第17章释经|禁止不正规的献祭和吃血


十七章1节至二十七章34节,是利未记的第二大段落,是有关圣洁生活的指示,这里的基础和前面的基调一致——凡是礼仪的,就是关乎死亡与生命的;上主是生命之源,被称为洁净;不洁净的,因它属于接近死亡的未完满生命。


1至2节表明,下面的教导,属于整个祭祀性教导中的一部分,必须被当作是从神而来的命令一般。


3至9节,禁止在会幕之外任何地方宰杀动物献祭。所有祭物都必须在圣所祭司们的监督之下献上,人就不可能私自将一件偶像崇拜的祭物,献给一些想象中的乡间神明。如果以色列百姓能够不断地保持,免受那种使人瘫痪的迷信思想的捆绑,他们就能够在古代的风俗制度里,成为独特的子民。


10至12节表明,任何以色列民或住在以色列大家庭中的外邦人,若是被逮到以任何一种方式吃血的话,他所遭受的惩罚是从民中剪除(10节)。正如神曾经教导挪亚和他的家人,肉、血和生命之间的关联性,血就等于生命,被赋予神圣的地位,那些洁净动物的血,被指定作为赎罪的媒介。


13至14节规定,要慎重处理那些在打猎中狩获之洁净猎物的血。当这头动物被猎杀的时候,它的血必须在地上流干,然后用泥土覆盖其上,意味着生命回归到上主所造的地上;这做法,也避免了猎人们和经过邻近地区的人,受到感染(不洁净)的可能性。这法令在某种程度下,也指出了我们必须敬重生命。


以色列人和那些已经改变原有信仰,住在他们中间的外邦人(参利十一39),若食用那些因着自然因素而死的动物,或是被野兽撕裂的,在一整天,他不适合参加圣所的敬拜,并必须洗净衣服。

 



03

默想之一


关于血的神圣之规条,对基督徒个人而言,是这样的——借着基督的血,我们得蒙赦免、被称为义之外(罗五9;弗一7),也因着信能够来到神的面前(来十22),经验到胜过邪恶势力(启十二11),并得着永远的荣耀(启七15)。也就是说:其象征意义在基督里已经完成了。在使徒行传15章,耶路撒冷劝告安提阿教会不要吃血,目的是要外邦基督徒尊重犹太基督徒那向来不吃血的习惯。也就是说:为了落实因着基督的血所成就的和平的福音,促进犹太基督徒与外邦基督徒彼此的相交,是一种谦和和友爱的贯彻。这点应该成为现今基督徒对吃血的态度,吃与不吃,是为了彰显基督的血所成就的福音,和彼此的相交。你也可以表达你对吃血的看法。




04

诗篇经文及简释

诗篇 第二十~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迦南人的战车,适合在平原作战,但在山地就无法施展威力。所以当非利士人与扫罗决战时,要迂回到北方的耶斯列平原(撒上二十九1)。)


《诗篇》第20-21篇 战场


本诗仿佛是出兵打仗前的奏乐,内容分三部分,前面是群众对将要出征的王的祝愿(1-5节);后面是王的祷告(6-8节);最后又回到祷告的群众。


首先是群众对王的祝愿(1-5节)。百姓回顾王的经历:在王遭难的日子(1节上),他曾被神高举(1节下),成为在圣所里的(2节)献祭者(3节),当王向雅威许愿之时(4节上),将自己的筹算禀告于神(4节下),后来,真的得胜了(5节)。


如今王即将出征,过去的一系列行为都是蒙神悦纳的。就此,他们要求王:要记念蒙应允(1节上)、被高举(1节下)、得救助(2节)、蒙记念、悦纳(3节)、得赐予(4节上)而成就的事实(4节下)。


百姓最后祝愿王:愿雅威成就你一切所求的!能在战场得胜。


王听了百姓的祝愿之后,信心加增,他也发出祷告(6-8节)。他信任他的祷告必在“天上”蒙应允。神必用能力救护他,雅威也必因着自己荣耀之名的缘故,击杀敌人。


最后,又回到会众的祷告(9节),百姓说:“雅威啊,赐胜利给王,因王的得胜就是我们的得胜”。


21篇与20篇并列在一起,是一首得胜归来之后的加冕诗,或皇家节庆纪念诗,结构整齐。


1-2节如序曲,展开对雅威的能力的歌颂。3-7节里,发出对雅威所赐的“五福”的颂扬:


福:恰似战场归来的王子,得到父王率领文武大臣和百姓迎接,父王也给他加冕,而这位加冕者竟然是雅威(2节)。


寿:神也赐予他高寿(4节),因这也属于令人快乐的救恩的一部分。


荣:雅威也加给他尊荣威严(5节)。


乐:第四个福分就是乐(6节)。


久:王所获得的五福“必不动摇”,因他倚靠雅威,他的江山也必坚固(7节)!


不过,美歌者通过所获得的五福来对雅威的颂扬,依然是以雅威的恩宠为主题的。8至12节,对雅威战胜仇敌的描述,正是表达这个目的。


雅威以怒气吞灭仇敌,在路上拦截他们,搜捕他们,绝不让他们成为漏网之鱼,如把他们放进火炉中一样,用怒火把他们烧尽,还要使他们的子孙短命!


这些敌人何竟落入这般的下场呢?因他们想加害于王。结果他们计谋落败,在逃离之时,被雅威所放的箭射中。

雅威是配得尊崇的(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