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9日 | 归向祢的法度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九篇57-64节
57 耶和华是我的福分。
我曾说,我要遵守你的言语。
58 我一心求过你的恩,
愿你照你的话怜悯我。
59 我思想我所行的道,
就转步归向你的法度。
60 我急忙遵守你的命令,并不迟延。
61 恶人的绳索缠绕我,
我却没有忘记你的律法。
62 我因你公义的典章,
半夜必起来称谢你。
63 凡敬畏你、守你训词的人,
我都与他作伴。
64 耶和华啊,你的慈爱遍满大地,
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省思:
基督徒思想神的应许和法则时,
便立即希望付诸行动。
实行“顺服”的不是耳、舌,
而是双脚。
慕迪过去常说:
每本圣经都应以制鞋的皮革装订。
祷告:
天父,
我如今不再到处闲站,
空谈祢的旨意,
也不再麻木地坐读祢的旨意。
祢满有恩典地替我的脚穿上鞋,
使我能走出去
宣扬“和平的福音”(弗六15)
――因着祢的恩典,
我如今得以行在祢的旨意中。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四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4章|对称与完美
对于圣殿的叙述,最后一部分集中在祭司所用的两座建筑物上(1-10节)。看来,以西结将圣殿当作是新的创造的中心[1],他把异象的重点放在祭司及其祭祀生活上,祭司的生活和祭祀工作一旦正常了,神的百姓的复兴就成为实际了。
这两座构造几乎相似的建筑物,分别位于圣殿主体的南边和北边。有三方面的用途,目的明了,不但具有实际的用途,也象征着祭司分别为圣的身份(13-14节):
1、作为祭司吃祭物的膳厅;
2、作贮藏祭物之处,即是献素祭、赎罪祭、赎愆祭的那些分别为圣的物。
3、作为更衣室,祭司在内院所穿的衣服,必须更换不同的衣服,才可以走回圣殿的外院。
最后,神秘的使者将以西结领回圣殿的外面,他们从东、从北、从南、从西将整个圣殿的外围作了量度,每一面的长度都是五百肘,每一面宽也是五百肘。对称与工整是圣殿设计的基本理念,这使我们看到,“圣殿在规划上的完美和对称,外墙有效地将里面的神圣空间与外面的世俗空间分别开来”[2](20节)。
在这一部分异象中,重点在圣殿内部的建筑物,尤其是归祭司工作的房屋,尚未提及上主的临在。对比于十至十一章,那时,这些圣屋完全被不法的“祭司”污染了而导致雅威离开。如今,屋子已经准备妥当,而雅威尚未临在,房子也只是一座建筑物罢了。不过,这里已经规划整齐,准备妥当了,已经是分别为圣的建筑物了,在预备着上主荣耀的归回,四十三章将要叙述雅威的临在。
[1] 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322。
[2]参泰勒(John B. Taylor)著,校园编辑小组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以西结书》(台湾:校园,2003),页258。
03
默想之一
我们必须认识到,以西结是以高度象征的手法,来描述未来复兴的圣殿。这样的圣殿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也不会在未来出现。我们不能像一些极端的圣殿分子,认为必须建好圣殿,雅威才会回来。
我们具有新约启示的基督徒已经知道,完美的圣殿这一象征性意义,已经在基督的身上得到了呈现和实现(参来9:23-25)。
这里异象的重点是——被掳于外邦的以色列,他们未来必然得到复兴。你看,如今已经预备好了圣洁的居所,等候雅威的临在。
卡森博士对这章关于复兴的圣殿这种高度象征的文字所作的五方面的思考,很有价值,下面选择三方面来作默想:
1、 神的同在仍然是一切祝福的源头;
2、 神完美的计划和百姓完美的经验,全部反应在建筑的完美对称上;
3、 敬拜神居于核心,并且完全按照神的指示进行[1]。
你能体会以西结以高度象征的手法所描述的祭司的工作和安歇之所的目的吗?
[1] 卡森(D.A.Carson)著,顾华德译:《为了神的爱,下》(台湾:天恩,2007),页314。
04
诗篇
诗篇 第九十四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94篇 | 卑微者
假如93首,更多从大能者的角度,以王权的形式来刻画雅威,94首则是以为“卑微者”、“受屈者”伸冤的样式,来描述雅威。本诗的语气十分迫切,不过其背后有反思的精神,而基本的态度则为充满把握:确信神是前后一致的神,这点与三十七篇及箴言类似;同时,诗人也具热切的信心,因他曾亲身体验神的信实。
1至7节,是一首迷你的哀歌,向雅威这位王申诉,期盼祂行动,来解决他现在被欺压的光景。在他的心目中,雅威虽为至大,祂却愿听冤屈者的申诉。因为祂是雅各的神,祂是与祂的百姓立约的主(7节)。当敌人攻击祂的百姓的时候,其实就是攻击祂。那这位伸冤者,岂容骄傲人如此嚣张?
8至11节,伸冤者似乎设计了一个辩论的场景,雅威如法官般在其中听双方的辩论,骄傲的得势者则视若无人,把这位造耳朵、造眼睛的造物主当作不存在;这些欺压神百姓的人,依然狂妄自大,也不把雅威对列邦的管理能力当回事。那么,他们的后果会怎样呢?
自12节开始,祷告者的心灵,回归了正途(或许处境并无改变)。他看见了福分(12节),看见了平安,也看见了神,好像故意让恶人暂时得逞,以此来成就神自己的计谋(13节);他也看见神不丢弃祂的子民和产业,这正是1至7节里的真实情形。如今情况完全转变了,公义与正直成为主调。
16-19节,祷告者作了再一次的追想,因为他的处境(或情形)改变了。事实上果然如此,只要来祷告,人就会被转变!
20至23节,祷告者认为神已经启示出祂自己:架弄残害的有律法依恃。他十分有把握!因他想到大卫所引以为乐的,远比公义更美,那便是又真又活的神!祂就像:高台、磐石、避难所(和合本:我投靠的)。无论仇敌的手段如何,祂都能得胜。
这一路让我们看到,祷告者由抱怨(1-7节),转为信靠(8-15节);又由信靠,转为记念神曾经的救赎(16-19节)。最后,他看见邪恶与正直的决斗!恶人的得胜是暂时的,行恶的,最终被自己的恶所灭!没有任何人能越过这一大限。哀求的人生,也成为信靠的人生。哀歌也成为信靠诗,信靠诗则成为了审判恶人,恢复公义的诗歌(20-23节)。
05
默想之二
诗人的处境非常糟糕,他的一系列情绪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对于今天的我们,按着他的祷告而祷告,你能得到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