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13日 | 进入安息之所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三十二篇1-10节
1 耶和华啊,
求你记念大卫所受的一切苦难。
2 他怎样向耶和华起誓,
向雅各的大能者许愿,
3 说:“我必不进我的帐幕,
也不上我的床榻;
4 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觉,
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
5 直等我为耶和华寻得所在,
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
6 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
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
7 我们要进他的居所,
在他脚凳前下拜。
8 耶和华啊,求你兴起,
和你有能力的约柜同入安息之所。
9 愿你的祭司披上公义,
愿你的圣民欢呼。
10 求你因你仆人大卫的缘故,
不要厌弃你的受膏者。
省思:
大卫王将约柜迎回耶路撒冷,
使之成为希伯来百姓生活的核心。
此后的人每次前往圣城,
即是步着前人朝圣之旅的足迹,
所引起的回忆化为无限的颂赞,
丰富了今人对神的顺服之心。
祷告:
主啊,
我知道这天路历程虽看似孤独,
但已有许多人走过,
我并不是第一个遇到困难的人。
我切盼自己结束行程之时,
能与祢众多的百姓一起,
藉着耶稣基督献上最后的颂赞。
阿们。
02
每日旧约及简释
阿摩司书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阿摩司书》第2章|被审判
为什么雅威会将审判速速临到以色列呢?因这是对以色列蒙拣选责任的征讨,在二章4节至四章13节,就提出了对这个蒙拣选百姓的审判。
阿摩司所说的那些外邦受罚的预言,是以色列百姓十分认可的,他们认为这些外邦人罪有应得。所以,他们很有兴趣听下去,期待知道下一个将会是谁。阿摩司跟着向犹大唱出神谕,最后才向以色列唱出神谕。先知这样安排,为要使以色列人知道,他们因犯罪而受罚,同样是罪有应得。这段经文谴责了两个蒙雅威拣选的国家:犹大和以色列 。
先是对犹大发出审判,犹大的罪是厌弃了神圣的律法,他们拒绝按照上主指示他们的方式去生活。他们把真理变成谎言,走迷了路。因此,雅威要将审判的火降下,毁灭耶路撒冷的宫殿。
为什么犹大会遭到如此严重的审判?因他们有极大的权利,他们蒙拣选成为一个见证上主的民族,藉此使地上的万国蒙福(创18:18)。列国对正直和公义一无所知,犹大应该作为一个表明正直和公义的榜样。但是,他们失败了。他们领受了那么多,却不能为公义的上主作见证。
接着,对以色列发出审判,因以色列:
1、滥用法律。“他们为银子卖了义人,为一双鞋子卖了穷人”。有钱人藉贿赂法官,把无辜者判罪,而且所花费的极少,代价只是“一双鞋”,就可以改变法庭的判决。
2、虐待穷人。富人和有权势的人践踏“穷人”,他们剥削穷人的动机,只是为了以权谋私。整个社会像今天的美国和中国,富的更富,有权势的更有势力,而贫困和软弱者活得毫无尊严,如被踩踏在脚下的灰尘一般。
3、道德沦丧。“父子与同一个女子行淫”,这指的是与崇拜巴力相联系的淫乱活动。为了追随外邦人的信仰,他们中的女人在庙中当妓女,他们中的男人在祭坛旁饮酒;这些放纵行为,既是宗教上的,也是道德上的。
03
默想之一
我们需要悲伤,我们像阿摩司笔下的以色列人一样,并没有活出神创造与呼召我们的目的。我们要为自己深深背叛的本性而悲伤,尽管因着基督的救赎,我们不需要面对生死的最后审判,然而,我们使上主愤怒的事却比比皆是。我们除了在道德上背叛上主之外,更深的层次是,我们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等于我们在信仰上也在背叛神。我们受洗的时候,决心为主而活,但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我们却偏行己路,以世上的享乐,来代替上主的召命。C.S.鲁益斯说:我们在出门前还决定要做个以神为中心的人,可是一出门,就忘到九霄云外了。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着我们顽梗的本性。我们唯有哀叹自己的悖逆,从中悔改,悖逆的本性才能得以医治,才能从各种被奴役的光景中释放出来,才能看到神的恩典到底有多深。
这一周找出一段时间,求神的灵光照你,使你看到自己悖逆的本性,并为之悔改。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百四十五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45篇 | 世界
人是源于上主的基本经验,就是每日可以靠赖的公平、均衡、慷慨大方的体验。这世界是上主用来赐福我们的方法,我们的年日随四季而转移;人生不同的阶段,每日的需要,神都安排妥当了,使我们活着既安全又自由,这并不需要宗教上的、伟大的真知灼见,乃在于生命就是这样临到我们。
145篇正是基于以上特点,对造物主发出喜乐洋溢、感激和信任的赞美。这首诗形式平静,开头所说的是真实,结尾也一样是真实,给予一系列肯定的事实。认定神所造的宇宙完备精深,有其巧妙的安排,和美好的目的,所以我们要赞美祂。整篇给人感觉一点都不松散、紧张,也没有不调和的气氛。
1至7节,先讲述赞美的人生,由个人的“我”,直到世世代代的整个团体(4节),这样一位与人亲密的上主,威严的君王(1节),祂行伟大、难测、可畏、荣耀的奇事。这些诗句经过精心雕琢,显示是由极有修养的团体所做的。
8至9节里的“雅威有恩惠,有怜悯,不轻易发怒,大有慈爱,善待万民,慈悲地对待一切受造物”,是以色列最古老的神学主张,充分表明上主与所造的整个世界立约,祂白白的、充满热情而无限的舍己。因此,在每一天所接受的赐福中,可以体验到的是一种关系上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实。祂始终与所造的在一起,这是一种可称颂的信实,不需分析,可以直接从生活中体验到。
10至13节,回到第一节所宣称的题旨——上主是君王,这里三次用“国”,两次用“大能”,两次用“荣耀”,来表达这位信实的主,彰显了君尊的统治和亲临的荣耀。
14节至20节,这一段从“君尊——怜悯”转变,让我们看到神丰富的性情。祂所造的宇宙井然有序,祂不但管理,也让无法获得怜悯的人,得到从祂所领受、别人不愿给的礼物。看来,不单在自然界,当在道德界出现混乱时,祂也出手相助!在15至16节,是为人熟悉的“谢饭祷告”的经文:信仰的宇宙性与每日生活之间联系紧密,反映出神与所造的之间是多么亲密,祂供养、保护,使人满足!
20节形成了一个对比,爱祂的人和恶人(背约之人),这一节在诗篇的庄严声明中,表现出了苛刻而不走极端的涵养,受造之物需要尽上顺服造物主的责任,并在祂的界限内工作,这也是一种均衡的约束。
05
默想之二
145篇视上主的创造为一种均衡、和谐、可靠的模式,这样的人生体验是一种高度的信仰行为。而信仰不可能是:光有神的事而没有自然、日常、社会的事,因为每一处都是神的事,能够从自然、日常、社会上洞见神的君尊和怜悯的人,则能够均衡地活在人间!这对你有何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