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4圣灵降临期18|酷似基督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27天前 | 18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圣灵降临期18|酷似基督
腓2:1-18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9月15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9月15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腓立比书》2:1-18(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

2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3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6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7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8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致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9 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11 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12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13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14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15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17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18 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2024圣灵降临期18|酷似基督

腓2:1-18


序言|没想象得那么好


保罗的教会,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合一的建造上,不尽人意。在他建立的腓立比教会中,有两位亲密同工,而且都是热心的姊妹,彼此不和,矛盾已经传染到整个教会(2:14)。她们为何争吵?不得而知,从保罗在整个段落的教导中,看到她们可能是过分看重自己的类如“感受、利益、观点或其它个人的需要”;或者受到了其他人的教导,彼此对类如信仰或生活上有不同的看法,以致不和。这个在保罗宣教历程中,有极大贡献的教会,好像被一种争论和分裂的灵搅扰,有可能会因着两个同工的个人问题,而导致教会的瓦解,失去在腓立比教会的见证。


保罗提出解决方案,要求教会的每个成员:要把别人的事放在前面,而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后面(1:27-2:4)。当然,这句话是针对当时这个把自己的事,放在“前面”的腓立比教会而言的,保罗的两个同工,就犯上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保罗给出一正一反的两个理据


1、基督卑微的样式,正是将别人的事,放在自己的事前面的正面见证;

2、以色列在旷野因需要而起的怨言和争论,就是把自己的事放在前面,而至终遭到审判的负面见证。我们先来看腓立比教会的问题,然后看保罗围绕着这两个理据,如何解决教会不和的矛盾。


一|不和(1-4节)


腓立比有着很强的帝国色彩,它虽然不大,在战略上确是重镇,有丰富的遗产和独特的文化,在主前42年,渥大维打败了刺杀犹留.凯撒(Julius  Caesar)的布鲁特斯(Brutus)及卡修斯(Kassius)之后,它就是罗马的殖民地。为了巩固这个边塞之地,也为了削减在战争中获得战功的军人在首都的势力,渥大维及后面的皇帝,就吩咐这些军人迁居到这个地方。所以这里自诩为小罗马,城里的建筑和行政管理都似乎以罗马为榜样,敬拜皇帝也是居民宗教生活的重要元素[1]。他们以官方的爱不爱国的意识形态,和猜疑的态度,来对待任何不认同、不忠于凯撒的人,这个社会对于信耶稣的基督徒,自然不友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现实中遭遇逼迫的腓立比教会,难道也要像腓立比社会一样,充满猜疑和不和?果然,教会因两位同工的不和,导致教会出现严重问题。毕竟,社会的问题,常常也是教会的问题。就好像经历了疫情,整个社会都在不信任的状态中,这个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现今的教会。


在一章30节,保罗称赞他们,因他们曾经同心抵制外部敌人,与保罗并肩作战,兴旺福音。假如要继续得胜,就必须要合一!才有力量抵制反对力量(1:27-30)。他们不都专注于“基督里的劝勉、爱心的安慰、圣灵的感动,和恩赐怜悯”这些属灵的事情吗?而像今天这种彼此不和,“分门结党、自私自利,以及自命不凡,追求世俗的虚荣”,是十分不合适的。反而,要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爱心,同样的心思,同样的意念。卑微自我,将弟兄姐妹的事,放在自己的事上面。大家不该有自私的眼,虚荣的头脑,被恭维的耳朵,容不下他人的心,以及只帮助自己的手。这些劝告都是腓立比教会的解药!


二|卑微(5-11节)

       

接下来,保罗提出解决腓立比教会“合一问题”的方案。


这些不合一,这些虚荣,这些容不下他人,这些自私……等等问题,该怎样解决?保罗先用一句话来归纳——以基督的心为心!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不合一、自私自利,先顾自己的需要……,这些无论看起来合理不合理的心思、诉求等等,都需要被基督的心代替!才能解决教会不和的矛盾。如果大家没有这个“共同的心愿”,就不会有打算“合一的心态”。只有将自己一直执著的需要,先放下来,先考虑教会的伟大目标——宣扬福音,也将别人的益处,放在自身的前面来考量!当然,在这里不是说必须每一个人都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不能有个人的需要,才有“合一”的可能。而是针对当时的腓立比教会不和而给出的治疗方案,他们要达成合一的目标,必须先作“换心手术”——将自己的心换成基督的心!一个人的心对了,其他方面才有可能对!那基督的心指的是什么呢?


1、卑微(6-8节)

6至8节,保罗引述了当时在教会中的一首描述基督的诗歌,他以“基督的心”为这首诗“冠名”,显然,“基督的心”的核心特性的“卑微”,正好与腓立比教会错误的心思意念相反。


A、基督没有紧抓荣耀和特权(6节),来对比腓立比教会有人贪图虚荣(3节);

B、基督放低自己(7节上),对比腓立比教会自己比别人强(3节);

C、祂取了奴仆的形象,对比腓立比教会个别人专注自己的需要和事情(4节);

C、基督卑微至死于十字架换来人与人的和平——对比腓立比教会的结党(3节)。


基督这种放弃自身权威,甘心卑微,认同我们,成为人的样式,接受各种邪恶及痛苦的凌辱,然后被钉十字架,以人能想象到的从至高到至低无私的付出,讲出来都应该让闹矛盾的腓立比教会羞愧!


那么,腓立比教会应该停止吵架了!接着,他带领他们一同来默想基督这种卑微的心,无私地付出,至终换来的成果。


2、升高(9-11节)

9至11节,描述基督以卑微顺服的心,给人类、自身与父神带来的完美结果。


A、自身:冤屈得平反(9节上),得到尊名(9节下);

B、人类:基督得天下治权,人类因此得到和平(10节);

C、父神:归荣耀与父神(11节上)。


基督由至高之处,主动、自甘卑微,无私地付出,甚至羞辱而死。但至终,神却给祂极高的赏赐。祂不但得到平反,还得到万名之上的名和掌管天下的权柄,祂恢复了荣耀,甚至与父神同荣,也完成了父神得回荣耀的使命——使天下得到平安,这本是父神对受造界的心意(参1:2)。


那么,保罗的劝导:要腓立比教会彼此谦卑,寻求合一是非常有益处。当人将神放在首位,像基督一样,舍弃自己(当然,神并不是要剥夺我们),至终神会将最大益处都要赏赐给我们。


三|顺服(12-18节)


在12至18节,为了腓立比教会的益处,他更具体地教导,以实际行动来落实基督的卑微样式:要他们在教会做个顺服的人。


1、继续效法基督(12-13节)

保罗要他们,持守对基督的信仰,主动地在悖逆的世界中发光,哪怕他不在的时候,更要如此。因为他有可能要殉道(参2:17),那么,彼此的顺服,这种仿效基督的态度,尤其显得重要了。敬畏上帝(恐惧战兢),主动活出见证,将得救的福音彰显出来,这是在当时敌视福音的腓立比活出见证的唯一办法。


2、不要重蹈覆辙(14节)

接下来,保罗运用以色列历史上不顺服、悖逆的负面例子,劝告腓立比人要以史为鉴,不要再发怨言,起争论。因为就好像以色列人向摩西发怨言,就等于向上帝发怨言,至终遭遇了审判。哪怕以色列人的怨言,看起来只是生活需要的投诉,但争论与不顺服的灵已经充满了他们的心。就好像我们今天在教会中的不满,有时也只是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对教会大发怨言。腓立比教会需要以此为教训,要心存敬畏,尤其是在发怨言、起争论时,要带着恐惧,因争论会带来教会更大的问题,甚至神的愤怒。


3、要作发光的实体(15-16节)

因此,他盼望腓立比教会不要走以色列先祖的老路,成为悖逆不忠、喜欢发怨言、好争论的一代,反倒要成为福音真理的引导者,才能使自身虽处黑暗世界,却活出召命,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4、要帮助保罗(17-18节)

保罗要他们顺服的第四个理由就是:要帮助保罗!使他的事工有成果!保罗称自己就像在竞技场努力赛跑的运动员,他作为使徒,努力完成神托付他的使命,建立、看顾教会。腓立比教会正是他向神交差的成果。而且他认为,他的人生境遇,堪比基督——基督为我们倒空自己、死在十字架上,保罗为包括腓立比在内的教会而努力,而被官方囚禁,甚至殉道。这种人生遭遇,最终并不是悲剧,而是可以用喜乐来描述,就像基督蒙神的高举,死里复活,与神一同得到荣耀。


四|从令人心痛的事说起


1、争吵,背后是自私

友阿爹与循都基这两位姊妹之间的争执,给教会造成极重的威胁,她们不和睦,使保罗的事工,严重遭到损害。保罗写信劝告她们,并指出她们问题所在——争吵,其背后是自私在作怪,像是以色列在旷野发怨言一样。以色列人这种自私的行径,造成严重的后果,被神重重审判。这是腓立比整个教会需要引以为戒的:因为自私,是关乎能否守住生命之道(得救的工夫),能否活出见证,向神交代相关。


对保罗而言,教会内部矛盾若不解决,辜负了自己的呼召,也将败坏他们在外的福音事工。这点对现今时代尤为重要,因为现代人各样关系分崩离析,人们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协会、商会、笔会,同学会、同乡会等等寻求团契的价值。教会在团契方面有优势,但如果不注重合一的建设,那就将优势变成劣势,使上帝的教会受亏损,使不信主的人,误解了福音。


2、流失,使教会雪上加霜

下面来说说令人心痛的话题——教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友的流失!因会友的流失,刚好与教会的合一相反!


在较大的教会团体中,看得见的合一,往往是通过努力保持现况,在妥协中达成,流失会友代表损失收入,对一些教会领袖来说,更是自尊受损,结果,当某教会的会友离开,加入另外一家教会,指摘就纷纷飞来,说教会如何如何的不好,而牧者就首当其冲,被批评说没有爱心,甚至说不是好牧者。或其他种种原因,使本来就已经有损失的情况下,进一步分裂,教会就会雪上加霜!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思考,指摘的人,是真的关心教会会友的灵命健康吗?这些离开教会的人,是不是心怀怒气地离开?他们是到了一家宣讲福音的教会?还是进入异端或宣讲有偏差的教会?也就是说:他们真的选择一家更纯正的教会吗?


3、问题:我不知道如何解决

教会的分裂,会友的流失,是一个令人心痛,又很难解决的问题,最起码,我不知道该怎样解决才是好办法。而且,我们也必须接受一个不想接受的现实,教会的分裂好像不可能停止!


不过,就“发怨言和起争论”的教会现象,可以引发一些较为深刻的思考。怨言与争论,其背后,往往都会利用虔诚或教会某些事工的重要性,或者看到别的教会有自己认为重要的服侍领域,而本教会却没有;他以此为借口,用来掩盖自己的私心或者仅仅个人的需要,并借此来压倒另外一方。有时这类的信徒,会借助教会界的权威人士,来支持自己的看法。于是,接踵而来的往往就是,牧师或者某位同工的名声被谣言玷污。有时,教会的其他领袖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可能有错,导致会众因此四分五裂,有些会友选择静静的离开,不再回头。因为他们被谣言和不肯原谅人的灵中伤。


教会伤痕累累,更别提更重要的事被忽略——忘记了教会需要在不信主的人面前,见证福音,而怨言与争论,已经成了摧毁见证的巨大力量。


4、有办法?......

怎么办呢?保罗就此警告,凡属神的子民,不该重蹈昔日以色列人的覆辙:教会中每个成员都不应该发怨言,起争论!要把眼光转到更重要的事上——扩展福音,并因此喜乐,而不是满足于个人的需要与看见,并将自己作为祭物献给神。他的警告之音,是针对教会的每个成员的。假如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或自己所服事的范围,和自己能不能得到满意的牧养等等,看得比教会的合一更重要的话,都应该被质疑——自己到底是真的关心教会的前途吗?因为教会永远都不是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为导向的,教会不是一个高级的、灵魂的消费场所。每个人都当学习看教会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别人的益处,高过自己的一切需要。当然,这是理想化的,现实中,我们并不可能这么无私。但这样的观念,最起码,可以提醒我们,我们不能那么自我为中心和自私。


第二点,我们需要看到,既然不和往往是因我们的私心而引起,与上帝的旨意背道而驰。因为神的灵在我们里面运行,我们的立志和行事,为要达成祂的美意(参13节),身为信徒的我们,所能成就的,都不过是因为神在我们心里运行,这不得不让我们谦卑下来,停下来,反思,为了自私的理由,而破坏与别人相交是多么的鲁莽,为了貌似为主的事工发展,却将教会分裂,与基督的心有何等大的差距!


第三点则是正面的,当为我们参与的教会服事,能够放下自私的需要,以谦卑、顺服贡献自己,看教会兴旺的价值超越自身的愿望,与弟兄姐妹相交的意义超越与教外人士的结交,花时间思索并付出在教会的服侍,超过合理的旅游、休闲......。总之,将对教会的付出高过一切,结果则是像基督被父神看重,升为至高一样。我们所付出的一定蒙神记念,神一定不会亏待我们——“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26)。

 



[1] 参法兰克、帝尔曼(Frank  Thielman)著,叶树慧译:《国际释经应用系列50:腓立比书》(香港:汉语圣经,2013),页13。


  


代祷事项:


1、为每位肢体祷告,愿我们以神的事为念,关注神国度和福音的扩展,神旨意的成全,将自己的精力、时间和关注多投入在这些事上,使神的名得荣耀!


2、为我们每位在言语上的谨慎祷告,愿我们都学习勒住自己的舌头,不说抱怨的话,不传播是非挑起争端,不在无关紧要的事上争论不休,要使它能颂赞主,说造就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