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12月1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12月1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玛1(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1 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
1:2 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么.我却爱雅各、
1:3 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
1:4 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
1:5 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
1:6 藐视我名的祭司阿、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你的名呢。
1:7 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你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
1:8 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么.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么.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1:9 现在我劝你们恳求 神、他好施恩与我们。这妄献的事、既由你们经手、他岂能看你们的情面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1:10 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
1:11 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
1:12 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
1:13 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
1:14 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2025将临期1|反省内心
玛1章
序言|有话问我们
杨腓力有本书叫做《有话问苍天》,谈论许多关于对上帝的不解,如同约伯一样对自己的人生遭遇深深不解,而发出对上帝的控诉——上帝是不是弄错了?我想,凡是认真生活的人,一定会对世事和命运发出疑问。比如像屈原在他的千古绝唱《天问》里,所流露的对家国对自身命运无奈的探求,而在信仰上认真的人,则会像杨腓力,像约伯一样,对上帝发出疑问,甚至控诉的问话。确实如此,对于命运,对于世事,对于上帝,又有多少是我们所能知道的呢?一个生不由己,对死又毫无抗争能力的人,又有多少掌控能力,可以去安排自己要住在哪里?要如何生活才是心满意足的呢?我们所能表达的,无非就是疑问与不解罢了。玛拉基书,没想到,记载了一位全能的上帝,对祂的百姓所作所为十分的“不解”,一位全能的上帝,却有了困扰。先知玛拉基在第一章记下了上帝的多个疑问:
一|为何藐视我的爱?(2-5节)
一开头,上帝就说,祂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背景是犹太人从巴比伦归回,重建圣殿之后的60-70年(大约在主前516年),但当时的人,并不领情,并不认为他们能够从异邦重回故土,是他们的神爱的结果,他们对信仰生活兴趣不大。故此,上帝控诉他们——说他们罔顾祂给他们的爱!
或许,他们基于被掳的经历,不能理解神的爱!就好像我们,经历太多负面的事情,很难认同神爱我们。所以,他们——反问:你何曾爱我们?上帝据理力争,从以色列的起源说起——祂爱雅各、恶以扫,表达了拣选之爱,神直接将雅各当作是祂的立约对象,通过雅各的后代来落实祂的旨意,在这方面,祂没有选择以扫,来继承亚伯拉罕之约。这里并不是说上帝在性格中有恶的一面,或有偏心,放弃了以扫,而是说:神以雅各为祂旨意的管道,完全可以显出祂的爱。其实神旨意的其中一方面,就是要通过雅各使外人蒙恩,外人其中就包括以扫。故此,完全可以这么说,神对雅各的爱,是有根基的,尽管他们被审判,感觉上很难感受上帝的爱,但被审判是因为以色列人背约,背约必须承担痛苦的后果。所以,这样看来,神重提与雅各立约的事实,像是要唤醒他们,使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能够与神重建关系。
甚至神以以扫的后代被审判的事实,来告诉他们,神爱这些雅各的后裔,是真实可靠的。在历史上,确实如此,主前516年圣殿重建,又过了60-70年后,主前445年,玛拉基回到了耶路撒冷(以斯拉则是主前458年回到耶路撒冷),以东人那时被拿巴丁人掠夺,南迁定都尼吉夫以土买(参可3:8,马加比上4:29,5:65)。他们认为可以归回重建家园,但先知说:这些以东人必不再得以重建,被称为神永远恼怒的民。那么,先知在这里表达的意图最起码有两方面:如前所述,神真的爱雅各!另外,神值得敬畏,你看祂在以色列之外的外邦人身上被尊为大。那么,犹太人当如何呢?现实中,以色列的祭司,却藐视耶和华!更可悲可恶的事,他们还说:我们根本感觉不到神的爱!我们更没有藐视耶和华。就像犯罪的人,常不知自己的罪,更不知道自己需要悔改,于是,为了让他们彻底无言以对,耶和华接着展开了七个质问(6-14节)。
二|为何不尊重我(6节上)?
一问:为何不尊重我(6节上),耶和华对以色列人,如父亲对待儿子一般,如前所述,并有立约的事实为证(参出4:22,何11:1)。然而,耶和华既为父亲,却没有得到该有的尊重。这位上帝像受伤的父亲,在人间,尤其是在古代的近东,父亲承担着一个家庭的兴衰,和养育的责任,作为儿子,理所当然会敬重父亲,然而,以色列的长子——利未人中的长子,却公然藐视祂,可想而知,百姓会如何看待耶和华?先知有可能是基于全民对建圣殿热情消逝的指控,在哈该书与撒迦利亚书中有相似的事例(前516年),对犹太人而言,他们生活的中心就是圣殿,圣殿不是我们现在人所理解的建筑而已,圣殿之所以神圣,因为是神圣的神的居所。然而,自哈该和撒迦利亚、所罗巴伯、约书亚在主前516年归回,立了圣殿的根基之后,重建圣殿的工程并没有进行下去,只等到几十年后的,尼希米和以斯拉归回后,工程才得以继续。那么,对于归回后的普通百姓而言,在他们的脑海里会问:神在哪里?神在管我们吗?忠诚于祂有价值吗?祂与我们祖宗所立的约还有效吗?
很显然,他们在祭祀和爱邻舍这两方面,藐视律法的要求(2:14),利未人也忽略了职责(2:5-7),带来了亵渎、污染与玷污,使耶路撒冷不再适合耶和华居住。
所以,在先知眼中,归回的百姓落入一切的艰难并不是神的问题,而是他们忽略了耶和华与他们立约的事实,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践行作为神的百姓的责任。当然, 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是作为百姓领袖的祭司们。这种践踏约的行为,就像是人间的儿子对父亲的轻慢。
三|为何不敬畏我(6下-8节)?
耶和华的第二问的假设,是以人间的主仆之间的关系作前提,指责他们为何不敬畏祂?在古代近东,主仆之间不但是社会阶层的现实,也是指身份归属的不同,仆人完全属于主人,主人既是仆人的衣食父母,甚至对仆人有着生杀大权,显然的是,仆人会对主人敬畏有加。以色列与耶和华之间,不但是“父子关系”还有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关系,然而,作仆人的以色列人,何曾敬畏耶和华呢?甚至,他们(以色列),在被指责的时候,还辩解——我们何事上藐视你呢?
在第二个质问下,耶和华带出第三问:为何给我这些?(7节),为何将污秽的食物献上给我?反倒说何曾献污秽的食物呢?你们所说的话。就是证据,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所以,你们就把瞎眼的,瘸腿的、有病的动物献给我!
这样,在第8节带出第四个质问:他们这些献祭的行为,难道不算是恶行吗?只要稍微思想,那些有瑕疵的东西,是不能献于他们的省长作为礼物的,就连百姓都不会,也不敢这样对待波斯的官长,这其实是在羞辱官长(8下),可是,他们竟敢把这些东西给耶和华。
这就有了第五个质问:假如你将这些不好的礼物献给省长,省长会领你的情面吗?显然,这是人之常情。看来,他们献上这些有瑕疵,有问题的礼物,并不是因为不识货,不识人,而是根本不重视与耶和华的关系,甚至轻视耶和华。这也正是先知会讽刺性地说:本来,这些献祭的事,是为了蒙恩,但他们自己却干出这等事,那怎能蒙恩呢?
四|我岂看情面呢(9-14节)?
耶和华的第六问:(我)岂看妄献的情面呢?(9-14节)耶和华厌恶这种虚假的敬拜(10节),他们这样作,还不如关上殿门,不献祭比献祭更好!上帝不会收纳这样的礼物;甚至祂以更夸张的口吻,来指责他们这等无用、邪恶的敬拜。连外邦人(全地)都要遵从耶和华(11节),而作为上帝之子的以色列,却不尊重祂。12节重复7节里的话,加上13节,再次暴露他们对神的藐视,他们甚至还觉得在圣殿敬拜神的洁净礼仪过分繁琐,因此对此嗤之以鼻,随随便便就把抢来的、瘸腿的、有病的,带来献祭。
这就导致耶和华发出第七问:我岂能从你们手上收纳呢(13下-14节)?
这种诡诈的行为——尽管自己有好东西(有公羊),却献上残疾的,用便宜货来蒙混过关,想欺骗神。耶和华以其人之道反治其身:他们将遭遇献祭的相反后果——被咒诅!到时,他们发现,神是君王,不仅是父亲。从祂对以东的审判中,可看到祂的威严与审判,以及掌管全地的权柄——祂作为大君王的身份是不容被轻忽的(14节)。
五|需要悔改吗?
我们又回到教会年新年的等候时期——将临期。这个时期的信仰内容,纪念耶稣基督的第一次来临,其神学意义就是强调基督终极的显现、复兴万事、审判万民。在这期间,我们必须悔罪、结果子、过圣洁的生活、警醒和持守主道。
首先,需要知道,你所面对的是谁?服侍的对象是谁?神是我们的父亲,也是我们的君王,祂供应我们,也要求我们忠诚于祂。祂以恩慈待我们,也会管教、审判我们。我们不能蒙混过关!
1、需悔改的生命
神不但让我们信祂,要求我们与祂有正常的关系,也要人悔改——心灵的回转,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怎样与祂相处,祂按当时百姓的态度和品性与他们往来。因百姓不关心圣殿和社会上的弱者,祂生气、发怒、重责和咒诅他们;祂也因他们对婚姻不忠而恼怒。
今天,主也会责罚人。当然,我们不能对号入座的看那些落入苦难中的弟兄姊妹,将他们的受苦解读为神的咒诅。不过,当我们能够接受祂的责备而回转时,祂会挪去那些咒诅,赐下福分。当然,我们需要有耐心,不能因神没有马上行动,改变我们和我们痛苦的处境,就心生怨恨。
有时,痛苦可以结出愤怒和挫败的果子,腐蚀着我们的生命,但也可以带给我们出人意外的惊喜。例如,很多基督徒在逆境中,依然信靠上主,事奉祂,最终收获满满。逆境不是永远的,此路不通、有障碍,不代表无路可走,或许神会为我们预备另外一条路。而且,神经常会在艰难时刻训练我们,所以,我们违背祂是不明智的。我们不能被失望的情绪控制,以至在灵命追求上怠慢而随波逐流,最后导致灵性堕落。
要相信,神一定会施恩于祂的儿女,有时我们因着事奉神会丧失某些东西,不过,神会赐下更好的。如果我们耐心等候主,忠诚地服侍祂,最终,祂会赐下超出我们想象的恩典。
2、有框架的生活
所以,我们急需建立生活的框架。就好像归回的以色列人,他们需要重建以圣殿为中心的生活。我们反省,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有无更多更多爱我们的父神。我们有无将世界的价值,代替上帝的召命?有没有侍奉儿女的学业,过于上帝事工的热切?当然了,照顾孩子是应该的,也是我们需要尽的责任。有智慧的人,始终懂得将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最有成效和价值的事情上面。关于上帝的事,我们应将它当作最有价值,值得我们花心思投入的事。
跟随与侍奉上帝需要动真格的,需要为上帝有所付出。比如,我们要做好儿子这个召命,那么,就需要有所付出,我们要做好母亲,一样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要做好公司的员工,也需要很多的付出。要做好信徒,依然需要很多付出,不是光领受享受就行了。我们要尽我们的本分,也需要持守道德操守。无论在教会、还是在职场,还是与人交往,都要学习付出,尤其在物质上。我们读了玛拉基书第一章,上帝对他们献祭的责备,更是提醒我们,为上帝、为别人需要投入至真至珍贵的东西,最起码与留给自己的是一致的。
3、有礼仪的崇拜
旧约圣经不断提到:以色列人教导神是谁,以及祂曾作过的事;要求他们在礼仪的场景中教导孩子,不论是教导孩子遵守律法,还是教导他们要定期遵守重要的三大节期。其中的神学信息,都渗透在他们的生命中。他们对这些专注,让我们看到礼仪产生的力量;包括玛拉基书以六篇辩论的格式,也起到这种“以礼仪教导的作用”。
今天的广告商非常成功,诱导人去购买他们的商品,其聪明的地方就是——不断地重复!将他们要传递的信息,不断地重复出现在你眼前,达到刺激购买的目的,其实这用的就是礼仪的办法。有个人在学校里上犹太拉比的希伯来课程,令他惊讶的是,拉比可以将五经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他问,拉比是如何做到的?拉比回答:重复!
教会不一定明白这个重复的意义,太多人将礼仪等同于属灵的僵化,新教在礼仪上是有缺失的,尤其是我们国内的教会,大部分是基要主义背景的,有着反礼仪的传统。然而,礼仪性的重复,其所带来的力量,是所有追求敬虔的人,能够明白的。
4、需忍耐的侍奉
玛拉基给我们看到,犹太民族这个时刻,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时刻,尤其是认真侍奉的人,他们会倍感失望。哈该和撒迦利亚所发动的重建工作,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以斯拉所推动的改革,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改变。神到底怎么显明祂那立约的爱呢?先知的回应,也鼓励所有侍奉神的人,不要因一时或阶段性的困难,而对神有过多失望,要相信神自有主张。
神从来没有保证我们的人生没有痛苦和失望,祂也没有说我们的服侍会一帆风顺。所以,良善的人要学习更加信靠神,马丁•路德•金说:衡量一个人是否忠实,并不是根据他如何面对舒适与自在的时刻,而是根据他如何面对挑战与冲突的时刻。
代祷事项:
1、主啊,我们有藐视祢,无视祢的命令吗?我们有不敬畏祢,将剩下的时间与金钱才献给祢吗?若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金钱呢?就不服侍、不奉献吗?求主圣灵光照我们,使我们能看清自己的光景,悔转向祢。
2、求主在逆境中坚固我们,因我们多年传福音没有果效,多年服侍结果并不太理想,我们灰心沮丧,甚至丧胆。求主怜悯,使我们逆境中仍能忍耐事奉,存着盼望等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