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3日 | 摩押是我的沐浴盆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八篇7-9节
7 神已经指着他的圣洁说(“说”或作“应许我”):
“我要欢乐,我要分开示剑,丈量疏割谷。
8 基列是我的,
玛拿西是我的,
以法莲是护卫我头的,
犹大是我的杖,
9 摩押是我的沐浴盆,
我要向以东抛鞋,
我必因胜非利士呼喊。”
省思:
本诗篇用以色列民熟悉的一系列名词来
表现救赎的主题:
应许地中的示剑、疏割、
基列、玛拿西、以法莲、犹大等地,
都在神的手中任其调动;
而历来与以色列为敌的摩押、以东、
非利士等国则都降服于神。
永恒的救恩史就融入了当地的地理名词中。
祷告:
神啊,
我愿能切实地感受到祢在
我周围的城镇、国家中掌权——
经历到祢的应许、
坚信祢的得胜,
藉着我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6章|雅威的控诉
现在,雅威的打击面扩大到了以色列的众山,为何呢?这些非生命受造物,有得罪、冒犯造物主的地方吗?不是,乃是因为以色列人在众山上,安设了许多让人顶礼膜拜的偶像、日像和邱坛。等于说:把这个分别为圣的国土,摆弄得与周遭国家敬拜偶像的地方完全没有两样。雅威像侦察员一样,巡查以色列的大山、小岗、水沟、山谷,将其中的偶像、邱坛、日像全部打碎,也要处死那些膜拜者,把他们的尸首扔到偶像面前,把他们的骸骨抛在邱坛的周围(1-7节)。
而那些流亡者,因战乱从犹大各地逃窜、或被流放到帝国各处的百姓,却要想起他们所遭遇的一切灾难,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背叛。这些人要来记念雅威,并懊悔自己曾经不忠的恶行。在雅威的审判下,这些为数不多的人会活下去(8-10节)。
这确实是绝处逢生的鼓舞,与以西结一同被掳到巴比伦的百姓,需要承担起使命,好使刑满释放、归回的日子再蒙怜悯。因为如今的耶城,已经无可救药,虽然遭遇空前浩劫,但他们仍不醒悟,仍在各山岭、高岗设邱坛。虽然是奉雅威的名,但其实很多都是迦南人的祭坛,以色列人接手过来为己所用。在所罗门时期,就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后经希西家的改革,有所收敛;但玛拿西时期又变本加厉了;就算今天,敬拜偶像之风依然如故。这让人非常清晰地看到――耶城没有任何希望了,他们只有继续被雅威审判的份(11-14节)。希望只能落在被掳到巴比伦的百姓身上,他们的任务实在艰巨。这也正是“他们就知道我是雅威”(6:14,7:27)在本书中一再出现的原因,意思是,这些被掳到巴比伦的子民,经过雅威的审判后,就能认识祂。
03
默想之一
以西结给我们展示了一副非常丰富的上主的面孔,这位上主为了自身的圣洁,决定毁灭不洁的百姓,而祂又不遗余力地为祂的百姓留有余种,设计未来。为了使祂的信息显得生动和特别,祂使用了一位让人看起来精神异常的先知以西结,来传达祂的信息,并以奇怪的动作与百姓沟通。看来,为了使百姓能明白祂的意思,祂毫不在意自身的形象如何,祂也宁可牺牲先知的形象,目的是要唤醒病入膏肓的百姓。
在新约中我们也看到,上主为了救我们,毫不在意祂自身的形象,祂成为一个被众人排斥、被祂子民厌弃、被不洁者杀害、软弱无助、饱受羞辱的人。
在历史中,上主为了使许多对抗祂的人的灵魂能被唤醒,祂容许祂的许多仆人被无辜地杀害,在这种看不到任何伟大、光辉的形象中,使人得到福音。
祂的这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表达祂对人的爱,一种近乎疯狂而毫无理智的爱!
试谈谈,读了以西结书这几章,你对上主的认识与之前的认识,是否产生了不同之处呢?
04
诗篇
诗篇 第四十四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44篇 | 尊严
流浪者是因着不孝,被仁慈的父亲扫地出门,而导致这般光景。他衣不蔽体,饥肠辘辘,更受尽坏人的欺负。遭遇此番,谁会为这个异乡客伸冤呢?谁还会给他一丝尊严呢?
因此,处在这种情形的流浪汉,很自然会想起父亲的一切:“或许我还有机会,最起码我可以做他的佣人,做儿子是不配的了!但,假如我回去,最起码有饭吃,不至于像如今一样,饥肠辘辘”!
诗44篇1-8节,给人看到的就是,一个落魄的异乡客,如何以祷告来回顾曾经蒙福的过去——
1-3节,他先回顾神如何对待祖先——“赶出外邦,栽培列祖;苦待列邦,却使列祖发达”。他们能获得这一切,不是靠武力,全因着雅威的能力和恩慈。
4-8节,延伸出对神的求助——因为“你是我们的王,所以求祢使雅各的后代,这个与祢立约的后代,不再是丧家之犬,因祢才能使我们胜过仇敌,祢才能践踏我们的敌人”。
“就像我们的列祖不能靠武力得胜一样,我们也无力胜过仇敌。我们并没有能力与属血气的争胜。全世界、各行各业、各国各区,他们引以为荣,足以夸傲的就是武力、能力、智力,这一点我们岂能相比呢?回顾列祖怎样以弱胜强、击溃外邦的经历,是因着雅威而夸耀,因着祢的名而得胜。”
而如今,情势不妙:“我们被神丢弃了”!
9-25节,就陈述了这一悲惨的现况:神不但不与很软弱,毫无指望的他们一同去抗敌,反而离开了他们,甚至任由列邦把他们当渣滓到处扔丢,当作弱肉一样瓜分,成为别人的笑料。
正当他们身心灵备受摧残,而神,却好像袖手旁观,甚至还纵容敌人为非作歹。而这些异乡客,承受如此痛苦与耻辱,却仍然“尊从神的名,也没有忘却神。”可是,神呢,却使他们的性命伏于尘土(25节)。
那现今的问题:“神还能救我们吗?”祷告者在绝望中,怀着不是很确定的心思在哀告(26节)。
05
默想之二
在绝境中,诗人以祷告来恢复他的尊严。你有过类如诗人绝望的处境,和类似的做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