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8月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70天前 | 23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以风为使者
2. 每日旧约 | 耶29章-不容易的选择
3. 默想之一 | 如何选择
4. 每日新约 | 可15章-神儿子的受死
5. 默想之二 | 耶稣追随者需要改变的思想与行动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日 以风为使者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四篇1-4节


1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耶和华我的 神啊,你为至大。

    你以尊荣威严为衣服,

2  披上亮光,如披外袍,

    铺张穹苍,如铺幔子,

3  在水中立楼阁的栋梁,

    用云彩为车辇,藉着风的翅膀而行,

4  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

 

省思:

值得注意,

圣经中并无颂赞大自然、

只有颂赞造物主的诗篇:

从被造之物

引发出许多赞美神的词句。

对可见之世界的观察,

构成了对不可见之造物主的敬拜。

 

祷告:

“神啊,祢象风似的无形,

却能见到祢行作一切的果效——

从清凉慰藉的微风,到清除重整的狂飙。

我预备去回应祢对我进行的各方面雕琢:

“神的灵气,吹向我吧。”(Edwin Hatch)

阿们。


02
每日旧约

耶利米书 第二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29章|不容易的选择


随着约雅斤王一同被掳于巴比伦的百姓,很容易被当时住在他们当中的激进民族分子所鼓动,对这些号称是爱国主义者的话趋之若鹜,他们渴望可以很快回到故土。当耶利米收到这样的消息后,写信给在主前597年被掳于巴比伦的百姓,告诉他们,要在巴比伦安于现状,不要指望很快可以回归,因这是神的报应。他们要与当地人和平相处,甚至要为他们求福(7节)。当惩戒完了,就会开始新的未来(24:4-7),使他们在末后有指望(12节)。只要满了70年,神的眷顾会重新出现(10节),他们要在被掳期间来思想,他们在世界的舞台上作上帝百姓的独特身份(13-14节)!


在15至23节,与24至32节这两段,还叙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


就是警告他们,需要留心在他们当中的那些假先知(15-23节)。在巴比伦寄居,或许有些领袖不安分守己,会带领百姓,说是雅威的作为来了——他们很快就会回到耶路撒冷了。耶利米引述二十四章的异象,来说明那些先知,那些与懦弱的西底家王密谋的政客,和耶路撒冷不愿听耶利米的民众,他们不能带给百姓益处。也就是说:如今在耶路撒冷的那些没有被掳的人,他们是“极坏的无花果”(17节,又参24章),他们和被掳于巴比伦的人一样,要接受更重的审判——他们要被抛到各个国家里,甚至被灭绝(18节)。那么,那些鼓动他们回到耶路撒冷,不愿在巴比伦安分守己的人所说的话,肯定是违背了雅威的旨意。所以,耶利米劝导他们,要在巴比伦好好生活(19-20节)。


耶利米指名道姓地说出三个以妖言惑众的人,一个是亚哈(不要与北国的君王亚哈搞混了),另一个就是与被巴比伦王剜去双眼的君王西底家同名的假先知(20-23节),他们将遭遇可怕的后果。另一个先知示玛雅曾试图挑起群众反巴比伦的情绪,也将受到刑罚(24-32节)。




03

默想一


犹太谚语说:世界是为作出选择的人的选择而创造的[1]。我们看到这一章的情形确实如此,在巴比伦的犹太百姓,当如何选择呢?他们在面对那些“爱国主义者”,类似赤胆忠心的宣传,他们的情绪能够不被煽动吗?他们能够选择耶利米那看似“卖国”,甘愿作亡国奴的言辞吗?他们会认为这些话是出自雅威吗?他们该选择信任谁?到底谁说的才是对的?有没有什么基准给他们作参照呢?在双方都说是出于雅威的吩咐之时,他们该选择听谁的,才是正确的?


假如你是居住在巴比伦中的犹太百姓中的一员,你认为谁说的正确呢?你会选择相信谁说的呢?你的理由是什么?换回今天,在千千万万个需要作选择的时刻,你会以什么作为最起码的标准?


[1] 参戎利娜著:《圣经中的哀怨传统》(台湾:光启,2019),页234。


04

每日新约 

马可福音 第十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可福音》第15章 神儿子的受死


15章是马可福音的高潮部分,不断重复耶稣是弥赛亚,是王,并且将要死亡,仿佛是一串串的祷告声。


它让人们看到,耶稣作为弥赛亚,到底是怎么样的!马可分别六次以“王”这个字来形容耶稣(15:2、9、12、18、26、32节)。祂确实是王,祂不光有尊贵的身份,祂的权位,与其所宣讲的上主国度相符。不过,祂的王权与宝座,却与十字架相关。祂在十字架上,三次就以这弥赛亚的身份被嘲弄(29-32节),更显出十字架一幕的讽刺味道:所谓的人情良知,和“犹太——罗马”的权势所扬言的公义,却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邪恶、伪善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另外,假如弥赛亚道路的终极,就是死亡的十字架!那么,作为祂的追随者,必须与祂的样式相匹配!他们不但需要“做在最小的一个身上”——看重最小的、失丧的和被遗弃的人的价值。而且,他们也需要知道,这些人才是看见耶稣真实身份和使命的人,比如:预先为埋葬而膏耶稣的妇人(14:3-9),替耶稣背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门(15:21参8:34),还有十字架前面的百夫长。他们虽不起眼,却是耶稣真正的亲人。


42至47 节这段,描述了亚利马太的约瑟,这位犹太人中最佳代表的善行,他以摩西律法(参申21:22-23)安葬人的形式,来安葬耶稣。以此显出,耶稣的死亡和埋葬,符合妥拉,祂不是一个背叛妥拉的人。


最后,马可却又别开生面,将抹大拉的马利亚、雅各的母亲马利亚、撒罗米,作为耶稣死亡与埋葬的见证人。后来,她们也是复活事件的见证人。这显然再次讽刺了耶稣的门徒——他们对耶稣的不忠与无知。




05

默想二


今天,耶稣作为神儿子,祂那神圣的死亡,有无唤醒你我沉睡的心灵?假如要作祂的追随者,你有无当务之急需要改变的思想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