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30日 | 他们的智慧无法可施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23-32节
23 在海上坐船,在大水中经理事务的,
24 他们看见耶和华的作为,
并他在深水中的奇事。
25 因他一吩咐,狂风就起来,
海中的波浪也扬起。
26 他们上到天空,下到海底,
他们的心因患难便消化。
27 他们摇摇幌幌,东倒西歪,
好像醉酒的人;他们的智慧无法可施。
28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领出他们来。
29 他使狂风止息,波浪就平静。
30 风息浪静,他们便欢喜,
他就引他们到所愿去的海口。
31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
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32 愿他们在民的会中尊崇他,
在长老的位上赞美他。
省思:
在商业天地中,
我们觉得
大可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掌控复杂的商机。
然而另有一些权势和力量,
却是人的精明无法左右的。
人生中有些风暴,
光靠智谋不能安度。
祷告:
正当我有把握地安排了自己的人生,
就有突发的情况将这搅乱。
主啊,我需要学习明白——
人生不是我能安排掌控的一件事,
而是祢所保护、引导的一次历程。
请帮助我藉着我主耶稣基督
学晓这一点。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2章|奇特的呼召
二章至三章,与第一章连接在一起,记录了以西结奇特的蒙召。这个呼召,对于基督徒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必须把他那奇特的蒙召,与以色列在危机中相当独特的信仰联系起来。以西结被称为:人子,在这里可以直接解释为“平常的人”或“被掳百姓的代表”,这个片语,在后来慢慢发展出独特的“弥赛亚”内涵(但七13)。
在以色列的危机中,以西结蒙召去宣告相当特别的信仰,因为他们现在活在十分痛苦的光景之下。在经历难以忘怀的痛心事件——主前598/597年耶路撒冷遭遇浩劫,他们来到了巴比伦这外邦之地。如今,按照传统的圣约神学,当他们离开了耶路撒冷,他们的神雅威,就不再临在这群不洁的百姓身上,也不会与世俗世界同在。
这就是以西结蒙召要面对的危机,也正是作为祭司阶层的他所关注的。他针对的对象,是从犹大地被放逐于巴比伦的百姓。在雅威看来,这群可怜的难民,尽管流落异地已经五年了,但他们仍旧毫不反省,是一群面无羞耻、心里刚硬的人(2:4),他们甚至不会听以西结的话(2:7)。
然而,以西结被授命进入这充满危机的以色列群体中,去宣告雅威的命令。使他们知道,雅威能够自由地在各地行走,不限于在耶路撒冷的圣殿,而且可以临到这些活在外邦不洁之地的被掳的群体之中。
雅威在对以西结说话的时候,采用了祂呼召摩西时的方式,祂告诉以西结,尽管他所面临的,尽是荆棘和蒺藜,而祂将要像带领摩西一样带领他,要知道,摩西正是在荆棘丛中看见了上主。雅威唤醒以西结的“西乃记忆”,目的就是要以西结知道,前面的艰难,如同摩西的艰难一样,而雅威口中的话,就是以西结的力量,这也正是为什么雅威会说——你要吃我所赐给你的(8节),显然,这个写满了雅威的审判和救赎的书卷,是以西结蒙召,能在如同蛇蝎的百姓之中,持续服侍的根源(9-10节)。
03
默想一
正统的犹太拉比,禁止三十岁以下的人阅读以西结书的前三章。他们认为,年轻人尚未预备好如此直接面对神的荣耀[1]。看来,在以色列的传统里,十分看重人在领受启示和接受上主呼召的神圣性。
在这一方面,给基督徒有着深感锥心的提醒,我们来敬拜神经常带着轻率、不以为然的态度,以为耶稣就像是老友一样。对神的呼召(比如呼召我们来敬拜祂),对神的侍奉,也缺乏该有的严肃,忘记了我们所面对的神,是在荆棘的火焰里出现的上主,祂对朝见祂的人有圣洁的要求。
在下个礼拜,当你进入敬拜之地,试着联想一下,以西结蒙召面对神的情形,看看是否会被提醒——自己该如何以谨慎、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来面对神。
[1] 参杨腓力(Philip Yancey)、昆布兰(Brenda Quinn)著:《与圣经有约》(台湾:圣经资源中心,2012),页189。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三十八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8篇 | 流亡
这个忏悔的祷告,与第七十篇同样用“记念诗”为标题(看小字)。意思是:将情况带到雅威面前,呼求祂的行动。
忏悔者痛苦万分:有罪恶重担压肩,又因患了浑身生疮流脓的疾病,而苦不堪言;加上亲友离弃,仇敌陷计谋害。他一边向神认罪,一边又夹杂着因别人对他不公平待遇的申诉。
重担既出于内忧,又来自外患,痛苦既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灵上的,更是来自神的惩戒。他祈求神将烈怒减弱,祈求神因怜悯而缓和祂的怒气,因为神的审判令他如万箭穿心般痛苦万分(1-2节)。
忏悔者一再重复“因”字(3a、b、5节),表明他知道这次的病痛是神的惩罚,这究竟是因为犯罪的自然结果,还是来自主直接的报应,不得而知。满身是病,令他谦卑下来,他深深觉得这重担,他担当不起(3-8节)。
他继续痛定思痛:他决心在神面前全然敞开(9节)!他深知时日不多,看不到前面有任何希望(10节)。
他的那些朋友们,像逃避瘟疫一样(和合本:灾病),在他最需要别人扶持时,愈加离开他(11节)。他的那些敌人呢?得势嚣张,要定他死罪,而他却只能有口难辩,因为不会有人在意他的话(12-14节)。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候上主(15节,和合本:仰望)!回顾他流亡的年日(或许是在希伯仑躲避押沙龙的时期......16节)。那个悲惨的日子不堪回首:他差点倒下了(17节)。
他决意认罪,为自己的恶行忧伤(18节)!不过,有个难题还是需要神解决——有人无故攻击他。尽管他的罪不论有多严重,但他认为,自己依然是选择追求良善之人。
最后,他充满哀恸,急迫地恳求雅威,不要撇下他,也不要远离他,快快行动救赎他。是的,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05
默想二
圣经的语言有两样特点: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没有自上而下,就将变得庸俗与浅薄,与世间帝王的圣旨,街间俚语,及束之高阁的牌匾没有两样,毫无权威可言。另外,假如没有自下而上,则成为不可经验之言,永远只是少数人之专利、或假传圣旨者的工具。神的话语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这两样看似矛盾的特点,缺一不可。诗篇正好就是自下而上的圣言,装满了人类心灵、世间万象的真相,让所有就近它的人,能感同身受,并在其中深深得益。你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