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2年8月27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46天前 | 286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得饱美物
2. 每日经文 | 哀4章-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
3. 默想之一 | 控诉
4. 诗篇| 诗35篇-盼望
5. 默想之二 |需付代价却有价值的信仰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7日 得饱美物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4-9节



4 他们在旷野荒地漂流,

   寻不见可住的城邑,

5 又饥又渴,

   心里发昏。

6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搭救他们;

7 又领他们行走直路,

   使他们往可居住的城邑。

8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

   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9 因他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

   使心里饥饿的人得饱美物。

 

省思:

每日的饥与渴都提醒我们――

人乃是有缺乏、不是自足的,

需要接受帮助才能生存。

神不仅在我们里面制造了需求,

也为我们提供了满足。

一水一餐的饱足都显示

神创意的供应和拯救的恩慈。

 

祷告:

“愿我口能述说救主无比的尊贵,

唱出祂光华四射的荣美!

我要歌颂祂的荣耀公义,

赞美祂救我的奇妙恩典。”

(Samuel Medley,“O Could I Speak the Matchless Worty”)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哀歌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哀歌》4章|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

 

第四首哀歌,诗人由自己的苦情,转向耶城的苦情,方法是先追忆以往的辉煌光景。其实,越是这样追忆,越是显出如今的悲惨。黄金何在?纯金虚无,精金成瓦瓶(1-2节)。而且,他们人性中所有的尊严也不复见,连野狗都不如(3-4节),他们活得猪狗不如,甚至把自己的儿女都煮来吃(10节)。在正常的社会里,富人会有尊严,而如今,富人穷人都一样了(6-8节)。在面对敌人围城时,人人都落入饥饿与恐惧之中,这种活着的悲剧,比死亡更可怕(6-9节)。


11至22节,再一次回到雅威的怒气这一主题中来(11节),是衪纵火焚烧圣城。其中的原因是犹大领袖的罪恶,他们一直无法无天地活着,得不到公义的报应(13-14,16节);而百姓呢?错误地仰望外国势力,他们与埃及联盟,但这些势力却不能救赎他们(17节)。


最后,本首哀歌以一线曙光结束:锡安的民啊,你罪孽的刑罚受足了,雅威必不使你再被掳去,以东的民啊,祂必追讨你的罪孽,显露你的罪恶(22节)。


这看似极其有盼望的结束,会是信心的眺望吗?也不尽然,因为尼布甲尼撒摧毁了不能摧毁的圣城,烧毁了那不能烧毁的圣殿。那时,神究竟在做什么?根深蒂固的信念,已经被连根拔起了,虽生犹死、虽死犹生的耶路撒冷,还能怎样响应呢?他们要在灾难中寻求盼望,又要带领人进入盼望之中,这任务是困难的,唯有对神有深入认识的人,才能胜任,而所有的信任总会带有怀疑与抗拒,尤其是经历过苦难与摧残的人或群体,能够在废墟中产生盼望吗?



03

默想之一


在神的百姓经历信心危机时,哀歌产生了特殊的灭亡与盼望相结合的神学。圣城在主前586年被摧毁。雅威一直会与祂的圣殿和子民同在的信念,彻底被摧毁了!犹大这立约的群体,尽管经历了南北分裂、政局动荡,在主前721年北国灭亡,但因为大卫王朝仍存留了四百多年,他们因此固执地相信:靠着神与大卫所立的约,大卫的子孙们与神有特别的关系(撒下七),耶路撒冷也永远不会被破坏,因它是神的居所,神难道会让仇敌攻占自己的家园吗?在希西家王时,当西拿基立攻打耶城,却被神秘地打败了(主前701年),这令犹大对神的保守坚信不疑。然而,这种必胜主义的信心,最后彻底被摧垮了。


基督徒在阅读哀歌时,会看重3章22至25节,并认为这是哀歌的核心,往往忽略与轻视了哀歌当中大量的痛苦和绝望的成分,过分强化救恩的正面效能,容易导致不够忠诚、客观地看待圣经。毕竟这一段所表达的盼望,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产生的,将它发展为坚实的必胜信念,依据不足,更何况哀歌的最后是以全然绝望结束的(5:22)。


这种粗浅的必胜主义信念,也容易忽视信仰人生的阴暗面,当人遇见灰暗的事实时,会产生过分排斥与抗拒的情绪。生命缺乏怀疑与不稳定,也是一种不平衡。


你会有必胜主义的偏差吗?




04

诗篇

诗篇 第三十五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5篇 | 盼望


35首是在四面受敌的情形下,带着盼望的祷文。


祷告者的处境非常不寻常,而他对神的倚靠,也非常不寻常。一开头,他就投身在雅威身上,他认为,在兵力悬殊之下,而得胜全在乎雅威是否出战,不在乎战技精良,而在于那位“我是拯救你的”雅威。


在4-8节,出现了六个“愿……”这一切成就!


祷告者认为“寻索我命的人”等于挑战雅威,雅威的使者必要追赶他们,像用大风吹散糠秕一样,恐惧与绝望可想而知了。尽管他们诡诈阴险,没想到射出去的箭却折回来打中自己的心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公义自在!与雅威拣选的百姓作对必遭如此灾祸。


如今,祷告者尽性地说:“连我的骨头都要说,雅威啊,谁能像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


11-18节这段,是祷告者另外一段经验之谈:遭到朋友的加害,密友的出卖,而蒙昭雪的经历:曾经是一起的弟兄,今日却坐在法庭的另一边作控诉;曾几何时,他如此善待他们,当他们有病时,自己穿上麻衣,为他们禁食,刻苦己心,对待他们如弟兄。现在落难了,他们却如外人一样,坐在饭席上,公然凌辱他!


而雅威看人、对待人完全不同!当他发出:“主啊!看,救我脱离他们对我的残害吧!救我脱离凶猛的狮子吧”。改变了!突然出现截然不同的情绪,人生的主调再度出现:我在大会中要称谢祢,在众民中要赞美祢(18节)。


回顾这一切(19-28节),他感慨万千,人心不古,人人都喜欢随大流,因为随大流最“现实”。世界的舆论经常是无端的谎言!幸好,伸冤、判断最终由雅威说了算!祂必不容这群趋炎附势的人有好出路(26节);而喜悦选民(我)、站在选民(我)这一面边的,雅威却要悦纳他。


他呼召众人,“当尊雅威为大;雅威喜悦他的仆人平安,我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时常赞美你”,这样的结果,是十分合宜的!


05

默想之二


本首祷文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人生是被呼召去崇拜,去赞美的。这种人生可能是没有权势、也没有财力的人最上善的选择,你会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