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4日 | 然而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六篇40-46节
40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他的百姓发作,
憎恶他的产业;
41 将他们交在外邦人的手里,
恨他们的人就辖制他们。
42 他们的仇敌也欺压他们,
他们就伏在敌人手下。
43 他屡次搭救他们,
他们却设谋背逆,
因自己的罪孽降为卑下。
44 然而,他听见他们哀告的时候,
就眷顾他们的急难。
45 为他们记念他的约,
照他丰盛的慈爱后悔。
46 他也使他们在凡掳掠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
省思:
我们表达因果关系时,是用“因而”;
神却用“然而”一词来联系因与果。
按照逻辑,“罪”的后果是责罚,
但依据福音,结果却是救恩。
“然而”是圣经中最重要的词之一,
奇妙地将人的罪和神的救恩连在一起。
祷告:
神啊,多令人快乐的发现!
每一次的认罪,没有带来定罪,
反而经历到祢的赦罪:
“被尊崇的主,被尊崇的王,
让我们都蒙怜悯,也都给予怜悯。”
(Gerard Manley Hopkins,“The Wreck of the Deutschland”)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哀歌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哀歌》第2章|虽死犹生
1至12节,令人不能释怀的是,耶路撒冷如今所遭遇的惨状与凌辱,是因雅威的怒气,因为在以往的日子,衪只会对以色列的敌人发怒。如今,雅威却用以往对待敌人的方法来对待曾经的情人;向旧日的朋友宣读讨伐檄文,对耶路撒冷这以往的圣城宣战,而且发出圣战。
如今,举国上下全部瓦解溃败,人从极高之处被摔下,粉碎了(1节),又如一切防卫系统全部瘫痪,只能眼睁睁地被敌人血洗(2节),没有招架之力(4节),敌人火烧宫殿(5节),攻破城墙(8节),连代表着最坚固的保卫系统――与神会晤的聚集处都被毁坏(6节),被丢弃了(7节);举国上下从王到首领、祭司与先知(9节)也都被瓦解了;从软件到硬件(7-9节),从原先的稳妥到如今都成了幻灭(9节,从先知的异象中看出),从官长到民众,已彻底被毁灭了(10-11节)。
在12至22节,诗人表达自己的悲痛。他看着全城幸存的男女老幼,都在哀哭,甚至有人在临死前,希望能得到一丝缓解――他在母亲的怀里将要丧命,对母亲说“谷、酒在哪里呢?”这种临死前希望能吃上一口,喝上一口的情形,更显悲伤(12节)!
这位充满悲情的诗人,想尽一切办法安慰这些痛苦与失落的百姓,但这些百姓的伤口如海一样大,岂能得到安慰呢(13节)?
诗人也在悲中生怒,因为是先知和领袖们,使百姓走迷了路,违背了圣约,导致今天的悲惨后果(14节);使他们遭到万人讥笑(15节)和欺负(16节),也被雅威咒诅(17节)。
第二首跟第一首的最后那里一样:自18节开始转入祷告与哀叹,盼望神能听见哀声(18-19节),看见苦情(20-21节),转回怒气(22节)。……就此为止,仍然没有回音……这更显得失落和忧愁,假如全然没有了希望,那就作罢,但经历浩劫和死亡的耶路撒冷,犹如一个濒死的妇人,却仍然活着。这不是更为痛苦吗?
03
默想之一
哀歌,在上主面前流露出不加掩饰的真诚,甚至对上主的不信任,以及对上主的控诉,哪怕他们在祈祷,也不是很信任地祈祷。尽管在第三章有些信心的宣告或流露,但也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在类如濒死状态时,人的信仰和情感是极其不稳定的,也不一定可靠。
这点对我们今天很有意义——信仰并不是要求我们只能有一种面向——绝对的道德主义,不容怀疑的僵化性思想。生命本身就有不稳定性,容让我们反复及有困扰。当然,那种信心满满的宣誓,是会占据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但哀歌让我们看到——这不是必须或必然的。无论在什么样的光景之下,我们都可以对上主完全地真诚流露。
试分享:你有过这种虽死犹生、虽生犹死、欲罢不能的痛苦经历吗?在那时,你的信仰、你的情绪会怎样呢?
04
诗篇及简释
诗篇 第三十二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2篇 | 快乐
一个人为着罪而忏悔,他的心灵有可能快乐吗?有可能!本诗一开头,就以“有福”来打头!
所有的恶行,无论是心思上的,还是行为上的,其实都是冒犯了神。而这些罪,却都能被除去!这怎能不是人间至福呢?更何况,罪被赦免之后,还能将无罪的生命实践出来,心灵也能被重塑,而变得正直,没有诡诈,可以与神的恩典互动。这真是有福了(1-2节)。
忏悔者回忆过去无福无乐的经历(3-4节)。曾几何时,他闭口不认罪!而这种顽梗的态度,导致生命彻底被腐蚀,整个人都像是散了架,神情恍惚。罪中之乐是短暂的,换来的是日夜叹息,终日诚惶诚恐。罪也掏空了他的身体,连精液也被耗尽。
那,罪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向神“陈明”罪案,“不隐瞒”自己的恶行。因你无法解除自己的罪,唯有向雅威承认过犯,恶,才能被处理(5节);喜乐,才能被恢复!
悔罪者将这经验,罪被赦免所能带来的喜乐的经验,传授给别人,他自己就是一个活教材,一个由犯罪而被赦免,由痛苦而转向喜乐的人(6节)。
是的,人的罪,雅威都能赦免,生命可以得到重整,喜乐可以再次恢复!那么,洪水泛滥又算什么呢?当神如同挪亚时期发动洪水来审判世人之时,对悔罪者,却网开一面,并将以恩典相待!在四面楚歌之时,祂成为悔罪者的藏身处!
回头吧!聆听雅威的劝告吧,祂将指示你当走的路!别再像无知的骡马,硬着颈项,不思悔改。回来吧,倚靠你的主!祂必用慈爱四面环绕你!
05
默想之二
悔罪是让人有机会重新来过,良心可以得到洁净,避免重蹈覆辙。然而,悔罪确实是一个人最难采取的行动。因为悔罪不是简单说一声“对不起”,然后,继续我行我素!悔罪表明整个人生的重心转移,由自身一意孤行的执拗,转为聆听上主的话语;由自我的追求,转为寻求上主的荣耀——为上主而活的决心与行动。
悔罪诗也正是表明了这些特色和功用。常年学习悔罪的操练,对基督徒而言,是必须的!因我们唯有主动地将自己的生命放在主的光中,才能看清自己的本性,以及上主要在我们身上所成就的,是何等伟大的工程。你从中可学到什么样的功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