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3月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8天前 | 19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要爱祂!
2. 每日旧约 | 出13章-长子
3. 默想之一 | 活出被救赎的新生命
4. 每日新约 | 路17章-神国的来临
5. 默想之二 | 神的国度什么时候来?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2要爱祂!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一篇23-24节


23 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都要爱他!

耶和华保护诚实人,

足足报应行事骄傲的人。

24 凡仰望耶和华的人,

你们都要壮胆,坚固你们的心。


省思:

基督徒发现,每逢自己向神呼求,

就确实获得帮助— — 神信实可靠。

心中逐年积多了这样的经历,

自然要发出欢呼:

“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都要爱祂!”


祷告:

是的,神,我愿意去爱!祢已经爱我,

而且每逢我向祢求助,

祢就证实了祢对我的爱。

请在主耶稣里教导我,

以祢的灵装备我——

去爱祢,并向周围的人分享祢的爱,

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主前1250年的古埃及纸莎草纸《死者之书 book of the dead》(或译为亡灵书、死亡之书)的一部分。《死者之书》是图文并茂的卷轴,放在棺材中,内容因人而异。目的都是教导死者在前往阴间的路上保护自己,并回答42位神明的审问,以证明自己无罪,甚至不惜用咒语愚弄神明。)


 《出埃及记》第13章释经长子


十三章继续教导逾越节的意义:无论是人或牲畜,头生的本不属于他们,是该死的,但上主给他们保留了下来,甚至逆转了过来——成为上主的产业。他们到了迦南之后,要将以色列头生的,分别归给上主,以示他们是属于上主的长子,他们是因埃及人长子的死亡而获救的。这由死亡而活的生命叙事,是他们世代需要铭记在心的。


另外,逾越节的吩咐,插在十灾之中,再次提醒他们,作为上主的百姓,其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怎样的。他们应该记念上主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为奴,这点与西奈山十诫颁布的精神保持一致,并且要求他们到了应许之地迦南之后,要世代相传守这一个节日(1-16节)。正像创世记一样,六日的创造高峰是人类的出现,而目标却是安息日;出埃及的救赎高潮是将埃及长子击杀,而目标却是逾越节。


当交代完将来在应许地如何守逾越节之后,经文回到主要叙事中(17节可以紧接在11章10节之后)。如今,以色列人终于要离开埃及了,埃及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压制他们了;他们再也不需要面对法老了,而他们前面的敌人是迦南四周的列王和迦南人(13:5)。


17至22节这段,为马上要上演的戏剧摆好了舞台:法老已经放他们走了,而上主却让他们走一条他们没法理解的路——舍近求远。上主说:恐怕他们与非利士人打仗!不过,在过红海之时则让我们看到,这是上主再次显明祂的作为,并给法老一次致命的打击的叙事。


以色列离开埃及往前行,没有忘记从前先祖的遗愿——摩西把约瑟的骸骨,带着一同前行(十三19)。看来,出埃及与创世记息息相关:以色列能得到上主的救赎,离开埃及,并不是他们当得的,乃是因为上主记念与先祖所立的约(参2:24)。


正如约瑟使人想起往事,云柱和火柱也使人想起先前之事:摩西在西奈山上看见荆棘与蒺藜丛中的火焰(3:2);上主承诺列祖的事,如今得以实现了,现在,祂也践行了对摩西的承诺:祂要与以色列同行(参6:8)。


 



默想之一


出埃及的事件,标志着以色列民族的开始。他们不仅脱离了埃及的奴役生活,这事件更是塑造了他们,给他们一个新的开始,这成为以色列历史的根基,使他们在每个历史阶段都回忆这个关键的时刻,直到新约,耶稣基督十字架上的受难,则以似非而是的方式重塑了逾越节的事件。


那么,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你可以怎样具体地应用出埃及的故事呢?试举出一至两个例子来说明。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路加福音 第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17章释经 | 神国的来临


17章1至10节,像是一段格言集,对神国的样式做了小结,饶恕是主题,感恩则是生命另一个面向,因为这正是作为神国子民的见证,这些质素也正是门徒们所缺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耶稣会说,假如你们的信心若像是芥菜种子,就能达成对人的饶恕以及感恩的事实。言下之意,在面对饶恕对象时,自己要像是芥菜种子一般卑贱,意即是作仆人般,而不是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要进行饶恕行动,假如以道德高尚自居,那就无法达成——饶恕七次得罪你,又回转的人!


耶稣和门徒要进入耶路撒冷前,在边疆之地遇见了得大麻风病的撒玛利亚人,并医治了他们(11-19节)。再次看到耶稣对外族人的态度,产生对门徒的教导,其意义深远。十个得了洁净的大麻风病人中,只有一个心存感恩。耶稣由此生发出教导:感恩,是作为接纳神国来临的人该有的样子。如今,这个事实在撒玛利亚这个抵挡耶稣的地方,已有了一个人这样做了!他因耶稣在他身上的作为而感谢神。他的这种感恩的行为,就如同得到复活一样——耶稣对他的吩咐:“起来”这个词,就是“复活”的意思。


法利赛人咨询耶稣:神的国度什么时候来?引发出耶稣一番对他们而言的末世讲论(20-37节)。


对法利赛人而言:神国不能凭他们的眼见,乃是要去用心体会!当然,耶稣并不是讲一套类如禅宗一般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宗教,乃是说,法利赛人需要先否定自己所看为“真的”神国,要用心去理解耶稣所说的神国,因为他们的神国主张与耶稣绝然相反。


对门徒而言,神国来临之前,有几点需要警惕的:


1)要将但以理书7章13节里的受苦后来被平反的人子,与耶稣马上要面临的受苦和被弃的遭遇,作为关键的时间节点。


2)神国来临之前,耶路撒冷的百姓,非常漠然,如同挪亚洪水之时和所多玛被硫磺烧灭之前的光景。


3)神国来临之前,会有敌人突然入侵,带来始料不及的毁灭,把一些人掳走,把一些放下(撇下一个,取走一个)。


4)门徒面临这些征兆之时,要赶紧逃亡,因为日子照常像平常的日子一样。


结合以上实情,看来,神国来临,就是人子被平反之日,正是耶路撒冷被毁灭、被审判之日,也正是罗马军队入侵,造成耶路撒冷尸横遍野的时候,这正是“尸首在哪里,鹰也在那里”的意思了,因为罗马和它的奴才希律,是以老鹰作帝国的标志的。这灾难在主后70年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