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21日 | 因祂向我们大施慈爱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七篇
1 万国啊,你们都当赞美耶和华!
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他!
2 因为他向我们大施慈爱,
耶和华的诚实存到永远。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这里集中表现了人的默想和回应:
神对我们所意味的一切(慈爱……信实)。
激发我们向祂作出回应(赞美……颂赞)。
祷告:
“圣哉,圣哉,圣哉!
主神,是昔在、今在,
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我们的主、我们的神,
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
因为祢创造了万物,
并且万物是因祢的旨意
被创造而有的”(启四8、11)。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二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24章|新的群体
与上一次启示时间,相隔两年(参20:1),耶路撒冷沦陷的前夕(主前588年),雅威的话再次临到以西结。以西结奉命去传讲一个比喻,来讲耶路撒冷将要被毁坏的原因——自身已经像生锈腐烂、不能再作炊事用的器皿。耶路撒冷内部已经腐败,所以它会被毁灭。
这个比喻由一首讲述家庭生活小事的歌开始:一只放在火上炖煮生肉和骨头的锅,因为时间久了,未加维护,已经腐蚀生锈,锈混合在锅里,使肉不能入口,必须连锅带肉丢弃(1-6)。
这个比喻的解释:锅乃是耶路撒冷城;其中的肉和骨头,就是城内的居民(6节,参11:3、7、11);锅下的火,代表仇敌巴比伦。坚固耐用的锅不会生锈,用火烧水煮肉,可以发挥正常功用,然而一旦生锈腐烂,就不再有用。一座城,如果内部腐败,就无法抵挡住外面的力量,最后必被毁灭。
耶路撒冷已经忘记了她存在的目的,所以对于她的铸造者,已经无用。腐烂已经遍布各处,所以当灾祸临到时,他们无力抵抗,因为这是雅威的愤怒所致的报复行为(7-8、13-14)。
在15至27节,用以西结的妻子的死,来诠释百姓“眼所喜爱”的圣殿被毁的事实。
雅威的话临到以西结,宣告他那“眼目所喜爱”的妻子,将要死亡(16节),而且,妻子死后,他要抑制住自己的哀恸,不能为妻子悲伤。
当天晚上,以西结的妻子果然死了;第二天早晨,他按要求强压自己的悲伤,以这个悲惨的事情来对应耶路撒冷的圣殿。圣殿是以色列人之“眼里所喜爱的”(21节),建造得非常华美,为上主同在的象征。但它将如先知的妻子一样,要 “死”去;像先知的生命和盼望,也随着他的妻子的死亡而消失,圣殿也不再是被掳之人的盼望。
当说完这些话之后,先知成了哑巴!直到有噩耗从耶路撒冷传来之后,他才恢复说话(25-27节)。看来:
“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前兆,百姓从中会看见,是雅威的手成就这一切(27节)。然后,以西结会最终得着自由,向祂的百姓扮演牧羊人与守望者的角色,他将自由自在、积极地致力建造一个新群体,新以色列”【1】。
也就是说:不要再指望耶路撒冷及那地的百姓了!要将希望寄托在被掳之民当中,他们才是雅威将要兴起的新的百姓。
03
默想之一
苦难,可以使我们真正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有一位客座讲师,被邀请到神学生当中去教授:“面对死亡”的课程,他是一位化学教授,癌症已近末期,了解这种痛苦。当他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其中的话语和他本人,比任何与死亡搏斗的理论更为真实,正如以西结,他所讲的话,乃是出于痛苦和悲哀的经验。
所以,当我们历经苦难之后,能够向人讲述神的恩典是如何真实地临到遭遇苦难的我们。或许这也正是苦难的一部分价值吧。
你有过类似的经验吗?
【1】泰勒(John B. Taylor)著,校园编辑小组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以西结书》(台湾:校园,2003),页178。
04
诗 篇
诗篇 第七十二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72篇 | 弥赛亚
诗篇中的弥赛亚诗,其实不单只有几句而已,应该这么说——诗篇几乎都有弥赛亚味道,意思是说:弥赛亚是雅威与以色列百姓立约的最终成全。诗72首就是回应雅威之约所作的祷告,君王则是立约的代表。
一开头,祷告者就恳求公义的神,赐给他权柄,使他好判断国民,使他能在困苦人中,施行公平的审判。他用了“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这类如四境平安的语言来祈祷。直接一点说:“愿大小山岗,在他的善政之下,都欣欣向荣”。这就更清晰地表达了落实公平的治理,所带来的政通人和的气象。以色列的君王就是被委任去执行、解决恶的问题,使困苦人得到伸冤,无依无靠的人得到救助,落实雅威公义与和平的治理。(1-4节)
君王也是雅威祝福的管道,祷告者期望明君如日恒久,在他的治理之下,可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也使四季风调雨顺。(5-7节)
祷告者也期望明君的“疆土横跨海洋,从幼发拉底河直到大地的尽头”;也“愿荒野的游牧民族都来向他下拜,敌人多扑倒在尘土中”。这样使普天下得到雅威的祝福。(8-11节)
不过,祷告者并没有落入俗套!尽管,弥赛亚实现了“他施和西巴的王来进贡,诸王俯首称臣”,但他更“要使穷人得拯救,困苦人获搭救,他要施行对那贫寒人和穷乏人的怜悯,对那穷人的性命,他要施行他的救赎,那些受欺压,被强暴的人的血(命),在他眼中看为宝贵。”(12-14节)
甚至,弥赛亚的使命还有更特别的:
他实现了雅威的至高使命,使万民因他而蒙神的怜悯,使他们归向神,并得到永恒的福气,被雅威收纳为百姓。而且也如同前面一样,享受五谷丰登,土地肥沃,作物丰盛的祝福。甚至连那些贫瘠的山顶也长出五谷来了,也使城里的人繁盛如草。(15-17节)
最后,祷告者展现了一个全球异象——有一位君王,祂要惩治恶行,施行公义,赐下怜悯,使普天下都在雅威的统治之下,欣欣向荣。(18-20节)
好一幅天下蒙福的气象!
05
默想之二
中国古代有位君王说,权力是“公器”,意思就是,所有权力者,都应该为普天下的人谋福气,你觉得这说法与本篇这份“君王委任书”,有无相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