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3月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4天前 | 20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祂说有,就有
2. 每日旧约 | 出17章-内忧外患
3. 今日默想 | “发怨言”之反思
4. 每日新约 | 路21章-末日的来临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6日 祂说有,就有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三篇 6~9节


6  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

   万象藉他口中的气而成。

7  他聚集海水如垒,

   收藏深洋在库房。

8  愿全地都敬畏耶和华,

   愿世上的居民都惧怕他。

9  因为他说有,就有;

   命立,就立。


省思:

“话语” 真的能起作用?

光“说” 就能成事?

世人已习惯将言行分开,

便不信地发出疑问。

圣经的见证

却上溯至起初— —

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

就是出自神的话语。


祷告:

神啊,我周围尽是不守承诺、

有口无心的人,

我便渐渐把“话”当作“空话”。

我且环顾祢在创造、救赎中

发“话”所成就的一切,

就预备再次用心聆听,

特别是聆听那位“道成肉身”者,

我正是奉祂的名求(约一14)。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第17章|内忧外患


就像恶越来越严重一样,没过多久,那群抱怨只有苦水喝(15:22-27),和生活条件太差,没有肉吃的会众,并没有因为问题得到解决而心存感恩。接着,他们提出了第三次抱怨,而且情节严重,成为旧约的反面教材(申六16,诗95:8)。他们在西奈途中的最后一站利非订,因缺水向摩西发怨言:“你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上来,使我们和我们的儿女,以及我们的牲畜都渴死呢?”(4节),其实,第二节“争闹”这个词,比抱怨更为严重,从摩西的提醒中可看出:抱怨他就等于试探神,等于否决神救他们脱离埃及,进入应许之地这个全盘计划。


不过,神仍然吩咐摩西击打磐石,供给他们水喝。摩西的做法就好像用杖击打尼罗河水而产生神迹一般,以此表明,上主这位带领他们出埃及的主,也会在旷野供应他们,使他们得以生存。尽管以色列人悖逆神的事,经常突然发生,而上主却顾全大局,祂对列祖所承诺的应许,绝不会因人的拦阻而受到阻挠——法老不能!以色列人也不能!


如果磐石出水,是摩西为了解决民生内忧,那亚玛力人则是军事上的外患,这次军事上的问题,仍旧靠着上主而解决!无论是民生问题,还是军事问题,以色列人都需要专注在上主身上。


这段经文需要注意的最起码还有几点:


1)突出约书亚的领袖地位。约书亚在这里出现了四次,看来大家对他已经不陌生,很自然地,将这次与亚玛力人的战争与日后进入迦南所发生的战事连接起来。


2)战争模式的改变。面对亚玛力人,上主不再用某些疾病或灾祸去攻击他们,而是吩咐约书亚挑选一些精锐的战士,与亚玛力人一决高低!他们固然靠着上主的能力,但他们也必须亲自上阵,因为还有很多类似的战争等着他们呢。


3)领袖与团队的关系。战争的成败完全靠着摩西是否举起手来,这里的意思可能是:尽管战争是靠着约书亚带领精壮的战士去打的,然而,摩西才是关键人物!他的关键——在于上主的授权。


另外,当摩西因着手酸而放下来之后,亚玛力人就得胜,而当亚伦和户珥扶着摩西的手之时,以色列人就得胜,这预示着十八章“摩西接受他岳丈叶忒罗的建议——采用团队的服侍模式”,是解决摩西的担子过分繁重的方式。





03

默想一


以色列人稍微碰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发怨言,控诉摩西这位领袖。怨言有时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他们这种怨言往往是在否定神的全盘计划。


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当教会遇见难处之时,你有没有对上主或领袖乱发怨言?试回忆下,后果如何?


你打算怎样在这一方面约束自己,更多地以感恩来面对;或与教会同工、弟兄姐妹一同承担难处,共同进退?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路加福音 第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21章 末日的来临


就以色列而言,圣殿就是他们世界的中心,圣殿的存亡,与他们的生死、信仰、国家安危与民族福祉密切相关。可以说:圣殿就是一切!


路加所记载的这个寡妇所投入圣殿库里的两个钱,发人深省。作为神的百姓,能以另外的角度看待一切吗?还是按世界的标准或角度看一切呢?他们能看到寡妇所献上,在常人看来只是两个钱的价值吗?


下面一系列,关于末日的来临,耶稣教导门徒,要他们以“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一切。


在他们看来,以美石和供物装饰而成的圣殿,不但华美,而且还“永不摧垮”——因为它是神的居所!而耶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祂认为这个“圣殿”要被摧垮。


那是不是很快会被摧垮呢?又不尽然。耶稣说:在圣殿被摧垮之前,会先发生一些大事情,是门徒们需要留心的,因为那些时日,会有许多迷惑的事情,会使门徒分心,所以不但需要忍耐,也需要懂得明辨。


首先,会发生一连串“闹革命”的事情,不少人打着弥赛亚的旗号,其实是冒名的,他们所进行的,没有那么神圣,只是“民攻打民,国攻打国”的战争和杀戮而已。


接着,会有“改天换日”,或称为“改朝换代”的事件发生。在这个混乱的时局里,别人会将这种天灾人祸的原因,嫁祸于跟随耶稣的人,在那时,耶稣的门徒将遭遇当局的逼迫,甚至连门徒的亲人也会误解他们。


那现在问题来了!这些事情到底什么时候发生呢?耶稣说:就在罗马军队兵临耶路撒冷的时候!在主后70年及之后几年,这些事果然发生了。因为罗马军兵的围攻凶猛,耶路撒冷的居民根本没有机会逃跑,尤其是那些类如孕妇和奶孩子的行动不便者,更是祸不单行。


耶稣提醒门徒了!千万不要出于对国家虚妄的效忠,自己以为有义务留在耶路撒冷。假如是这样,他们就会与这条船一同沉没!


当然,我们要学会按照第一世纪的方法去读“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这类的“图像语言”。在公元68年尼禄自杀后,接下来的四位皇帝换位很快。每一位都统率大军,想向全世界宣告“战无不胜”的神圣罗马。没想到,罗马的和平,却从他们内部彻底瓦解了!


而“人子降临”这个典型的来自但以理书7章的预言,其重点是在说:神的百姓要在被兽(外邦) 欺压之后被平反,冤必得申。


好了,这些正是门徒要寻找的记号了——耶路撒冷被围攻,罗马政局不断更换!这些就是耶稣作为人子来审判列国,包括耶路撒冷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