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30日 | 他们口中称赞神为高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九篇
1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向耶和华唱新歌,
在圣民的会中赞美他。
2 愿以色列因造他的主欢喜;
愿锡安的民因他们的王快乐。
3 愿他们跳舞赞美他的名,
击鼓、弹琴歌颂他。
4 因为耶和华喜爱他的百姓,
他要用救恩当作谦卑人的妆饰。
5 愿圣民因所得的荣耀高兴,
愿他们在床上欢呼。
6 愿他们口中称赞 神为高,
手里有两刃的刀。
7 为要报复列邦,
刑罚万民,
8 要用链子捆他们的君王,
用铁镣锁他们的大臣,
9 要在他们身上施行所记录的审判。
他的圣民都有这荣耀。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这些“圣民”完全打破了
现代一般人所谓圣徒的刻板印象。
他们不但无丝毫的羞怯或肃穆,
反而飞旋起舞、挥耍刀剑,
还使出全身解数,尽情颂赞,
向那喜悦他们的神表达欢悦之情。
祷告:
神啊,
求祢禁止我
将祢荣美的赐予弄得枯燥乏味。
我愿和那些忠于祢的圣民一起,
显示我们蒙祢释放而获的自由,
表达那只能用新歌来唱的喜乐,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玛拉基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玛拉基书》第3章|不慷慨的生命
二章17节至三章5节,是第四个辩论,其主题是归回的群体必须重视神的洁净和审判。当时的现实是:百姓厌烦先知所传讲的神的话语,责备的话,他们听不进去(二17),不愿意顺服先知的劝导。
因此,神直言不讳地说:这些完全漠视祂话语的百姓,要看到一件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祂的使者会突然临到圣殿,大刀阔斧地行动,来炼净各人,而首先被洁净的是祭司(3:3),然后是“凡对信仰不忠或恶待别人的人”(3:5)。
三章6至12节,是第五个辩论,控告他们没有活出慷慨的生命,因他们在金钱上不忠,神认为这是:偷窃神的物!
律法规定,一切出产之物都是出于神的赐福,他们为了感恩,需要将出产的“十分之一”归雅威为圣(利27:30)。这种奉献是为了给无产无业的利未人(民18:24),利未人再将获得的十分之一给祭司(民18:24)。申命记十四章28至29节说:受益者还有别人,他们每三年一次,要将收入的十分之一用来办团体筵席,期间除了请利未人之外,还要请有需要的人,使他们得到照顾。
百姓倘若不交十分之一,祭司和利未人就需要放下职守,回去耕田或出去打工。那些孤儿、寡妇、寄居的也会连带受苦(参5节)。
在现实中,归回的百姓,不再关注圣殿重建的事情,他们甚至对神不忠、对人不爱,还做了其它罪恶之事。这种自私自利的后果,必要遭到雅威的咒诅,祂让蝗虫来侵害他们。看来,他们以为不用奉献,会有更多,结局却不然!反而不蒙福,变得更加贫穷。这令人想起申命记的逻辑,百姓献祭,反倒会得到更多(申14:29)。当然,这不是机械公式,而是信心之道,要把神当作是所有财富的赐予者,以及“圣约祝福”的施恩者。
假如他们能够从金钱不忠的罪恶中转回,神也将在金钱(物质)上赐福他们;假如他们能够以信心回应上主,关心圣殿的建设,将十分之一交到圣殿,以货真价实的礼物来尊崇神,使神的储藏室不缺粮食,使那些祭司、利未人不需要出去谋生;使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儿寡妇、寄居的得到照顾。神会将福气倾倒给他们,大大超过他们所献上礼物的比例。如同天上的窗户打开,降雨成大洪水般,将丰厚的礼物浇灌下来。
而且,神还会补偿他们的损失,就是蝗虫所导致的农作物歉收。荒凉要被丰收所代替,果树不再未熟而落地,反而是挂满了枝头,甚至,在神赐下物质丰富的同时,也使他们能带给万国祝福(10-12节)。
03
默想之一
你怎样看待“十分之一奉献”的价值呢?对教会、对自己、对穷人,你如何划分你的收入和财产呢?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二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20章 | 复活的见证
约翰关于耶稣复活的叙事,是从时间开始的,这不但让我们看到——复活是发生在一个时空里的,也让我们看到,复活开始了新的计时方法——祂是在新的“七日的头一日”复活的;同时,祂的复活,是在旧的日子尚未完全褪去的“天还黑”的时候,复活的世界是从旧的世界里冲破而来(1节)。
看来,祂的复活,是最后的见证,证明祂是谁,和祂为宇宙带来了什么!
不过,当马利亚和彼得及那个耶稣所爱的门徒,看见坟墓里里外外的奇异现象之时,所持的态度,恰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的心情。关于耶稣的复活,他们似乎有些明白(8节),又不能从圣经中找到答案。
马利亚仍然留在坟墓外,以哭泣来表达她的无限感伤——她的主,不但悲惨地死去,如今雪上加霜,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当天使问她为何痛苦之时,她回答说:不知是哪位把她的主取走了!她的主曾经是她的盼望、她的信心。如今,一切都没了!当她看见复活主,却误认为祂是园丁!
只有当主叫出她的名字“马利亚”之时(20:16),她才能认得祂,并回应祂。这一幕生动地阐释了好牧人的比喻,“看门的給祂开门,羊也听祂的声音,祂按着名字呼叫自己的羊,领他们出来,祂把自己的羊领出来以后,走在前头,羊也跟随祂,因为认识祂的声音,他们决不会跟随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为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10:3-5)。
不过,耶稣警告马利亚“不要摸祂”!意思是:不要按你“原来的模式”来理解我!我如今复活了,是一个全新的身体,我们之间也是一个全新的关系!我不再会像以前一样,行走在加利利,像以前一样,行走,祷告、吃喝了。我很快就要升到父那里去了。你们不要挽留我!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跟随我!
耶稣主动向门徒显现,呼召门徒来认识祂,并往他们口中吹气,以示差遣的权柄,要他们去执行耶稣已经成就的事工!故此,他们需要知道,没有祂的指引,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
在多马身上也显出这一特点,他虽然从他的师兄师弟口中得知耶稣向他们显现及相关的事实,而他却说:非要看见耶稣手上的钉痕,和祂被刺伤的肋旁。是的,这个执着的多马(20:27),也需要耶稣的再次指引和显现,才能真的明白,这不是鬼魂,也不是有别人所冒充的耶稣,这就是祂本人,是裹尸布再也包不住的那个新的身体。
05
默想之二
复活后显现所用的是相认的场景,这挑战了耶稣的门徒,是否能认出祂就是永活和赐生命的主,以及他们是否以信心做出回应,这也就是约翰写本书的目的了。你对此有何领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