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5圣诞节|君王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22天前 | 12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圣诞节|君王
路2:21-40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12月29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12月29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路2:21-40(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2:21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2:22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与主.

2:23 (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

2:24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2:25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2:26 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2: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2:28 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 神说、

2:29 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2:30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2: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2: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2:33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

2:34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2:35 见上节


2:36 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2:37 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 神。

2:38 正当那时、他进前来称谢 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2:39 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2:40 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



2025圣诞节|君王

2:21-40



序言|形象


假如让你描述或者画君王的形象,你会怎么画?比如,你会怎样去描述中国古代的帝王?我们去看兵马俑,它给我们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帝王家的模样:一个权力威震八方,金戈铁马、空前绝后的气势。



路加所描述的君王,却大大不同,他描述了这个世界真正的掌权者,祂是主,是弥赛亚,是救主,是世界真正的君王。尽管,当时雄霸欧洲大陆的罗马帝国,自称就是这世界的主,在那时期的中国秦汉帝国,也自称是中央之土。不过,路加否定这些标准答案。我们看到,他别出心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人间王权色彩和帝国荣耀的权能和世界威严感觉的君王特征。他反其道而行,选择了灰暗的色彩,来描诉这个国度,并且说,这个国度是神所应许的——与该撒奥古斯都的国度有很多不同的国度特征,同时,它与以色列百姓,所期待的多么不同。就好像每一年的圣诞节,给商家销售噱头的机会,或者一些人用来庆贺节日的机会。然而,路加的经文,给出另外一种画风(如果圣诞节是用来庆贺耶稣的降生的话),一种与它的主人的故事相契合的画风。一种卑微、无助、并且与这个世界、与你我都有关系的画风。


一|受苦君王的故事(25-40节)


1、受苦的故事


圣诞节主人的故事,首先通过西面和女先知亚拿表达出来,西面是一直等候神来安慰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人(33节),而亚拿则是一直期盼耶路撒冷得救赎的女先知(38节)。他们活在一个需要长期忍耐的世界。以色列活在苦难中,看似上帝抛弃了他们。他们在罗马的殖民统治下,受苦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他们的神,已经差了救赎者来到他们当中,用的正是他们一直持守的方式——受苦来分担他们的苦难。西面提到自己的死亡,这个孩子要遭受的毁谤,和作为母亲的玛利亚,她的心要被刺透。这些话灰暗得听起来让人感到沮丧。这个死亡和痛苦的事实,是每一个人需要接受的事实,路加没有避讳这个现实,将这个节日的主人的故事,镶嵌在这个灰暗的色彩上。这也正是基督徒所传讲的福音的真实性,福音不避讳人间苦难和死亡,并且,福音就要来面对这些苦难和死亡的事实。


2、得应验的故事

       

路加将西面与亚拿的话作为先知的预言:当神的国度与这世界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在他的话语中,将耶稣这位婴孩未来的命运,作了预告,当马利亚的儿子所传的平安的道,遭受抵挡,祂也被人弃绝之时,马利亚的心要被惊吓刺透(这是关键句,表明祂要被钉死)。而祂却要叫许多人兴起、许多人跌到(34-35节)。等于他祂穿越死亡,将这个城、这个国家,这个世界所盼望、所惧怕的都承担在自己身上。


基督教信仰,不是乌托邦,它没有粉饰太平,而是正视人类的真相——人类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彼此践踏、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攻击,包括贫富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死于饥饿的现实(历史上死于饥饿远多于战争[1]),尽管这不是人类的全部,但一个真诚的人,必须承认:这是人类的癌症。掠夺、杀害、贪污、霸权、酗酒、药物(毒品),这些人类的顽疾,是现代文明和各种制度无法解决的。这些在圣经中通通称为是罪恶,侵入到人类社会及每一个人体里的“染色体”。


这个社会对人并不友好,包括对年轻人。我曾与年龄相仿朋友聊天,谈到中年人普遍性的危机问题。大家的共识就是:我们这些中年人有普遍的焦虑症,其中所担心的,并不是在担心自己的有无吃穿、甚至是养老问题,而是在看到,孩子们怎么办?他们这一代人,应该来讲,生活上没有受到什么苦,然而,现实给我们看到,他们很难有什么大的机会(排除特权、及有社会保障的人群之外)。焦虑的是,现在对于一般中年人而言,不太有机会发展,也就无法给儿女们更多的帮助。我在想,这种无望和担忧,应该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的共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活在相互竞争、甚至对抗的世界里,谁不焦虑呢?罪恶已经侵蚀了这个世界,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又怎么有可能不相互碾轧呢?


这位宇宙及人类的主宰,因着祂自身的爱,坚决要将这个悲剧的世界挽回,先知的预言所谈论的,就是“神如何救人”及“如何救赎世界的”故事。这样的预言,在圣诞节的主人身上得到了实现。


3、全世界的故事


       

在路加灰暗、受苦的色彩中,他也表明了这位婴孩所带来的国度,不但是关乎以色列这个民族,也是关乎万民,西面抓住旧约的真理——以色列是外邦人的光(32节)。当她名副其实地实现上帝的目标——像光一样,在黑暗的世界中破晓而出之时,万国,也就是全世界的人们,就看到了神自古以来的计划——一个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预备的救赎,已经出现了。圣诞节的主人,祂就是这个计划的终点。

       

不过,如前所述,这光的显现,不是象世人所期待的那种耀眼的方式——不是气吞山河,不是金戈铁马;也不是以色列人所期待的将镇压他们、让他们做奴隶的罗马赶走。但这确实是真正的启示和真正的荣耀——以一种卑微,受苦,最后至死的方式。


这世界不缺乏强权与暴力,这世界也不缺乏万人景仰的英雄,也不缺乏宗教大师、名人、哲学家,但这世界从来没有过一个人,有能力将人类从苦难和死亡的事实中拯救出来。这位为全人类受苦受死的主,祂以祂自身所经历的苦难,拯救了所有愿意信祂的人,而且因着祂,整个宇宙都将得到改变,使它彻底脱离死亡和罪恶的阴霾。


二|你我都要参与的故事


路加的故事中,又有另外一个属于人的面向的故事。马利亚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刚作母亲,她与丈夫一起来到圣殿,献上一种特定的祭——因生产流血所带来的不洁。我们还看到一个老人和老妇,他们几十年间一直侍奉神。于是,婴孩、青年、老年,每一个年龄层次的男人和女人,上演了都在侍奉神的故事。当我们继续读下去,看到了马槽、看到了空坟墓。在这些故事里,记载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包括了所有的年龄阶层。看来,不管你是谁,都可以找到与你相应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故事,也一样可以成为你的故事。


1、你需要去扮演


因此,路加所呈现的故事,也就成为一个召命。在上帝创造的意图中,尤其当我们蒙救赎了之后,在神的家里,总有一个角色需要去扮演,无论你是老年人、壮年人、年轻人,还是小孩子,也无论你是什么职业,你都有一个召命。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加主动、更明显,在大众面前,像先知施洗约翰一样传福音;或像特蕾莎修女,把神的爱带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可能有些人则需要退出公共的视线,忠心的祷告,祈求神成全祂的作为,像沙漠教父,或在文革时,那些在监牢里或在不得自由的地方,默默祈祷的那些人。而另外一些人,可能有专心沉静下来,钻研圣经和其它学问;而有些人或许需要好好赚钱,以致供应更多人的需要(像丢勒兄弟的故事);或许有些人则身兼多职,而一些人则专于一项。无论是谁,也无论是在做什么工作,其中最核心的特色就是——像西面和亚拿一样,以受苦、忍耐,来诉说耶稣的故事;另外,他们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如同马利亚和约瑟,他们需要西面和亚拿;而老人和亚拿也需要他们和小婴孩耶稣。总之,耶稣与施洗约翰,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一个老少皆宜,尊卑合一的敬拜和团契。他们这个团队,不但自己在服事神,也在造就着别人。


2、你需要去建立

       

耶稣这位弥赛亚,实际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需要,但我们常将祂忽略。30年前(1995),有机构做过民意调查,人们最多的四个立志”:改善个人的财政状况;2)戒烟;3)减肥;)4)多做运动。健康和运动应该是重视的,不过,这些四项立志,没有涉及关乎家庭和好;更没有关乎上帝。我们更多的是关心个人的满足,很少涉及关系的方面。所以,我们很多人都陷入寂寞和不满足。可以说,我们能力出众,但与人的关系很差。这方面与神造我们的目的实在相差太远。因为神造我们,是要我们与祂,和他人建立关系。我们的生命是在关系中被成全的。而我们的文化,对我们十分不利,因为强调个人权益和自我目标,几乎忽略怎样能够从与神以及与人接触中,可以得到满足。我们必须学习与人建立关系,生命才得以成长。


3、你需要去服侍


西缅颂

     
生命成长的办法,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见证主、服侍人!每个人都可以有力的见证主,西面与亚拿,虽然年纪老迈,而他们在见证主的事务中,并没有退休,马利亚刚刚生下孩子,也没有躲起来,第八天就见证主。无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一样可见证主,也被要求去见证主,这其中也提醒我们,我们主的母亲都如此,现在的人,生了孩子几个月,甚至一年多都不带孩子来见证主,看来,她的孩子比主耶稣更金贵!然而,一个人的尊贵,不是有自己,或人世间所赋予的,而是这位圣诞的主人赋予的。


西面也给我们一个方向:一个被改变的君王形象——即受苦受死的形象。那么,当我们谈服侍的时候,需要知道的是,我们所服侍的,是怎样的一位君王。祂由传统的认知——大卫式的君王,变成一个软弱的婴孩,一个双手被钉在十字架上、消瘦的,丑陋、满脸血迹,一身污秽,肋骨凸出,腰上只有一块布(甚至没有,是画家为了表达对主的尊重而加上去的),一身不断地往上抽,似乎想减轻痛苦。但最终死于非命的耶稣。


假如我们服侍的弥赛亚是一个受苦、弱者的形象,那么,我们服侍的方法也将改变,包括,我们需要接受,我们的侍奉不可能很快有果效。毕竟在我们的事奉环境中,出现的敌对与嘲笑是家常便饭,耶稣自身正是面对分裂和被弃绝,我们也会遭遇同样的情况,总之,光鲜的场景,可能不太是我们的处境。尤其是在今天,国内,依然需要极大的忍耐,才是服侍的正路。




[1] 粗略统计,粮食问题它影响着近二十亿人口: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二十亿人正遭受着官僚们口中的“粮食不安全”问题的折磨,有时他们能填饱肚子,但问题是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餐在哪里。对于这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来说,问题是一样的:能不能吃上饭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任何一个变化都会引起生活的巨变:丢掉工作、一次冲突、气候变化,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人,或是上百万人第二天的食物变成未知数。这二十亿人正遭受着营养不良的折磨。其中最穷的那些人根本不可能吃上富含足够营养的食物:肉、蛋、鱼、奶、豆类、水果或是蔬菜,他们也因此不得不承受营养缺乏带来的恶果。人们用营养不良这个词来表示身体缺乏维持其生长活动的足够能量的情况。一个人可能摄入了足够的卡路里,但是摄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却是不足的,这也会造成身体发育不良,这也就是让,齐格勒'所谓的“看不见的饥饿”现象。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缺铁引起的贫血。在没有摄入足量铁元素的人群中,一半人都会患上贫血,人数近十八亿。尤其是母亲们,在这些人中,每五个死去的母亲里就有一个是死于贫血。


每年会降生两千万在母亲体内就发育不良的儿童,他们出生时的体重远低于正常标准,而营养不良的母亲提供不出足够的乳汁,这又会加剧孩子们的病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营养不良的母亲们哺育着发育不良的孩子们。孩子们出生时乃至于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所忍受的饥饿使他们再也无法正常发育。他们的大脑发育缓慢,身体异常虚弱,任何疾病都很容易侵害他们。饥饿在一个孩子生命最初一千天中所造成的影响永远都不会消失。 不过还是有另一种可能性会使这些影响消失。每年都会有三百多万儿童死于饥饿或由饥饿造成的疾病:咳嗽、腹泻、风疹、疟疾等,而这些病对于一个正常儿童而言可能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 每年死去三百万儿童也就意味着每天会死八千个儿童,每小时三百个,每分钟多于五个。


以上资料来自网上,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776605/2024年12月24日下载。





代祷事项:


1、愿我们建立对圣诞节正确的认识:一个欢庆,却又伤感的日子,以致我们可以心怀敬畏和感恩地度过这个日子


2愿耶稣基督受苦的形象,帮助我们建立对信仰的认识,和自我的认识,以致我们乐意以服侍的方式与人、与神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