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3日 | 深渊就与深渊响应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二篇 6~11节
6我的神啊,我的心在我里面忧闷,
所以我从约旦地、
从黑门岭、从米萨山记念你。
7你的瀑布发声,
深渊就与深渊响应,
你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
8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
黑夜,我要歌颂祷告赐我生命的神。
9 我要对神我的磐石说:
“你为何忘记我呢?
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
10 我的敌人辱骂我,
好像打碎我的骨头,
不住地对我说:
“你的神在哪里呢?”
11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
为何在我里面烦躁?
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他。
他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作“帮助”),
是我的 神。
省思:
神不是一种表面的现象,
像情绪或天气似的变幻无常,
祂从渊底深处向着我们而来,
以祂最永恒的内涵
满足我们
内心最大的需要。
祷告:
永在的神,
感谢祢深潜于
我喧嚣狂乱的生活表层之下,
在我里面进行一番建构,
不但使我经得起压迫,
还因有盼望而雀跃,
并在耶稣基督里称颂祢伟大的名。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利未记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利未记》第6章|对祭司的指示
花了五章的经文,基本讲完了各样的祭,接着六章8节至七章34节,是给献祭的祭司所作的指示,大部分的律例与一至五章差不多,不过顺序上有了一些调整,似乎是按照所献的祭的频率来定的先后秩序,百姓最常献燔祭和素祭,然后是赎罪祭和赎愆祭,平安祭因是随心而献上的人,则放在最后。
在6章1至7节中,偷窃指的不仅是在偷取别人的财物,也指拾遗不报、不肯归还借用之物,或者在生意上以诡诈待人等。这等罪不单是得罪邻舍、陌生人,更是得罪神。如果以欺诈的手段获得某些财物,就要向神认罪,向物主道歉,并将所偷的财物加上利息归还。
六章8至13节这一段落,主要是讨论燔祭。这种祭需要“完全焚烧”,非常特别。祭司在主持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穿的衣服也需讲究(参廿八40-42),以强调其特殊性质,其本意是给崇拜者以上主临在的深刻印象。
坛上的火不许熄灭,唤醒以色列对神的记忆。摩西第一次遇见上主就在火烧着的荆棘中,不灭的火代表上主的同在,圣经多次称上主自己是烈火,有许多大先知用过这个词(参赛十27;三十27;卅一9;卅三章14;申命记四章24)。
另外,不灭的火,也唤醒献祭者全然有罪和将继续犯罪的感觉,本来要遭受上主的审判,却因着所献的祭物而熄灭祂的怒火,未将审判降下。反而,因着所献的动物这一中介,重建了人与上主之间合一的团契。
六章14至23节,讨论素祭的话题。素祭的叙述使我们记起今天基督教圣餐礼的某些方面。因为在场的男人都可以尝到所献的面,而且使它成圣,吃的人也因之成圣。不但如此,这一祭物也使祂感到愉快,因为它的美味为祂所喜爱。正如我们以前说过的,旧约常用简朴的日常用语叙述最深入的神学观念。
六章24至30节讨论赎罪祭。主要是关乎圣洁的问题,这一观念,毫无疑问是由来已久的,而且代表一种禁忌。例如,如果一个人只因误踏“圣地”便要受神的惩罚,但是上主的圣洁,不会与祂的慈爱相悖,一个无心之过,完全可以通过献祭而被解除惩戒。这种经验是在圣经中一贯的主题——上主的圣爱遍及祂百姓的生命之中!
本章末节再次说,血是神圣的,就是生命的本身,强化了上主所造一切生命的神圣性。
03
默想之一
利未记的献祭启发了我们,旧约把人格视为一个整体(希伯来字是nephesh),人并不是一个暂时住在身体中的灵魂,那是希腊思想和东方诸宗教的思想,后又传给了历代的教会。没有圣经这独特的人格统一的神学观念,新约对于基督复活的事实便绝对不会有,它只能宣告近东许多宗教在第一世纪所说关于死后命运的神话,我们在各福音书末章,所读到的便只有灵魂不朽。你有“灵魂——肉体”分离的人格的思想吗?
04
诗篇经文及简释
诗篇 第五、六篇
第5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第6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5~6篇 | 苦情!
第五篇被称为《早晨的呻吟》(1节的“心思”, 其它译本为呻吟)。
1至3节,以祷告的呻吟或是呻吟的祷告,流露出最深的情感。因为是确定于“雅威”这一立约的神的基础上,从而显示出训练有素,哪怕是呻吟也没有乱了阵脚!
4至6节,转为公义的恳求。基于神那“不喜悦恶事”的本性,对坏蛋的控诉用了:“恶人、狂傲人、作孽的人、说谎的人、好流人血”来描述;神则用五方面的态度来对待——“不与他同在,不站在面前,为祂所恨恶,被灭绝、被憎恶”。
7至8节,做出自我的省思。自己凭什么可以进入神的居所?是因自己的苦情和神的公义,以及祂那“丰盛的慈爱”,并因此所激发的“敬畏”之心,和“敬拜”之行动!
9-10节,对恶人做了更深的揭露。说谎是恶人的本性,其口中、心里、喉咙、舌头,展示出邪恶、腐烂(坟墓)、谄媚,这些阴森的内容。其结局可想而知:被定罪、自掘坟墓、被放逐。
11至12节,仿佛是经过了激烈的公审!如今,结束了,回到起初的场景——众人祝贺他得于昭雪,并为雅威的护庇、赐福、护卫,而发出欢欣赞美!
假如5篇较专注于仇敌的问题,6篇则更多地省察“我的问题”!
自己落入“怒中被责备,烈怒中被惩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软弱、骨头发战、心大大惊惶,这些乱如麻、几乎要瘫倒的光景,会是因为“神在发怒”而导致的吗(1-3节)?
既然省察后有时也未必知道自己的问题,那就来直接呼求吧!“雅威,立约的主啊,你几时才救我呢?”更何况,就他现今的情况来看,随时有可能离开世界,他因此唉哼困乏,流泪成河,忧愁得眼睛都干瘪了(4-7节)。
祷告的奇妙就在这里呈现了——使人突然有了信心——他说:雅威听了我哀哭的声音,收纳了我的祷告。而那些敌人,原来还在幸灾乐祸,如今却忽然间羞愧地败下来!看来,雅威,祂的名是绝望中的唯一希望(8-12节)!
05
默想之二
祷告的人生,并不表明没有风浪!甚至,为了信仰,需要承担更多的痛苦。而雅威的名,是绝望中的人唯一的希望,虽然祂对祂所爱的人的相助不尽相同,但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你有绝望中因依靠神而重燃希望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