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5主显期3|人子显荣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3天前 | 7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主显期3|人子显荣
路9:21-36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5年1月25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5年1月25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路9:21-36(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21 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不可将这事告诉人。

22 又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23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24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25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

26 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27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神的国。

28 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

29 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

30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

31 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

32 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见耶稣的荣光,并同他站着的那两个人。

33 二人正要和耶稣分离的时候,彼得对耶稣说,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他却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

34 说这话的时候,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他们进入云彩里就惧怕。

35 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有古卷作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36 声音住了,只见耶稣一人在那里。当那些日子,门徒不提所看见的事,一样也不告诉人。




2025主显期3|人子显荣

路9:21-36


序言|会联想到什么?


当提到尊贵、荣耀、高贵、荣华等等的时候,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路加他是如何表达荣耀的。他所记载的登山变像这事件,就是表达耶稣显出荣耀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这个显荣的事件,是在“彼得对耶稣弥赛亚身份的宣告”和“耶稣自我受难的宣布”之后,路加“这样的安排顺序,非常有启发性”。[1]


当门徒们通过彼得的宣告,得知耶稣就是基督(弥赛亚)时,非常兴奋,看来弥赛亚王国的实现,指日可待,他们与弥赛亚同享荣华富贵的日子,很快就要来到了。正在他们高兴之余,万万没想到的是:耶稣却说出令他们沮丧的话,祂说:“祂因弥赛亚的身份,会给自己和祂的跟随者带来灾难”[2](21-27节)。甚至说,这种悲惨的事件,是祂作为弥赛亚的荣耀使命。



这种“苦难中见荣耀,荣耀中见苦难”的使命,对于带着雄心壮志跟随耶稣 的门徒而言,实在超出他们的认知能力。这也正是当耶稣在山上显荣时,彼得会有不知所云的表达的原因。对于荣耀,这个内涵实在太多的话题,门徒是很难理解的。就马可而言,荣耀是关于成就上帝对以色列的应许;是关于人性的完全彰显;是神同在的典范(shekinah舍吉拿);是对位极权重的帝王作出的对比)。甚至,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荣耀竟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我们也像门徒一样,很难将死亡和荣耀连在一起,尽管我们知道有钱有势的人,尤其是君王,当他们死的时候,会极其排场。但我们还是会将它当作是一件悲惨的事,怎么也不会与真正的荣耀,联系在一起。因为一个人的死,就是他生前所有荣耀的终结。耶稣的门徒,也同样,他们无法将荣耀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一个将要拯救民族,和成就上帝自古以来计划的重大人物,怎么会落到“死亡”的地步呢?所以,当他们在山上,看见耶稣和摩西与以利亚在一起的时候,就更是困惑了,因为这两个人物是非凡的,摩西,将他们的祖先从超级大国为奴的光景中解放出来;以利亚,把病入膏肓、偏离上帝的道很远很远的北国,带了回来。如今,他们与耶稣这位弥赛亚一同出现在荣光里。但耶稣的前途,为什么会是在“死路”上呢?


一|荣耀与受苦交织?


在21至27节,耶稣讲出令他们泄气灰心的话,之后,他们到了山上,发生一个超自然的事情——刚刚讲要背十字架、即将受难的耶稣,却显出荣耀来(28-30节)。在这里荣耀与受难的主题,再次交织而行(30节),如同巴哈的马太受难曲,当你听到悲哀的曲调,接着就会转入喜悦的气氛;也如同令人瞩目而停留的雕刻艺术品,是透过那双粗糙的双手、夹杂着浑身的臭汗而辛苦凿成的;又如价值连城的玉器,是由不起眼的石头凿成的(玉不雕不成器)。



耶稣在这山上,展现祂那无与伦比的荣美,不过,这美是透过祂那受苦的、仆人式的服侍而彰显出来的。有人认为,这是耶稣复活前“神性”的彰显,因为“面貌,衣服洁白放光”。但路加也记载了摩西和以利亚发亮,他们两个没有神性。还记得上一个主日,在但以理书十二章,我们所讲的经文里说:智慧人要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但12:3)。神的百姓在未来的日子(神国)里,也要如星辰一样发光。对于圣经作者,尤其是新约作者,人性一样是美的、荣耀的 ,尤其是在耶稣建立的新世界里,人性都是荣耀的,而发光就是人性荣耀的外显。


所以,这里的重点是:与百姓一同受苦、荣耀的上帝,如今到了极致——以死亡来呈现祂的荣耀,也就是基督教所说的,翻转了死亡的能力和对荣耀的定义。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显容中,他们谈论耶稣的死亡——苦难与荣耀交织而行。


另外,这个通过放光的衣服来表现荣耀的方法,十分令人瞩目,有着强烈“反帝王”的意图。曾思瀚认为,罗马雕塑所呈现的穿著体统的人,往往是重要的贵族,包括是凯撒[3],人们可以通过他们所穿的服侍的色彩和样式,判断出身份。也就是说:帝国通过服饰来宣传她的政治势力,帝国的官员会穿上紫色的服装来显示与百姓不同的社会阶层,颜色赋予他们权力与地位。这点与中国古代一样的,布衣与锦衣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颜色的服饰,代表了不同的官阶,而兽的图案不同,代表着权力与地位的不同,黄色和龙的图案,则代表皇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柄。耶稣和摩西及以利亚以白色的衣裳出现,表明他们以有别于帝国的权贵,甚至超越了帝国所有的权贵。



二|神性以人性呈现?


耶稣显荣的议题,似乎是在说:假如你要看耶稣的神性”[4],那你就需要“去看耶稣怎么受羞辱,受死,复活。”[5] 你必须专注这位软弱无力的耶稣,你需要具备这种在帝国权力系统之外的眼光,才能看见神!正如马丁路德所讲,“上帝的荣美,蕴藏在羞辱的十字架里面”,神国的生命,就是上帝新世界的生命,而这生命是蕴育在死亡里的,惟有透过血淋淋的耶稣,才能认识神的大能。



故此,在所描述的耶稣发光的事件,将祂解释为是彰显祂作为弥赛亚那完美的形象(人性),会更加合乎作者意思。不过,正如前面所讲,这荣美,是透过祂那仆人式的服侍彰显出来的。尤其在七章31节里,会显得更加清楚。“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更准确的一句话——这荣美,甚至是透过“死”而展现出来的。因此,这里需要告诉你的是——新的世界是由祂的死而来的。这点是初代教会的人所领受的,毕竟,死刑是被帝国的权力机构利用来巩固帝国不公义统治的重要方法,耶稣也死在这个不公义的系统下,而祂则从死亡中复活,这不但是表明祂生命的超越性,更是对帝国权力的一种否定。


也就是说:关于耶稣神性的思维,除了必须与人性结合起来看之外,还需要看到,神性的彰显,是在否决帝国的权力系统。


三|显荣的目的为何?


经过前面的两方面思考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思想耶稣显荣的两点目的:


1、现实!

上帝的大能将会以死亡的方式显现(这就是荣耀显现的意思),唯有透过死亡,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与胜利。这样,就颠覆了主流的权力理论——主流的权力是说:我有本事让你死!而这里说:生命就是舍命,权力就是受苦,而荣耀就是死亡。门徒们需要从早已习惯的世俗权力的意识中,脱离出来。也就是说,当他们看见山上的荣耀,如果不能与死亡联合在一起,他们就未能认识神国的真相,当然也无法医治这个着了魔的世界,这也正是下面他们不能赶出鬼的原因。


2、颠覆!

耶稣作为仆人——为以色列成全律法与先知的身份,通过死亡的方式,开始新的出埃及,和将叛教的北国夺回。假如能明白这些,很自然地就能够更加明白,从天上来的声音,“祂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的意图了。跟随耶稣就是舍己,背起十字架!跟从祂,像祂一样服事这个罪恶的世界,作为人性最完美与荣耀的体现,也正是成就上帝应许的君王的体现了。这点给以战无不胜、甚至以为不会死的帝王逻辑沉重的打击——世界不是掌管在人间的权力意识中,而是在会死亡的上帝之子的身上。


四|耶稣是绊脚石!


耶稣的显荣,对于今天,无论在这世界还是教会,都是绊脚石!


这世界不愿接受,或者故意装作不知道,耶稣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而且,这世界在基督受死的时候已经被宣告已经终结,新世界已经在基督复活里,有了一个新的开始,这世界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并接受新的历史。活在这世界的教会,我们对耶稣君王的形象的领会,是否该重新调整呢?


1、真相

耶稣为君王,告示祂将死在霸权之下,这点与世俗文化所鼓吹的“万岁”南辕北撤。“祂的面貌比别人憔悴,祂的形容比世人枯槁——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到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赛52:14,53:2)。以赛亚对以色列这个上帝仆人的画像,最后落实在耶稣的身上。确实挑战了我们对于统治者的理解,因我们总喜欢建立一个看似完美秩序,富足安康的社会,好像人类不会死,一切问题,只要通过完美的制度,或者可靠的强权者(制度有时就是强权者的化身),就可以变得更好,最起码会越来越好。但实际上一些人的快乐,是建立在更多人的痛苦上面的。因为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为一个阶层的利益服务的,这也势必会导致其他阶层人群受损。甚至,这些看似完美,能带给人满足的制度,是想否定一个事实——统治者会死,世界会被终结。耶稣正揭示了这个真相!祂不但揭示了人间所有君王制度的终结,祂也揭示了另一真相——这世界也因着祂的死亡,而得到救赎,历史在祂里面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2、启发

这样的观念,对我们每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启发呢?我们这群跟随主的人,正是被邀请进入这牺牲、软弱与受苦之中。在这世界里,我们不是去铲除丑陋,而是靠跟随这位义仆的脚踪而行,我们需要放下与世界一争高低的想法。让“代求、赦免、代赎、牺牲、挽回祭”[6],发生在我们生活之中,在我们与家人相处之时,在我们探访、上班、煮饭、还是洗衣拖地之时,包括我们在与罪人和外人相处的时候,都提醒我们,我们要效法耶稣。我们同时也需要相信,当我们服事这些人,或者做这些卑微的事之时,我们是在服事这位神!在这个着了魔的世界中,去服事这位神。


那么,教会不走世俗化之路的意思,确实需要放弃类如能与世界一争高低的想法,要与世界的权力保持距离。其中最合适的做法就是——为这个着了魔的世界举哀——为将要死却不知道要死了的世界举哀,类似耶稣在被钉十字架之前劝导妇女所作的一样:耶路撒冷的女子啊,要为你们的儿女哀哭……。我们可能有时会觉得,为这个世界悲哀,有什么价值吗?是的,假如,你不知道有这位神是这宇宙的主宰,祂的心意是要恢复和更新这个世界,你当然不会认为为这个世界举哀会有意义,然而,当你知道了这世界的真相——落入上帝的咒诅中!你的举哀,就具有藉代求而得“救赎”的意义了,毕竟义人的代求是有功效的。


3、聆听

最后,在服侍世界的同时,有一个现实需要去面对——人生大计与神的异象,神的形象与我们的理解之间总有冲突,那我们需要多学习的是聆听与顺服。


现代人有太多的生活享受,太多的生活目标,也有太多可做的事情,但却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不过,一旦增长和繁荣,不再是成为生存的理由时,他们就会问:生活的乐趣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甚至时不时有莫名的恐慌和危机感。这正告诉我们:这世界有着死亡的特色,并不能带给我们什么意义,我们必须聆听上帝之子的言语,教会正为此而存在。


过两天就是春节的假期了,我们少不了走亲访友,你会怎样去过这个节日呢?   



[1] 法兰士著,沈允译:《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台湾:校园书房,2001),页294。

[2] 同上。

[3] 参曾思瀚著,曾景恒译:《被误解的福音书政治》(台湾:校园,2023),页65-66。

[4] N.T.赖特著,何咏霓译:《马太福音正是这样吗?下》(台湾:友友,2007),页23。

[5] 同上。

[6] 尤金毕德生著,郭秀娟译:《耶稣的道路》(台湾:校园,2009),页214。




代祷事项:


1、求主常常警醒凡属祢的儿女,使我们深深地明白苦难与荣耀的关系,我们在世上不是追求世上的荣耀与肯定,乃是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这种受苦的路,才是通往荣耀的途径


2为每位肢体祷告,愿我们有智慧服侍这个世界,服侍我们身边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使我们跟随这位义仆的脚踪而行,放下与世界一争高低的想法,让我们成为代求、赦免、牺牲、挽回别人生命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