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11月2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53天前 | 24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2. 每日旧约 | 拿1章-在船上
3. 默想之一 | 谁配得神的救赎
4. 每日新约 | 路6章-新的安息日
5. 默想之二 | 如何具体实践怜悯穷人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22日 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三六篇1-9节


1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2  你们要称谢万神之神,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3  你们要称谢万主之主,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4  称谢那独行大奇事的,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5  称谢那用智慧造天的,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6  称谢那铺地在水以上的,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7  称谢那造成大光的,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8  他造日头管白昼,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9  他造月亮星宿管黑夜,

    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省思:

带领敬拜的人呼召大家赞美神,

即兴地指出神的所是和所为,

会众便齐声回应,

指出原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将每一个结果与其原因相连。

敬拜即如此

既富变化又有延续性。

 

祷告:

神啊,

感谢祢的恩慈——

“每早晨,这都是新的”(哀三23),

而祢本身——

“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

是一样的”(来十三8)。

我从不清楚、

却总知道祢将给我什么。

祢表达救赎之爱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藉着耶稣基督,

所赐的总是救赎之爱。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拿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拿书》第1章|在船上


约拿书因属于叙事文,它在十二小先知里是独特的,其中的主角似乎来自历史性的人物(王下14:25)。不过,我们不能太肯定彼此之间的关系,因为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这是一卷波斯时期的作品[1],叙事人以历史人物约拿为这卷书的主角,并赋予他先知的角色。总而言之,这是一卷较离奇的书卷,叙事人也以离奇曲折、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讲述他的先知故事。


事件开始,雅威呼召约拿去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宣告雅威不能容忍这个国家首都人民的罪恶(1-2节)。


我们很难猜测约拿为什么要逃离雅威的使命[2],因为这是审判的信息,亚述是以色列和犹大传统上的仇敌。我们从约拿后面的反应中,看出他是希望尼尼微被上主倾覆的,而且他不能接受雅威对他们的宽恕(3:4,4:1-3)。就整个叙事而言,反映的现实是这样——雅威的旨意是不能被拦阻的,哪怕约拿为了逃生,不想去尼尼微(4:2)。


当约拿睡在船舱里,雅威制造了船难,导致水手们对约拿身份的关注。最后,他们将约拿抛入大海,大海才恢复了平静,船上的人都获救了(4-15节)。于是,船上的所有异教徒,都来敬拜雅威(16节)。


约拿在这船难期间,作了几项宣告:


1)他所信的神是创造沧海和旱地的主,这个宣告与大海如今的翻腾有关。


2)他会与他们在同一条船上,是因为他在逃避去尼尼微宣告雅威对他们的审判,就是说,如今所发生的船难,是雅威的愤怒临到的结果。


3)约拿接受船上水手们掣签的结果——他是雅威制造船难的肇因,这点与他第一项的宣告相符。这里有疑问,这些水手都是异教徒,他们掣签,雅威会同意吗?不过,这不是叙事人的重点,叙事人想表达本卷书一直的主题:约拿是使外邦人得到救赎的媒介,这就是雅威呼召约拿去尼尼微宣告信息的目的。尽管约拿完全不想去,他希望雅威审判尼尼微人,而雅威则希望通过约拿的宣告,来彰显祂对尼尼微人的怜悯,期望他们悔改,以致得救。


在这一次约拿的遭遇中,显明这样的题旨——危难中的异教徒,因雅威先知约拿的付出,而获救了。




03

默想一


谁配得神的救赎?以色列人?还是上主百姓的仇敌,像亚述人?像水手一样的异教徒?还是像耶稣时期的撒玛利亚妇人?这些有罪的外邦人,配得吗?上主果然是一位不放弃人的上主吗?祂会毫无选择地拣选任何人吗?亚述人、外邦人、中国人,都会信仰同一位神吗?撒玛利亚妇人在山上敬拜,犹太人在圣殿敬拜,互不相干、毫无区别吗?中国与西方各有各的文化,总之,你别管我!你有类似这些问题吗?这些会成为接纳福音的障碍吗?



[1] 参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367。

[2] 大部分的学者会认为,约拿因自身品性的问题,因他自身的不顺服,不愿意侍奉雅威,而从约帕逃亡他施。相关观点可参考贝克、亚历山大、华奇著,李蕙英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台湾:校园,1999),页112。不过我们最好还是保持开放性思维,叙事人的重点可能不是要表达约拿的悖逆和不顺服,是想表达雅威的旨意不可抗拒。



04

每日新约 

路加福音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6章 新的安息日


6章1至11节,两个安息日的叙事,一个是因着耶稣和门徒从麦地经过,门徒饿了,就掐麦穗来吃。这行为引起法利赛人的责难,因为对以色列人而言,守安息日,是敬虔的表现,而敬虔的核心是身份的指向——你是合格的神的百姓吗?也就是说:法利赛人是在质问耶稣——你为什么允许你的门徒作外邦人做的事情?像污秽的异教徒一样呢?


耶稣就以大卫在神的殿里吃陈设饼这事,来回应法利赛人,大卫吃了只有祭司、而他却不能吃的陈设饼。那大卫为什么敢这样做呢?


耶稣在这里的意思是:大卫敢吃那个陈设饼,是因他有后台,祭司在支持他!我的门徒敢在安息日吃东西,也是因为他们有后台,安息日的主在支持他们。这表明耶稣有着另外一套,有别于法利赛人所理解的世界观,如同扫罗和大卫,他们彼此的世界完全不同。当祭司在给大卫吃的时候,是表明他在支持大卫这位未来世界的君王,而扫罗马上就要被废弃了。耶稣这样类比是要说,法利赛人就像扫罗,马上要被废弃,而祂就像大卫一样,属于未来之王(另外一个安息日的主)。


那耶稣的安息日,是怎么样的呢?6至8节,就向他们显明了,是一个带来医治,使一个枯干的手的病人得到新造的日子。但法利赛人看完耶稣的作为后出去商议,怎么可以除灭祂,彻底暴露了他们如同扫罗想杀大卫一样的邪恶。



6章12至49节,耶稣指出,作门徒就是要准备好。这与上一段的法利赛人和文士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信仰完全不同:在坐席中歧视别人,不在合适的时候禁食,在安息日停止医治的善行,质疑别人的饶恕。而耶稣的信息则刚好相反,上主的跟随者需要有怜悯(6:36),包括接纳仇敌(显然的像是外邦人),并设法使他们成为上主的子民,这不正是上主赐给以色列人的使命吗?而法利赛人尽管认为遵行律法,代表着上主的百姓,然后他们如同戴面具的人(假冒为善),徒有面具,实际上不合神心意。就从他们反对耶稣的所言所行中,就看出来了——如同从果子就可以判断出是一棵什么树一样!



05

默想二


耶稣的职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怜悯穷人,这些穷人正是福音的对象,你是怎样理解以及有什么具体的实践可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