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4月27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4月27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4年4月27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使徒行传》6:1~7(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6:1 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6:2 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
6:3 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
6:4 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6:5 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進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
6:6 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
6:7 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
2024复活期5|建造新群体
序言:问题
一个团队,假如要长期有效地发展,必须要脱离内耗,解决内部合一的问题。今天所读的经文,给我们看到,耶路撒冷教会出现了合一上的问题,因为有一些说希腊话的寡妇,在生活上被忽略,这样就产生了问题:说亚兰语的犹太信徒,和说希腊语的侨民之间产生了冲突和分裂,天下合一的福音异象因此遭到了挑战。因为福音本来就是要促使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合一,要使卑微的升高,而在高处的人降卑。
一|办法
为了体现这福音的实质,耶路撒冷的领袖,解决了这合一的问题,以两项资格(圣灵充满和智慧充足),来挑选七位帮手,采取管理的办法,保证彼此间得到公平的对待。
这七位执事都有希腊的名字,除了一个是加入犹太教的(有可能也是希腊人)。使徒们所挑选的这些成员,都是侨民,代表着发怨言的群体。由他们来负责日常生活上的需要,特别照顾那些被忽略的人群。
这样分工的目的很清楚,是表明他们各自侍奉的焦点不同,并不是说:使徒们有更超越的,不屑管理行政的事务,而执事们的侍奉空间,就只在厨房里。他们没有针对祈祷和传道,或管理饭食,作极端的分割。对他们而言,这些都是一回事,司提反就是一个最佳例子,这个炊事员,没想到是个神学家。他的侍奉成果,并不逊于使徒。
二|目的
假如要更具体的讲述他们采用这个办法的目的的话,可以有以下5点:
1、使徒们拒绝参与额外的行政责任,把这些分给7位执事,他们并不是看不起这工作,而是接受他们的有限,是为了更好地委身于祈祷生活,给自己腾出更多时间来专研神的话语,以此来突出教会生活的核心:教会是一个宣讲上帝话语为中心的群体。
2、不过,这个宣讲神话语的群体,并不是一个罔顾他人需要的组织,当他们面临切实的问题:那些客居的寡妇在生活需要上被忽略,得不到照顾。他们快速地采取行动,让一些灵命好(被圣灵充满)的同事,来处理所面临的问题。这幅饭食的图画,可以当作是“餐桌上的团契”的典型场景——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同享在上帝百姓的餐桌上,一同成为神家里的人。这本来就是福音的内涵所反映的,7个执事被挑选出来,就是为了推动福音的这种合一特征。
3、假如使徒们专一祈祷传道,是为了强调教义的重要,而服务者则需要强化人际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引申:教义和关系这两者一样重要。我们不能厚此薄彼。餐桌与讲台,都是侍奉的场所,也一样是反应福音的地方。
4、教会有责任照顾在群体中脆弱的人。在以色列团体中,寡妇是何等脆弱!而一个看似福音兴盛的教会,容易落入效法社会的危机中——把这些软弱的人忽略了。尤其是人数增加、事工发展的时候,这点与福音是背道而驰的。一旦寡妇,或其他弱势群体,就是那些在社会上,或教会里没有地位,不能给教会事工带来作用的人,被忽略,教会就容易变得形同虚设,不再有什么美德可言。所以,福音的宣扬,与对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的照顾,两样都不能忽略。教会应该让人看到,她不是一个功利性的组织,她是能够让卑微的人,不感到良心被伤害,反而会得到尊严的地方。
5、路加记载的那些以使徒为代表的团体,如今已经实践出前约里照顾寄居的、寡妇的诫命。表明这群新兴的弥赛亚群体,是一个合法的团体,完全代替了以圣殿为中心的那些人群,他们有效的将前约诫命落实了。
三|管理
今天的教会需要接受一个挑战——在管理上的需要!耶稣基督的教会,她的使命是多样化的,多样化既需要尊重,也需要有预案——因为多样化的产生,就会出现管理上的问题。当说希腊话的寡妇被忽视时,路加告诉我们:光慷慨是不够的,光发展事工也是不够的。需要管理!管理的焦点,是为了使那些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人群,可以得到同样的分享。
一个教会,如果在财物没有正确的管理,肯定是不蒙神祝福的,也不可能有效地祝福他人。当然,管理不是光管而不理,除了有效地将财物囤积之外,还要将它有效地分散出去,使有需要的人得到照顾,这才是教会钱财管理的目的。当教会有钱囤积,却不愿意为贫穷而陷入困境的肢体提供帮助的时候, 其实不是真正懂得管理,假如教会是上帝的仆人,按时分粮、使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得到照顾就是责任。
我们从经文的实际中看到,充满圣灵同在、连凡物公用、如此慷慨的耶路撒冷教会,也会产生问题!圣灵的充满不能将问题忽略,慷慨也没办法面面俱到,而管理是将仇恨在发作之前就提前处理。另外,管理也使使徒们能够专注于他们的侍奉。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时,路加说:教会的人数愈发增加。
故此,管理这个学问,必须受到领袖们注意。当然,这并不是说,领袖都需事必躬亲,领袖的责任乃是发动被圣灵充满的信徒来管理各项事务。这样,领袖才能自由地将时间,专注在教会最基本的事务上,按照使徒们的说法就是——祈祷与上帝话语的教导上。
对于使徒来说,他们需要学会优化自己的服侍,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祈祷和上帝的话语的服侍上,而教会的其他成员则需要在方方面面上,尽力服侍,群策群力,使教会领袖无忧于生活上的各样事情,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祈祷和传讲神的话语上。当教会的群体有这些意识和眼光,能将这些次序排好,教会就会成长。
教会的混乱,往往是因为缺乏有眼光的领袖,和缺乏有担当的群体。有眼光的领袖,一定专注在祈祷和神的话语的钻研和教导上,如果领袖过分注意细节,必导致心力交瘁。早期教会领袖不需要参加所有的侍奉,因为他们把权力交给信徒,使他们来承担教会的侍奉,这才是圣灵加力的教会,信徒们也顺服地加入各种各样的侍奉中,分担领袖的压力,使教会的牧者可以专注于祈祷与传道的事上。这确实是今天的教会该好好效法的。
我们需要知道,“祈祷和传道”的事务,很需要等待,效果小又慢长。不像教会的其它一些事务,很容易出成果。我们的试探是,很难乐意为这些看似效果微小的事情付出代价,而转向容易产生果效的事务。你看,很多出名的教会的负责人,并不是在神的话语上有多杰出,而是在“管理、社交、甚至在如何使自己变得有影响力”上“颇有成就”。而大众认为好的教会也往往不是在神的话语上很有说服力的,反而是“主日学好不好,这些教会的人是不是很友善,很热情,其中的活动,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感到宾至如家?”当然,我并不是说,教会要搞得大家都冷冰冰,而是说——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教会的中心是上帝,教会核心的活动一概是崇拜和上帝的道的宣讲和贯彻。其他的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另外,管理的目的是要使被忽略的寡妇,得到照顾,穷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代教会,他们不会比现在的教会轻松,今天的城市教会,大部分的人当年老的时候,最起码可以享受最低的社保,这在第一世纪几乎是不可能有的。不过,这不等于说,现在的教会就没有了穷人,没有了在生活上困难的人。假如我们有心的话,就会发现,在生活上时不时碰到困难的人,确实不算少数。那么,教会应该有这样的心志——不应该忽略在生活上有需要的人!具体该怎么做,是一个灵活的事情,这里的重点是——可以借着一个彼此负责的制度,来调节这个问题。意思是说:教会可以有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照顾、来帮补在生活上有需要的群体。比如,可以设立一个项目,给长期生活上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也可以设计一个应急项目,给突然失业,或遭遇重病的肢体支持。他们可以申请一些款项(免息借用或不用偿还),经过负责成员审核后,给予支持。
四|慷慨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操练在金钱上的慷慨,我们光为穷人祷告是不够的,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是一个虚假的属灵。当然,这并不是表示承担领袖角色的人,就必须付上额外的牺牲,要过得比信徒穷困。整个群体应该有这样的一个事实:“教会群体实际上是耶稣的化身,而对于自己的财物,拥有绝对权力的狡猾感觉”[1],是与被救赎的生命相违背的,我们应该感到羞愧,这种优越感直接阻碍了人的乐善和慷慨。这种自觉有权力拥有财富的心态,不但是富人,连穷人也犯下这种错误,这是与感恩的心背道而驰的,也会破坏人际关系。
所以,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要操练十一奉献,免得我们被金钱控制。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群体尽上在经济上的责任。唯有这样,群体中才不至于有穷人,给予是基督徒不可没有的生命表现。一个在物质上不愿意照顾别人的人,是极其自私的,与耶稣基督的救恩很是冲突。
当然,帮助穷人,你不需要成为穷人。有个在菲律宾的宣教士写了一本书《陪伴穷人》,说:“多赚钱,少花费,慷慨给予,欢庆生命”。在实际生活中,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是正常的,也是在人世间没有办法消解的。不过,忽略穷人则是不应该的。教会不是一个平均主义者的群体,也不应该在金钱上抱有过多负面的态度。应该学习积极去面对——这个以货币为基本交换方法的现代社会。其中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肯定金钱的价值,并看重金钱带给人的祝福,如同路加笔下的弥赛亚群体一样,看重施舍,进而牺牲与奉献。
今天,“专注于祈祷与传道,专注于穷人的服侍”仍然成为教会的异象。我们需要有一点切实的回应:
1、需要关注我们当中被忽略的,最起码被你忽略的人,主要是指在物质上匮乏或有需要的人,从现在做起。你能够为他们在物质上有所付出吗?
2、我们需要规划金钱的使用,需要多点关注有需要的人,有个姊妹10多年来坚持将她的收入奉献10之2,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给有需要的肢体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操练。以色列群体提倡奉献1/4,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用来照顾穷人。我们教会也需要将更多的奉献收入,投入在穷人的服侍上。我刚才提到的将奉献划拨出一部分,用作有需要的“应急资金”,是一个很值得尝试的方案。我们教会其实已经在这个事项上有着多年的实践。
3、乐于参与教会的服侍,减轻牧者和同工在心理和时间上的压力,那么,每个人最起码参加一个服侍。
[1] 曾思瀚著,
代祷事项:
1、愿我们看得到团体侍奉的重要性,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在侍奉中,一同来建造神所设立的群体。
2、愿我们在教会中活出慷慨,能够看到在物质上有需要的人,愿意支持他们,使他们能够度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