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5预苦期5|被审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4天前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预苦期5|被审
路22:63-23:5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5年4月6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5年4月6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路22:63-23:5(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22:63 看守耶稣的人戏弄他,打他,

22:64 又蒙著他的眼,问他说:“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22:65 他们还用许多别的话辱骂他。

22:66 天一亮,民间的众长老连祭司长带文士都聚会,把耶稣带到他们的公会里,

22:67 说:“你若是基督,就告诉我们。”耶稣说:“我若告诉你们,你们也不信;

22:68 我若问你们,你们也不回答。

22:69 从今以后,人子要坐在 神权能的右边。”

22:70 他们都说:“这样,你是 神的儿子吗?”耶稣说:“你们所说的是。”

22:71 他们说:“何必再用见证呢?他亲口所说的,我们都亲自听见了。


23:1 众人都起来,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

23:2 就告他说:“我们见这人诱惑国民,禁止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

23:3 彼拉多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23:4 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甚么罪来。”

23:5 但他们越发极力地说:“他煽惑百姓,在犹太遍地传道,从加利利起,直到这里了。”




2025预苦期5|被审

路22:63-23:5


序言|遭遇


在英国威斯敏教堂放了一个中国牧师王志明的塑像,是为了他因信仰耶稣,在文革时遭受无辜的审问,最后被杀害,所作的记念。他是千千万万为基督而舍弃生命的殉道者,他为什么会被审判,最后殉道?因为他持续地宣扬真理,触怒了当时的权力者。


英国威斯敏教堂放了一个中国牧师王志明的塑像

当路加诉说耶稣的被捕和被审,突显的就是耶稣为真理作见证而有的遭遇。在祂被犹大出卖,彼得否定祂,看守的人和兵丁戏弄祂,说祂是假先知;公会的那些人审问祂,目的不是要找到真相,乃是要看耶稣说话有无露出把柄,罗马的巡抚和希律各自为了自己权力和地位。


在22章66节至23章5节这一段,记述了耶稣接受公会的审问和罗马巡抚彼拉多的审问,继续地为真理作见证。


一|在公会前(22:66-71)



耶稣走进了这个继承了上千年的公义传统的犹太公会,公会成员夸口说,只有他们才能把神的公义带到这个世界,但在这里,公会的这一群人,他们只是罗马人的傀儡!亚那的大祭司职分是皇帝任命的。这些祭司长、民间长老,表面上是照着犹太人的律法,来定耶稣的罪,但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出最好的方式,可以叫罗马人将祂处死,而且是越快越好。


他们的法庭,并不是为了寻找真相,为无辜的人伸冤,而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除灭政敌。天一亮,犹太人的长老、祭司长和律法师,他们就行动,因为犹太法庭被要求必须在白天审讯,这才合法。或许是要表明他们在光明中行事吧!不过,很奇怪的是,没有人对被告提出控诉,甚至也没有传唤证人,而议会却要耶稣告诉他们说祂是弥赛亚,藉此来定祂自己的罪。也就是说:没有原告,只有被告和法庭!看来,他们只需要从被告身上取证,就可以给被告定罪!


耶稣的回答有两方面︰


1)我若告诉你们,你们也不信。因为祂与他们对弥赛亚职分的了解,简直是南辕北辙,祂单纯地说“是”,这些审判者也一定不会相信祂。


2)祂进一步地说︰我若问你们,你们也不回答。问题也在这里,如果祂现在想用问问题的方法,来启发他们,使他们知道,耶稣的弥赛亚职分,与先知们所预告的(比如但以理),并不矛盾,而且祂就是那一位。但他们肯定是不会回答的,因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明白真理!


无论耶稣承认自己是弥赛亚,还是想启发他们,让他们知道祂就是弥赛亚,这些审判者都不打算明白,因为他们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将耶稣交给彼拉多,借刀杀人,因他们没有权力处死祂。


耶稣知道他们的目的,所以祂说:从今以后,人子要坐在神权能的右边。这句来自但以理书七章13节的经文是说:当神的百姓落入异教(兽)的手下,遭压迫之后,有一天要被平反、得到荣耀,甚至要以“人子”(君王)的身份,来审判那些压迫人的异教徒(67-69节)。


耶稣的这些话,引起他们强烈的关注,他们一同问下面的问题:由前面说祂到底是不是基督;现在却直接变为︰这样,你是神的儿子吗?“神的儿子”实质意思与“人子”是一样的!是基督,是弥赛亚,是君王,但在这里的语境下,却有着特殊意思:因为当时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以及其他的皇帝,都自称并被称为“神的儿子”。


现在,他们目的达到了!公会最关切的就是这个,所以就退出了这次的审讯。在他们眼中,这就足以定祂的罪了!严格而言,不是他们要定祂的罪,而是罗马人要定祂的罪。彼拉多是不会、最起码是不敢放过一个造反分子的,假如彼拉多是称职的话!假如他会顾忌自己的乌纱帽的话。


二|在彼拉多前(23:1-5)


这群犹太领袖取了耶稣的证词,也定了耶稣的罪,耶稣的罪名是──自称为神的儿子,其实耶稣并没说是“神的儿子”。在他们的面前,祂只是承认了——作为基督的身份!彼拉多也只是问他:“你是不是犹太人的王?”也没有说“你是不是神的儿子”!犹太人的王,这在罗马人看来,并不是一件应该判死刑的罪。看来,这些犹太领袖,是捏造他们的控诉,他们控告耶稣自立为王──政治上的革命家,所用的罪名,故意地令罗马人感到很严重。


他们把耶稣押送到彼拉多面前,以三点罪状来起诉祂︰


1)诱惑国民(23:2,一个令人感到好奇的、未明确说明的控诉,意思可能是指叛乱,如同“煽动我们的人民起来革命”的意思。

2)禁止纳税给该撒(23:2)。

3)说自己是基督、是王(23:2)。第一和第二个罪名都很严重,第三个较为似是而非。在他们预料中,彼拉多应该会有不好的想法。



在四卷福音书中,彼拉多问耶稣的第一个问题都完全一样,四卷书中的“你”也都是强调用词。问祂是不是犹太人的王?尽管耶稣也好像承认了,祂那一语相关的话,并不能够使这位阅历老到的政治家,就轻易相信犹太人对耶稣的控告,因为耶稣不威吓、不抗争,甚至一言不发。所以,彼拉多深表怀疑:耶稣是犹太人的王,祂无法直接地否定,但祂又不是彼拉多言下之意的王。只是犹太人的王,那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希律不就是犹太人的王吗?罗马皇帝并没有除灭他。


当然,彼拉多所问的肯定不只这些,路加省略了这些审讯的细节,直接来到巡抚对祭司长和众人所宣读的判决,他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他没有任何的证据,来相信犹太长老和祭司们的指控是真的。因为,彼拉多只关心——耶稣是不是要造罗马的反!反而,彼拉多看出,耶稣之所以会出现在他面前,是因着犹太人的怨恨,而不是任何罪大恶极的罪状,更不是造罗马人的反!


但这对祭司长来说,可不满意,他们越发“坚持”,并激烈地抗议;他们抱怨说耶稣煽惑百姓。这又是一个不明确的指控;他们强调祂影响的范围,包括了犹太遍地,以及加利利(23:5)。最后,彼拉多,在趋利避害的权衡下,选择处死耶稣。


三|在抉择面前


品格缺陷!我们从刚才耶稣受犹太领袖和罗马的领袖审问的事实里,看到这些人间领袖品格的缺陷,同时,也看到与耶稣的忠实坦诚,形成强烈的对比。我们通过这两个人物,作些反省:


1、固步自封的该亚法



该亚法,这个代表着犹大最高的权力者,他的问题有两方面:


第一、就是他深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是忠诚于上帝的。他绝对不会相信耶稣的自我宣告——说自己是但以理书里面说的那位人子!更不能接受自己就是耶稣所形容的、那位与兽的国度一样的上帝的抵抗者。所以,他操控议会和见证人,已达到他要的裁决:耶稣有罪,而且罪重当诛!他会如此以恶为善,因为他的宗教信念是错的。


假如他作为信仰群体代表的镜子的话,那么,这确实提醒我们,信仰的领袖们,必须确信圣经的真理是为耶稣说话的;必须持守侍奉耶稣的态度。


该亚法单凭自己的判断,是有理由质疑耶稣的弥赛亚身份,因耶稣并不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的教义仅仅来自五经(撒都该人只接受五经),但五经没有足够的信息,让他们支持一位弥赛亚的出现。所以该亚法固步自封,不愿意改变自己宗派的取向,去接受先知们对妥拉的新解释。


其实自古以来,犹太传统就是不断更新,改变的过程。该亚法需要接受摩西的传统,也需要接受先知们有继承又有更新的解读;如今,他也需要听耶稣非常刺耳的解释,哪怕这些话直接挑战了他的底线。如果他这样作了,就能明白耶稣说的了。


他的第二问题就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耍手腕,作伪证,甚至去与他向来反感的罗马官员合作。或者,是因为坐上了那个位置,慢慢就会失去了“真诚”。神所赐给人的权力,是为了见证真理,也为弱者提供公正的支持。但他失去了“真心”,导致他执法不公正严明,也阻碍了民众接受可以救赎他们的弥赛亚。如今他对真理视若不见,真理与他擦肩而过。


前两天,有位弟兄跟我谈了他对他所在教会的一些困扰,教会领袖推行“使徒统绪”,使他感到困扰。具体做法就是,他们在推行圣公宗的全套体系。教会领袖认为:“天主教、东正教和圣公宗具有使徒的统绪”。言下之意,其它教会缺乏,或较弱。我的回应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天主教、东正教和圣公宗是有使徒的传承。不过,我还那样认为——其它的宗派,也有使徒传承。试问,哪一个上海人的前身不是乡下人?哪个犹太人的起源不是外邦人?哪一个宗派不是来自不正宗?或者说:最起码,再正宗的传统,都有从不正宗,或都是从零开始的。


是的,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信仰,其实都具有包容性特征,都是从不正宗开始。有时,我们坚持自以为正统的,而说别人不正统,除了因为我们眼光狭隘,缺乏更高的眼界和广博的知识之外,会不会也因着我们心胸狭隘,失去了“真心”呢?


所以,当我们在持守根本性的原则之时,也需要常问自己:我有开放的心思意念吗?我随时打算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法与做法吗?我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会不会是我固步自封?会不会是我失去了“真心”?知识的更新和心灵的更新,是我们每天都要操练的。因我们实在是非常有限的。


2、懦弱的彼拉多

遗臭万年的彼拉多,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他懂得圆滑,懂得如何做得面面俱到。他使用他的政治智慧,操控人,并利用环境,保住自己的名声。他明知耶稣是无辜的,是因为犹太领袖们的邪恶,才导致祂被捕;他也知道宣判耶稣死罪,是昧着良心的,有失公正。但他是个懦夫,不敢靠本心说话!不无讽刺的是,连他的妻子都不用证据,都知道耶稣是无辜的人,还给他可靠的忠告。可是,当他面临自身的政治命运,有可能会受损之时,他选择了妥协!不敢作正确的选择;政治图谋扭曲了他的气节,使他不敢做正确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的胆怯,是因为太担心我们的命运。作为基督徒,我们要活得单纯一点,甚至不要那么聪明。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或者职位的升迁,而妥协正直的人格,这样或许可以化解暂时的危机,甚至得到看得见的好处,而在神眼中,却是另外一回事。


有个弟兄,他是跨国公司的区域负责人,当他的孩子入读高中时,他又得到一个晋升的机会,但他必须离开他家的城市。他算了算代价,因为他曾向家人承诺,会在当时的职位很长时间,保证与孩子的相处。他经过深思和祷告,也与他的教会的弟兄分享,并恳求他代祷之后,他决定放弃晋升的机会。没想到,他对总部的拒绝,换来的是失业的遭遇。失业八个月,在家呆着,但他依然觉得所作的选择是对的。八个月后,神给了新的工作,作为对他持守对家人承诺的奖赏,这份工作让他可以经常跟家人在一起,也使他对教会的服侍不受影响。当然,这个弟兄仍然是幸运的,毕竟经过八个月后,仍然能找到工作,或许有些人为了信仰,可能会给家人、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难处。但人生是个长跑,需要以一生,甚至永恒的眼光来看。需要从神的角度来思考。不能太拘泥于一时的得失。


3、正直人格作抉择的我们

我们的人生时常面临抉择,抉择之时,需要看重“人情”的价值——包括与神,与家人,与教会的肢体,与朋友等的关系。其实,这些或许比利益更为重要!在作一些重要抉择之时,也要多多思想,新的选择,会不会损害我们正直的人格呢?下面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在面临抉择时作参考:


1)你那时的灵命状况如何?你依然稳定地阅读神的话语吗?你有着恒切地为此事祷告吗?并且你有期望所抉择的事成就之后,可以荣耀神吗?


2)新的选择会夺取多少时间?甚至造成你无法好好服侍教会,以及与家人相处?我们必须非常坦诚地回答这些问题。你不要侥幸,更不要用其它冠冕堂皇的话语——说以后怎么样,怎么样为家人,为教会,为上帝。现在就排出百分比:会失去与家人相处15%,50%的时间?会损失对教会的服侍时间50%?80%?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为正直的人格负责。


3)你的配偶有没有对你现况提出改变的要求?他/她对你的选择有过警告吗?别忽略对方。你有请教过教会的牧者,或信任的较为成熟的肢体吗?你不是要他们支持你的选择,乃是要带着谦虚的态度去咨询,看看他们的意见,并且带着打算听从的态度,神往往透过别人告诉你。


4)你有无违背曾经许下的对工作、对金钱使用的承诺?比如,你上一次找到工作前,你说过:我要找的工作是为了使我不会影响到我的聚会,我的服侍,我与家人的相聚等等。我也承诺过,工作换来的钱,我会用在奉献,支持家庭和其他人的需要。







代祷事项:


1、为每位肢体祷告,主啊,我们因自己的家庭、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和信主的教会不同,使我们对主的认识都非常有限,并因着自己的罪,甚至会扭曲对真理的认识,求主怜悯施恩,赐我们能敞开心灵,不固步自封,渴慕追求,使我们离弃错谬,在真理的认识上多而又多、


2、为教会向主恳求,当我们在单位及人前不敢认主名,或为了利益选择不来聚会,或为了自保选择不见证主,都求主怜悯赦免,求主赐我们刚强壮胆的心,随时作好为主受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