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20日 | 拿什么报答耶和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六篇12-19节
12 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
13 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
14 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向耶和华还我的愿。
15 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
16 耶和华啊,我真是你的仆人;
我是你的仆人,是你婢女的儿子。
你已经解开我的绑索。
17 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又要求告耶和华的名。
18-19 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在耶和华殿的院内,
在耶路撒冷当中,
向耶和华还我的愿。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救赎之工已全部在耶稣基督里完成,
不曾留下“未竟之事”有待我们去做。
但我们并不因此消极被动;
身为恩典国度中的一份子,
我们举起救恩的杯、立誓守约、
献感恩的祭--即礼赞、顺服和赞美。
祷告:
神,
我虽在救恩的事上毫无功劳,
但至少能奉耶稣基督的名,
经常由衷地加入、发出礼赞。
求祢将顺服、赞美融入我心,
化为最美的回应。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二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23章|两名荡妇
二十三章再度用荡妇来比喻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16章已用淫妇来形容以色列),他们与埃及、亚述在军事上联盟,在宗教上也采取他们的政策,这种对雅威的不忠,就像妻子对丈夫的不忠 。
这两个荡妇是一对姐妹,姐姐阿荷拉,代表北国以色列的首都撒玛利亚;妹妹阿荷利巴,代表犹大首都耶路撒冷。
两姐妹在埃及时,年轻、生活放荡,雅威却娶了她们为妻(4节)。她们就脱离年轻时所交的那些罪恶朋友,但她们心性未改,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阿荷拉(撒玛利亚)继续接待她所爱的人,给丈夫戴绿帽子,痴情于亚述年轻的战士,她的丈夫在完全失望后,将她交给亚述人。没想到——她所爱的亚述,不但打了她,还杀了她(主前722年,亚述入侵并毁灭撒玛利亚),她留下了臭名(10节)。
阿荷利巴更甚,她看到阿荷拉的命运,却不接受警告,继续放荡。她有时倾情于亚述,有时恋慕巴比伦。她的丈夫最终无法忍受,离开了她(18节)。
犹大的历史就像这两位荡妇的不忠经历,令人不齿。而那些被掳到巴比伦的人,自我感觉还不错;但从阿荷利巴的故事看出,她从少年直到成年,都在背离上主。耶路撒冷也是一直背离上主,长年累月养成的恶习,变成她的素质。
最终,上主抛弃这两姐妹,其中一位已亡[1]。那么,同样行恶的另一个,其命运必然相同。所以,32至34节,先知用哀歌的形式写出,阿荷利巴必喝干她姐姐所喝同样的杯;就是“惊骇凄凉的杯”(33节),象征可怕的结局已经近了。耶路撒冷没有诚实地去履行与雅威的约,又与外邦或异教国家立约,也必落到被她的盟邦所灭的下场。
36至49节总结说,这两姐妹犯淫乱的罪、崇拜偶像、献儿女为祭、玷污上主的圣所、干犯安息日、醉酒放荡、得罪上主。所以上主就召聚仇敌大军来毁灭她们,结束她们的淫乱生活。她们要被人用石头打死,她们的儿女要被处死,房屋要被焚烧,她们中间所有存活的人,也必被毁灭。
03
默想一
稳定、有纪律的灵修习惯,对基督徒建立忠诚于神的生命素质十分重要。
科罗奇(Andy Crouch)认为:
“真正的创造力,来自于在某种文化形式的基本功上长期锻炼,那些不断重复的微小动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在我们里头创造出行动能力……我们通常认为是最具有创造能力的领域,比如艺术与音乐,却是最需要严格训练的:日复一日练习演奏乐器的基本功,或者如锻炼手眼协调,厨师练习刀工,医生持续阅读医学期刊,这些没有一样在创造文化,却是在保存文化上不可或缺的”[2]。
就是说:最具创造力的专业,最需要有纪律的操练。我们知道,属灵操练,就是使我们败坏的人心慢慢被模塑、被改变成合乎神心意的样式,这需要年复一年的重复训练。
[1] 泰勒(John B. Taylor)著,校园编辑小组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以西结书》(台湾:校园,2003),页178。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七十至七十一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70-71篇 | 根源
诗70篇几乎与69篇22-29节相似,又与40:13-17节完全相同,看来,某一首诗,往往成为另外一首诗的框架或内容。
身处危险,祷告者直接、自义而粗鲁的向神说话:
“愿那些寻索我命的,抱愧蒙羞,愿那些喜悦我遭害的,退后受辱”
与我相争的,岂不是与雅威相争吗?
“神啊,求你速速到我这里来!因为你是帮助我的,搭救我的。 雅威啊,求你不要耽延”。
这种直率、大胆的祷告,令我们望尘莫及,却又使我们受益匪浅,看来,在神面前无需隐藏什么。
71篇有可能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遇见严重的问题(7、8、9节),对神的信实作了漫长的回忆,并因祂更新生命的能力,而产生充满盼望的祷告。
在处境艰难之际,甚至生命攸关之时,基于对神的能力的认识,因为祂似磐石般坚固,又基于对祂的性情的了解,与他的关系非凡,祷告者直接呼求:我的岩石,救我!(1-3节)
在4至6节这一段,回应了诗22:9节的内容,再次看到“祷告者也是用诗篇在祷告”,别人的诗篇成为他的祷告,别人的经验也可以成为自己的经验。
祷告者追溯了自己的根源:在母胎时就被扶助,在年幼时就得依靠,今日遭遇了恶人,不义之人的残害,需要找回根源——雅威是他的一切!
上主就是他的生命之源,是使他出母腹的,也是他生命的归宿。如今,年老体弱,气力衰残了,也当回到祂那里了。因祂是我们坚固的避难所,所以他求告说:“不要丢弃我!”(7-11节)
在幻变的生命中,赞美是合适的;在被压迫与受辱中,对公义的渴望,可以换来热烈的盼望,因为世间除了阴暗的事实,也有着光明的存在!(12-16节)
这种盼望,也将促使他回顾一生,他自幼蒙教训,一生传扬神,年老依靠祂。这种颇具使命的一生,也促使他有另一个期待,他期望他的下一代,亦能来信靠神,这样使他们的一生可以蒙福。现在来看看他,纵然年纪老迈了,也不至于绝望,因为他知道谁在保护他!(17-18节)
因此他感情满溢地说:“神啊,你的公义甚高,行过大事的神啊,谁能像你?你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19--24节)
05
默想二
71篇像是生平简介,你试着回顾过去,哪怕是一年两年,看看过去的岁月里,神如何与你同行,并为此献上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