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9月19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22天前 | 25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活人之地
2. 每日旧约 | 结22章-大熔炉
3. 默想之一 | 站在破口
4. 诗 篇 | 诗69篇-仇恨
5. 默想之二 | 化作对祂的爱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9日 活人之地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六篇5-11节


5  耶和华有恩惠,有公义,

    我们的神以怜悯为怀。

 6  耶和华保护愚人,

     我落到卑微的地步,他救了我。

 7  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

     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你。


 8  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

     救我的眼免了流泪,

     救我的脚免了跌倒;

 9  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

10 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

    “我受了极大的困苦。”

11 我曾急促地说:

    “人都是说谎的。”


省思:

这人已走投无路——

既无法自救(“我受了极大的困苦”),

还发现朋友们若非不能,

便是不愿帮助他(“人都是说谎的”)。

只有神是他惟一能求助的对象。

而神满有恩典、慈爱、正义地救拔了他。


祷告:

“耶稣,祢是我的一切:

我辛劳时的休息,痛苦时的宽解,

破碎之心的良药,战争中的平安,

失丧中的获得,暴君皱眉时我的微笑,

羞辱中我的荣耀和冠冕。”

(Charles Wesley, “Thou Hidden Source of Calm Repose”)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二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22章|大熔炉


 本章以三段类如讲章的方式(1、17、23节),更为深刻地控告以色列百姓。控告以色列举国上下,他们都在拜偶像、暴力及在各种道德上行人所不齿的行为,在信仰上和道德上完全堕落了,与他们蒙召成为圣洁的身份完全不符,而变得污秽。


第一段的论述,主要是控告耶路撒冷居民拜偶像和凶暴行为,拜偶像是对神认知的错谬,将雅威当作是与外邦神明无异的哑巴偶像;凶暴行为,是无视他者与自己是同样具有尊严的受造物(1-5节)。


在接着的篇幅(6-12节),论述耶路撒冷的王公贵族的恶行,这份罪恶清单是按照十诫的内容(参利18-20章)。可想而知,他们所犯的罪是多么显而易见又明目张胆。说明雅威的控诉,完全按照双方的契约内容,以色列违背了圣洁与忠诚的本份。包括对个人罪状的控诉,主要是关乎不正当的性行为,这里包括参与异教崇拜时的纵欲享乐;对父母侮辱性的乱伦;与经期妇人的交合导致的不洁;与邻舍的妻子通奸;与儿妇的乱伦;与姐妹之间没有伦常的性行为(9-11节);贿赂、放高利贷、勒索等行为(12节)。


第二段的论述(17-22节),以西结以提炼金属的大熔炉为比喻来说明雅威对百姓的审判。出于圣洁的要求,雅威要兴起尼布甲尼撒,来刑罚这群不洁的百姓,就是为了达到“洁净”的作用。祂像是一个炼金的人,把耶路撒冷当作一个炉,把其中的居民抛进这个炉中,让火镕化。最后,这些被审判的百姓,像是熔炉里的渣滓,毫无价值,被废弃了(18节)。


第三段控诉(23-29节),主要针对的是社会与宗教的领袖:包括先知、祭司、支派的领袖、地主。在以色列的历史上,祭司负有教导百姓律法的责任,以此来使百姓享有蒙福的生活,可是,以色列的祭司,刻意违背律法,并做出错误的诠释,甚至为利而传递假信息。而先知则冒充雅威发言,假传神旨,向公共压力低头,使许多百姓成为权贵的鱼肉。


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阶层的人,可自称无罪,所有的人都犯了罪。只要有一个人“站在破口”(30节),审判的方向就可以改变,但是一个也找不到。因此,一群道德完全堕落,信仰完全崩塌的国民,断然会被审判。

 



03

默想之一


当国家走错路的时候,我们非难政府;当经济发生危机的时候,我们谴责政策;当教会开始衰落的时候,我们归咎于传道人、同工,我们总将过失归在别人头上。


我们从以西结的谴责中,看到社会上每一个团体,都有相同的责任。只要首领保持正直,审判就不会临到;只要那些祭司或先知忠于职守,危机就可以避免。百姓只要保持信仰,将来仍然有盼望。


当看到国家、教会碰到危机时,只要有一个人“站在破口”中,就有希望,虽然在当时看不出这个人的作用和影响力。这样看来,与其抱怨国家和教会的堕落,还不如我们学习个人忠于职责。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六十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69篇 仇恨


诗篇能与我们的心意相通,也可成为我们心灵的指引。历世历代的信徒都以它作为祷告的范本。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还是新教,都以以色列人的祷告范本——诗篇为祈祷书,这也证明了“圣徒相通,信仰群体间有着默契与合一”的事实。


69篇显示出,祷告者完全是在绝望中,他仿佛被水淹没了,已经完全困乏,喉咙发干,眼睛失明,也无力挣扎。甚至,他长期呼求神,仍然未见有效(1-3节)  


他遭受着无数无缘无故仇视他的人的围攻,这种场面就像一群饿狼,围着一只兔子(4节)。他已经被这种艰难的环境,弄得有点神经质了,完全绝望了(5节)!


更何况,他还经历着更为锥心的凌辱。他经历了弟兄相背,同室相戕。而这一切,不是因为其它什么原因,乃是因为他热心于圣殿。故此,他向神呼求!呼求祂救自己脱离这痛苦、蒙羞的处境(6-12节)!


在13至21节,他向上主发出八个恳求:


1)求神以丰富的慈爱对待他;


2)求神救他脱离痛苦的泥坑;


3)求神使他脱离恶人的陷阱;


4)求神救他脱离死亡(阴间);


5)求神因着慈爱来应允他;


6)求神以慈爱来眷顾他;


7)求神快速来应允他。


8)求神将他从仇敌手中赎回来,因为他经受着非人般的欺凌和羞辱,所遭遇的如口渴时却喝醋的痛苦。


22至29节,他更为大胆地期望神,随他八个愿望:


1)愿那些欺压他、辱骂他、羞辱他的人,落到如此这般下场!


2)愿他们的饭局成网罗;


3)愿他们遭神追杀,无处可逃(眼睛昏蒙,不得看见);


4)愿他们被吓破胆,两腿发抖;


5)愿他们家道中落;


6)愿他们断子绝孙;


7)愿他们罪上加罪;


8)愿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30至36节让人看到,经过一番发泄,终于进展到感恩的阶段了。如今,整个局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苦杯成喜酒,忧愁转喜庆;哀求化感谢,咒诅转为了诗歌;愚蒙之心也苏醒了,因为雅威听穷乏人祈求,不藐视被囚的人,祷告者有了更大的激情。



05

默想之二


祷告者给我们示范了:赞美的情绪可以由苦闷而来,对神的感谢也可由绝望的光景而出!我们一切痛苦的经历,一切负面的情绪都可以化作对祂的爱。你有和祷告者相关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