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29日 | 开通我的耳朵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篇 1~8节
1 我曾耐性等候耶和华,他垂听我的呼求。
2 他从祸坑里、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
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使我脚步稳当。
3 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 神的话。
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并要倚靠耶和华。
4 那倚靠耶和华,不理会狂傲和偏向虚假
之辈的,这人便为有福。
5 耶和华我的 神啊,你所行的奇事,
并你向我们所怀的意念甚多,
不能向你陈明;若要陈明,其事不可胜数。
6 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你已经开通我的耳朵。
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
7 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
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8 我的 神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
你的律法在我心里。”
省思:
信靠神的人并不是机器人——
按既定的电脑程序
从事宗教活动。
其特征乃是有“开通的耳朵”,
能敏感地聆听、
回应神的话语。
祷告:
主啊,我愿学习
从个人的角度读祢的话语,
圣经就不再是有关他人的记述,
而是特别写给我的,
以免只有知识充塞我的头脑中,
却没有信心所激励的行为。阿们。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四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第40章|云彩
这一章总结了本书的后半段。前半段讲上主预备和呼召祂的使者摩西,使他下埃及去,经过惊天动地的斗争,从十灾中,使法老和埃及人看见:因不敌上主,容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在途中,他们经过红海的挣扎,旷野的艰难,亚玛力人的敌视,终于到达了关键的一站——西奈山。上主在此与以色列人立约,应许作他们的神,要他们知道,作为与上主立约的子民,应当怎样生活与行事为人,继续与上主维持这立约的关系,以致上主显荣,自己得福。然而,以色列人却因金牛犊危机,差点丧失了这一目的。幸亏摩西的代求,改变了上主要灭绝全民的心意。以色列与神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开始,摩西也再次上山,再次领受命令,这就是本书后半段的主题,这主题是:要把那在西奈山上彰显其荣耀的上主,迁入到上主吩咐他们为其建造的圣幕中,藉此与他们同住、同行;并藉他们在圣幕中的崇拜与事奉,使祂的临在与赐福,永恒不断。
摩西受上主吩咐,要在出埃及后的第二年开始之日(参看17节),把圣幕竖立起来。然后,将见证柜,就是那象征上主临在并安放两块法版,其上有施恩座的约柜,放进至圣所中,用幔子将柜遮掩。从此,上主居于幽暗中,正如在西奈山一样(20:21)。把桌子……灯台……烧香的金坛,安在法柜前,挂上帐幕的门帘,让祭司在香坛前烧香与代祷(4-5节)。在帐幕外的院子里,要安放燔祭坛、洗濯盆,作为赎罪和洁净之用(6-8节)。用膏油把帐幕和其中所有的都抹上,使整个圣幕成圣,以此来表达上主在人间与民同住(9-11节)。并要使亚伦和他的儿子……洗身……穿上圣衣……膏抹,供祭司的职分做中保,为人献祭与代求(12-15节)。
16至33节重复了在第2至11节的话,描述了摩西照雅威所吩咐他的而行动,在第二年正月初一日,立起帐幕,并膏立亚伦和他儿子为祭司。
这样,摩西就完成了上主使者的使命,完了工。上主也就屈尊在这小小的方形屋里(33-35节),以云彩遮盖会幕,表达祂的临在——原来笼罩在上主之山的云彩,现在笼罩在圣幕之上了(参看24:15-16)。这长方形的屋子,其神圣程度非同一般,连摩西也不能靠近。
36至37节,记述了神与以色列民同在的事实,每逢云彩从帐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云彩不收上去,他们就不启程,晚上云中有火。这些描述,表明上主不但住在他们当中,与他们同在,也与他们同行,护庇、眷佑和赐福他们。
默想之一
从埃及出来进入神的应许之地,如果一切都正常,结果应当就是四十章了。可惜的是以色列人因着叛逆,兜了很多圈子。今天作基督徒的我们也是这样,也常常因着叛逆,使我们的人生经常在原地打转。我们求主怜悯,保守我们少走弯路,不走冤枉路,乃是直接走到神荣耀的目的地。因叛逆而兜圈子,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试分享。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19章 | 真神的像
任何一个皇帝都喜欢将自己的像,放在全国各地,目的是告诉当地的百姓,谁在统治他们!百姓需要效忠的是谁!带给国家和平与各样新生活的人是谁!
约翰在整个十九章,所要说的就是——一个真神的像,祂在自己的地方,所反映出来的到底是怎样的,这位取了肉身的永远的道,祂就是永生、慈爱、受害、流血的神。祂接受了彼拉多的鞭打,兵丁用一小丛被造之物,来伤害造物之主,使祂的头部流血,还讥诮祂说这是“王冠”。这位真神真正的像,却遭祂自己的臣民背叛,被他们嘲笑,被他们掌掴,甚至被钉十字架(1-7节)。
彼拉多在犹太地有着无上的权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就是法律,他可以发号施令让军队把祭司长杀了;他想释放谁就释放谁,假如他要释放耶稣,他有能力这么做(10节)。
他唯一忌惮的就是——凯撒!凯撒到底是怎么看他,这就关乎他的生死荣辱与升迁罢免。皇帝为了平衡巡抚的权力,各省与各城可以将控诉传到皇帝那里。假如皇帝看不顺眼谁,他就会听取控诉案子,将巡抚拿下。
这就是祭司长的杀手锏——“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凯撒”(12节)!
果然,彼拉多害怕了!当祭司长打出耶稣已经“当自己是神的儿子”这张王牌时(7节),他就输了!尽管他查不出耶稣的罪来!要知道,“神的儿子”这个词,在帝国就是凯撒的专用名!
在这一段最讽刺的就是,祭司长们为了否定耶稣的自我宣称——我就是将父反映出来的那一位。他们竟然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千百年来,雅威才是他们唯一的王的宣告,今天彻底瓦解了!
彼拉多反将祭司长一军,尽管他和祭司长一样,都不相信耶稣是犹太人的王,但他却将耶稣的牌子写着“犹太人的王”,以此来取笑祭司长(22节)。
约翰不忘细致的描述:在兵丁戏弄的情形下(24节),有一段感人的场景,一位少年人和耶稣及祂的母亲,演示了以爱所维系的生死故事。(25-28节)。
十字架上,耶稣所说的两句话,尤其重要。第一就是“我渴了”!这位可以让人喝了祂的水,就永远不渴的弥赛亚,原来是将自己的生命倾倒,才达到这一目的。最后的一句话“成了”,在原文只有一个字,是当时的人在付清账款时会使用的字。是的,结清了,代价已经付过了,祂的工作圆满的成就了(31-37节)!
犹太人为了保持地不被死人污染,他们不让死人在木头上过夜,更何况明天就是安息日,他们请求彼拉多将尸体取下来。当兵丁来到耶稣跟前,非常诧异耶稣为何死得那么快!为了确保万一,他用长枪狠狠地刺进耶稣的肋旁。测试的结果是,耶稣是彻底死了。祂也被安葬在约瑟新造的坟墓里,这个坟墓就在一个园子里。看来,约翰试图要我们等一下看,新世界的园子,即将发生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