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22日 | 我趁天未亮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145-152 节
145 耶和华啊,我一心呼吁你,
求你应允我,我必谨守你的律例。
146 我向你呼吁,求你救我,
我要遵守你的法度。
147 我趁天未亮呼求,
我仰望了你的言语;
148 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
为要思想你的话语。
149 求你照你的慈爱听我的声音。
耶和华啊,求你照你的典章将我救活。
150 追求奸恶的人临近了,
他们远离你的律法。
151 耶和华啊,你与我相近,
你一切的命令尽都真实。
152 我因学你的法度,
久已知道是你永远立定的。
省思:
“清晨乃属已复活基督的教会”
(参潘霍华的《团契生活》Dietrich Bonhoeffer, Life together,p41)。
从一开始,
基督徒们便彼此鼓励――
将自己每天最初的话语、思维、静默
献给创造的主。
祷告:
“太阳每日升起,照亮晨空,
主啊,我们的心也一齐向祢举升……
与众天军一起颂赞圣父、圣子、圣灵,
主啊,我们同声颂赞高举祢!”
(As the Sun Doth Daily Rise”,拉丁文圣诗)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但以理书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但以理书》第7章|天上的力量
从第七章开始,进入另外一个文体——天启文学。不过,我们必须留心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所说的:“这种天启修辞是连于特殊的历史现实,天启信仰并不是存于真空,而是关乎真人真事”[1]。
从伯沙撒作王(约主前550年)到巴比伦结束,进入波斯时间。但以理一直都在解释别人的异象和梦境,如今,他自己亲自看见异象,则需要天使为他解释。
但以理作了一个梦,梦中看到四个巨兽从海中上来,头一个兽像狮子,有鹰的翅膀,骄傲、掠夺是它的特征,它还得了人心(4节)。第二个从海里出来的是熊,也是掠夺与残忍之性(5节)。第三个兽像是豹子,有翅膀和四个头,有闪电式的战争能力(6节)。第四个兽最神秘,与前三个兽大不相同(7节),它有铁牙和铜爪(19节),像是当今科幻小说的机械人,破坏力和残忍程度非同一般。我们看到,这四个兽所代表的四个帝国,与第二章里四个连续的帝国相对应。
第9节,从前面海的场景中,忽然变为审判的场景,这不是普通的法庭,乃是亘古常存者的法庭。故此,这是与1至8节的内容对立的描述方式,揭示了世界的本质——邪恶的人间国度,被描述为恐怖的混种怪兽,而神被描述为人的形象。彼此间爆发了一场旷古之战,这场争战的结局是——前面四国被永远的国取代,被交付给至高者的圣民(21-22,23-28节)。
这个异象鼓励落入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之下的圣民——不论表面现象如何,都需持守对神的忠诚。
当但以理惊惶困惑时(15节),天使作答:“四个大兽就是四王,将要在世上兴起,然而至高者的圣民必要得国享受,直到永永远远”(17节)。
但以理听后,更加困惑,甚至病了数日(28节),毕竟,第四兽比起前面三兽,更是登峰造极,甚至衍生了一个凶狠的角,这是折磨圣民的邪恶后代。就是说,邪恶的势力一直会存在,宇宙圣战会持续着,神会胜利吗?
03
默想之一
但以理书第七章让我们看到神在宇宙中掌权。
台湾学者曾庆豹说:中华性,就是当前中国的至上神[2],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都是以民族国家来建构主体意识。因此,人民和民族是等同的。那么,这形成的民粹主义也好,民族主义也好,都是假借人民的名义,以民主的方式,将民族国家的最终决断权交给某一个主权者,类似教皇的位置,是上帝旨意的化身。其实希特勒也是用民族国家主义来建构他的主体意识,并将这意识仪式化与神圣化。
这种中华性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教会,也反映在华人的宣教使命团中。听听最近几年所唱的歌,都一样表达这种民族的教会特征。为主为民族的情理可嘉,不过,思维则需要被打破,应该弱化中国式的宣教思维,以此来体现上帝具有宇宙性掌权的特征。
你觉得在教会里,还有哪些不健康的反映中华性的内容呢?
[1] 参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562。
[2] 林子淳著:《存在、历史、神圣:当代汉语神学——政治论说反思》(香港:道风,2016),页35。
04
诗篇
诗篇 第一一四、第一一五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14-115篇 | 偶像
114这首描述盛大的游行队伍的诗歌,欢欣洋溢在每一行,描述的像是出埃及那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其气势犹如晴空霹雳,震撼山河!
一群寄居异地的人,因着与四周国家语言不通,而被孤立,不!不是孤立,乃是因为彼此所信仰的神不同!他们具有真神子民的国度之尊,是神圣洁与治理的象征。他们如今急速离开异邦(1-2节)!
出埃及记与约书亚记,陈述了以色列这群离开异邦的神的子民,他们所经历的大奇事:在追兵前的惊恐,以及经历岸边的胜利,临近西乃时的战兢,最后“急速”地渡过约旦河。本诗以“急速”的影像,以宏伟亮丽的文笔,描绘造物主与祂地上的官民一同驾到的场景。受造物也竞相疾走,兴奋难抑,洋海与河流仿佛在俯伏下拜,为这位至高的君王开道;大山小山也不再冷淡持重,禁不住欢庆鼓舞起来(3-7节)。
第8节,文锋到此戛然而止!短小精悍,有力道!以磐石变为水池,坚石变为水泉,这种创造的奇迹结尾。
115首的文笔与114篇不同,是用一种重叠句来颂赞神无以伦比的荣耀,和祂对忠心者的赏赐,或许是继114篇激昂的颂赞后,而进入另一种感恩式的敬拜。
偶像是什么?1至8节首先做出这质疑。经历神如此大的拯救,想想埃及、摩押……,因偶像如山,尤其是他们在打仗前,有一系列的拜偶像行为,而偶像只是一场闹剧,有口不能说话;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有鼻不能闻;有手不能摸;有脚不能行;有喉咙也不能发声。而且造它拜它的,也一样要朽掉。诗人不遗余力地,描绘被列国敬重的“泥巴木头”之神,其间的讽刺不言而喻。
9-11节,诗人连连三次重复呼吁,我们可不能倚靠这些,当倚靠雅威,因为雅威才能给予帮助!
在12-18节,我们看到,诗人的思绪从神的拯救之能(帮助、盾牌),转到祂的赏赐之能。短短一段经文,出现五次“雅威眷顾了”;五次眷顾对应三次呼吁,无论是哪一个团体(12、13a节),无论是怎样的人(13b节),无论哪代(14节)——倘若要兴旺,都需要神笑脸相助,及祂创生的触摸(祂是创造主)。
偶像是什么?拜偶像的结局会是如何?可想而知了!最后,群众回应呼召——哈利路亚!
05
默想之二
无论是怎样的人,无论哪代——倘若要兴旺,都需要神笑脸相助,及祂创生的触摸(祂是创造主)。你能有相同的体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