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12月31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19天前 | 21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2. 每日旧约 | 玛4章-礼仪的力量
3. 默想之一 | 教会敬拜礼仪的力量
4. 每日新约 | 约21章-重新委任的呼召
5. 默想之二 | 作耶稣的门徒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31日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五十篇


1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在  神的圣所赞美他,

   在他显能力的穹苍赞美他。

2 要因他大能的作为赞美他,

   按着他极美的大德赞美他。

3 要用角声赞美他,

   鼓瑟、弹琴赞美他;

4 击鼓、跳舞赞美他,

   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

5 用大响的钹赞美他,

   用高声的钹赞美他。

6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整卷诗篇在一大片赞美的轰响声中结束:

喜乐的隆隆礼炮齐鸣,

仿佛“人工的雷鸣”震动天空

( Ralph Waldo Emerson, “Merlin”)。

诗人调动了一切(列举八种乐器)

来表现这辉煌的结局。

宇宙万物也一齐加入这登峰造极的合唱。

 

祷告:

“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

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

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但愿祂在教会中,

并在基督耶稣里,

得着荣耀,

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

(弗三20-21)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玛拉基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玛拉基书》第4章|礼仪的力量


三章13节至四章3节,是第六个辩论:神控诉侍奉者的不忠,这些人,有可能是利未人和祭司!因为他们缺衣少食,就对侍奉常常表示失望,毫无喜乐!在现实中,他们不但生活没着落,甚至看到自己苦苦斋戒——唯恐自己犯罪,这并没有什么价值,而那些狂傲的恶人却大行其道。更令人气馁的是,这些恶人试探神,犯多少罪似乎也没事,神似乎在包容他们犯罪。


雅威责备他们:尽管他们仍在侍奉,却缺乏对神该有的尊敬,因为他们并不知道,神会在什么时候审判那些看起来过得很好,而不信靠神的人。


针对14至15节所描述的那群侍奉上主的人,因暂时看不见“公义”(恶人平安)与“收获”(侍奉上主连生活都没着落)而发的怨言,神说:祂将郑重其事地对待那些敬畏祂的人——相信祂的人,祂不会忘记他们,祂会认真对待他们,会将他们的敬畏行为,记录在祂那永恒的“纪念册”里。


那些在金钱上与话语上忠诚的人,都将得到神的救赎和报偿。而且,等到有一天,祂要将这些事公诸于世——这些人是属于祂的,祂甚至极为热情地说:“特特归我”。祂的怜恤,如同父亲怜恤儿子一般;反过来,那些恶人与不侍奉神的人,则要被分离出去(16-18节)。


四章1至3节,雅威将承诺升华到“与祂的百姓所建立的永恒关系”上。这些人被称为“雅威的产业”,而不忠心的人却被审判,祂的救恩好像“公义的日头”升起一样,要充满全地(4:2)。


这正是在四章4至6节突然出现摩西和以利亚这两个人物的缘故。这两位在以色列的特殊时期,有着特殊贡献的先知,如今依然被神和百姓所纪念,他们整个侍奉的突出之处就是:忠诚于雅威和祂的妥拉。所以,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仍然要受律法约束。假如他们能如此行,神将会在审判之日到来之前,派先知“以利亚”来带领他们悔改,使他们避免遭到神的审判。


03

默想之一


旧约圣经不断提到:以色列人教导神是谁,以及祂曾作过的事;要求他们要在礼仪的场景中教导孩子,不论是教导孩子遵守律法,还是教导他们要定期遵守重要的三大节期。其中的神学信息都渗透在他们的生命中,让他们看到礼仪产生的力量。玛拉基书以六篇辩论的格式,也起到这种“以礼仪教导的作用”。


今天的广告商非常成功,诱导人去购买他们的商品,其聪明的地方就是——不断地重复!将他们要传递的信息,不断地重复出现在你眼前,达到刺激购买的目的,其实这用的就是礼仪的办法。有个人在学校里上犹太拉比的希伯来课程,令他惊讶的是,拉比可以将五经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他问,拉比是如何做到的?重复!


教会不一定明白这个重复的意义,太多人将礼仪等同于属灵的僵化。然而,礼仪性的重复,其所带来的力量,是所有追求敬虔的人能够明白的。


你认为新教在礼仪上有缺失吗?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21章 | 重新委任的呼召


门徒们去加利利打鱼,耶稣向他们显现,以他们最熟悉的口吻问他们:有什么吃的没有?并以他们最熟悉的“捕鱼的神迹”,来向他们显明祂的作为。但他们未能认出祂来。


有一个不知名的、被称为“主所爱的门徒”却认得“是主!”(7节)。耶稣的门徒享用了一顿“奇特”的早餐,在这个早餐里,耶稣用了他们所捕的鱼,和他们的炭火来烤鱼。这里并不是要增添故事的情趣,这乃是约翰一直的用意,之所谓基督信仰的服侍的双重特性:我们的事工绝对不是我们自己独自完成的,乃是在主的指挥下而成就的;另外,耶稣并不需要从我们而来的东西,但,祂并没有这样做!祂乃是从我们手中接过东西,祂看重我们的工作和我们所递给祂的东西。


对彼得的呼召,充满了温情。彼得需要被重新认可——因为他曾否认过主。彼得被再次启用,成为牧养群羊的牧者,这是在旧约里犹如君王般的责任,已经落到他的肩上。不过,彼得仍然需要学习——要忠于自己的职守,别多管闲事(22-23节)!这是要说,纵使他们曾见过复活的主,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认出祂来。


假如对这一章作个总结的话:不妨说是“重新委任的呼召”!当这些耶稣跟随者一旦认出复活的祂,就被呼召跟随,像是一开头呼召腓力(1:43),呼召彼得跟随祂一样。然后,耶稣就给他们应许——“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要看见天开了,上主的使者在人子身上,上去下来(1:51)”。


不断跟从,也就成了门徒的生活方式,哪怕是复活后,也需要时刻带着谦卑、受教的心志才行。


24至25节,被称为是整个福音书的撮要,到这里,约翰的目的已完成,他已引导读者认出和承认——耶稣就是弥赛亚,道成肉身的上主之子;祂的门徒们,也已认出祂就是“复活的主”,也跟随了祂。看来,真的没什么再需要交代的了。


然后,约翰说:祂还有许多话要说,耶稣仍然有许多的事迹/记号!世界上没有一本书(包括福音书),能够完全掌握道成肉身的身份。显然,目的很清楚了,讲了再多,或者,你想考察再多,假如不信的话,那意义也就没有了!


05

默想之二


在21章,包括对彼得的恢复和委任,对于整本福音书“作门徒”这一主题有什么意义?对今天我们作“耶稣的门徒”的失败,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