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3日 | 比敌人强盛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五篇23-25节
23 以色列也到了埃及,
雅各在含地寄居。
24 耶和华使他的百姓生养众多,
使他们比敌人强盛,
25 使敌人的心转去恨他的百姓,
并用诡计待他的仆人。
省思:
埃及人曾视古代以色列民为奴隶;
受辱的以色列民却自知是神的仆人,
并经历了祂的解救。
罗马人曾视早期基督徒为罪犯;
受逼迫的信徒却在基督里自认是罪人,
并获得了自由。
在信徒生命中常有这种强弱的逆转。
祷告:
神啊,
当我觉得自己无力行善,
不配得到爱,
我会记起祢对使徒保罗所说的话:
“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
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
于是在基督里重获勇气,
奉祂的名求。阿们。
02
每日旧约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四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42章| 表面听从
这群劫后余生的百姓,在惊魂未定之时,在救星约哈难的带领下,来见先知耶利米,他们特别期盼先知给他们指条活路(1-3节)
耶利米极富同情心地对他们说:他会求告雅威,只要出于雅威的,必然如实告知,必不隐瞒(4节)。众领袖及百姓坦言愿意听从雅威的命令,无论雅威所说的是什么,是凶是吉一概遵行,并以此为福乐(5-6节)。
十天后,耶利米将约哈难及其他首领,并那些百姓全部叫了来,在他们面前宣布了雅威的话,要他们留在家乡,他们将在此安居乐业,雅威也要扶持他们,不再降灾给他们,他们也将得到巴比伦王的怜悯(7-12节)。
但如果他们不听这些蒙福的话,非要下埃及去寻求帮助(24:8、10),以为这样可以逃避战乱和饥荒(13-14节)。反而,饥荒、战争及各样灾祸,必然会追上他们,雅威的审判会接踵而来,他们绝不能逃脱灾难(15-17节)。雅威要将曾经对耶路撒冷人的怒气,也照样发在这些逃亡到埃及的人身上,使他们在埃及地饱受羞辱和咒诅,直到他们被灭绝为止(18节)。
所以,耶利米警告他们,千万不可进入埃及!要反省自己,一直以来因自身的诡诈所带来的害处。因为从过去的经历而言,他们并没有听从雅威通过耶利米所说的话。虽然他们在几天前,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听雅威的话,无论祸福。而其实,当雅威说了之后,他们并不打算听从。假如他们真的如此执拗,要下到埃及,断然无法逃避刀剑、饥荒和瘟疫(19-22节)。
03
默想之一
约哈难及那些百姓,已经落到极其艰难的地步,但这些人对雅威的命令,也没有打算听从。在表面看来,他们坚决要听雅威通过耶利米所说的话,但事实上,他们只是表面听从,只是把耶利米的话当做是“参考消息”而已。他们一心想要的就是:神为他们成就自己已经盘算好的计划,并不打算要按照神的心意而行事。
卡森(D.A.Cason)批评教会在寻求神旨意时,往往过于草率和表面化。他说的话类似如下:
神赞成传福音,因此,神也会赞成我们所采用的传福音的方式,不管我们传福音的方式到底如何,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神的旨意会为我们传福音的方式签字画押。神是爱,因此祂必然反对教会实行管教,我们就援引神的旨意,为我们的善意背书。神要我们分别为圣,因此我们坚决抵抗反对我们的人,我们援用神的旨意来为我们的排他主义和苛刻而背书【18】。
卡森所说的情况,都是我们极其容易跳进的陷阱,如同被耶利米警告的那些难民。一旦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而不关注上主的旨意时,我们对神的旨意的理解,就会变得表面化;祂的旨意对我们而言,只是“参考消息”而已。
试反省,自己有无只是在表面上听从神的旨意的经历?
【18】卡森(D.A.Cason)著,顾华德译:《为了神的爱(下)》(台湾:天恩,2007),页255。
04
每日诗篇及简释
诗篇 第十七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7篇 | 苦难
这首诗,称为大卫在面临敌人重压之下而延伸的祷告,焦点十分清晰,将自己所受到的不公的遭遇,和看见的社会上不公的事实,直言禀报与上主,并要求祂,采取行动(1-2节)!
首先,他认为自己有此资格,可以求上主采取公义的行动!因他明心可鉴,在夜深人静之时,他没有想过见不得人的事,他经得住考验,在语言上未有过失(3节)。他也行得正,未曾跟从社会上的不良之风气(4节)。
所以,他敢如此对上主说:我的脚踏定了你的路径,我的两脚未曾移动过(你的命令)(5节)!
故此,他信心十足,呼求神采取行动!在他看来,神是他的友人(7节),视他为眼中的瞳仁一般,必将以爱的行动,伸手拯救落入灾难中的他,保护他(8节)。使他彻底脱离那些如同野兽般的敌人,远离这些令人恐惧的势力范围(9-12节)。他期望神,这位战士,为他去迎敌!将恶人打倒,彻底铲除他们(13节)。
祷告者最后将思维作了进一步的延展,因他悟出了一项真理:他为何会遭遇这些苦难呢?因为他与现实冲突!因着自己的价值追求,与这周遭的人所追求的,截然相反!世人以财富和儿孙满堂为立身之道(14节),而他却立志以神为乐,为满足,以忠诚于上主为人生的基石。
这些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的人们,却要同在一片天地里,怎能和平共处呢?水与火岂能相容?偶像与真神有什么相干呢?神的儿女与抵挡神的,彼此的交集肯定是微乎其微了。看来,大凡在这世界要敬虔度日的人,必将遭受这世界强者的逼迫,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不配有的人!
05
默想之一
祷告者认为,自己在神的面前是无愧的,却在世界中无立锥之地。他于是展开了祷告生活!通过对上主真诚的求问、反问,甚至是诘问,他也因此领悟到:以神为乐,以神的价值观安身立命,势必带来人生的苦难!追求公义、敬虔的人生,必遭受这世界的排挤。在生活中、朋友圈、在职场,交际场,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经历吗?回想下,当时,你的感受如何?今天,你看了这位祷告者的祷文,会有什么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