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5年3月1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42天前 | 19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终日赞美
2. 每日旧约 | 出29章-就职礼
3. 今日默想 | 哪些礼仪或象征之物反应信仰内涵
4. 每日新约 | 约8章-亚伯拉罕的后裔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8日 终日赞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五篇 19-28节

 

 

19 求你不容那无理与我为仇的向我夸耀;

     不容那无故恨我的向我挤眼。

20 因为他们不说和平话,

     倒想出诡诈的言语害地上的安静人。

21 他们大大张口攻击我,说:

    “阿哈!阿哈!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

 

22 耶和华啊,你已经看见了,求你不要闭口。

     主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23 我的 神、我的主啊,求你奋兴醒起,

     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

24 耶和华我的 神啊,求你按你的公义判断我,

     不容他们向我夸耀。

25 不容他们心里说:“阿哈,遂我们的心愿了”,

     不容他们说:“我们已经把他吞了。”

 

26 愿那喜欢我遭难的一同抱愧蒙羞;

     愿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惭愧,蒙羞辱;

27 愿那喜悦我冤屈得伸的欢呼快乐(“冤屈得伸”原文作“公义”);

     愿他们常说:“当尊耶和华为大,

     耶和华喜悦他的仆人平安。”

28 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

     时常赞美你。

 

省思:

这首诗篇三次呼求神的帮助,

每次都随着一段赞美(9、18、28 节)。

作者期待神的帮助,

也知道得助之后,将如何行。

他因不过分沉溺自己的问题中,

便能预见终将要称颂神的拯救。

 

祷告:

神啊,请保守我永不迷糊,

不忘自己与祢同行的方向。

帮助我能有这样的转变——

从谈论自己的问题,

到“终日”以口舌赞美祢,

奉耶稣的名。阿们。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二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第29章|就职礼


本章内容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以色列祭司的主要任务:此后每日的献祭。


祭司必须在象征上洁净,他要洗过身、献过祭、赎罪后,才能穿着新衣就职。他要严肃地为这事工受膏,手、脚、耳朵都要献上给神。只有这样,祭司才能献上神所喜悦的祭物。这些礼仪都要每日一次,重复七天,以强调其重要性,又象征完全。


1至9节,是洗身和膏立的指示,祭司需洗身,是整个洁净礼仪的中心,成为基督教洗礼的先驱(多三5;弗五26)。


膏油按立,表示蒙神拣选,指定担任某种事工。在王国时代初期,圣灵恩赐往往随膏立而赐下(撒上十6),故此,后来可能成为属灵恩赐的象征。对基督徒来说,耶稣“基督”(即“受膏者”)不但是君王,更在天上更美帐幕中永为祭司(来九11)。“膏立”的概念因此增添了更深的新义。


膏立的目的是使祭司分别为圣,意思就是“使他就职”。就职之时需献祭,所献的祭,包括了用公牛献的赎罪祭(14节)、绵羊献的全牲的燔祭(18节),以及第22至28节记述的用另外一只公绵羊献的“摇祭”。需要注意的是,第19至21节特有的血礼。这些献祭及相关的礼仪,目的是为了达成敬拜的人的奉献和委身,以及百姓之间的团契和相交。


献祭时有个特别的仪式引人注目:祭司按手在公牛的头上,这是赎罪祭的通例,清楚表示:祭牲之死等同于献祭者的死亡。牺牲之后的血礼,包括在坛角上抹血(作为恒久可见的表征),和将余下的血浇在坛边和坛脚,让它自行流走(12节)。


祭司的耳、手拇指、脚拇趾都需要抹上公绵羊的血,象征式地洁净,献给上主。祭司要听而顺从,手足都为神工作。将全副精力献上,这“耳号”似乎是永久为奴者自甘顺服的记号。


29至46节,是祭司事务的综合规例,这些规例关乎祭司的圣服,自父传子(29节);使祭司任命正式化的圣筵(可算是个“平安祭”),因只有祭司才可吃“圣肉”(33节)。


当指示完一切之后,上主应许说:“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之中,我也要作他们的神”(45节)。这就是说:所有附加的一些献祭条例的目的是——建立神与人同在的实际;而其中要点则是——要促使人与物的圣洁。


 

今日默想


今天我们来思想的是,祭司就职之时的一些条例,其目的依然是身份和与神关系的表达。今天,可以跟我们对应的就是——就你个人和教会,有哪些礼仪或象征之物,可以反映你的信仰内涵?试列举一两个例子来分享。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8章 亚伯拉罕的后裔


前一章,百姓和当权者,因着耶稣在住棚节的言行举止,对耶稣身份的疑问或兴趣愈发浓厚,祂到底是谁?意思就是:祂到底是如祂所说的——从神而来的?还是个骗子?煽动者?祂到底在做什么?


这一章,整体语调更阴暗,耶稣在控诉他们故意歪曲祂的意思,甚至心怀恶意,想杀祂!因为他们奉他们的父——魔鬼的旨意而行(44节)!由此让人看到,犹太人沉迷在自己的思考模式上实在太久了!对于宽恕(1-11节);对于对世界的光照(12-30节);对于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的意义(31-59节),实在是遗忘太久了。开头有人想用石头打死一个行淫的妇人,结束处,也有人想用石头打死耶稣。假如打死行淫的妇人,在遵行律法,但为何又会要打死他们所请教的“夫子”呢?约翰是想说:沉迷于自己的思考模式的以色列,完全分不出青红皂白。


文士和法利赛人,捉拿住行淫的妇人,但他们并不管她的罪有多重,只把她用来作为攻击耶稣的工具!并不关心“律法”本身,只在乎自己在其中所获得的道德优越感,并享受可以将耶稣逼到无力回应的地步的快感。


耶稣回应他们说:假如你对摩西律法认真的话,就会发觉自己也有罪恶在身!果然,他们一个一个离开了。


耶稣赦免了行淫妇人,并不是说,奸淫无所谓,乃是说,神选择了撤销!而作为被赦免者,必须重视罪的侵害,并决意离开罪恶(11节)。


法利赛人试图控告耶稣践踏神的律法无功而返,现在则指出耶稣的自我见证,是不合法的(13节);耶稣则告诉他们,祂不但自己作见证,还有另外一位为祂作见证——就是差祂来的父!现在,律法明文规定需要有两个人作见证,都有了,父与祂,就是两位,一同见证祂是弥赛亚,是以色列的光,引路者。


耶稣这样大声疾呼,要他们来信祂,本来他们这个民族就是世界的光,如今却不接受这光,而且还带给人黑暗,充分显明他们被审判是确实的了(12-20节)。


祂给他们提供选项,只要相信祂是神差来解放他们的弥赛亚,他们就可以脱离即将来临的罪与灭亡。罪,就当时而言,并不是指属灵上,乃是指与耶稣背道而驰的弥赛亚思想与行动!他们依然执迷不悟,听不进耶稣从神而来的警告。结果,他们将要再度被掳(31-38节)。


因着这种拒绝,他们又误解了耶稣——他们自认为是自由之身,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是神的儿女,而耶稣说:情况有可能相反,如今更是如此,假如你拒绝这位比亚伯拉罕还早的——道成肉身的弥赛亚。就算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也有可能不是神的儿女(39-5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