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16日 | 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三十四篇
1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
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2 你们当向圣所举手,
称颂耶和华。
3 愿造天地的耶和华,
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省思:
人们来到敬拜的圣所,
听见这样的呼召:
“你们快来称颂主!”
是否有些人忘了自己为何而来,
竟在这里进行社交、交易?
另有些人或认为来教会就已达到目的,
便坐等其他人去完成敬拜的程序?
这诗歌却指出特为此来的敬拜福分。
祷告:
“我心灵要称颂永生神,
召回游荡在外的思绪,
凝聚起我内心各种力量,
一起敬拜……
愿全地都颂赞祂的能力,
愿世人都推崇祂的恩慈,
外邦人与犹太人一起携手敬拜。”
(Isaac Watts, “Bless, O My Soul! The Living God”)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阿摩司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阿摩司书》第5章|不蒙福的敬拜
以色列人一般会在亲人遭遇不测之后唱哀歌,而阿摩司在神的审判来临之前,就为以色列唱哀歌,看来,“以色列民跌倒,不再起来”,必成事实(1-3节)。
唱完哀歌,突然呼吁百姓来寻求雅威,叫他们不要往伯特利去,不要进入吉甲,不要过到别是巴,意思是,他们这种依靠假神求平安的方法,肯定是枉然的,只有寻求雅威,才得存活(4-6节)。
悲哀的是,以色列没有真正认识雅威,不知道祂创造了昴星,使黑暗变成光明,使海水变为旱地,更不懂雅威能使灾难突然临到(8-9节)。
以色列人的罪也反映在社会上,他们厌弃公义(7节):怨恨那在城门口责备人的,憎恶那说正直话的(10节);他们践踏贫民,向弱势群体勒索麦子(11节);藐视神藉摩西所颁布的律法(参出22:25;利25:35-37;申23:19);他们靠欺压穷人来取利,自己却住豪华的居所,喝上等的酒(参1l节);他们“苦待义人,收受贿赂,在城门口屈枉穷乏人”(12节)。以致许多人看到这个世道,敢怒不敢言(13节)。
面对着罪恶和腐败,先知仍然呼吁:“要求善,不要求恶”;要求他们活出公义,不再徇私枉法,或许可以避免审判,得到“万军之神向约瑟的余民施恩”(15节下)。
可悲的是,如今在街上、在市中心、在田间、在葡萄园,满了哭号和哀歌,死亡已临到各处(16-17节)。
甚至连他们所期望的“雅威的日子”,这原本是拯救之日,也要变成被审判、被掳的日子(2:13-16,3:1l-15,4:2-3,5:2-3、5-6、9,1l、27)。在那日子里,充满黑暗,没有光明;许多人无路可逃,如同人逃脱了凶猛的狮子,却又遇见残暴的熊;又如同一个人进入了黑暗的房子,想用手扶墙方便行走,没想到却被蛇咬伤(18-20节)。
雅威的日子变成审判之日,另外的原因是:以色列人以为敬拜和献祭可以带来平安,但雅威厌恶他们的敬拜和各样的祭(21节)。他们虽向神献燔祭,生活却任意妄为;他们献上素祭,却不遵守立约的要求;他们献上平安祭,却没有向雅威感恩,更没有与穷人分享礼物,反而还抢夺他人的财物。
要知道,“公平如大水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24节),才是雅威所关注的,那些行公义、爱公平的人,才能来到神的面前,他们的敬拜才能讨祂的悦纳。
以色列在历史上敬拜偶像由来已久,在旷野40年,他们抬着自己造的神摩洛、偶像的神龛及神星的像(26节)。这些都是古代巴比伦和亚述的偶像。雅威说:把他们掳到大马色以外的亚述去,这样他们就可以自由地敬拜偶像了(27节)。
03
默想之一
从阿摩司的谴责中,我们能看到真信仰最基本的两个特点——敬拜独一真神与对穷人的关心。你可以怎样在这两方面有所落实呢?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路加福音 第一章1-38节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1章1-38节 | 救赎者的起源
与其他福音书相比,路加最引人瞩目的是有关耶稣出生(作为救赎者的起源)的叙述(一至二章),篇幅颇长的“旅程记载”(9:51-19:48),以及不断对边缘人群及受压者的关心;还有与《使徒行传》有密切的关系(参路1:1-4;徒1:1-2)。
在第一世纪那充满冲突的地中海世界,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一再坚持说:“上主子民”的历史年表,必须经过耶稣及门徒,所有的“祭司地位和宗教身份”都得重新界定!
其信息主要围绕救恩的起源、范围及如何实现而展开,焦点则是教训世人,要关注教会作为上主子民团体之历史和工作,并邀请人参与到上主的救赎工程。这救赎工程是以耶稣被圣灵膏抹的事工得以成就(3:21-22,4:18-19);以及在使徒行传中以圣灵的降临,加添力量于门徒(2:4-44)得到延续。
这使命的基础就是正确诠释圣经(24:45),传讲上主远古以来的旨意,哪怕是需要对圣经作出崭新的解读。而耶稣的出生与最后复活、升天、雪冤,正是将这目的显出来。这同时也矫正门徒,因为他们的上主观和世界观十分保守,未能把耶稣作为弥赛亚的身份与祂罪犯般的苦难结合起来。
一开篇,路加以整个生命被改变的团体(我们),被称为“提阿非罗”为写信的对象,这个称呼指的就是希罗文化以及相应的主流人群。他告诉他们,下面所叙述的事件,是完全可靠的。他的作品,也完全可以放在当时主流文化/传记行列当中,他那优雅的希腊文也正是为这目的。
另外,路加对耶稣出生的叙述,给人“圣经”的感觉,这种由序言——优雅的希腊(精英)文化,突然进入加利利小镇、一个不为人知的祭司撒迦利亚和他的妻子以利沙伯——一个小村姑的挣扎。这种“希罗——以色列”的双重特色,通过欢庆的气氛,来表达上主的爱。不但向以色列,也向全人类涌流出来——通过耶稣的出生而实现。这与第一世纪充满争斗的地中海,是多么大的一个反差。
05
默想之二
路加给人一种“圣经”的感觉,给你什么样的提醒,开始与他同行的救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