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5将临期二|悔罪德行
来源: | 作者:索老师 | 发布时间: 143天前 | 6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将临期二|悔罪德行
玛拉基书二章17至三章1-15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12月8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12月8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玛拉基书2章17节至3章1-15节(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2:17 你们用言语烦琐耶和华,你们还说,我们在何事上烦琐他呢。因为你们说,凡行恶的,耶和华眼看为善,并且他喜悦他们。或说,公义的神在哪里呢。

3:1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

3:2 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硷。

3:3 他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

3:4 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彷佛古时之日,上古之年。

3:5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临近你们,施行审判。我必速速作见证,警戒行邪术的,犯奸淫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

3:6 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你们雅各之子没有灭亡。

3:7 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

3:8 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

3:9 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

3:10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3:11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蝗虫原文作吞噬者),不容它毁坏你们的土产。你们田间的葡萄树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

3:12 万军之耶和华说,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

3:13 耶和华说,你们用话顶撞我,你们还说,我们用什么话顶撞了你呢。

3:14 你们说,事奉神是徒然的,遵守神所吩咐的,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苦苦斋戒,有什么益处呢。

3:15 如今我们称狂傲的人为有福。并且行恶的人得建立。他们虽然试探神,却得脱离灾难。





2025将临期2|悔罪德行

玛2章17至3章1-15


引言

在这二幅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校正我们的视觉或者转换角度你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

我们今天透过玛拉基书学习:校正我们的视觉。


一、 校正视觉看见上主的公义2:17-3:5


1、 公义的神在哪里?(2:17节)


你们用言语烦琐耶和华,你们还说,我们在何事上烦琐他呢?因为你们说,凡行恶的,耶和华眼看为善,并且他喜悦他们。或说,公义的神在哪里呢2:17


「烦琐」在这里的希伯来文意思是指神对他的百姓觉得疲乏厌烦。就如同许多时候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当孩子经常不听话,然后还找许多的借口,我们就会产生这种情绪反应:「烦死了、太累了」。


玛拉基在这里对以色列人发出这样的控诉,他们的话语使神厌烦,但他们还假装很惊异『我们在何事上烦琐他呢?』玛拉基解释说神因为听见他们整天质疑祂的公平而感到厌烦。也许他们从来不敢直接说:「凡行恶的,耶和华看为善,并且祂喜悦他们」,但这句话反映出他们的看法,他们的生活表现出就是这样。当人不遵守神的律例、生活漫不经心、毫不理会对同胞的责任,这样的生活就说明了他不相信神是公义的。


我们了解一下这群百姓的背景,就更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质疑:


以色列百姓在古列王的谕令下重返故土,但这个历史事件却叫他们陷入另一次神学思想的危机,有四个因素使他们减弱了对古列谕令的重视。


第一,并不是每一个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都想返回耶路撒冷。在巴比伦的生活如今并不艰苦,他们获得相当的自由,同时,似乎有很多犹太人已经在巴比伦事业有成,实在很难叫他们撇下在巴比伦的工作。他们其中有很多是在巴比伦出生,从未见过耶路撒冷;有很多在离开故土时只是小孩,现在过着巴比伦文化的生活。他们所说的话不是希伯来话而是亚兰语。他们的家庭、商业、思想以及生活方式,全都在巴比伦生根了!


第二,那些重返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发现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圣殿仍然一片荒凉,城墙仍然倒在哪里,耶路撒冷昔日的荣耀都烟消云散。纵然重建圣殿,那些仍念念不忘昔日所罗门所建的圣殿荣美的老人家,眼见当前的圣殿已今非昔比,也不禁凄然泪下。后来,重建城墙的事也遭遇重重的困难,甚至有人觉得无法再建下去。敌人公然猛烈的反对重建工程。在粮食短缺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被迫要抵押产业才得糊口,还有人要借钱来交税。重建城墙的工程要轮班进行,一半人守卫,一半人工作。理想正受着现实的考验。只有那些具备清晰的异象和怀着最纯正的动机的人,才能坚忍下去。


第三,他们在耶路撒冷的耕种也面临困难。巴勒斯坦四处都是沙石之地,纵然在风调雨顺之时耕作也不容易。农民要沿着山边筑出梯田来种植,才能保存土壤和足够的水份。在以色列人被掳期间,巴勒斯坦地一直被废弃,无人来保养土地,经过暴风、豪雨的蹂躏,造成很大的灾害。重返家园以前,以色列人绝不会想到在故土耕种是如此艰难。此外,耶路撒冷是一个大城,但归回的人却很少,以至许多农夫和工人要参与重建城墙与圣殿的伟业。


第四,在归回的人中又彼此意见分歧。很明显的一个情形就是有钱的人乘机借钱给穷人,借高利贷榨取穷人的血汗。虽然大家都是同胞,又正携手重建家园,还要一同抗御外敌的侵扰,他们还是这样彼此压榨。


我们了解玛拉基听众的背景,就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质疑神的公义?如果神是公义的,为什么恶人会兴盛?为什么神容许欺骗、欺诈和放高利贷到处充斥?「公义的神在哪里呢?」其实身处我们这个时代处境下的基督徒,也常常会问这个问题?也许这个问题也是你、我当下正在发出的问题?


玛拉基引导我们要转换视觉,当公义的神来临时,我们是否担当得起?


2、 有谁能当得起呢?(3:1-5节)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碱。他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


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仿佛古时之日,上古之年。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临近你们,施行审判。我必速速作见证,警戒行邪术的,犯奸淫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


先知阿摩司曾在主前第八世纪严厉地警告他的听众:除非他们已经预备好迎接弥赛亚的来临,就不要切慕耶和华的日子,否则结果将会极其可怕:「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景况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摩五18-19)


玛拉基在这里同样要表达这个观念,他首先回应「公义的神在哪里?」的问题。三章一节原文开始有「看哪」,这个词在约翰的作品中使用最多,目的是提醒这群质疑公义之神的百姓,他们以为神不在他们中间,神也不会临在。但是玛拉基邀请他们:你来看。


我们要留意三章1节是诗歌体裁,是一个近似同意平行的语句: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


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祂的殿,


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


我们许多时候会专注这里到底描述的人物有几个,分别是谁?我们不否认圣经不同的经卷会指向或解释这里的人物究竟是谁,但无论是谁,或者是几位,都代表这位公义的神,其实这里的重点就是要突出这一位公义之神将要来临,要圆满解释神的公义的问题。玛拉基以「祂快要来到」回应百姓「公义的神在哪里?」。


玛拉基在第2节提醒这群百姓,其实你们的问题是错的,你们不应该问:「公义的神在哪里?」而是要问:「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


他们在问:「神为什么不行动?」而神要问的是:「你们预备好迎接我的再来吗?你们知道我的再来意味着什么?」


这群百姓大声疾呼,怨天尤人,他们其实并不想知道神的真理,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玛拉基指出,当这位立约的使者,他们所仰慕的来临之时,必定没有人能够或有胆去面对祂。


玛拉基解释说:当公义的神来临之时,祂要作两件事,第一件是炼净。祂会亲自执行清理和洁净的工夫。「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碱。他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仿佛古时之日,上古之年。


炼金我们比较熟悉,纯净的金银都需要经过炉火的熬炼,金银纯度越高、品质越好,就必须经过越多的高温熬炼来出去杂质。漂布之人的碱指那些洗礼服的人会使用一种碱,从事礼仪上洁净的工作。这种碱能够把衣服洗得洁白。那位立约的使者会好像炼金的人和漂布的人那样把那些百姓洗得洁净雪白,配得上来事奉神。


利未人和祭司他们首当其冲,他们在事奉之前必须先洁净雪白,配得上来事奉神。唯有他们先这样洁净了,他们才适合来献祭给神,他们的供物才能被悦纳。所以这群百姓的真正问题不是神的公义的问题,而是他们有罪需要洁净,需要恢复到古时之日、上古之年,就是在摩西和大卫的时代。从一章到第二章,神一直藉着先知责备他们的罪,如今他们没有任何改变,还在质问:公义的神在哪里,但神要他们思想:当祂来时,他们能否担当得起?


其次,神来临要作的第二件事就是审判。「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临近你们,施行审判。我必速速作见证,警戒行邪术的,犯奸淫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在这里玛拉基列举了七项罪,每一个都干犯神的律法,这一切都会招致神的审判。他们质疑神的公义:「行恶的,耶和华看为善,并且祂喜悦他们」,神告诉他们,恶肯定会遭到审判,他们是否反省自己,当祂来临之时,他们不会落在祂的审判之下,他们是否在审判之列?他们真的能站立得住?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许多时候就如同这群犹大百姓,常常问错误的问题。就如同彼得时代的基督徒,当他们面临艰难的处境,他们开始怀疑基督的再临,他们质问:神,你为什么耽延,你的来临是真的吗?


基督透过彼得回答:「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后三9-10)彼得在问怀疑之人,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的确,那些还没有认识主的人需要悔改,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基督徒,我们目前的生命如何?当今天耶稣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怎样的心境?


二、 校正视觉看见上主的信实(6-12节)


1、 上主值得依靠吗?


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你们雅各之子没有灭亡」(6节)


以色列这群被掳归回的百姓质疑神公义的内在声音是:他们以为神忘记了他们,他们内心的挣扎是这位神还值得他们依靠吗?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这些对话都是反应他们对神的可靠性的质疑。


首先,神透过玛拉基回应他们,耶和华是不改变的。这里的不改变不是说神好像那些没有生命的受造物,比如宝石、金银之类那样不改变。这里的重点是说神是值得我们依靠的。祂以前怎样,现在也会怎样,以后仍要怎样。就如同祂自己所宣告的:「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一8)


如同保罗在罗马书第八章向我们表明的,神在基督里拣选的爱,是我们信心的根基,没有什么事「能叫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八39)。所以对于以色列百姓来说,他们要知道与他们立约的对方不是随时改变的,不论他们落在什么危险里,神仍然是值得他们信赖的。


到如今他们这些蒙拣选的雅各之子没有灭亡,他们之所以能够苟存,正是神值得信靠的明证,是因为神对他们的爱没有改变的显明。


既然神是不改变的,是值得信赖的,那么百姓的境遇为什么如此凄惨呢?


2、 问题在百姓身上


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7a节)


玛拉基从反面指出,若是神是不值得依靠的,照他们的本相,他们早就灭亡了。因为以色列人一直以来就不忠于与神所立的约。我们可以追溯到以色列人的列祖,他们已经长久以来不肯顺服,不肯坚守与神所立的约,总爱偏离以色列人与神所定下的典章律例。


先知耶利米说:「耶和华也从早起来,差遣他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这里来(只是你们没有听从,也没有侧耳而听),说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恶道和所作的恶,便可居住耶和华古时所赐给你们和你们列祖之地,直到永远不可随从别神事奉敬拜,以你们手所作的惹我发怒。这样,我就不加害与你们。然而你们没有听从我,竟以手所作的惹我发怒,陷害自己。这是耶和华说的。」(耶二十五4-7)


总之来说,这群百姓的质疑和抱怨是不合理的,他们需要校正他们的视觉,不是神的问题,而是他们自己的。所以如果他们要改变现状,重新经历神恩典和福分,就要接受玛拉基代表神向他们发出的邀请。


3、 是否愿意转向主?


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7b-12节)


既然问题是百姓的,那么百姓的出路在哪里?神藉着玛拉基向他们发出邀请: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以色列百姓被邀请要在他们的方向上作一百八十度彻底的改变,他们受劝勉不要再朝向罪、己与当代的偶像而行,而是要回过头来,凭信心仰望应许他们的那一位。


这群百姓向来没有真正遵守神的律法,他们偏离了神的典章,离弃了神,所以神要求他们要转向神,这是悔改的行动,这样的行动必然带来神转向他们,就是神对他们拯救的应许,只有他们真正的转向神,才能让他们脱离目前的困境。他们不应该一味地去质疑神,而是校正视觉检视自己。


可是他们对神邀请的回应是:「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这也许是一个真诚的问句,出自一个想要和好的渴望。但从玛拉基书信息的整体,以及他们对神先前对神话语的典型回应来看,他们更可能是表达:我们不认为自己作错了什么,不认为我们已经转离了神,也不认为必须作什么事来转向神。他们不像大卫,当他被拿单责备之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罪,他愿意主动以认罪的祷告回应,重新转向神,这群百姓根本认识不到自己距离神有多远。


所以在8-12节,神以一个他们生活中最为明显的例证来指出他们自己的问题所在,教导他们如何回应,才可以脱离目前的困境,让他们在这种生命的经历中学习检视自己,而不是抱怨和质疑神。


这段经文我们经常用来劝勉弟兄姐妹的奉献观,当然这也没有错,只是在这段经文的重点是透过他们千万个错误的举止中的一个来举例说明他们是如何远离神,又如何算是转向神。


8-9节指出他们是如何的远离神,先知指出他们夺取神的物,所谓夺取在犹太人的文献他勒目解释为「非法地、强制地拿去」的意思。因为从远古的时候开始,神就要求人献上十分之一与供物。该隐与亚伯在创世记第四章已经把祭物献在神的面前,藉此来敬拜神。亚伯拉罕将他拯救罗得所得的战利品,拿出十分之一来献给祭司麦基洗德。在给摩西的指示中,神说十分之一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这是给利未人的份。利未人也从这十分之一中取出十分之一交给祭司。在尼希米记中我们就看到以色列人将一切当纳的十分之一与当献旳供物,部分或全部地扣留了。


也许这里的问题不只是有没有献十分之一,因为他们回应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根据玛拉基书第一章7-8「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你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所以很有可能这里夺取神的供物,包含没有献和不按照神的要求献。也许祭司们在神的面前献上次等的,而且也传染给百姓,他们在十一奉献和当献的供物上,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神,是整个国家都在强夺神。这样的结果导致咒诅临到他们身上。所以他们目前的艰难境遇不是神不公义,也不是神不爱他们,神的信实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他们。


10-12神给他们指出一条路,神呼召和挑战祂的百姓,倘若你们不信,可以试试,当他们转向神,按照神的吩咐,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激励他们以此试试,祂要为他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保护他们的土产不受摧毁,祂要斥责蝗虫,不容它毁坏你们的土产。最后,神应许他们,万国必们为有福的,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是否怀疑神的信实?我们是否质疑神对我们的爱改变了?我们是否质疑神根本不理会我们?我们需要学习校正我们的视觉,反思自己生命是否偏离神的轨迹,让我们回应神的呼召,转向神,神就转向我们。


三、 校正视觉看见事奉的价值


1、 事奉有什么价值?


耶和华说,你们用话顶撞我,你们还说,我们用什么话顶撞了你呢?你们说,事奉神是徒然的遵守神所吩咐的,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苦苦斋戒,有什么益处呢?如今我们称狂傲的人为有福。并且行恶的人得建立他们虽然试探神却得脱离灾难」(13-15节)


记得有一次,儿子跟我们争吵,我努力有什么用?你们每次还不是这样吗?可能对许多父母来说,这个场景并不陌生。


这群百姓也是如此顶撞神,耶和华神在上文说:试试我,我将要赐福给你们。但他们以他们的视觉和经验判断说:恶人已经试过并证实神的话了,恶人犯罪,神却毫无反应。所以我们断定,神威胁人,却不愿、或不能采取行动来执行祂所威胁的事。也许我们处在当下的处境中,有人也会说:神在哪里,如果祂掌权,为什么允许祂的教会落在如此处境?为什么允许祂的儿女经历患难?


他们甚至断言:事奉神毫无价值可言,因为得不着任何赏赐,而恶人行恶,反得脱离灾难,所以神没有公义。听神的话,在神面前刻苦己心,悲哀忧伤也没有什么好处,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物质繁荣、政治影响、或者在类似的事上没有报酬、没有增益、没有显著的回报。


他们以自己能否获得某种利益或赏赐来看事奉的价值,但神要挑战他们事奉的内在动机或态度。


2、 是否按主意作事?


遵守神所吩咐的,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苦苦斋戒,有什么益处呢?」苦苦斋戒这个字所表达的观念是:有人穿上黑色的粗布服,甚至将自己的脸涂黑,以表示为他们国家的罪恶与困境而深深哀伤、忧愁。但是他们整个行为是骗人的,他们认为价值都在于这种行为本身,甚至这种外在行为都缺少真实的敬虔,就跟以赛亚时代那些人一样:「他们说,我们禁食,你为何不看见呢?我们刻苦己心,你为何不理会呢?


看哪,你们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为你们作苦工。你们禁食,却互相争竞,以凶恶的拳头打人。你们今日禁食,不得使你们的声音听闻于上。这样禁食,岂是我所拣选使人刻苦己心的日子吗?岂是叫人垂头像苇子,用麻布和炉灰铺在他以下吗?你这可称为禁食为耶和华所悦纳的日子吗?


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赛五十八5-7)


故此,不是事奉没有价值,而是他们只有事奉的外表,而没有事奉的实质,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作神的事情,所以就无法享受到该有的赏赐。


总结:校正我们的视觉:认识神并经历祂的丰富


一、 校正视觉看见上主的公义


1、 公义的神在哪里

2、 有谁能当得起呢


二、 校正视觉看见上主的信实


1、 上主值得依靠吗

2、 问题在百姓身上

3、 是否愿意转向主


三、 校正视觉看见事奉的价值


1、 事奉有什么价值

2、 是否按主意作事 

 


代祷事项:


1、 为弟兄姐妹祷告,盼望每一个属神的儿女都可以以清洁的心预备自己,在主来临之日可以欢欢喜喜的迎接祂,如同聪明的童女可以与主进去坐席。


2、 为每一位属主的工人祷告,愿他们都可以按照主的心意服事,可以带着盼望等候事奉的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