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3月2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32天前 | 218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
2. 每日旧约 | 出39章-祭司
3. 今日默想 | 神创造的美好
4. 每日新约 | 约18章-无辜的受审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28日 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九篇 7-13节


7 主啊,如今我等什么呢?

   我的指望在乎你。

8 求你救我脱离一切的过犯,

   不要使我受愚顽人的羞辱。

9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

   我就默然不语。

10 求你把你的责罚从我身上免去,

    因你手的责打,我便消灭。

11 你因人的罪恶惩罚他的时候,

    叫他的笑容消灭(“的笑容”或作

    “所喜爱的”),

    如衣被虫所咬。世人真是虚幻!〔细拉〕

12 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

    留心听我的呼求。

    我流泪,求你不要静默无声,

    因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像我列祖一般。

13 求你宽容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

    可以力量复原。

 

省思:

在古代的中东,

外来的“寄居者”没有公民的权利,

全视当地的居民是否宽容、友善,

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极无保障。

但神作“生命的主”时,

人就可以完全仰赖其恩慈,

毫无惧怕、满有盼望。

 

祷告:

列祖所仰望的神,

我无可索讨,

也无权要求,

只全心仰赖祢的恩慈,

确信“神的城”盛情慷慨,

会“为我摆设筵席”。

阿们。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三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第39章|祭司


三十九章主要是对上主的中介----祭司身上着装制作的记述,包括以弗得(2-7节)、胸牌(8-21节)、外袍(22-26节)、内袍、冠冕、腰带、金牌(27-31节)。


第一节所说的“是照雅威所吩咐摩西的”在本章重复了七次之多,下一章又再度重复七次,强调了摩西准确而详细地、顺服神命令中的每个细节,制作神圣之物。


祭司服装的衣料,用各样上等的线缝制,加上用金子所锤成的薄片,剪出来的线,编织而成,使之更显得华美(3节)。以弗得的华丽,也反映着上主所造世界的美好,祭司作为中介,需起到这一功用。特别让人留意的是安在以弗得的两条肩带上的两块宝石,在它的上面,刻有十二支派的名字,这两块宝石有可能就是被称为“乌陵”和“土明”的决断牌。8至21节所提到的胸牌,由十二块宝石构成,每块宝石上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


我们可想而知,以色列自身的价值和怀抱的使命是何等的崇高——假如他们属于祭司的国度,除了自身享有尊贵之外,也连结着世界与这位创造主的关系。


22至31节,是祭司身上其它物件的制作记述,这里的重点是:除了以精工细作来反映上主所造世界的华美之外,需要关注的点是30节提到的“圣冠上的牌”,这个用蓝紫色的带子系于祭司裹头巾上,刻“归雅威为圣”的金花或牌子,在此形容为“王冠”(参出28:36、37),其重要性就因这称呼更加明显。


如创世记二章19节,上主将各种飞禽走兽带到亚当面前,由他审核命名一样。如今(在四十章扎帐奉献之前),会幕各样工作都已完成,最后经由摩西审核。之后,他看见这一切成就,就给这群工人祝福。


如今,敬拜神的新的群体——以色列今日诞生。


今日默想


以色列的会幕,和后来的圣殿是一个先行的记号,象征着神定意要为整个受造界所做的、并成就的事情,也就是说:以伊甸园为蓝本的会幕,不但回望伊甸的美好,更是展望未来超越伊甸的世界。其中的大祭司和其身上各样的物件,象征着神创造的美好,以及最终成就的旨意,这些如何进入新约?又怎样成为我们的使命?(提示:借着耶稣基督,也借着五旬节圣灵所创造的教会)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18章 | 无辜的受审


约翰在本章所写“被出卖”,和20章的“复活”,都是在园子里发生的,让人想起创世记的第一和第二章所记载的亚当在园子里的故事。这种联想非常正常,毕竟约翰写的就是一卷“新的创世记”。不同的是,亚当是背叛上主,耶稣在这里被身边的人出卖而被捉拿,无辜的受审,彼得也否认了祂;被众人弃绝,被彼拉多定为死罪,要被钉于十字架!


有罪的人、残暴的人,手持武器,在黑暗中来到园子里,要找一个人,这人就是前面一直为门徒祷告的人——父的独生子!这又不禁让我们想起那个园子!当亚当犯罪后,一听到来寻找他的雅威的脚步声,就躲了起来。而这里角色倒转了!新的创世记的第一个人,面对这些暴徒之时,没有躲,直接问他们:你们找谁?当这些人借着火光,说要找“拿撒勒人耶稣”之时。耶稣的回答既简单又吓人:我就是!这些暴徒退后,并倒在地上。约翰要我们知道:祂就是与父同等的那位!


当耶稣要他们放走门徒之时,彼得误以为这是耶稣的缓兵之计,以此可以赢来时间;他当机立断,用刀砍了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这种以暴力所搭建的弥赛亚思维,在耶稣遭到大祭司该亚法审判而毫不反抗之时,崩溃了!他对耶稣的失望,使他做出有违良心的事情——三次否定认识他的夫子耶稣。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的受审,强调了审判的主题(与训慰师圣灵的审判形成对比),十字架是审判耶稣的工具,讽刺的是,也成为审判未信之人的工具(12:31)。 彼拉多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不知道我有权释放你,也有权把你钉十字架吗?”(19:10节)。耶稣反驳:“如果不是从天上给你权柄,你就无权办我,因此,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在耶稣的宣告中,已削去了彼拉多自称手握对耶稣的生杀权力,“没有人能夺去我的生命,是我自己舍去的,我有权把生命舍去,也有权把它取回来,这正是我从我父所领受的使命”(10:18)。


故此,十字架成为彼拉多的自审!而耶稣却甘心成为上主赐给世人生命的中介。这种似是而非,这种将上主的旨意与人间及魔鬼的邪恶势力,相互结合却并行不悖的特点,是约翰一直以来的解释方法。


十字架成为耶稣事奉的高潮,“成了!”是约翰福音的独特宣言,标志救恩已完成,之后,耶稣重归于父,重归于创世之前属于祂与父的荣耀之中(17:5)。十字架上的死,成了最后身份的启示,再次呼召人承认祂神圣的本源、使命及与上主的合一(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