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4年12月23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27天前 | 21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不要依靠君王
2. 每日旧约 | 亚10章-新的展望
3. 默想之一 | 公义在信仰生活中的位置
4. 每日新约 | 约13章-洗脚的演示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23日 不要依靠君王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六篇1-4节


1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我的心哪,你要赞美耶和华!

2 我一生要赞美耶和华。

   我还活的时候,要歌颂我的 神。

3 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

   他一点不能帮助。

4 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

   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

 

省思:

钦佩本来是一件好事,

我们能明眼看见别人的天赋和优点,

那是怀着妒忌之心所看不见的。

但英雄崇拜则带来扭曲,

将属人的事弄得近乎属神。

英雄崇拜是偶像崇拜的近亲。

 

祷告:

至高的神,

我不会将自己

对某些可敬之人的钦佩与

我对祢的依靠敬拜混为一谈。

我会欣赏人,但只敬拜祢,

在耶稣基督里奉祢的名。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迦利亚书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迦利亚书》第10章|新的展望


十章1节至十一章3节,先知劝勉并警告归回的群体,应当来求告雅威,雅威因祂的怜悯,必为他们建立全新的世界,先知给他们展望了一个全新的、有秩序的生活。


1、雅威要给他们建立一个富足的社会。祂必然降下春雨,使他们五谷丰登,过上丰富充盈的生活。他们不能再依靠偶像虚谎的帮助,不能再相信那些领袖(家神、卜士、做梦者、牧人),因他们的承诺也是虚谎,他们不但不能带给百姓安稳的生活,反而导致他们痛苦流离(2节)。


2、雅威要为他们建立一个公义的社会。对归回群体中那些不合格的领袖,雅威要对付他们,因这些领袖并没有带领归回的群体,建立一个公义的社会(3节上)。这些曾经奴役、压制国中百姓的领袖,要被推翻并被审判,他们曾拥有的一切,包括剥削得来的土地和林场,都要被毁坏(11:1-3)。


3、雅威要为他们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这位大能者要伸手救拔犹大和以法莲,使余剩之民成为一支勇敢的队伍。这些被压迫者,要成为践踏敌人的英雄(3下-5节)。因祂怜悯之故,必要垂听流落者的祷告,使他们从各地凯旋而归;犹大和以色列要变得强大,人口迅速增加,并要享受幸福喜乐的生活(6-7节)。那些仍在别处寄居的百姓要获救,再次经历出埃及。埃及、亚述等压迫者,要被雅威审判(8-12节)。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生活、全新的秩序,因雅威的怜悯和大能,必建立起来。



03

默想之一


从撒迦利亚的这些经文中,我们看到神对全球公义的决心,也看到基督徒对社会公义的责任。来看下普世教协所发的《洛桑信约:基督徒的社会责任》:


1)我们确信,上主是全人类的创造者及审判者,所以我们应当共同负担起祂对人类社会的公义及和好的关注,以及对那些受各种压迫之人的自由的关注。因为每个人都是按上主的形象造的,不论种族、宗教、肤色、文化、阶层、性别或年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尊严,所以应当受到尊重及服事,而不应受到剥削。我们在此表示忏悔, 因我们忽略了社会关怀,有时认为布道与社会关怀是互相排斥的。


2)尽管与人和好并不等同于与上主和好,社会关怀也不等同于布道,解放也不等同于救恩,我们还是确信:福音布道和社会关怀都是我们基督徒的责任。因为这两方面是我们在神论和人论的教义上,以及我们对邻舍的爱和对基督的顺服的必要体现。救恩的信息也包含对各种形式的疏离、压迫及歧视的审判。无论何处有罪恶与不公正的事,我们都要勇敢地斥责。


3)当人们接受基督时,他们就得以重生,进入祂的国度;他们不仅必须努力在这不义的世界中彰显上主的公义,还要传扬祂的公义。我们所宣告的救恩应当在个人生命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改变我们。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你会在意公义在信仰生活中的位置吗?





 1.《信约》可从百度下载: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9B%E6%A1%91%E4%BF%A1%E7%BA%A6/8235537?fr=aladdin。

 2.相关参考经文(相关经文:徒17:26, 31;创18:25;赛1:17;诗45:7;创1:26-27;雅3:9;利19:18;路6:27, 35;雅2:14-26;约3:3, 5;太5:20;太6:33;林后3:18)。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13章 洗脚的演示


时过一半,来给约翰福音作个分段,对了解其整体会有帮助。在经过一段序言之后(1:1-18),进入了看为比较整齐的两大段:


第一段从1章19节至12章50节,可称为神迹之书,由两个场景构成:


1章19节至4章54节,描述了各类人对耶稣的认信;


5章1节至12章36节,描述了那些人对耶稣的仇恨逐渐升高。


第二大段从13章1节至21章23节,可称为受苦之书,有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是从13至17章,描述了耶稣与门徒的最后晚餐及对门徒的吩咐 ;


第二场景是从18至19章,耶稣被捕、受审和被钉十字架;


第三场景是从20章1节至21章33节,复活的描述,这些篇幅仍旧呈现三个主题——耶稣身份的启示、认出祂而产生的挑战、以及对不信的审判。


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耶稣的荣耀对约翰来说,焦点就是耶稣的死,再次回到父身边,重拾创世前所拥有的荣耀。十字架不但不代表祂的失败,反倒成了祂回归上主,得回原本属于祂荣耀的途径!


约翰是通过十字架来勾画耶稣荣耀的轮廓,在被钉前,祂与门徒一同吃晚餐,祂以洗脚来预演祂的死——主人服事仆人,祂舍己牺牲(1-6节)。祂也希望门徒来效仿祂,并以此作为祂的团体的核心特色(13:11-17)。


也就是说:祂在其中所作的这番“分离的讲论”,在这迫在眉睫的“死亡之书”中,祂最关心的是祂所遗留下来的团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要活出属于祂的素质——“彼此相爱”,这正是这团体最主要的特点。门徒彼此相爱,不但显示出对祂的忠心,也显示出父和子的合一。


就在这令人动容的“舍己”的预演和“彼此相爱”的劝勉中,夹杂着不安与仇恨:


彼得出于礼貌不让耶稣洗脚,祂依然用“人间常情”来理解耶稣的行动——在他们的生活场景中,仆人看到主人回来,会端来水为主人洗脚。他没有将耶稣这位弥赛亚的洗脚行为——是要以祂的牺牲的服侍,来颠倒强弱、卑贱的世态格局,与重塑一个彼此相爱、彼此服侍的新世界的人伦关系联系起来。甚至当耶稣预告了祂将面临“受死”的命运(36节),他依然不了解,他被耶稣言中——“今晚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38节)。


犹大的生命素质是不洁净的,对耶稣的行动完全无动于衷,约翰将其解释为被魔鬼侵入,表现出来就是与权贵合作,因着金钱“出卖”耶稣,这其实是最深的恨。


耶稣却将这种出卖,当作是与天父的计划吊诡结合的事件,这是约翰所理解的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