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11日 | 愿祢的慈悲临到我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九篇73-80节
73 你的手制造我,建立我,
求你赐我悟性,可以学习你的命令。
74 敬畏你的人见我,就要欢喜,
因我仰望你的话。
75 耶和华啊,我知道你的判语是公义的,
你使我受苦是以诚实待我。
76 求你照着应许仆人的话,
以慈爱安慰我。
77 愿你的慈悲临到我,使我存活,
因你的律法是我所喜爱的。
78 愿骄傲人蒙羞,因为他们无理地倾覆我,
但我要思想你的训词。
79 愿敬畏你的人归向我,
他们就知道你的法度。
80 愿我的心在你的律例上完全,
使我不至蒙羞。
省思:
若有人以为神的律法既枯燥又抽象,
是冗长的法律文件,那就完全错了。
律法不是将神的本质抽象化为法典,
而是祂的旨意在世上有血有肉的体现。
有关的典型用词是“盼望”、
“坚定不移的爱”和“怜悯”。
祷告:
神啊,
我愿自己对祢的认识
始终不脱离我对祢的经历:
永不将
“人们所谓的祢”与
“我在耶稣基督里所经历的祢”分开,
我就是奉祂的名赞美、事奉祢。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四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44章|祭司的制度
本章的重点是关于祭司制度的建立,以异象的延续开始(1-3节),然后是外邦人(4-9节),利未人的服事工作(10-14节)。最后是本章的重点——关于撒督家族作祭司的各方面规定。
1、东门的关闭(1-3节):先知由他的向导带回外院的东门。上主告诉以西结:这个门要继续关闭,任何人不得从这里进入圣殿,而王可以从这门的廊进入。为什么需要关闭呢?因上主已经通过这门,归回圣殿中了,虽然从前祂曾因百姓犯罪而离开,如今,祂将永远不再离开祂的圣所。
2、禁止外邦人参与(4-9节):接着,他们来到北门,雅威的荣光也充满在这里。以西结在这里得到雅威的命令,雅威提醒他,不可让外邦人进入此地。或许,在原先的殿里,他们雇用外邦人,作各种圣殿里低贱事务的工作,已经成为习惯,这其实会使殿被污染。
3、利未人的服事(10-14节):在殿中本来给外邦人做的工作,要由利未人承担。利未人不能直接站在上主面前,作祭司的工作,因为他们曾侍奉过偶像,丧失了尊贵的身份。然而,他们可以看守殿宇,并做相关的一切工作。
4、撒督子孙的责任(15-31节):撒督家族因为一直忠心,他们被赋予祭司的职责,负责祭坛前的敬拜。所以他们需要在服饰、外表和个人卫生方面,在实际上和礼仪上,都应当保持洁净,在婚姻和接触死人的事情上,也要保持同样的洁净。他们也要负责宗教教育、司法咨询,并在圣殿的祭坛实行敬拜。
民众要给祭司分配产业,不过,这个产业的定义与普通人所拥有的不同,上主就是他们的产业,那实际是什么呢?就是百姓所献的素祭、赎罪祭和赎愆祭,要留一部分给他们,甚至全部都要留给他们。
因为祭司时刻侍奉着雅威,所以要时刻保持洁净,那些自死的鸟兽和牲畜,包括被撕裂的,属于不洁净的,不能吃,免得污秽己身。
03
默想一
这一章强调对祭司及其他几类人服侍的规定。其中所关心的是雅威的圣洁。按照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将雅威当作整个侍奉的中心和目的,今天继续结合唐慕华的话,来对如何以上主为中心的崇拜作些反省。她认为,流行于现代教会的崇拜思潮,不但偏离了重点,对信徒的品格塑造,也是有害的:
“强调在崇拜中‘得到’什么是十分有害的,因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取代了以神为中心的赞美。由于崇拜神本身就已经是目的了,‘令崇拜变得有用’反而会破坏崇拜,因这样做会为赞美引入一个别有用心的动机,而这样的动机等于操控主,主导我们与神的关系,从而将造物主和受造物的关系颠倒”[1]。
试问自己,你来教会崇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着”什么吗?
[1] 参唐慕华(Marva J.Dawn)著,陈永财译:《非凡的敬拜重寻敬拜与布道的关系与意义》(香港:学生福音团契,2007),页111。
04
诗篇
第九十七至九十八篇
读经音频97篇:(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98篇:(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97—98篇 | 征服者
这首诗与前后(96,98篇)一样,都是对神作普世的王所发出的颂赞。不过,与96篇所描述的,君王带着可亲的样式不同,97篇描述的君王是一个征服者的形象。
祂性如烈火(1-7节)
诗人用密云、幽暗与火、闪电来形容雅威的王权,这些看来是自然现象,在诗人眼中,一点都不会比“公义、公正、荣耀”这些词汇所表达的逊色!例如:你能透过这些自然现象,看见神圣,那你的灵性,一点不会比透过默想神的公义、荣耀逊色。
反而,诗人因自然现象,而延及到神的这些属性,而不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火、密云、闪电”这些“自然现象”,乃是神公义公正的表达。很自然,相对于侍奉偶像的人而言,“密云、闪电”是神明。比如,迦南人所拜的神巴力,就是掌管风暴的神。而在诗人的眼中,这些令人害怕的自然之物,只是雅威发出的物件!
祂珍惜圣民(8-12节)
雅威不但彰显能力与尊荣(9节),祂更是保护圣民,救他们脱离敌人(10节),而且用光来引导“义人”(圣民)。故此,喜乐乃是义人(神百姓)的常态。
98篇是首完全沉浸于欢欣喜乐的颂赞之歌。诗人感情丰富,从雅威的能力至祂的本性来颂赞。1至3节,提到三次救恩,这是作为雅威圣名的核心意义,和祂信实性情得以落实的途径。于是,这位美歌者,呼吁同胞加入歌唱队伍,向雅威唱这首得胜的歌(新歌)。
4-6节,他也呼吁万国都来颂扬祂,邀请他们将凡是能用上的这些“弹、吹、奏、击打的乐器”,都加入到颂赞之中来!他也呼吁凡有口的,可以吹、可以唱的,都到这位宇宙之君王面前欢呼!
他甚至要求万物都来歌颂雅威(7-9节)。在他看来,人间的歌唱,完全不够,那就让大自然加入吧,一起演奏宇宙大合唱。大海翻腾吧,所有能发声的都发声吧,江河拍手,群山欢呼吧!
于是,在敬拜中,万民恢复了公平,万物都从叹息中,得到释放与拯救!
05
默想二
在以色列的诗篇中,几乎看不到颂扬自然之物的诗句,却看到诗人将这些自然现象,这些物,当作是上主伟大性情的彰显,及表达公义与公正的办法。那么,你如何看待类如秦岭、华山等景致,甚至恒河之沙?你又怎样理解恩典落实于“密云、闪电”等自然而然之物上面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