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14日 | 使我有智慧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97-102节
97 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
终日不住地思想。
98 你的命令常存在我心里,
使我比仇敌有智慧。
99 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
因我思想你的法度;
100 我比年老的更明白,
因我守了你的训词。
101 我禁止我脚走一切的邪路,
为要遵守你的话。
102 我没有偏离你的典章,
因为你教训了我。
省思:
当我们逐渐明白神的律法,
就愈发懂得
按照自己被造的本质和神的心意来生活。
凡弃绝这律法的人,
只能从自身的错误、试炼中学习――
那可是一个漫长、痛苦、艰辛的过程。
祷告:
神啊!
世人总争着要引起我的注意,
叫我学这,学那。
请帮助我的心思一直专注于基督。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四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47章|完美的同在
以西结被领回圣殿朝东的入口,在那里,他看见一道水泉,由殿的南边门槛下流出;一直流向东边,穿过内院的墙下。接着,他又被引领经过北门,到达圣殿的外面,他看见水从外院东门的墙下流出。
他们沿河岸漫步,边走边度量河水。第一次停下来,量到水深只到踝子骨;第二次,水深已至膝盖;第三次时,水则到达腰部;第四次,必须游泳才可以渡过。
这时,神秘的向导问以西结:“你看见了什么”?意思是:你有发现这条河的特别之处吗?水从殿内流出的时候,水流愈来愈大,水愈来愈深,却没有支流并入,为何会有这样奇异的事?
当他们沿河岸返回圣殿,以西结看见河边有许多大树。
神秘的向导继续跟他说:这条从殿的东边流出的河,经过了耶路撒冷东边,下到亚拉巴,就是约旦河的那个大渡口。当这条河流入死海时,死海即变成生命海;鱼和水中的生物开始滋长,许多渔夫住在那里,他们靠水维生。河边和海滨,却是树木繁盛,所结的果子可作食物,而且叶子,也含有医药价值。
这是一条新的伊甸园之河,不过,与伊甸园之河不同之处是,它不是四条,而是一条从上主殿里流出的,河水可以改变旷野和盐海,让不毛之地成为可以结果和赐生命的地区。我们不得不说约翰的启示录22章1至5节完全来自于这里。
因此,以西结的异象不是预示圣殿建筑物重建,而是一个新的创造的实现,先是圣殿,后是伊甸园,神是一切生命的创造主!并且衪将生命,赐给被造物,衪如今已住在锡安。
13至23节,以西结又回转过来,陈述了复兴之地内部的分配和境界。西至地中海;东从约旦河上流开始,顺流南下,沿死海西岸继续发展;北边从地中海的推罗附近开始,向东延伸,至加利利海的北岬为止;南方由死海的南边伸出,经纳吉直达地中海岸。
以西结预见之地的范围,与所罗门的国土(王上8:65)相似;我们应该注意,约但河以东的领土,就是几个支派原来定居时所得为业的土地,并不包括在内。以西结在异象中所看见的全部土地,都是位于约旦河和亚拉巴以西。
在21至23节总结性的评论中说,外人也可以分得土地,他们完全享受与本国同胞相同的待遇。
03
默想之一
以西结是一个被掳于巴比伦的人,他在当地既没有土地,也没有身份,而他却预见将来,本国的百姓必再度永远住在雅威所赐的土地上。在那块土地上,连外国人也有权利得到土地。这种强烈的渴望,是他和被掳于巴比伦的百姓得以维生的力量。
他为何会有如此的信心和盼望呢?因为他知道,生活更深的根源,并不是土地本身,更重要的乃是他们的神与这块土地同在。
对于今天寄居在大城市的人们,都渴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盼望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这种渴望实质是在表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隐藏看不见的渴望,不单期望有自己的土地,而且要住在上主同在的地方。
你会认同这个内在渴望,其实是渴望上主本身吗?
04
诗 篇
诗篇 第一百零三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03篇 | 泪花
本诗每一行都闪烁着向满有恩惠之神感恩赞美的光芒,与一零四篇合起来,称颂神是“有怜悯与大能”的救赎主与造物主,父亲与供应者。
祷告者经历了102首所描述的那种劫后余生的遭遇,在103首里显示的称颂之辞,就有了另外一番味道:似乎让我们看到的是:酸楚的泪花,夹杂着感恩的歌声。有过被赦免、被医治、被救赎经历的人,都有鼻子发酸的体会。尤其是当这一切都与雅威的慈爱和怜悯相连之时,更加会觉得,这种悲喜交加的体会,实在难以言表(1-5节)。
6至10节,他回望过去,看到神并没有按着他所犯的罪,来报应他。曾几何时,神主持公义,引导别人走正道,但我们呢,这些属于祂的百姓呢?不愿再提了。能提的就是祂的怜悯、祂的恩典与慈爱了。如果要提公平,那就只有祂的怒气了,可能我们就没有今天了……。
11至16节,他再次思想神的本性,并省察自己的本体,这之间是何等的不配啊。假如要看我们自己如何,还不如先看看神如何宽待我们吧。祂不追究我们的罪行,这一点就足够说明一切了。我们这些人,有的就是这种屡改不彻底的性情,多亏了神的顾念,才能存活下来。是的,微尘般的人,哪有不犯罪的可能呢?被风一吹就消逝、如同野花野草般短命的人,哪有什么能力克制自己,而使自己向善呢?
17至19节,他再次来思念雅威的慈爱。相比于人的苦短,雅威的慈爱与王权,不可同日而语!祂与人立约,要人敬畏祂,遵行祂的道,以致可以延续子孙。尽管,人类不但短暂,而且人的素质如此不可靠。其间,人唯一能够把握住的就是,人生的终点是归于祂!
20至22节,对于祷告者而言,如今,剩下的就是颂赞了!这位劫后余生的祈求者,绕了一圈,从“思索自己会犯罪,到神本性的怜悯,再到我们本体的卑贱”,最后,他向天地发出邀请:一切被造的,都来称颂祂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更有价值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说:我的心啊,你要称颂雅威!
05
默想之二
祷告者让我们看到,赦免后的情感,是一种恢复,一种大病初愈的恢复,其感恩的特征,带着丝丝的伤感,也带着一种赦罪的平安。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