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3日 | 那地就污秽了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六篇34-39节
34 他们不照耶和华所吩咐的灭绝外邦人,
35 反与他们混杂相合,学习他们的行为,
36 侍奉他们的偶像,这就成了自己的网罗。
37 把自己的儿女祭祀鬼魔,
38 流无辜人的血,就是自己儿女的血,
把他们祭祀迦南的偶像,
那地就被血污秽了。
39 这样,他们被自己所作的污秽了,
在行为上犯了邪淫。
省思:
以色列进占迦南的那段年日并不光彩,
本该意气风发地按神的应许去得地,
结果却是一连串的变节和妥协,
不但未向迦南人
介绍自己所信的圣洁真神,
反而采用当地以孩童献祭的野蛮仪式。
那应许中的“流奶与蜜”之地,
因人的悖逆,竟流着无辜孩童的血。
祷告:
“求主帮助我们
不向我们所遣责的邪恶示弱妥协;
始终寻求祢的救恩,引以为荣耀。
赐我们智慧与勇气,
事奉我们所尊崇的主。”
(Harry Emerson Fosdick, “God of Grace and God of Glory”)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哀歌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哀歌》第1章|虽生犹死
哀歌哀叹主前587年耶路撒冷的灭亡,以及犹大被巴比伦血洗的惨状,其中涉及到土地、君王和圣殿的毁灭。圣城被毁成为旧约信仰的失落时刻,哀歌就是在表达这因圣城被毁而产生的深切悲情。
哀歌由五首独立的诗歌组成,可以理解为五歌合集共同表达同一主题――对如今的悲惨处境作出抱怨和抗议,也有几分喜乐和盼望(3:22-39),不过,这个喜乐的气氛,是镶嵌在哀叹之下的,并不是带着真正的盼望,反而衬托出更为悲哀的情绪。
哀歌其格式非常工整,一、二、四首都有二十二节,每一节都以希伯来文的字母开头(希伯来字母有二十二个)。第三章则是一种变体,每三节用同一个字母,共66节;第五首是字母诗。这种格式化极具韵律,最适合表达澎湃的感情,像中国的唐诗和西汉兴起的赋的体裁,极具韵律,也最适合表达热烈的感情(音乐也一样)。凡是要表达更深的感情,就需要更清晰的格式,这种格式的力量在于能够表达人的深切痛苦,在痛苦中触及心灵。悲哀中没有太多教导的意思,而是让人感同身受,一起来体会悲哀,或许在悲哀的至深处,也只有信仰才能给人安慰。所以哀歌只是在等候信仰,恰如受苦的人等候神一样。不过,这种等候也不是确切的态度,而是一种不稳定的情绪;在等候中带着悲切与对审判的抗议。那么,盼望只是潜在的力量!也就是哀歌会以“你竟全然弃绝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结束的原因。
第一首,耶路撒冷的哀号(1:1-22)
1至7节,耶路撒冷曾是蒙拣选与眷顾的城,神也曾在其中透过大卫以及他的子孙,设立宝座,使其治理井然。如今,却如死了丈夫的寡妇,无依无靠、悲伤凄切,也被人欺负,那些曾经是朋友的,却反目为仇(1-8节)。
失去宠爱的犹大,被放逐到外邦中,像一个四处漂泊的弱女子,常被人追赶(3节)。也没有人再到耶城朝圣,一片荒凉,能听到的只有哀声(4节)。反过来,曾经的敌人,则来管辖她,让她服苦役(5,7节),她成了落难的贵妇(6节),更显悲凄。
8至22节,描述耶城的光景:因犯罪,如同女子与别人有染(成为不洁之物),被丈夫抛弃,最后也落入红尘――衣不蔽体,污秽在衣襟,饱受羞辱。更可悲的是,她在苦境中哀求,期望能脱离火坑,却呼天不应(9节)、无人安慰(16,17节,21节);她把这化作对雅威的认罪,以及按常规的哀歌格式来求神惩戒敌人,也只能到此结束,并没有听到神拯救的声音(18-22节)。
03
默想一
哀歌结合了挽歌的体裁,挽歌是对死后的人表达悲伤之情,而哀歌则哀叹虽生犹死的生命。经过蹂躏,被毁灭的耶路撒冷,并不是全然没有生命,但这种生命是苟延残喘的,是欲死未能,欲生亦难的状态[1]。
虽生犹死,虽死犹生的情绪描述,能加深你对哀歌的体会吗?
[1] 对这种虽死犹生,虽生犹死的状态,可参考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533。
04
每日诗篇及简释
诗篇 第三十一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1篇 | 哀歌
诗篇中有着大量的“哀歌”,以探求生命中最黑暗的部分。
一开头,祷告者求神保守他的尊严(1节),使他在灾难中,依然有所靠,依然有所求!他的祷告声急促,求神侧耳而听(2节)。
他求神引导(3节),因为四面受敌,毫无出路,唯有求告雅威,更何况不知有多少不测之灾在前头呢(4节)。
他说:将灵魂交于神,唯有诚信可靠的雅威,才有能力保守他的生命(5节)。
他也由此相信:自己可以获救,因他是站在雅威这一边(6节);更何况,雅威是慈爱的(7节)。就以往经历而言,当他落入敌人的陷阱时,雅威未曾把他交付,反而使他站在宽广之地(8节)。
9-15节,进入第二轮的祷告,长期以来,他都在艰难处境中,患难使他心中忧愁,眼睛都干涩无光,一年、两年、三年……,如今,希望化作了忧愁,而愁苦已将生命腐蚀。他曾被人羞辱(11节),遭敌人落井下石,朋友也竟然远离他,甚至他,成为人见人厌的过街老鼠。
看来,只有投靠神了!在这毫无希望的境地里,他发出串串祈求(16-18节):
求祢救我脱离仇敌!因这是当务之急,也是一直的痛苦。
求祢光照我!因唯有得到神的慈爱和看顾(脸面),才能重整。
求祢让我不羞愧!期望神能改变他的处境,也恢复他的尊严。
求祢使仇敌羞愧!为了公义,求神使敌人落入阴间,这是最好的惩罚。
功夫不负有心人,至终换来了满满的见证(19-22节),他说:神为那些投靠祂的人所施的恩惠,和给的报答,非常浩瀚;而且还使他们避免中敌人的诡计。他自己就是见证——雅威施慈爱于他,使他深得保护,如同在坚固的城墙里;甚至当他落入困境而呼求神时,神赐下了应允。
故此,他呼召:“雅威的圣民啊!你们要爱祂,祂也要保护跟从祂的人,却要报应那些背离神的人,你们仰望雅威,要坚强壮胆(23-24节)!”
05
默想二
哀歌给苦难的人生,带来一些重要的启迪:
首先,在困境中,信徒必须定睛在神的身上;
其二,神接受信徒直接并诚实的祷告,无需巧言;
第三、神期望信徒在苦楚的遭遇中,透过信心和颂赞来见证神;
第四、对那些逼迫信徒的人,神将作他们的对头,并要为敬畏祂的人伸冤;
第五、对那些因自身犯罪而陷入苦境的求告者,当尽快认罪和寻求赦免,因为神对立约群体也要审判。
今天,你的祷告范围有无宽阔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