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1月5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15天前 | 24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早晨祢必听我的声音
2. 每日旧约 | 创4章25节至6章8节-亚当的家庭史
3. 今日默想 | 在世的日子
4. 每日新约 | 太5章(上)-新的摩西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月5日 我早晨祢必听我的声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篇


5:1 耶和华啊,求你留心听我的言语,

顾念我的心思。

5:2 我的王我的 神啊,求你垂听我呼求的声音,

因为我向你祈祷。

5:3 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

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警醒。


5:4 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 神,

恶人不能与你同居。

5:5 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

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恶的;

5:6 说谎言的,你必灭绝;

好流人血弄诡诈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5:7 至于我,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

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

5:8 耶和华啊,求你因我的仇敌,凭你的公义引领我,

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


5:9 因为他们的口中没有诚实,

他们的心里满有邪恶,

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

他们用舌头谄媚人。

5:10 神啊,求你定他们的罪。

愿他们因自己的计谋跌倒;

愿你在他们许多的过犯中把他们逐出,

因为他们背叛了你。

5:11 凡投靠你的,愿他们喜乐,时常欢呼,

因为你护庇他们;

又愿那爱你名的人都靠你欢欣。

5:12 因为你必赐福与义人。

耶和华啊,你必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护卫他。


省思:

晨祷中以盼望之心

预期当天各种可能的遭遇:

神的作为、个人敬虔的行动、

世道的运作、

因信而获的益处。

这一切构成了当天时序的舞台。


祷告:

“我的灵,快醒来!

新的一天正破晓临到:

快来到这一壮丽景观的创造者面前,

呈献上你所能凝聚的一切微弱力量。”

(Friedrich R.L.von Canitz,“Come,My Soul”)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创世记 第四章25节-第六章8节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创世记》第4章25节-6章8节|亚当的家庭史


创世记叙事风格中有个典型的特色,就是先处理最不重要的家谱世系(在这里是该隐的世系),然后记述最重要的家系,彼此间作对比,这一贯的办法,是先将不蒙拣选的邪恶一族(4:14-24)记载,有个过渡之后(4:25-26),然后进入蒙拣选的塞特家系,后者出了像以诺和挪亚等圣徒。四章25至26节简短地记述了除了该隐之外的另一个事实,无论世界文明发展如何,人心又如何忘记及背叛神,还是有另外一群人在求告主的名。


正如在该隐的谱系里,从亚当开始计算到第七代拉麦,是一个叙事的节点;在塞特的家谱中,从亚当计算的第七代是以诺,也是一个叙事的节点。一个是离开神的面,被放逐的家族,最后他的恶变本加厉;另外一个的子孙是与神同行(意思就是敬虔),最后被神取走,并不是死去,尽管以诺的祖宗都死了,而他的结局却与神有着美好的关系。这意味着,雅威神并没有让跟随祂的人完全活在绝望中,尽管免不了沧桑和悲苦,这点从以诺的后代拉麦的哀歌里反映出来(29节),而蒙神记念的人生始终还是有盼望的。


家谱里的名字,是了解语言、文化或神学等内容的钥匙,古代人起名往往表达了他们的希望或祝福。当然,他的人生命运是否如此却是未知的。在这里的米户雅利(Mehujael)、玛土撒拉(Methushael)和玛勒列(Mahalalel),他们的名字都含有神的名字El,表明他们带有闪族的背景。


在这名单里,重要的是“挪亚”的名字,他名字核心的意思就是——神要通过这个孩子,使我们在被咒诅的土地上,得到安慰。我们看到在八章21节,这个愿望实现了。在那里,雅威说:我再也不因着人的缘故咒诅土地了。


这家谱里记载的人寿命都很长,这是不是象征性质?还是只因洪水前的人类寿命都如此。学者们尝试用很多方法去解释,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或许事实果然是如此,比如,亚当可以活到永恒,假如他没有犯罪;洪水前的人也可以活得很长,假如他们不犯下6章1至4节里所描述的罪的话。


6章1至4节,神的众子娶人的女子为妻,也许是最难懂的经文之一。不过,从创世记一开头所描述的“天地混沌,渊面黑暗”(1:2),到“美丽的伊甸之水流向亚述”,东方这个不祥的地方,还有那希奇古怪的善恶树,以及那条会说话的蛇。这些暗昩的东西,好像一直在提醒我们,自开始至如今,总有莫测的事与人,想干扰造物主及人类的作为。


当然,可能有多种解释神的众子,不过,比较可靠的理解应该是:这是诸神的众子与人类女子结合、一种典型的异教庙妓交合的敬拜场面,所以,这导致雅威神愤怒地想要把人类灭掉,并执着地改变这些局面。



03

今日默想


玛土撒拉活了969岁,这样记载岁数,有何意义?是不是想要告诉我们,这些有名有姓的真人,曾经在久远的年代活过,生育过后代,后来死了?那么应怎样理解我们在世的日子,尤其使它有意义呢?你会有什么行动?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马太福音 第五章(上)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1(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2(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3(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4(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5(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太福音》第5章(上) 新的摩西


新的摩西


第五章开篇,耶稣说:天国里有八种承受福气的人。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有个基本概念——祂的说法一定是有针对性的,一定与当时主流群体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因耶稣所说的这群承受天国福气的人,对当时主流人群而言,是不洁净的人。也就是说,耶稣所说的天国具有包容性,它包容了当时主流所理解所界定的不洁净的人群。


前面我们看到耶稣走过了约旦河,进入了旷野,胜过了魔鬼。祂的这些行动刻意与以色列出埃及的故事相连:以色列人从红海受洗,之后他们停留在旷野,经历试探,失败的一代人死了,而得胜的新一代则进入迦南地。


假如把耶稣比作是新摩西的话,马太福音五、六、七三章内容,则类同摩西的申命记,是对以色列群体进入应许地之前的讲论;第八至九章,耶稣在行动上表明天国来临了,如同约书亚记里的应许之地的呈现。


我们需要特别留心的是:马太是把耶稣描述成新的摩西——祂是上主百姓的新的拯救者和教导者,祂的教导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新的人群


五章1至12节,是这一大段讲论的序言部分,耶稣以有福打头,类比摩西要离开时,在申命记二十七至二十八章里对以色列人的讲论。摩西说的比较负面,是将福和祸作对比而讲的。耶稣则以有福来开始,把祸放在第二十四章,刚好与摩西的一福一祸的讲论,作一个类比。


那怎么样的人是有福的呢?


祂所说的承受八福的人,是社会上的弱者,这些人在旧约里,多多少少被称为是不蒙福的,最起码是需要别人扶持、帮助的人。比如这里“虚心”的人是指贫穷的人;哀恸的人是遇到不好事情而伤心的人;这里的“温柔”指的是软弱的人(而不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看起来性格“温柔”);饥渴慕义的人,是自己有很多正义想法的人,而在社会上却不被重视甚至被挤兑的人。


这里的教导并不是说,你要成为这样的人,才是有福的。而是说,在社会上不被重视的人,天国却包含了他们,他们因着天国的来临,成为了有福的人。这些在社会上不被人看中、认为没有福的人,如今有机会了!如今天国的包容性,呈现出来了,他们也可以进去了。


也就是说:被称为八福的登山宝训,它是一个宣告。它并不是教导你,要成为这样的人,而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像这里的八种人,也可以进入天国。灵里贫穷、哀伤、挨饿的人......都包括进去了,甚至他们也可以作出光和盐的见证。由此可以看到,祂在这里把有福的包容性放大了。


这对当时的主流人群所推崇的是一个颠覆,他们所推崇的和现在的世界差不多,认为财富、长寿才是有福的;武力、打仗、军事能力强的,才是有福的。而耶稣则说,你不用成为这样的人,哪怕你只是一个哀痛、悲伤的人,也可以进天国,你都可以成为有福的人!今天,你可以好好庆贺一番吧。


连这样的人都可以成为有福的人,而且也要成为新的以色列的见证,这就是五章13至14节里说的: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是世上的城。盐具有防止腐败的作用;光可以带给一家人光明;城则是造在城市制高点的那个圣殿,象征着城市的文明、也庇护这城市的黎民百姓。


因为耶稣的成全,使这群在当时的社会看起来不蒙福的人,可以有这样的见证。祂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5:17)。祂要成全新的义,祂的新群体也要活出新的义。



新的义


耶稣说:若你们的义不胜过文士、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祂说的这个义是什么呢?回到第三章里所讲过的,当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到施洗约翰那里受洗时,他们被骂作“毒蛇的种类”;耶稣受洗时,他对施洗约翰的回答:“尽诸般的义”,天父也作出回应称祂为“我的爱子”。当将这三处经文放在一起思考时,我们大概知道耶稣所说的,胜过法利赛人的义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要学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的义就和魔鬼一样,施洗约翰已经对他们这样指责过了。


当时整个以色列的情况是这样的:罗马人中伤犹太人,时刻提防犹太人,因为犹太人要造反;犹太人中伤撒玛利亚人,耶稣的门徒都说让耶稣降下火来,把他们烧掉(参路9:54);犹太人内部又是相互拆台,法利赛人和祭司的关系也不好,他们搞得已经精疲力尽了。


他们斗争,是因为他们以为这样是在忠诚于上主。文士和法利赛人认为忠心的方式,是通过鼓动百姓忠心于上主的律法,而忠心于律法,就需要兴起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来对抗罗马人,赶走不洁的他们,并洁净圣地。对那些不好好遵循上主律法的犹太人,要拿他们是问,甚至把他们杀掉(他们对待耶稣就用了这个方式)。


这就是他们忠心的方式,但耶稣说门徒要有新的义——一个全新的忠诚于上主、为人的方式。新的义是要胜过法利赛人的义,新的义像一道门一样,领人进入新的世代里。耶稣说,祂就是成全新的义的那个人,祂自身也就成为光和盐,就像死荫之地的人看见了大光的那个光,也成为了那座城,成为这个城市中心的圣殿。盐对以色列人来讲,有医治和阻止食物尤其是肉类腐败的作用。像祭司,他们会把盐用来烧,是洁净的献祭。耶稣也将成为祭物,洁净人的罪。


耶稣也要门徒和祂一样,成为新的义。所以说: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是指另外一条道路;另外一个忠心及跟随的方式。不是法利赛人所鼓吹的“那种对律法”的追随,而是通过“跟随我,来忠心于上主”。


21节开始,直到第七章的末了,都是在教导:跟随祂的人,就是进入“新的义”的人,如何成为一个整全的、新造的人。

 

新的为人1:看重他人


21节,“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耶稣没有否定这句话的价值——因这是律法和先知的教导。不过,祂说,要告诉你们一个“更新的义”,不可杀人是呈现上主百姓的方法之一,这是律法、先知书里面讲的。而耶稣要讲的,则是成为新世界整全的人的方法。


“‘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


骂弟兄是拉加的,就是骂他是笨蛋、傻瓜的意思。耶稣说,新的世界的人、进入新的义的人,他的生命素质是——对别人、对弟兄是真正的尊重,甚至尊重到这样一个地步,当你在祭坛上献祭的时候,你想起弟兄向你怀怨,你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和他和好。看重自己与人和好的价值,超过自己在上主面前因献祭所获得的价值。


就好像我们很看重在神面前的价值,每个礼拜天都会来敬拜祂。在来教会敬拜的途中,突然间想起,昨天别人欠我的钱,我骂了他一顿,如今你感到不安,赶紧回去和他和好。这个不是教我们不要去敬拜,而是在告诉我们,新世代的人,新的义所成全的人,看重别人的价值,甚至高过自己在神面前的蒙祝福。就像保罗说,我为骨肉之亲蒙恩,连自己被咒诅、与基督隔绝都可以接受,这是指新世代的人看重别人的价值,高过自己在神面前的祝福。


这个世界的矛盾就是对他人不看重,夫妻吵架也是对对方不看重了,骂孩子像猪一样,也是对他的不看重。我们一切的矛盾都是对别人的不看重,这正好就是施洗约翰责备法利赛人是毒蛇种类的目的——“不要以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但你们需要悔改——要看重亚伯拉罕的约”!亚伯拉罕的约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让万国都回到主面前而得福,而他们对罗马人的敌视则与亚伯拉罕之约相违背。


看来,耶稣所讲的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是一种和好!祂讲的和好,从与弟兄和好,扩展到与撒玛利亚人和好,甚至与罗马人和好。这是一个扩展,也有针对性,针对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以及他们和罗马人之间的斗争而言。


新的义与原来的律法和先知有不同的层面,也就是说耶稣成全律法和先知,祂不仅用了相同的方法,也用了不同的方法。祂既继承了先知和律法,又更新甚至颠覆了一些传统。


因此,我们看到,在登山宝训里,有一个关键点——优先次序,就是看重人的价值,高过你自身在神面前可以得到的称赞。所以会有23节里那句:“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这种极端表达次序的方法。


新的婚姻


27节“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这是十诫里的内容,是看重婚姻上圣洁的教导。耶稣没有否定这个价值,不过,祂有新的教导,祂说,新造的人应该注重在念头上的问题。新的义所成全的人,他在对付念头的方法,甚至有点极端!把这不好的念头当成是一个不可懈怠的、很可怕的事情,因它有可能会让你身体的另外一部分受伤害。就像有些糖尿病人,需要截肢的话,就得处理,下面不截掉,上面也可能要坏了。


如果不将不好的意念处理掉,会影响更大!如同你的左眼瞎掉,也许会导致右眼也瞎掉。新世界里的人,他的革新是从念头开始的,注重的是意念深处的操练。


31节,“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耶稣并没否定这个的合理性。“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讲这个话,在我们基督徒圈子里是很痛苦的,至少我承认,我个人是很不情愿讲这类的话题。当看到有些弟兄和他妻子的关系,到了离婚的地步,我在想,如果我是他,我会做什么选择?我觉得我不能够用我不能承担的心灵去教导他。比如有的姊妹跟我讲,她的丈夫怎么对待他,我觉得我也不能对她说:神说不能离婚!我不敢这样教导,因为我想如果是我,我能够承受吗?我讲的是不是实情,客不客观,有没有公义?


所以,我们很需要来看这样的经文,看耶稣所说的新世界的男女婚姻是怎么样的。这段经文在教导:回到摩西五经吧!摩西为什么同意人们写休书?休书就像我们现在的离婚证,当时的女性是依附于男性的,离婚的女性,如果没有男性收留她,和她再婚,她在社会上无法生存。当时的社会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女性可以独立,大部分工作所获得的薪水也不会因性别不同而不同,而在古代的女性,必须依附于男人才能生活。


所以摩西说,你一定要写休书,给她一个正当的理由,她出去是合法的,可以再和别人结婚。实际上,写休书是对女人最低限度的尊重和保护。


而耶稣说,新世界的男人这样还不够。言下之意,你光写休书,还不足以体现对女性该有的尊重!因为这还是放弃了你的妻子!使她在无助中!只有一个事情,你才可以放弃她!——如果你真的发现你的妻子和别人有奸情(在性关系上,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归属),才可以休她。


不过,你要格外小心! “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32节)。淫妇(就是作妓女的意思),在以色列社会,是完全不被接纳的,不像现在的有些国家,妓女只要有一个牌照就可以营业,在道德上不一定认可,但是在法律上是被认可的。


她犯了淫乱,才可以把她休掉,而别人和她结合,也成为淫乱;那个娶她的人,也受到了牵连。所以这里讲的是,你要更慎重的看重一个人的价值。在以色列传统中,淫乱其实是表明与神关系的破裂。那么,法利赛人所说的写休书就可以休妻的做法,实际上是让可能没有犯奸淫的妻子成为淫妇,使她丧失作为上主百姓的身份!而且,让娶这被休掉妇人的男人,也做不成神的百姓。这等于把这两个人都当作外邦人了。


所以新世代的人,是真的看重人的价值。耶稣从离婚的休书,延伸到在生命里应该对人的尊重。


如果是按照新约的整套伦理来讲,我的看法是:连淫乱都不一定需要离婚,都可以通过悔改而和好。在约八章1至11节,所记述的那个正在淫乱被抓到耶稣跟前的妇人,耶稣对她说:“你不要再犯了,我也不给你定罪”。这就是说,淫乱也是可以悔改的,耶稣都赦免她的罪。悔改与赦免就是新世代——超越原来的义的方法!


附录2:个人的义与社会的义,孰重孰轻!


新教圈子有一个危机,将个人的道德要素,几乎当作一个人灵性的全部,尤其是基要派信仰的传统,比如说,特别看重一个牧师或传道人在两方面的道德持守,一是淫乱,如果传道人犯了奸淫,十恶不赦,不能再做传道人了,在华人的圈子里更是如此。第二个是贪财,把教会的钱卷走,或财务上不清不白!这样的两种人,在华人的传统里面,是绝对当不了传道人的。然而,传道人可以不关心穷人、可以不关心社会的公义,仍然可以坐得稳稳当当,只要你这两方面能持守住。这就是我说的危机:将基督徒的伦理范围缩减或私人化(当然,这里并不是要降低基督徒在性道德及钱财方面廉洁的要求)。


耶稣的教导是这样的——对一个人的义(私德)的持守,和对社会的义(公德)的追求,其实是等量齐观的。基督徒应该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即使我们做不了什么,但你至少要有所反应;应该将关心社会的义(公德),与个人的义(私德)作为同等的灵命考核才对。


但基督徒基本上比较看重私德,我没有说我们不要看重私德,乃是说,我们的“义”不应该只停留在这个上面,应该跨越这些。而且,有时我们看到一些个人性格问题,我们会上纲上线,其实我们的眼光,更应该看到社会上的大问题。虽然我们目前这个环境,教会是没有办法和社会对话(具有合法的平台,才有对话的可能)。


三自教会的第一任主席吴耀宗,在新中国建立后,就宗教问题,曾经和周恩来对过话。现在很多人不太看他的东西了,其实他是很勇敢的,他决定要和政府对话,就是关于教会应该怎么办。当然,他最后是失败的,他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神学的混乱,和政治觉察力不够的问题,以及自身的德行等等有关。但他对话的勇气很值得我们学习。


个人的义(私德)和社会的义(公德),是评价一个基督徒灵命素质同等重要的两方面,虽然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公开讲话,但我们的心里要有一个态度——对公德要有责任。因为基督所成全的义具有公共性(包括个人与社会两方面的义)。




1、这些人群在五经里有过很多的记述,比如: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人;利未记25:35-55有详实的教导;另外,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路得记》的拿俄米。

2、其实在摩西的教导中,也有对女性的保护与尊重。类如民数记5:11-6:27说的:如果怀疑妻子有问题,要来到祭司那里,祭司要让她喝一种水,如果她的肚子大起来,就说明有奸情,如果没有大起来,就没事儿,丈夫就要给她清白,也不能再嫌弃她(不再有休妻的资格)。这是一种保护的措施,对真正贞洁女性的一种保护。耶稣对保护女性的教导,与这段的内容相符,并将此升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