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12月22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12月22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路1:57-80(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57 以利沙伯的产期到了、就生了一个儿子。
1:58 邻里亲族、听见主向他大施怜悯、就和他一同欢乐。
1:59 到了第八日、他们来要给孩子行割礼.并要照他父亲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亚。
1:60 他母亲说、不可.要叫他约翰。
1:61 他们说、你亲族中没有叫这名字的。
1:62 他们就向他父亲打手式、问他要叫这孩子甚么名字。
1:63 他要了一块写字的板、就写上说、他的名字是约翰。他们便都希奇。
1:64 撒迦利亚的口立时开了、舌头也舒展了、就说出话来、称颂 神。
1:65 周围居住的人都惧怕、这一切的事就传遍了犹太的山地。
1:66 凡听见的人、都将这事放在心里、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呢.因为有主与他同在。
1:67 他父亲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了、就预言说、
1:68 主以色列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眷顾他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
1:69 在他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
1:70 (正如主借着从创世以来、圣先知的口所说的话。)
1:71 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
1:72 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他的圣约.
1:73 就是他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
1:74 叫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1:75 就可以终身在他面前、坦然无惧的用圣洁公义事奉他。
1:76 孩子阿、你要称为至高者的先知.因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他的道路.
1:77 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
1:78 因我们 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1:79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1:80 那孩子渐渐长大、心灵强健、住在旷野、直到他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
2025将临期4|迎接救主
路1:57-80
序言|你会想什么?
有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和报纸,我们整天会想什么?我们一定会像是迷失在大山里,失去了方向一样。我们在今天的世界,经常被这些东西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子,人生是什么样子,以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假如没有这些东西告诉我们,你会想什么?
刚才我们读到的经文中的那个人物——撒迦利亚,你猜猜,他会想些什么?当他以喜悦的心在注视着刚刚出生的孩子的时候,他又想些什么?
我们从经文中,看到一个事实:他是一个长期被压制的民族的一位祭司,他将他家庭的命运:他妻子不育又生育,他自己成了哑巴又开口,以及他孩子的出生,与上帝、与民族的过去、现在的苦境,以及即将来临的盼望,结合在一起。这正是他长期默想的:
1)他把常年不育又生育之事,变成作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造物主解救祂百姓的故事;
2)于是他为此事献上颂赞,作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事件——救赎主来临之前的准备。他透过圣约、先知、诗篇、亚伯拉罕、大卫等等圣经的内容与主题,来思想世界真正的样子、他们家庭的样子,以及他们民族未来的样子。
一|生育与救赎(57-67节)
1、不可能的生育
在以色列圣经中,这是一个典范的故事:主角常年不育,意味着要绝后,这在当时的社会而言,是一个令人不齿、不蒙福的典型,天使直接介入他的世界,或通过先知告诉主人公,说上帝要赐给他儿子。当主人听了之后,往往不相信这等年纪仍会生育的事情。结果,经过一些挫折,有些人则被神管教。之后,生下了孩子。所生的孩子,往往改变了世代,带来了新的时代。比如以撒、约瑟、参孙、撒母耳等人的出生,都是这个格式。这些由不育而有育,表明一个沉寂的时代,即将有大的改变。撒迦利亚是在希律统治时期,犹太人认为他们仍然在被掳之中,撒迦利亚与妻子多年不育,他们的孩子,由完全不可能的事实中出生,这意味着,当他成年之后,要改变上帝百姓的命运。
2、不可能的名字
撒迦利亚与妻子,完全不按家族的习惯,给儿子起名。犹太人的传统是这样的:为了尊重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的亲人,会以亲族中的人的名字给新生儿起名(参《马加比一书》1:1-2,或禧年书11:15)。这点像是中国人,几乎完全按照父亲的姓氏,有些人会按宗族的辈分来取名,在自己的孩子的名字里,会有一个字是这孩子辈分里的字。当众人为了庆贺撒迦利亚这种按常规不可能的生育喜事,要给这位新生儿起名为撒迦利亚(当然,或许在这个新生的名字当中,含有撒迦利亚的名字)。撒迦利亚的妻子伊丽莎白,却出人意外地说,要叫“约翰”,而且得到哑巴撒迦利亚的同意。他们起了一个按常规,不可能期待的名字,这个特点,与他的不可能有的出生一致:一个崭新的名字,与习惯不同的名字、一个被改变的名字。这意味着这位新生儿,当他长大之后,将承担不一样的使命,也将迎来不同凡响的救赎。
3、不可能的开口
当给这个新生儿起了不一样的名字之后,撒迦利亚突然开口说话,他原来因不信,被惩戒了9个月,成了哑巴,不能说话,如今,他突然开口了,以示他已蒙救赎——因着他儿子名字的出现,他得到了宽恕,身份被恢复了,继续作为先知的身份(参67节)。这意味着他的儿子将迎来救赎,另外,他自己的实例,也要来反映他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一个被掳的时代,将要发生的事情——许多人认为先知的预言,已经终止了,预言的终止,意味着神的沉默。如今突然要爆发了:他的儿子要成为关键的先知,要引领许多人归向他们的神(参75-76节)。因此,这样看来,由会说话而成为哑巴,意味着被神惩戒,如今,从哑巴而开口说话,意味着惩戒的结束,对这个民族而言,意味着神的救赎已经到来。
故此,这里由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这些事例,成为了救赎故事的记号,尤其是刚刚出生的孩子,路加说:这孩子与神同在,表明已经沉寂了几百年的神,已经回到祂的百姓当中。这“不可能”出生的孩子,出生了,意味着将迎来“不可能”的救赎事件。
二|颂赞与救赎(68-80节)
撒迦利亚开口说话了,他唱出一首诗歌,将自己痛苦的感受,与即将蒙救赎的喜悦,结合在一起。他预言其中的重点就是:他们长久以来所期盼的神,回到他们当中了,将要成就两样事情,也即是上帝救赎的两个层面。
1、脱离仇敌(68-74节)
第一个层面就是,神的百姓将要脱离仇敌。自从主前587年以来,神的百姓常年受到一个又一个凶恶帝国的蹂躏,如今,神要解救他们。那些笼罩人心的痛苦和忧伤,黑暗和死亡,难以名状的各种各样的仇敌,如今,要通过一位神所应许的大卫王,来解救他们。这位君王,也就是他们所期盼的弥赛亚,将要来到他们中间,他将要得胜(69节),这胜利其实也是神曾经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的成就(参创12:1-3),这些事,正是神的慈爱的展现(72-73节);而且,神也说过,有一位先知来预备道路。如今,这些通通都要实现(76节)。不过,关于仇敌的定义,撒迦利亚没有明说是谁,有可能直接指的就是罗马,而路加将它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在77至79节中,显然,将这种拯救的作为解释为:罪得赦免和脱离死亡。
2、罪得赦免(77-79节)
这就让我们看到,这首诗大部分内容,可以把它解读为,撒迦利亚在颂赞那可称颂的“政治性”的救恩。虽然,有一些古代的犹太人和现代的犹太人,会有“圣俗”的两分法,将救恩分为世俗的和神圣的,但撒迦利亚的预言,让人看到的是很难将政治与宗教分开的救恩——以色列弥赛亚的救赎,不但是政治的,也是宗教性,不但是现世的,也是未来的,不但与生活有关,也跟灵命有关。祂与法利赛人、与祭司,与希律王,之间最大的冲突就是:他们的“政治主张”和“复国纲领”不同。祂的复国纲领,将神的怜悯与罪得赦免结合在一起,最特别的是——将神的百姓从死亡中拯救出来,这个作为,不但是一个象征,更是一个可以按字面理解的事实。路加要我们看到的是:为了叫旧约中许多重大的应许得到实现,神正在将救恩从今世跨越到全新的世界——永生神的国度。如今,借着这位弥赛亚,神要来到这个世界,将死亡和罪恶解决。
所以,在撒迦利亚的预言中,将我们通常把它分开的东西,都结合在一起,他一点一点地将这孩子和古代圣经中对以色列的记载、对列祖、对列王、对先知和诗篇,都结合在一起。他说的时间,正是多少世纪以来神的百姓一直等候的,如今,很快就要来到他们的身边——光明很快就要进入黑暗的那个重要时刻。这个时刻,他让人聚焦在耶稣身上,耶稣就是所有的集大成者。撒迦利亚的声音,成为救赎的先声。
他的儿子约翰,要成为至高神的先知,预备将要来临的主的道路,旷野就是他对预备的回应——意味着以色列,将要开始新的出埃及;他也因此成为了迎接新事件的声音。
三|思想与改变
撒迦利亚在令他困扰的罗马帝国的处境下,注视孩子的出生,他将这事与即将来临的救赎连接在一起,他发出颂赞来表达对救主的迎接。再过几天,就是迎接耶稣降生的日子,在我们脑海中,在想什么呢?
1、思想
我们得承认,我们的思想是凌乱的,不善于思想一些有用、更有价值的事情。脑海常常充斥着一些没有太多意义的东西,与永恒的价值没有太多关系的东西,甚至,有时恶念会占据着我们。今天的反思之一就是:平常占据我们思想的东西,会是哪些呢?我们得承认:我们的思想会决定我们的行动,我们会有撒迦利亚一样的视野吗?将他儿子的出生,当作是上帝救恩故事的象征。他会这样看,当然与他得天使的传言有关,更是与他自己被惩戒有关;与他常年期盼神的救恩的来临有关。按照今天的话而言,他建立了圣经的思维,使他能够将圣经与他的儿子,和即将来临的耶稣作连接。圣经、人生、孩子、救主、神、世界的未来,结合在一起。回看我们自己,我们会怎样看自己、看一切呢?面对孩子的上学,疾病……我们所经历的各种危机与转机,圣经会是你我选择的答案吗?
在这里讲一个文革后的基督徒的见证,他被称为:中国的以巴弗,他就是与中国教会一同经历大劫难、得复兴的吴维僔(1926-2002)。他在“不可能”的时代,作出“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来追忆他的一些事例,盼望他的一些见证,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大的视野。
在20世纪的中国教会,许许多多的基督徒,用鲜血和生命见证了他们的信仰,以巴弗(吴维僔)以“监狱大墙外的无期犯人”的身份[1],见证了那个时代被神使用的人的模范。为什么这么说呢? 1987年5月8日,入狱23年的吴维僔,拒绝接受法院强加他的有关“信仰已被改造”的错误释放宣判,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他住在监狱围墙外的风机厂所分给的小房子里,坚持定期禁食,以示抗议。同时他在这里,传福音、写信给全国各地的教会肢体,坚持到2002年12月21日,安息主为止。
在1955年,王明道写了那篇著名的《我们是为了信仰》之后,于8月10日被捕,他所创办的《灵食季刊》关闭,中国教会进入了万马齐喑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吴维僔开始写“主内交通”的书信和短文,寄给全国各地的肢体,鼓励散在各地的弟兄姐妹,坚持自己的信仰。按照一般人而言,早就对生命和生活失去了信心,而吴维僔却没有失去盼望,自1982年开始,他用“以巴弗”这个名字,寄出一封封的狱中书简,题目均为“主内交通”。一篇篇“主内交通”文章,经过无数次复印,无数次地转寄之后,从西北高原的狱中,传到中原,传到江南水乡,传到全国各地的家庭教会弟兄姊妹手中,甚至传到海外。他将在狱中熬炼多年的生命经历,回答许多弟兄姊妹所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对事奉的道路和方向。扶持了造就了千千万万的失去信心的肢体。
2002年8月,在他去世前的4个月,他将过去20年来所写的《主内交通》166篇,120万以上字数的文稿整理,并编码,委托人带给一个主内出版社,出版社将这些文稿编成三卷书籍出版。这些文章记述了以巴弗的生命见证,和当代家庭教会所面临的难题。这些问题包括:“都软弱、冷淡怎麽办?”“神为什么常年没有听祷告?”“教会遇到逼迫怎么办?”“基督徒可以不可以入党?”“三自错在哪里?”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以巴弗以清晰的态度,清楚地写出自己以圣经真理为原则的答案。他鼓励那些软弱冷淡的肢体,指出的出路是:“在神面前认罪悔改,不断儆醒、祷告、祈求”;他同时也告诫教会要“防酵”,别被一些假师傅迷惑。他对在逼迫中的弟兄姐妹指出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是:思想基督十字架的苦难,并相信这个时代,教会走的应该就是十字架的道路,也唯有靠十字架的能力,才能胜过漫长岁月的逼迫与苦难,他用马太福音 5章10至11节的信息,鼓励弟兄姐妹,效法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他们在受逼迫时“应当欢喜快乐”,因为这是主的教导。
20世纪在银川监狱墙内与墙外的吴维僔,与第一世纪的耶路撒冷的撒迦利亚一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野,尤其是在苦难之时,甚至是常年处在黑暗的日子里,在看似不可能的时代,我们应该看什么。当我们能像他们一样,将眼光聚焦在“神的救恩”的事件之时,我们就不致迷茫、疲乏、失望。
2、改变
最后的一个反省:假如我们要迎接救主,就要有所改变!从撒迦利亚将孩子改名为“非撒迦利亚”的名字,要求我们随时改变自己,不但是在思想上,也要在行动上改变。我们还是按自己的一贯的习惯、思想来看一切吗?撒迦利亚能够将现今之事与未来之事结合,全在于他打算改变自己,尤其是经过了上帝9个月的管教后。我们能够因着失败与不信的经历,而试图改变自己吗?唯有改变,我们方能更好的活在上帝真正的盼望中,毕竟,改变的生命才是成熟的生命(如撒迦利亚)。
我们看到,撒迦利亚这位侍奉上帝多年的祭司,还有许多要从神那里学习和改变的地方。他不但需要改变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曾经的他,根本不相信不育多年的自己和妻子,会怀孕生子。另外,他也需要改变对神救恩内容的看法,这位大能的神,他所差遣的使者——为即将来临的君王预备道路的使者,并不是一个有着“军事”和“政治”权柄的人物,而是一位在旷野呼召人悔改的“先知”,他所预告即将来临的君王,从开始,也不以刀剑和强大的经济力量,来建立祂的国度,而是以祂的话语教导祂的子民、用话语医治祂的百姓;祂不通过血腥的战争、而是以和平,甚至自我牺牲的方式,来救赎子民。当时的人,和现在的人一样,一谈到君王和国家元首,脑中的意象就是“宫殿”和“卫兵”、“财富”,而这位使者所预告的君王,出场的时候,却是以一个罪人的身份,来到神的使者约翰那里,接受悔改洗礼的那位。而祂所带来的救赎却是救人脱离“死荫”之地。
这就给我们对生命主轴作出理解,我们要用什么来给生命定调?使用权势和能力来掌握人生?还是跟随这位救人脱离死荫之地的生命主。撒迦利亚的诗歌,是在呼召我们,随时调整方向,来迎接日光,并跟随祂,随时作出行动上的改变!在新的一年,你有哪些思想和行动会作出改变呢?
代祷事项:
1、为每位肢体祈求,我们争战的场所常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的仇敌大多就是自我不顺服的意志。求主使我们从思想上回转,愿我们从只思想自己和自己的事转向多思想神的话语和主的事,愿我们从思想罪恶的事转为思想神所喜悦的事.
2、为教会实践信仰祈求,主啊,我们听了祢的话若不去行,生命会没有根基,并且内心会越来越麻木,慢慢对圣灵的感动就屏蔽了,求主加添力量使我们在行事为人上能改变方向,生命愈加像主耶稣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