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5日 | 没有一个软弱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五篇37-42节
37 他领自己的百姓带银子、金子出来,
他支派中没有一个软弱的。
38 他们出来的时候,埃及人便欢喜,
原来埃及人惧怕他们。
39 他铺张云彩当遮盖,
夜间使火光照。
40 他们一求,他就使鹌鹑飞来,
并用天上的粮食叫他们饱足。
41 他打开磐石,水就涌出,
在干旱之处,水流成河。
42 这都因他记念他的圣言
和他的仆人亚伯拉罕。
省思:
在自然界中,特别于非常时期,
强者得以存活,弱者则遭淘汰。
在恩典的世界中却完全不同,
弱者和强者一样受到照顾。
离开埃及不是一次可怕的亡命,
乃是神出于恩典而预备的一次拯救,
为招聚祂的百姓进入新的生活。
祷告:
“于黑暗的包围中,恳求慈光引领,
导我前行;
黑夜漫漫,我又远离父家,
主保守我脚步,导我前行。
不求望见远景,只求主一步步引领。”
(John Henry Newman, “Lead, Kindly Light”)
阿们。
02
每日旧约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四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44章|无可挽回
四十四章是对寄居在埃及的这群人所发的审判,也是耶利米公开侍奉的最后一次所发的预言。下一章所记载的对列国审判的预言,出于比较早的时期。
流亡到埃及的这些穷困潦倒的百姓,将遭受一个无可挽回的审判,其中的原因是:
因他们并没有改变在耶路撒冷时那个拜偶像的恶习,甚至,他们还变本加厉,很快就把在家乡崇拜迦南神明的习惯,嫁接到敬拜尼罗河神明的身上。他们与埃及人一起拜埃及的偶像(1-6节)。
雅威对这群余民的态度十分负面,祂要耶利米去宣告审判的信息,要把他们在埃及就地正法、就地处决(7-14节)。当耶利米这样宣告了之后,可悲的是,这些死到临头的余民,对神的态度,仍然是轻蔑,公然说——并不打算听从这些神通过耶利米所说的话(16节)。
他们不听耶利米的话,或许有些道理。当他们来到埃及后,确实短暂地摆脱了巴比伦的奴役,也有了一些表面的自由;再加上埃及因尼罗河的水,较容易获得生产资源;埃及人对他们也较为宽容。或许,他们的生活,比原来在耶路撒冷时期要好一点。他们认为,如今生活得到了改善,是因为他们的妻子拜的偶像,这些偶像包括天后、金星等(15-19节)。
然而,耶利米坚持己见,依旧宣判他们这些行为的后果:背道、拜偶像是犹大毁灭的原因,也必然会是这些逃亡至埃及的难民的报应。因为这些难民,在埃及也犯背道与拜偶像的罪。甚至,逃亡到埃及的犹大难民,所依赖的埃及王法老,也要被巴比伦人毁灭。埃及的众神,是彻底靠不住的(30节)。
03
默想之一
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些沦落到埃及的犹太难民身上,学到什么功课?
首先,我们看到,犹太难民并没有从过去失败的历史或经历中,主动吸取教训。这方面,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相类似,也包括今天的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犯罪的天性。
其二,假如神的百姓有可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话,是因为听了先知的教训。我们从先知对历史的批判中看到,宣扬神话语的职事何等重要。对于今天而言,这是教会的立身之本,可惜的是,这往往被教会忽略。这是不是表明今天教会对人性与世界抱持着不切实际的乐观呢?教会假如要在当下的时代尽忠,必须重拾先知的异象——以批判、归正神的百姓的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为己任。
第三,从神的百姓凭自身顽梗的本性,所制造的后果看来,能赖以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神的恩典。这对于活在现今应有尽有的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尽管我们的本性往往不是以对抗来表达顽梗,而以行礼如仪的方式来对待神,这就显明我们对神的恩典的漠视。
04
每日诗篇及简释
诗篇 第十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9篇 | 自然与妥拉
诗19篇,显示出祷告者常年有规律、有框架的祷告的训练。他以三段整齐的结构来祷告。
首先,他颂赞上主的创造(1-6节)。
大自然仿佛是一位滔滔雄辩,热情奔放的颂扬者,在颂扬上主的创造。那些在近东文化里被称为神明的“太阳、月亮与众星”,在这里却以口来传扬它们的创造主,每一日,因着它们自身的运行不已,反映出创造主的匠心独运。穹苍的主角“太阳”,它欢腾而庄严,以整个天空来作为它的“帐幕”和轨道,它在其间奔驰它的“路”;它有时也“像”新郎或赛跑健将,以这些灿烂夺目的作为,来宣扬神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接着,祷告者颂赞雅威的妥拉(7-11节)。
雅威的妥拉,如同一位智者(近东文化喜欢将智慧比作智慧的妇人,在这里也用女性的她来表述):
因着她的全备,使与她接近的人,其心思被苏醒;她准确,与人类经验中的妥协、不真诚、半真半假,迥然不同,她能使愚者得到智慧。她正直,使与她同行的人心灵快活;她洁净,凡和她深交的人,都可获得远见卓识;她至纯至正,活力永在;她诚信可靠,至终要使天下归一!她,不但使人越来越认识到她的宝贵,也使那些与她相交的人心满意足!她更是使人常受提醒,至终获得永远的赏赐。
最后,他检视自我的卑微(12-14节)。
仰视穹苍,尊崇妥拉,却不能发现自我的过错,因为罪恶经常会隐藏,不是因为太小而看不见,乃是因为它太特殊,无法觉察。唯有暗中神的拦阻,以及神的解救,祷告者方能不至于犯大错!所以,只有神,才是他的避难所(他的磐石),使他不致在罪恶中消亡;也只有祂所立的永约,才能使他的言语和意念讨神喜悦。
05
默想之二
有人曾说这首诗是回顾创世记1-3章的有感而发。事实上,诗篇的思想都是根植于五经,用祷告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那我们的祷告有无体现圣经的思想呢?就圣经的某个段落,用诗歌的方式将其祷告出来,不妨是一个有趣、有意义的祷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