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20日 | 眼泪下流成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135-136节
119:135 求你用脸光照仆人,
又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119:136 我的眼泪下流成河,
因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
省思:
当基督徒
看见自己周围的人
漠视神,行悖逆神的事,
就感同身受般的痛心,
因为那有违自己所爱的律法,
及爱一切世人的基督。
祷告:
亲爱的神,
求祢顾念我有些朋友――
他们好像不在乎祢的法则、
不理会祢的爱。
我心知祢的真道一直在向他们
发出邀请、指引和关爱。
我为他们的回转、归信代求,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但以理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但以理书》第5章|驯兽师般的上主(下)
这次的君王是伯沙撒——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他与他父亲一样骄傲,且亵渎以色列的神,他把那些从耶路撒冷圣殿掠夺来的、敬拜雅威的器皿,在马杜克的神庙当作酒器,与大臣、皇后、妃嫔一同在他们的神明面前夸耀,意思是他们的神打败了雅威(1-4节)。
与其父不同的是,第四章的尼布甲尼撒从骄傲降为卑,王位被废,但他最终悔改了,于是他的王位得以恢复。
第五章的伯沙撒却没有悔改,当他们在饮酒庆贺他们的神明伟大之时,墙上忽然出现人的指头在墙上写字。伯沙撒见状马上失色,惊恐万分,双膝颤抖(5-6节)。他马上传召,让国中的哲士来解释神秘的手指在墙上所写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且承诺将位居国中第三把交椅作为赏赐(7节)。
但以理经太后推荐,见了伯沙撒王,向王传讲了神秘手指所写文字的意思——其中的重点是:天上的神要像对待尼布甲尼撒一样,革除他的王位,夺取他的尊荣,因为伯沙撒王虽知道父亲失败的经历(18-21节),仍亵渎天上的神,将以色列神殿里的器皿当做酒器,用来敬奉那“不能看、不能听、无知无识、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22-24节)。于是,天上的神要将他的国分裂成玛代和波斯(25-28节)。
就在当晚,伯沙撒被灭国了,被玛代人取代了(29-30节)!
这两章的主题一致,神在表面现象背后掌管着一切[1],用但以理的话就是:衪改变时候、日期,衪废王、立王(2:21)。神对悔改的人和拒绝祂的人的态度完全不同。这对当时在巴比伦的百姓相当重要,因为他们正遭巴比伦蹂躏,而这故事显示出雅威比敌对衪的君王更有能力。假如受苦的人能持守忠信,将得到极大的安慰,因为雅威往往会出其不意地为他们行动。
03
默想一
这一章天上的神对人间最大的国王的审判,我们能够套用在现今吗?
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周遭的人死亡和失败时,我们能够说这是神的审判吗?在1945年,日本的重要城市东京遭受美国的飞机毁灭性的轰炸后,而天皇裕仁没有投降。在8月6日,原子弹6000度的高温在广岛肆虐,20万人瞬间被气化,遭遇如此人间炼狱,天皇依然拒绝投降。随后长崎又被投下一枚原子弹,导致6万人死亡,21万人受伤,日军更是损失了最重要的造船厂,无奈之下,日本在8月15日选择投降。我们能说“这是上主的审判”吗?艾滋病在同性恋人群中泛滥,我们能说:“这是神的审判”吗?一个宣教士在极端穆斯林国家宣教而被枪杀,我们能说:“这是神的审判”吗?
神确实会审判,但我们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祂会审判,我们也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出于神的审判,我们更不能指着一个受苦的人说这是“神的审判”!
当你看到周围发生的灾难时,你会说这是神的审判吗?
[1]冲伯.朗曼(Tremper Longman III)著,恩霖译:《国际释经应用系列27:但以理书》(香港:汉语圣经,2004),页138。
04
诗篇
诗篇 第一百一十、第一百一十一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10-111篇 | 路旁的水
我们不妨用“王、祭司”的身份,把圣战的场景分为“出征前、出征时、凯旋归来”去理解、去看110这首诗。
1至3节,是出征前的场景。以色列的君王,就是代表雅威,他们在打仗前,会宣誓,意味着他们从雅威那里得到任命,而人民也拥护他并投入其中,而且有一群少年人,载歌载舞,以敬拜作为出征的准备。
4至5节,对以色列而言,真正的圣战,在开战前一定有献祭,其关键点是说:胜败乃在于雅威,而不是依靠军事实力与政治谋略。所以,诗篇对如何策划打仗,讲的并不多,只突出“祭司的誓言”:一个属于雅威审判的行动!
7节所描述的是圣战已结束的情形,那时,君王喝路旁的河水,以示得胜。打胜仗,也等于是雅威的救赎,救他们脱离敌人的攻击。
111与112这两首诗,是以“哈利路亚”起头,之间关系密切,都是字母诗,有二十二行,各行按希伯来字母排列。这两篇主题也相互配合,所谓希伯来字母诗,就是以字母来做全诗架构(有点像中国古诗的藏头诗),而几个主题思想,则在其中游动。111首的主题是:神在祂工作中显为美善。112首的主题则是:敬畏祂的人定然得福。
111首,诗人呼召大家唱哈利路亚,尤其在大会中,去体现这紧密契合的特色,因为雅威的作为伟大,连最聪明的人,都值得花功夫去研究(2节),祂的作为有君尊的威严,和公义的特征(3节)。那是怎么样的呢?且听祂所行的奇事:
A、怜悯人——赐人粮食(5节)。这种仁君施政的场景,视百姓如子,使他们粮食充足。
B、纪念约——赐子民土地(6节),君王自身成为信守合约者,祂的能力是为了使百姓安居乐业。
C、引导人——赐人训词(7-8节)。君临天下,并不是威仪天下,乃是对黎民百姓,谆谆善导,使他们行在正道之中。
D、救赎人——与人坚立圣约(9节)。君王有责任保护臣民,使他们不受外敌侵扰。
那么,就可想而知神的美善了,那谁是智慧人呢?就是那些敬畏祂的人。
05
默想二
110这首诗将地上君王身份的多重性特征做出描绘,有无帮助你理解以色列君王的使命?那作为基督耶稣的门徒,我们可以有哪些关联性的思考,将君王性的特征落实在我们的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