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3月10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3月10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4年3月10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诗篇》51:1~12(和合本)
(大卫与拔示巴同室以后,先知拿单来见他。他作这诗,交与伶长)
1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
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2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
并洁除我的罪!
3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4 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这恶,
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
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5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
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6 你所洗爱的是内里诚实;
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7 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乾净;
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8 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
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
9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10 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或译:坚定)的灵。
11 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
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
12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
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2024年预苦期 4|重获新生的必经之路
引言
《诗篇》第五十一篇,是七篇忏悔诗中的第四篇(6、32、38、51、102、130、143),诗歌的标题告诉我们它的写作背景:“大卫与拔示巴同室以后,先知拿单来见他。他作这诗,交与伶长。”
「大卫与拔示巴同室」,记载在《撒母耳记下》十一章;「先知拿单来见他」,记载在《撒母耳记下》十二章。当日大卫遣兵与亚们人打仗,正在军机傍午,战事吃紧的时候,大卫忘记警醒,上了魔鬼的当,他霸占了有夫之妇拔示巴,并且用极其恶毒的诡计将她的丈夫乌利亚杀害。
对于此事,十一章的末尾有这样一句评论:「大卫所行的这事,耶和华甚不喜悦」(撒下十一:27)。可是,对于这样严重违背“十诫”的恶行,大卫居然没有一丝悔罪的意识,用他后来写下的诗句来说,就是故意「闭口不认罪」(诗三十二:3)。直到他和拔示巴的孩子出生,大卫依然拒不认罪,所以有了十二章开头的「耶和华差遣拿单去见大卫『(撒下十二:1)。拿单此行的目的,就是敦促大卫悔改。
撒母耳记下十二章1-7节拿单与大卫的对话:「拿单到了大卫那里,对他说:‘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穷人。富户有许多牛群羊群;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之外,别无所有。羊羔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怀中,在他看来如同女儿一样。有一客人来到这富户家里,富户舍不得从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只预备给客人吃,却取了那穷人的羊羔,预备给客人吃。’大卫就甚恼怒那人,对拿单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他必偿还羊羔四倍,因为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心。’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
拿单的当头棒喝使大卫猛然惊醒,当即大卫以「我得罪耶和华了」表示认罪。对话一结束,「拿单就回家去了」,留下大卫独自垂泪、面壁思过。
列王记的作者对大卫的评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王上十五5),可见这件事给他留下深深的烙印,特别是在拿单指责之后叫他更是羞愧满面、无地自容。
在这种情况下,大卫写下了这篇情真意切的忏悔诗,作好此诗后,大卫或许觉得适合在崇拜中使用,所以将之「交与伶长」。
这篇诗歌不仅是大卫的个人祈祷,又由于诗歌精准地道出了赦罪之道,所以它在《诗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透过这篇诗篇我们学习一个主题:重获新生的必经之路。
一、 认罪的基础(1-5节)
我们许多时候得罪别人,也许我们会给别人说声对不起,但太多时候我们对我们得罪的对象和我们所犯的错误或者罪并没有正确的认知,以至于道歉太过肤浅,即便道歉并没有真正恢复彼此的关系。大卫面对自己的罪,他对这两方面都有深刻正确的认识。
1、 对神的正确认知(1节)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
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1
这里使用了希伯来诗歌惯用的同义平行体:「慈爱」与「慈悲」同义,都用以描述上帝的属性,见证了他「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诗一0三:8--9)的慈父形象,这里的慈爱远远超越地上任何的爱,是一种永恒的爱,因为慈爱在圣经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盟约词语,大卫刻意地用这个词语突显出祈求者和垂听者神的关系,他们紧紧扣在盟约里,即便人失信,神也不会失信,就如同保罗所表达的「没有什么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罗八39)。另外这个词还指母亲的肚腹,表示着孕育生命的地方,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神永恒的爱里,才能获得生命再生的力量。
「怜恤」与「涂抹』同义,都用以描述上帝的行动,见证了神「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的赦罪之恩。大卫如同浪子,他深知自己不配,但他知道自己仍属于神,他对自己的罪无能为力,但神的行动可以改变这一切。他虽然因着软弱在罪中跌倒,但他却深深认识神是何等样的一位神。
在牧会中曾经辅导一位神,她对神充满了恐惧,她只是认为神是何等的严厉,神的审判何等的可怕,以至于她总是战战兢兢。当然不可否认神是公义圣洁之主,祂万不以有罪为无罪;但她却忽略了祂也是一位慈爱的主,祂不轻易发怒,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
2、 对罪的深刻认识(1b-5节)
A. 对付罪的方法
「……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1b-2
大卫在这里用三幅图画表达恳求对付自己罪的方法:
第一幅图画:涂抹。过去这个词是用来描述清洗草纸或消除纸上的墨水字迹。古代文字是写在草纸上,而所用的墨并不含有任何酸质,因此,它不会溶进草纸中,只会停留在其表面。要把文字涂掉的话,只需要用一块湿布,就可以把它抹掉。大卫形象的表达他恳求神对待他的罪如同用抹布擦掉草纸上的字一般,彻底清除。
第二幅图画:洗除净尽。耶利米对以色列的罪行,曾经勾画出一幅活泼的图像:你虽用碱洗剂,多加肥皂,你罪孽的污渍仍留在我面前(耶二22),大卫在这里用相反的面向表达,神如同洗衣服一样,彻底从内到外全盘地翻新洁净。
第三幅图画:洁除。这里本意指宗教上的洁净礼仪,这里表示除去污渍或抹去不洁的物件,大卫表达神要把他里里外外洗擦一新,以致全然干净。
总之大卫透过不同的影像,表达他对神对付罪的方法的认知,神完全可以使罪被全然、彻底的清除。
B. 认识罪的性质
「……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1b-2节)
同样这里用三个词语描述罪的性质,表达大卫对罪的深刻认识:
过犯:原意是背叛,刻画出人直接地违背神的盟约,并且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敌对神。
罪孽:指歪曲、破坏,违法的行为,与偏离正直的路走上歧途的意思。
罪 :指矢不中的,未能达到神所要求的的标准。
大卫在这里用三个不同的词语全方面的表达罪的概念,是一个在思想上敌对神,行动上偏离神的道路,在目标上无法达到要求。
C. 认识罪的危害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3-5节)
大卫笔下的这个「我知道」,其实是一个十分负责的宣告,其中有我承认、我招供、我忏悔等多个方面的意思,用以表达他认罪的态度。他如此诚恳地认罪,是因为他感受到了罪的危害:
其一「我的罪常在我面前」《吕振中译本》译为“我的罪老在我面前”,《当代圣经》译为“我的过犯昼夜缠扰我”,罪孽所产生的羞耻、恐惧、不安、无奈、沮丧和失望的情绪不停地在我眼前出现,使我坐立不安,就如同我们得罪了别人,日不思饭、夜不能眠,那个伤害别人的图画常常显现在我们面前控告我们。
其二「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柯德纳的解释非常精准:“这句话似乎会使人误以为,奸淫与谋杀并不是个人的过错,但这乃是一语道出核心问题的典型模式。罪可以是得罪自己(林前6:18)与得罪邻舍;但其本质总是轻慢上帝,正如古时约瑟所见(创39:9)。我们的身体并不是自己的,我们的邻舍乃是按上帝的形像所造。请注意这里与《撒母耳记下》11章的强烈对比,那里大卫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他只有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罪不露痕迹?’他企图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权势掩盖自己的罪;现在他则问:‘我怎能如此对待上帝?’”
因为大卫“得罪”了上帝,所以他必须接受上帝的“责备”和“判断”,这是上帝之“公义”和“清正”的要求。因此,对于上帝的“责备”和“判断”,诗人没有辩解,只有忏悔。
其三「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在旧约宗教礼仪里,性交和生孩子都属于不洁净(利十二2、5,十五18)。因此大卫在这里所提出的,既不是论述原罪,也不是讨论性交是罪行,更加没有企图指责生育孩子为罪孽。而是更详细地表明自己的罪是何等的深,他不但承认自己犯了罪,还要承认自己本性就是有罪的,其焦点乃是认同一个真理,「因为凡活着的人,在神面前没有一个是义的(诗一四三2)。太多的时候我们对罪没有这样深刻的认识,我们太容易归咎于客观环境或者他人。
正是因为诗人对上帝慈爱的属性和赦罪的行动有如此清楚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坦然无惧地向上帝认罪,他也坚信他祈求的神可以解决这一切,也因此他在祷告中对神的赦罪充满了憧憬和盼望,于是他更加迫切的按照神的信实和慈爱向祂祷告,向往从神而来的各样的属灵福气。
二、 赦罪的盼望(6-12节)
1、 赦罪之后的所得(6-8节)
A. 真诚回应得智慧(6节)
「你所喜爱的, 是内里诚实。
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这句的上下句的动词「喜爱」与「使……得」不是同义词,表明第二个双行诗是加强的作用,「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所以求你在我隐秘处教导我得智慧」(修订标准版:看哪,你喜爱内里的诚实;所以求你在我隐秘的心中教导我智慧。)
「诚实」和「信靠」在旧约里都具有信靠,值得信赖,放心交托的意思。「诚实」含有真实、无缪、忠心而可靠,这个字与神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直接方面是指真诚乃为神的属性,神说是就是是的,在祂没有转动的影子,没有半点虚假;间接方面,真诚乃是人经验神的信实,以及按照神的信实而行事为人。当神向人显明祂自己的意旨时,只要人以忠诚信实的态度去回应,便会认识神。大卫深切的认识神是这样的神,他也以此表达他对神的回应。他也相信当他如此回应,神也会以同样的态度以智慧回应他的祷告。
「智慧」这个词并非指我们所认为的学识、学问、学位,它是一种从上而来的恩赐。它的原意指道德上和宗教上都合乎规矩。神借智慧和聪明创造宇宙万物,人如果获得智慧就可以足享长寿、荣耀和财富,人因着紧紧地跟随神,敬畏神而获得一种极美的德性,就是智慧。换句话说,智慧的人信靠神,敬畏神;人因着对神的敬畏,也成为可以信赖的人。所以说智慧不单使人聪明,办事精明,稳妥可靠,而最重要的乃是人生命对神具有一种正直积极的态度,因而蒙神喜悦、祝福和赐恩。
大卫和扫罗一样都是罪人,但是他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像扫罗总是想发设法包装自己,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和面子,大卫在神的面前存心真诚,赤露敞开,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回应,而成为合神心意的人。
B. 被洁净而白如雪(7节)
「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
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牛膝草」在《圣经》中时有出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指出:“这种学名称为墨角兰的矮小灌木,生长在巴勒斯坦的多石之处。它的蓝紫色或白色花朵和叶子具有芬芳气昧,因此被认为可供药用。
而牛膝草在《圣经》中,却与洁净之礼有关,《利未记》14章4--6节洁净长大麻风者的典礼就是一例。红母牛的祭礼(民19:6)以及逾越节时以色列人在门框上抹血(出12:2),都有使用牛膝草的例证。
多数解经家认为,诗人恳求上帝“用牛膝草洁净我”,是借用了麻风病患者得洁净的宗教礼仪,他期盼自己的罪被洁净,就像麻风病患者被祭司用牛膝草洁净一般。
诗人知道,只要被上帝“洁净”,他就可以“比雪更白”,这一信念与上帝的应许一致:「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赛一18)
「比雪更白」这个隐喻,用以洁净衣服,并且延伸指赦免、洁净、与新的生命样式,完全没有瑕疵,内心是真实,不虚伪的。人的祭司使用牛膝草只能使人在礼仪上得洁净,并不能真正改变人内心的罪恶,不能除去人真实的罪。但是神却可以使人一切的污秽完全地清楚洁净,藉着耶稣基督的宝血,我们完全得以洁净,被称为义。
C. 因赦免恢复喜乐(8节)
「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
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
「欢喜快乐」原意是深深喜乐。这是源自于神的赦免之恩,当诗人在祷告的意境中憧憬到神赦免的恩典,以至于他似乎听闻神的声音,得以再见神的面。我们在创世记中得知,亚当和夏娃犯罪以至于他们躲避耶和华神的面,害怕听见祂的声音,罪使人与神隔绝,但当神的赦免临到之时,那种神同在的喜乐再次涌流。
「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在思高本中翻译为『使你粉碎的骨骸重新欢跃。』在旧约常常以滋润的骨头形容健壮,骨头发抖、骨头衰残、骨头不安妥、骨头发烧等形容疾病,因罪恶而受折伤。这里压伤的骨头绘形绘声地勾画出受罪恶荼毒的苦楚。「重新欢跃」则表示得回已失去的力量和精神,而骨头康复健壮,以致能够再次站立起来欢呼跳跃。
我们都熟悉使徒行传第三章美门的医治,那个生来瘸腿,每日在圣殿的美门要饭的人,因着彼得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宣告,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就跳起来,站着,又行走,和门徒们进了圣殿,跳着,赞美神(徒三6-9)。这幅图画正表达了大卫对罪得赦免所憧憬的美景。
2、 赦罪之后的重造(9-12节)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大卫在盼望中因着神的宽恕和赦免,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他实在知道神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祂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一0三8-10)如果神依照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来审查,我们一定无法躲得过犯罪所留下的痕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神怜悯我们,知道人的软弱。基于神的属性,大卫再次祈求神闭眼不看他所做的每件事,抹掉一切的罪过。因为神若睁眼查看,且追究每一件事,必定会使人的罪恶无所遁形。
大卫不只是求神抹掉他过去的罪,为了全然的脱离罪的生命,他进一步祈求神重新创造他的生命。
A. 重新造正直之灵
「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正直或作坚定)。
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
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10-11节)
大卫祷告神给他造一个新的心和新的灵,这个「造」的主词在圣经中通常都是指神,是创世记里神从无创造诸世界的同一个字,也与保罗所说的,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五17)中的造字相同。重新原意是更新、焕然一新。「心」和「灵」都是指人的生命或生命最深之处。在这里大卫所求告的清洁的心和正直的灵两者同样地表示对神的忠贞,强调要有正直与公平的动机和心态,并且以神为首位,要竭力保守与神维持良好的关系,向神存有一份坚定不移的态度。大卫原来的生命因着罪被玷污,与神的关系破坏,只有创造的神才可以在他里面完全做成这重造的工作。
也许在此刻的祷告中,大卫的心中略过扫罗王的生命经历,扫罗因着罪,不以神为神,耶和华的灵就离开他,他的里面被恶魔占据,最后被神放弃(撒下十六14)。他亲身经历这个被神弃绝之人的服事和生命,所以他求神不要像丢弃扫罗一样丢弃他,而是为他重新造清洁的心和正直的灵,恢复他自己与神的关系,让他因着心灵的重建和苏醒可以成为顺服遵从神的人。
B. 赐乐意扶持之灵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12节)
「让我重新体会你救恩的喜乐,使我的灵甘心乐意顺服体。」《现代中文译本》
「救恩之乐」是指经历拯救之后长久地存在于内心的喜乐。诗人相信,罪得赦免之后,他便能“重新体会”这种喜乐。
保罗在他的生命中深深体会到罪对人生命的影响,也许人可以享受罪中之乐,但人却没有能力按着自己内心的善自由的掌管自己的生命,保罗说: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七18-25)。
保罗深深体会罪给人生命带来的苦楚,只有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才让人自由,得着真正的喜乐。大卫自己也是深深体会到这个生命的经历: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你们心里正直的人,都当欢呼(诗三十二3-5、11)。为了“仍得救恩之乐”,大卫愿意“甘心乐意”地“顺服”上帝。但他也深知道靠着自己并无法做到真实完全的顺服,只有靠着主的恩典,赐给他内在乐意的灵才能行在神的旨意中。
在诗篇五十一篇后半部分,大卫更是因着神在他生命中的作为,他承诺以感恩的心回应,甘心乐意奉献自己成为一个敬拜、跟随主、见证主的荣美的人。今天我们因为时间的缘故就分享到这里。
总结:重获新生的必经之路
1、 认识神并认识罪的恶果
2、 深知神应许赦罪的盼望
代祷事项:
1、 为每一个认识主和还没有认识主的人祷告,求主帮助我们真认识神是一位满有慈爱和丰富慈悲的神,不轻易发怒,……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
2、为每一个在基督里的神的子民祷告,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罪得赦免的喜乐,在基督里真实经历到神赦罪带给我们生命的盼望。
▓ 正文题图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