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24日 | 有福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六篇5-10节
5 以雅各的 神为帮助、
仰望耶和华他 神的,这人便为有福。
6 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
他守诚实,直到永远。
7 他为受屈的伸冤,
赐食物与饥饿的。
耶和华释放被囚的。
8 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
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
耶和华喜爱义人。
9 耶和华保护寄居的,
扶持孤儿和寡妇,
却使恶人的道路弯曲。
10 耶和华要作王,直到永远。
锡安哪,你的 神要作王,直到万代。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__________有福”在诗篇中
一共出现过25 次,
是诗篇第一篇的开头词,
在这里则是最后一次出现。
这美好、典型的词语
常被用来形容那种
以神为生命核心、
以信心经历救恩的人。
祷告:
主,
感谢祢以丰厚的福分
环绕倚靠祢的人。
当我发现自己整个构造和成长中
都充满祢的爱,
就很容易遵从祢慈爱的命令――
“放心吧!”
(太九2,十四27;约十六33)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迦利亚书 第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迦利亚书》第11章|悲哀的现实
十一章4至7节,先知撒迦利亚接着前面所说的对未来世界的应许,以一个象征的动作来表达。他选了两根杖,一根叫荣美,一根叫联索。这杖象征着神与万民立约,并与以色列南北国合一。接着,先知将杖折断,则是反面的意思,看下面的记载。
雅威委托撒迦利亚,来牧养这些被掳归回的百姓,因他们经历被掳归回后,如今被同胞中那些有权势者奴役,任他们宰割(4-5节)。
先知虽然担当了这艰难的牧养工作(7节),可是百姓并不接受撒迦利亚这个牧人,最后用三十块银子打发他离开(12-13节)。先知与犹大家的情谊已断,牧养关系已绝。他用两根已折断的杖,来记念此事:叫荣美的杖被折断,象征神与他们所立的约已作废(10节);叫连索的杖被折断,表明先知与犹大百姓间的情谊已断,原文是表明犹大和以色列的弟兄情谊已经被废弃了(14节)。看来,雅威与先知,也不再牧养这群将宰的羊(6、8-9节),这就是他们会落到今天这光景的原因。
后来,雅威吩咐撒迦利亚再次扮牧人,这次是扮演恶牧人,象征犹大百姓既然弃绝好领袖,就会有坏领袖来辖制他们,鱼肉他们(16节)。
这一段最后以一首歌作结,宣布恶牧人的死亡!正是犹大弃绝了雅威,才会有今天的下场(17节)。
03
默想之一
我们从这一章依然看到了上主对公义的热情,这再次引发我们思考。
要建立公义生活,首先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思,要相信神希望我们成就大事。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平凡人,他们被呼召去承担远超过他们自己能力的重要岗位,撒迦利亚就是一个;特蕾莎,这位阿姆斯瑞特丹的软弱女子也是一个,她看到世界的不公,被呼召到印度去服事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人。
我们一旦开放自己,愿意委身于神的公义呼召,就需要放下个人的许多需要和追求,有时对亲情的牵挂,也要放下来,要相信上主总会照顾他们,也会将我们所需要的赏赐给我们。这不但是公义的呼召,其实,一个基督徒一旦跟随了耶稣,就需要放下一切虚幻的追求。公义的呼召意味着要离开天真、虚假的个人追求,因为许多关于名利、健康、地位、舒适的追求,都是与公义的呼召相冲突的。要带着为耶稣、为邻舍付代价的心志,或许,不需要看得太远,就从你身边的肢体和其他人开始。
其三、我们需要有国际公民的心态。每一个民族和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世界不但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因着同为受造物,我们必须学习爱人如己的律法,这也要求我们需要关心缅甸、南非、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地的情况。不管任何原因所引起的种族排挤、歧视,斗争等,都是不合公义之律法的,战争无神圣,哪怕是奉上主之名所发起的,都依然是邪恶的。
你对公义有火热的心吗?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约翰福音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14章 | 门徒的保惠师
门徒们听到耶稣说要离开,他们自然会忧愁并困扰——祂要到哪里去呢?耶稣回答说是去“父的家里”,意思就是“圣殿”,对于以色列而言,圣殿属于天与地交汇的地方。耶稣说祂要先去,是为了门徒们的好处,为他们预备,到时,在那里人人都会有住处。而且,他们也能够找到那个地方(1-3节)。
门徒中的多马不耐烦了,说:“连你去哪里,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怎能找到那条路呢”?耶稣的答复非常奇特:“我就是道路!假如你想找到往父家里的路,就要来跟随我”(4-7节)!
而腓力则要求耶稣将父显给他们看。耶稣回答他:“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是的,假如你问神是谁?请你先不要对神有一套先存的观念!你必须看这位赦免行淫的妇人,在朋友墓旁哭泣,为门徒洗脚的耶稣,你必须相信祂所行所作的(8-11节)。尽管祂实在令人费解!而且,你必须爱祂,遵守祂的命令而行(12-15节)。
假如你能信祂、爱祂,并遵从祂,祂就必以新的模式同在!祂要把祂的灵,就是祂的气息,也即是祂的内在生命,差到我们中间!这个灵,祂将“帮助”人(保惠师),祂会赐给我们力量,使我们有活力、有力量去完成工作,并为父神而活;这灵也将“安慰”人(和合本译为:训诲师),当有人经历不幸,或亲人过世这种深度的悲痛之时,祂会陪伴他们。尽管不幸依然是不幸,但祂却要赐下力量,使人去应付这些不幸和痛苦。另外,当祂的跟随者遭到当局的指控,祂的灵还要作“辩护”者,促使神想起他们的苦情,并为他们伸冤。
这样看来,显然的,祂的跟随者现在是处于一个更好的情况下了!当耶稣往父那里去——也就是借着祂的“死与复活”,击败罪与死亡之后,各种新的可能产生了。作为祂的门徒,就能够借着祂的灵做各样的事情。当然,这里的要诀就是“奉祂的名”(13节)!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耶稣所说的“父在我里面”,和因着祂,使“我们也在父里面”的真理(19-21节)。这些真理,是门徒在面对世界的王压迫之时的力量。
他们也需要知道,即使是耶稣遭到这些邪恶势力的抵挡(现在又将犹大纳入他们的共犯之中),最后要遭到他们的杀害,但祂却要以死和复活,来重击这世界的王,使它们永远不再有复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