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3日 | 来听我的话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四篇 11~14节
11 众弟子啊,你们当来听我的话。
我要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你们。
12 有何人喜好存活,
爱慕长寿,得享美福,
13 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
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14 要离恶行善,
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省思:
因神有一定的属性和作为
(现已彰显于耶稣基督),
我们便知道自己
应成为怎样的人,
该追求何样的事。
祷告:
神啊,请帮助我
将自己的生命,连上祢的生命;
将自己的所是,连上祢的所是;
从祢为我所做的,
联想到我现在
借着耶稣基督能为他人做的。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二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第24章|立约
当详细记述山上启示的律法之后,24章回到事件当中,上主吩咐摩西,带着亚伦和两个儿子并七十位长老到山腰,摩西则要上到山顶。我们在19章的叙述中,得知山顶因着上主的同在显得非常可怕,这样也使律法具有威严性,没有人敢上去。当立约确定后,人与神的关系也改变了(3-8节)。百姓回应神的一些吩咐(24:7),并筑一座坛象征神的同在,又在旁边竖立十二根柱子代表十二个支派,他们然后献祭,摩西则将动物的血撒在百姓身上,以示洁净,代表着与神的联合。
得到这番立约的确据之后,摩西带着亚伦和两个儿子,并七十位长老一同上山,一睹神的宝座的荣耀,他们也在这里吃喝,享受立约的筵席。身临其境地表述了这位威严的神,也是不加害于与祂立约的百姓的神(9-11节)。
筵席过后,摩西离开他们,到山顶去了。这次上山的目的有两个:接受法版和听取制造会幕的指示。这两件事代表着出埃及记和整本旧约圣经的神学核心:妥拉和敬拜。这些事极其重要,以致神要与这位蒙拣选的领袖私下会面。
约书亚显然被容许走其中一小段上山的路,他和户珥在这里被提到,其作用就像是17章,提到他们一样(17:10),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事——约书亚要成为摩西的接班人,而户珥是比撒列的祖父,他年纪较长,受人敬重。提到他,是要读者将这里的经文与后面关于会幕的经文联系起来。
摩西在山上的时候,亚伦和户珥负责为百姓排忧解难,但没想到,亚伦却制造出更大的麻烦,他造出一个金牛犊,使以色列人全然陷入罪中。摩西下山看见后大发烈怒,是自然不过的反应(32:19-20)。
摩西上了山顶(15-18节),看见云彩遮蔽了山,有六天之久,直至第七天,神从云中召唤他。神以云柱和火柱的形态出现,我们已经见过多次了。在山下的会幕里,再次将这一经验体现——会幕让这个临在变得“可以移动”,神的荣耀停在会幕里,如同停在西奈一样。甚至,这经验成为以色列集体的记忆——他们的神显现的典范。
这次,摩西留在山上40昼夜,在那里领受两个刻有十诫的法版,和制造会幕的指示后才下山(32:7)。这些文件都封上了印,意味着立约的关系不可更改!
03
默想之一
1)对于以色列人在山上的叙事,成为民族集体经验的记忆,他们并因此而自豪,试说出你哪次群体事件成为你的记忆。
2)你深觉作为基督徒而自豪吗?还是在人前有过因称自己是基督徒而感到羞愧?假如你因基督徒而自豪的话,有无一些外在的办法可以向别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呢?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h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3章 | 从天上而来
第三章,谈论着一个核心的话题——从天上而来!以此来回应“道成肉身”的真相。
这是由一位法利赛人尼哥底母夜访耶稣所引发的。尼哥底母凭直觉知道耶稣是“从上主那里来的教师”(3:2),他来寻求耶稣对神国来临的答案。对耶稣和尼哥底母而言,他们都知道生在“家里”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身份的关键,他们成为神家里的人,意思就是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
而耶稣如今却说:神正在做一件新事,要重新建一个家,要成为这家里的人,不是凭原来的出生就够了!必须重新再出生一次。怎么出生呢?“天上”是密钥!由水和圣灵所生,也就是由施洗约翰,和耶稣所指派的圣灵所主导的一次“重生”(5-8节)。那么,以地上(旧有)的思维,是无法了解“天上”的。虽然,尼哥底母是受人尊敬的老师,假如他要了解,必须谦卑下来,如同打开窗户,让风进来一样,接受耶稣这位神秘的人子,才能得着。
因为祂的神秘程度,绝对不会输于摩西在旷野所举起的铜蛇,那个令人讨厌、邪恶的象征(想想创世记第三章那条诱惑人堕落的蛇就够了),没想到却成为医治以色列人被火蛇毒害的根源。耶稣也将如此不可思议地被举起,成为万民(地上)与神(天上)聚合的梯子,并因此将黑暗(以及拥抱黑暗的人)与光明(因着仰望被举起的耶稣的人)分开。
当约翰的门徒,听到原来在他的老师门下受洗的耶稣,另立炉灶,而心生嫉妒之时,约翰不以为然,甚至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他的理由就是——天上!他认为,耶稣就是把神的旨意往前推进的那一位,而他自己则完成了任务,他就像是新郎的朋友,就是古代近东文化中的“伴郎”。在这个婚礼的场景中,他不是主角。
当然,这个“新郎与新娘”的比喻,背后是一个远古的传统:雅威神,就是以色列人的新郎,有一天,会回来聘以色列为妻,显然的,施洗约翰就将耶稣当作是天上而来的那位了(这又是道成肉身的意思了)。
那么,假如要得着天上而来的“永生”,你唯一的必须就是——来信这位天上而来的新郎。因为无论是谁,都只是“地上的声音”,连施洗约翰,也只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在他们所传的信息里,没有任何属天的气息,没有任何从神那里而来的生命!
05
默想之二
你会认为对耶稣的“认信”和“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