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4年9月14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27天前 | 258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祂抬举贫寒人
2. 每日旧约 | 结17章-两只鹰
3. 默想之一 | 长久的忍耐与顺服
4. 诗 篇 | 诗60,61篇-悲剧
5. 默想之二 | 祷告世界的深入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4日 | 祂抬举贫寒人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三篇


 

1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耶和华的仆人哪,你们要赞美,

    赞美耶和华的名!

2  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从今时直到永远!

3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

4  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

    他的荣耀高过诸天。

5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

    他坐在至高之处,

6  自己谦卑,

    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7  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

    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8  使他们与王子同坐,

    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9  他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

    为多子的乐母。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神的百姓知道,

无论陷入何等绝望困境,

神都会来救拨我们,

进入祂在耶稣基督里的旨意中。

每个在基督里的心灵历程,

都有一个向上的趋势和喜乐的目标。

 

祷告:

神啊,

我探索自己的内心,

只发现令人惭愧、绝望的因素。

我环顾周遭世界,

只见堕落和挫败。

于是我抬眼望祢,

便看见救赎和爱。

感谢赞美主!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17章|两只鹰


十七章的背景与第十二章1至16节一样,回顾西底家的悲剧。西底家代替了被掳走的约雅斤为王,而他背叛了巴比伦,使尼布甲尼撒二世挥师耶城,将其毁灭(主前587年)。


以西结以谜语的方式,来讲述这个被掳的故事:尼布甲尼撒二世,像鹰一样,飞到耶城,把他们掳走,他们则像矮小的葡萄树要向他(尼布甲尼撒二世)卑屈;另一个鹰(埃及)出现了,指的就是公元前591年,埃及法老萨梅提库斯二世,入侵了巴勒斯坦【1】,西底家则与他结成联盟,向它求助,希望它能改变他们的处境,一同来对抗尼布甲尼撒。没想到,他们却像枯萎的葡萄树,表明与埃及的联盟失败,埃及这只鹰并不能带给他们希望,反倒带给他们厄运(9,10节)。


老鹰在古代近东文化里,代表着天空之主,代表着力量和速度,也往往是不祥与破坏力的象征【2】。这两只雄鹰,对犹大而言,都不是什么吉祥之物,但相对而言,第一只鹰对他们的伤害及毁灭程度更大。所以,在11至21节,先知叫西底家作出决策,要他来顺服尼布甲尼撒二世这只鹰,接受他的奴役,因为这是神的裁决,假如他们想寻求埃及这只鹰,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对以西结而言,政治正确,必须与忠诚于雅威相结合,如果只考虑外交政策上的优劣,而缺少对雅威的忠诚,则是自我毁灭的做法,如西底家,他对尼布甲尼撒的反叛,同样是对雅威不忠,因为他跟巴比伦王的盟约,是指着以色列的神雅威所发的,这就等同对雅威的誓言一般(19节)。


不过,先知的话语没有在此停止,反而在22至24节说,雅威亲自把它(葡萄树)种在一个高山上,并使它长成大树。看来,复兴的应许终将有一天会出现。


 

03

默想之一


犹大为什么会走上失败的道路呢?是因为他们缺乏长期的顺服,他们往往是敬拜真神之后,没过多久,就转向周遭国家的神明,包括他们对巴比伦的臣服,也是十分不情愿的,这也正是他们寻求埃及帮助的原因。


我们也很难在一件重要的事情上,保持长久的顺服。毕德生(Eugene H.Peterson)曾说过:我们认为凡是可达成的目标,就应该快速且有效地完成,我们专注的事件,被三十秒的广告套牢。我们对现实的观感,可以被三十页的书摘所摧毁……每个人都很匆忙……没有人有耐心等候最终的成果,人们过着像观光客一样的生活,只想抓住最有乐趣的片刻【3】。” 


毕德生的话是在挑战我们吗?看看我们每天的灵修,看看我们每周的崇拜,我们是在匆匆完成吗?感到无聊、无乐趣吗?要知道,这样的态度会使我们日趋堕落,因我们无法以速成的态度与神建立关系,我们无法通过一周、两周或几个月的操练,就使灵命成熟,与神同行需要长久的忍耐和顺服。


试检讨下自己,每天的灵修状态和每周的敬拜生活,你是否显得行色匆匆?


【1】相关历史可参考Joseph Blenkinsopp著,张洵宜译:《解经讲道注释丛书:以西结书》(台湾:教会公报社,2010),页94。

【2】同上。

【3】  Eugene Peterson,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Downers Grove,I11.:Inter Varsity Press,1980),11-13.


 

04

诗   篇

诗篇 第六十  六十一篇


60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61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60-61篇 | 悲剧

 

对祷告者而言,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被神丢弃。这种无望的光景,也被融入祈祷中,60篇反映的就是这一实情。

 

1-5节:神对百姓发怒,连地都震动,人已无处可躲,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这些百姓被打伤,已昏迷,如喝醉了酒,东倒西歪,无自保之力,吃尽了苦头。神,彻底丢弃了百姓(1-3节),他们败落如丧家之犬,唯一能振奋军心的就是:那“真理的旌旗”,与“雅威的右手”。可是,祂会为敬畏祂的人,再度施行拯救吗(4-5节)?

 

6-8节:看来唯有信靠祂,才能带来曙光!因雅威曾经说过“我要欢乐,我要分开示剑”、“基列是我的”……。这些地方都曾经是雅威赐给以色列的产业:基列是约旦河以东的以色列领土,玛拿西半支派横跨约旦河两边,以法莲与犹大是西岸的主要支派。

 

想想神征服外邦时所说的话吧:“摩押只是沐浴盆,以东只是我的鞋柜”!那最强大的非利士,也向祂欢呼,向祂俯首称臣(6-8节)!

看来,祈求神,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9-12节: 有了前面对雅威作为的“回顾”。面对如今要“攻克坚固城,穿过以东地”的战事,何足挂齿?雅威是以色列百姓的能力,在祂的帮助下,就能践踏敌人。

 

祷告者经常非常直率地向神呼求,这种未经深思熟虑,即兴而发的祷告,也有“仪式”感。这就说明,越是在“诗篇”传统里浸淫,越能锻炼出“美文”的格式,同时又不失率直真挚之情。61篇堪称典范。

 

祷告者情感暗淡,而他的祷告,并没有因此停滞,反而坚强地依靠神——“磐石、避难所、坚固台、帐幕、隐秘处”……。这一连串颇有个性的词,使祷告亦愈显得可靠。如磐石般坚固而粗犷,似避难所与坚固台一样特意而建造;又如帐幕般精心搭建,似隐秘处一般不容被发现。活在神里面是何等安全(1-4节)!

 

神不但使他的生命有保障,也使他的王位有保障!他的祷告,也越发显得有能力,不在沉溺于个人得失和安全之中。如今,无论处境如何,他都可以说——“我要歌颂你的名直到永远,好天天还我许的愿”。


 

05

默想之二


祷告不但直率,还相当悲情,甚至转化到希望,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正表明祷告世界的深入,你有无相同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