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9月2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19天前 | 22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愿以色列说
2. 每日旧约 | 结25章-审判四国
3. 默想之一 | 要知道雅威的作为
4. 诗篇 | 诗73篇-良言
5. 默想之二 | 良言中的真相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22日 | 愿以色列说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八篇1-4节


 

118:1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

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8:2 愿以色列说: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8:3 愿亚伦的家说: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8:4 愿敬畏耶和华的说: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省思:

当神的百姓发现所经历的每一件事

都彰显着神永远的慈爱,

他们每一次的聚集,

就成了感恩的聚会。

“不是我们爱神,

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

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

这就是爱了。”(约壹四10)

 

祷告:

“慈爱君王是我善牧,其恩惠永不断绝;

我若归祂,必不缺乏,祂也必永远属我……

一生之久,主恩主德永不移:

我愿在主的殿中,讴歌颂赞到永远。”

(Henry W.Baker,“The King of Love My Shepherd Is”)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二十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25章|审判四国


如今,以西结对于被掳之民已没有什么话可讲了,从二十五章至三十二章,就对列国发出审判,然后在三十三章之后,又回到以色列的拯救信息。审判以色列(1-24章),审判列国(25-32章),拯救以色列(33-48章),成为本先知书的格式,其目的是想表达——以色列不但是以色列的以色列,更是列国的以色列,国际舞台都是上主借来达成衪旨意的地方。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25-32章),放于记述耶路撒冷被围困的二十四章与三十三章之间,沦陷是整个审判事件的转折点。二十四章的日期应该在主前593至589之间,关于列国审判信息(25-32章)的时间应该在主前588至586年,最后一部分所对应的时间,则是耶城沦陷的主前587至573年。


这一部分分成七组,讲论七个国家的命运。对推罗的讲论也有七小段。这种“先知对列国的信息”,在古代是常见的。先知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出兵时保证凯旋而归,警告不要出兵的情形比较少见。故此,先知基本是郑重地诅咒敌人(可参巴兰咒诅以色列的故事),这也说明先知并不是置身世外的“高人”,他们的职事与国际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以西结论述了耶路撒冷沦陷几十年之后的情势,七个民族当中,有五个与犹大曾经一同联盟反抗巴比伦霸主。另外,七个民族中,有四个以不同的次序,出现在没有资格加入雅威聚会的名单中(亚扪与摩押人永远不得加入,以东和埃及第一二代不能加入)。


这里的焦点是:以色列是被打败的国家,但她发展出原则上对所有民族抱持开放态度的信仰群体,这也正是以色列对列国的使命,西乃之约的主题。审判这些国家的目的是:使他们知道雅威的作为。


对亚扪(1-7节)、摩押(8-11节)、以东(12-14节)和非利士(15-17节)的论述,比较公式化。亚扪属于亚兰国,于约主前1200年,在大卫时期被击败,而在南北国分裂时独立(主前8世纪),约雅敬时,亚扪加入巴比伦突袭犹大的行动(王下24:2);亚扪王巴利斯是操纵以实玛利暗杀基大利的幕后黑手(耶40:13-41:18)。对亚扪的审判就是在万民中被剪除!


摩押与亚扪是联盟关系,其情况可参(民22-25,士3:12-30,撒下8:2,王下3:4),她将被基达人攻陷,独立身份将会终止。


以东位于死海东边与南边,源头是雅各的哥哥以扫,先知对以东所发的神谕都充满敌意(赛21:11-12,耶49:7-22,摩1:11-12,俄1-14,玛1:2-5)。作为在血缘上最亲的以东,却与以色列无止境的斗争,她也一样会被报复。


世仇非利士是犹大的一根刺,因其向犹大人报仇而被审判。



03

默想一


活在科技时代的我们,很难相信上主对每个国家掌有生死大权,我们只会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完全与制度、经济、军事实力和文化的优越与否相关,很难会认为它与尊崇上主、道德素质高低相关。


那么,你觉得像本章对当时列国审判的经文,还有意义吗?假如有意义,又该如何传讲?试列出一至两个方案。



04

诗篇经文及简释 

诗篇 第七十三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73篇 | 良言


人如何生活在这世界上呢?这是智慧的话题了。对于以色列而言,祷告是智慧的操练。


这首祷文,智者将自己的经历说出来:神实在恩待了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就是那些将自己委身于神的人,眼光专注于信实的约的人。


这位诚实的祷告者,将自己差点误入歧途的愚昧经历说了出来:自己曾经面对恶人恶事之时,心生妒忌,也因此产生了自怜。而恶人,他的情况却很好:


1 平安离世(4上); 2 身强力壮(4下); 3 有福(5);

4 像天之骄子(6上); 5 有权有势(6下); 6 身宽体胖(7上);

7 心想事成(7下); 8 大放厥词(8下); 9 随意中伤(8上);

10 欲与天公试比高(9上); 11 目空一切; 12 戏弄神的百姓;

13 使神的百姓吃尽苦头(10节); 14 他们说:“上主?是个瞎子”;

15 他们说:“上主?只是聋子!”


这十五项事实证明:恶人彻底亨通,而他呢?枉然!枉然!虽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但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的确,从神的百姓所面临的现况来看世界,上面十五项的确是“真相”。在现实面前,焉能不低头呢?怎能不说:“信神到底有什么用呢?”


这位饱经风霜的智者,在对世间沧桑、不公、自身遭遇做出反思后,他回转到约的焦点来——基于神的信实,眼前的遭遇只是暂时的。“我不能这样教导你的众子(指神的百姓),虽然神的信实与现实看来有张力,有些事情也是难以想明白的,但透过现象,也并非能明白其本质!”(15-16节)


当他从自我的处境,转移到神的圣所之时,看见的情况乃是这样:他们,这些恶人!仍然作恶,仍然白白胖胖、兴旺发达、嚣张自在。但是,他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真相,发现这些恶人“已经在悬崖上跳舞”了,已经死到临头了!(17-20节)


看到这些真相,岂不懊悔自我的无知?


是的,唯有再次进入神立约的“圣所”,才能真正从自我的陷阱中出来;唯有专注于神的敬拜,要不真的如同畜生一样短视。悔改吧!转向神,从神的角度来看神,才能看清楚世事,才能看清自我原来是在神的同在里,是蒙祂引导的,而且要被祂接到荣耀里。(21-26节)



05

默想二


诗人发出了——“除了神以外,在天上还有谁呢?除了神以外,在地上还有谁值得羡慕的呢?”可谓金石之言,从中思考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