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4年2月3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4年2月3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4年2月3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马太福音》5:21~37(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5:21 「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
5:22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無緣無故地)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
5:23 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
5:24 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5:25 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裡了。
5:26 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裡出來。」
5:27 「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
5:28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5: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
5:30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5:31 「又有話說:『人若休妻,就當給她休書。』
5:32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休妻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叫她作淫婦了;人若娶這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
5:33 「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
5:34 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 神的座位;
5:35 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5:36 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
5:37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譯:就是從惡裡出來的)。」
2024年主显期 第五主日|光明国度
序言
温以诺博士在他的《中色神学纲要》一书中陈述:中国文学及文化属高处境类型,因此造成关系至上的风尚。所以中国人容易了解罪的恶果,破坏神人关系。而父神透过圣子耶稣,使神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各方面复和的真理,其核心是重建关系。所以基督教信仰不是教导我们要做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而是要我们重塑曾经破碎的关系。
在旧约中神对摩西说: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三6);神对以色列百姓说: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利二十六12)。主耶稣也对门徒们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十五15)。
这些经文都告诉我们在神的眼中,祂与他的子民之间的关系超越一切。
我们今天所读这段经文的上文耶稣重新诠释律法,也告诉门徒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这种超越的义在21-48节进一步阐释,但这里的焦点不是外在的行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是关系的重塑。
我们今天会发现在基督徒的各种机构,以及教会,太多时候我们会以事工为导向,不可否认,我们服事主,难免会启动或参与各样的服事,主耶稣也教导我们要去,使万民作祂的门徒。没有事工,也没有办法完成神的使命和计划,但是事工是建立在正确的关系:我们和基督的关系,我们和肢体的关系,以及我们和人的关系,如果聚焦出了问题,我们要做的、想做的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出力而不讨好。
我们今天透过这段经文学习如何重塑关系。
一、重塑兄弟之间的关系21-26
1、当代普遍的意涵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21
根据5章1-2节「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祂跟前来。祂就开口教训他们……」,所谓的你们正是登山宝训的主要听众『门徒』,当然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人会跟着耶稣来到山上,正如登山宝训结束时所言:『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祂的教训。』(七章28)不过总体来说,登山宝训的主要或者首要对象是门徒,因为他们才是最应该领受天国宪章的人。无论怎样,这群门徒和其他跟随者一样,他们长久以来都领受了律法教导者或诠释者对祖先律法的教导,只是这些教导更多趋于外在字面的含义。
『不可杀人』出自出埃及记二十章13节,这里所用的杀人的希伯来文原意更是指谋杀,它意味着这里所禁止的是有预谋和蓄意杀人。根据旧约经文,这诫命并不适用于为保护家园而杀人(出二十二2)、误杀(申十九5)、国家对杀人犯执行死刑(创九6),或是为自己的国家在某几类战事中出战;但却适用于自杀、谋杀犯的帮凶(撒下十二9),或是那些有责任惩罚谋杀犯却没有执行的人(王上二十一19)。对于谋杀犯,他们要受的刑罚就是死刑,这刑罚是不能减轻的(民三十五31)。
「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这句话并不是直接引述旧约圣经,而是根据旧约圣经中吩咐要刑罚杀人犯的几处经文归纳出来的共通点。男女都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受造的是这项禁令的基础,「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创九6)这是神早在颁布律法之前,在神给挪亚的命令中就生效的法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字面的意涵是容易理解,也是竭力去避免的。
2、耶稣教导的意涵22
「只是我告诉你们」,「我」在今天所讲的每个段落中都是强调用法,耶稣在这里并不是像拉比那样在律法的细节上推敲斟酌,而是满有权威地宣告律法所指的方向,显示出耶稣作为审判者及律法颁布者的权利,祂不是解释,而是作为律法之主宣布,无论那些过去或现在的律法教导者或诠释者对律法经过多么认真严谨的学习,他们所领受的不过是律法的字面含义,然而耶稣要把律法的真意指示出来。律法诠释者对律法的解释只能应用于外在或明显的违法行为,并不能根除内在的根源,耶稣的教导却要把一切指向深层的本质,解决根本的问题。
耶稣的宣告「只是我告诉你们」引出谋杀深层的三种夺取人生命的情况:
A、第一种是发怒,「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耶稣在这里追溯谋杀的源头,就是愤怒。单单是发怒就已经违反律法,这也是旧约圣经禁止谋杀的原意。当我们不适当地向人发怒,就是试图夺取他们作为神的受造物的身份和价值,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谋杀肉身。所以对于神天国的子民,应有的义不仅是避免谋杀,更是要把人际关系中的怒气除掉。否则都要受审判,人间的法庭没有资格审判人内心的忿怒,但是人要面对神的终极审判。
B、第二种是骂另一个门徒为拉加,它的意思是没脑筋,无知、笨蛋等,使用这个侮辱的字眼等于公开作人身攻击。在犹太人的文化中,谩骂别人是奇耻大辱,因为这里等于剥夺被骂者的身份,并加诸一个耻辱的身份。如此对待弟兄的难免公会的审判,公会是当时犹太人最高的法院,如此显明骂弟兄是拉加的严重性。
C、第三种是骂另一个门徒为魔利,其意思为愚蠢,是指一个人一直以来的行为都像个傻瓜。用这种方式羞辱自己的弟兄,就是剥夺他的个人身份,冤屈对方拥有一个与事实不符的身份。如此对待弟兄之人难免地狱的火,地狱的希伯来文是欣嫩子谷,这谷位于耶路撒冷以西至西南面,犹大王亚哈斯和玛拿西在这里把他们的儿子当作祭物献给摩洛,这些事促使后来的约西亚王污秽此地(王下二十三10)。后来,这谷被用作焚烧耶路撒冷的垃圾,长期焚烧垃圾使这谷成为刑罚之火的象征,犹太天启文学作者开始称欣嫩子谷为地狱入口。这里用这个词表示最后刑罚的境况。
3、两个实践的例证23-26
23「所以」指出五章23至26节是依据21-22节的自然推理,谋杀夺取人的生命,但向弟兄动怒、谩骂夺取弟兄在神面前的身份和价值,它更是谋杀的根源,这不只是破坏弟兄之间的关系,更是影响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人不只是要克服内心的忿怒,而是要进一步去和解,从而可以与神和好,恢复与神、与人之间的团契。
耶稣在这里叙述两种不同的处境来践行这一律法的真意:
第一个是圣殿崇拜的背景,有很强烈的犹太化处境,在这里我们看到预期中的对象颠倒了——是弟兄向你怀怨。耶稣前面谈论的是门徒中有人冒犯了别人,而不是他们被冒犯。按理来说,和解是那得罪别人的人的责任,但被冒犯的人也理当有同样的态度,这更是超越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不只是去向我们冒犯的人取得宽恕,更是主动的与冒犯我们的人和解,就如同主耶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了与我们和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祂就是那个被冒犯者,但却为了挽回我们,而甘愿牺牲自己。到祭坛上献礼物表示人来到神面前敬拜,但是除非他先与向他怀怨的人和好,不然所献的祭不会蒙悦纳,在天国的子民中间,被神悦纳的敬拜包括修补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个场景是法庭的背景,诉讼人要把门徒带到官府的路上,他们显然是为了金钱而起争执。这大概是外族人的诉讼程序。耶稣的门徒要在还未正式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就要赶快跟他和解,原本的意思就是要赶紧与对头交朋友,耶稣的门徒不单要避免卷入法律诉讼之中,更要寻求和解,使对头变成朋友。
小结:
耶稣在这里指出单单避免谋杀罪,并不能完全践行律法不可杀人的诫命,祂揭示出律法的目的是培养关系,耶稣的门徒每天都必须以迫切的态度,跟其他门徒甚或非信徒维持健康的关系。关系破裂才是导致发怒、杀人的根本。
我们应该熟悉圣经中第一宗杀人案,亚当的两个儿子哥哥该隐和弟弟亚伯,该隐因着弟弟的献祭被神悦纳,自己的没有被看中,就大大发怒,变了脸色,虽然神对他有所忠告,但他没有理会,任由自己和弟弟关系破裂,最终杀害弟弟,他也因此被神咒诅,在地上流离飘荡。只要重塑弟兄间的关系,才不至于落入如此处境。
二、重塑婚姻之间的关系(一)27-30
1、当代普遍的意涵27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27
耶稣再次指出门徒们常常听见的对律法的教导,关于十诫中的第七诫「不可奸淫」,所谓奸淫是指一对男女在婚姻之外的性行为,犹太人的文献经常把旧约圣经的这条诫命看作偷窃般的行为,多过贞洁的行动,而且只是强调外在的行为,无论怎样这条诫命强调婚姻的神圣,所以神禁止奸淫。
2、耶稣教导的意涵28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28
耶稣在这里的宣告重新肯定旧约圣经重视婚姻关系的合一与和谐,并且指出了这条诫命最深层的本意「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单单保持身体上的纯洁,避免奸淫的外在行为并不足够。耶稣在这里提及的看见不是偶然一望,而是带着奸淫的目的,目不转睛地盯着;有的释经学者认为与她犯奸淫可以翻译成使她动淫念,意思是这个男人是看着这个女人,想引起她动淫念,所以就他的意图而言,他已经与这女人犯了奸淫,而且使她成了一个淫妇。不过,无论这个念头的主体是谁,虽然没有外在的实体,仍然是破坏了一个男人和妻子成为一体的联系。
这项原则是基于神与他的子民之间的关系,以西结生动地谴责以色列民在属灵上犯奸淫,他们不但在拜偶像的实际行动上犯罪,当他们的心和眼目渴慕别的神明时,也是犯了奸淫。
这种外在的行动或内在的意念同样都是极为严重的罪,因为它所破坏的关系,原本是反映神与子民之间的关系。约瑟知道奸淫不但冒犯波提乏,更是得罪神。大卫与拔示巴犯奸淫,他在神面前认罪说:我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奸淫破坏了人人之间婚姻的和谐关系,更是破坏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可见这一事件带来的后果是何等的严重。
3、一个极端的处理29-30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29-30
由于问题的严重性,耶稣提出一个极端的处理方式:「」。当然我们不可以按照字面来解释,祂并不是提倡要砍下自己的肢体,而是通过不寻常的比喻,要求人必须处理他心里的问题,表明忠心门徒会展示那种严格律己的态度,积极的、彻底的对付罪,杜绝一切让自己陷入罪中的途径,比如色情网站、杂志、戏剧、电影等,不要以为只是看看,这会让我们越陷越深,影响我们与人与神的关系,耶稣极端的处理方式是要门徒必须彻底慎防犯罪,免得付上罪的代价——永远沉沦地狱。
三、重塑婚姻之间的关系(二)31-32
1、当代普遍的意涵31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31
又有话说,这个简短的引子表明本段跟上个段落有连贯性,都与奸淫的主题有关联,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这句话的内容源自申命记二十四1,在那里只是说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但旧约圣经任何地方对休妻都没有明文规定。可是,耶稣同时代的人却把这句话当成允许男人休妻来理解了,甚至认为这是摩西所吩咐的。对于休妻的因由在犹太人中行成两个教派:煞卖教派把什么不合理的事限定在有人证或物证的性方面的不贞;希列教派却认为任何招致丈夫不满的行为,甚至包括把饭烧糊,都可以成为妻子被休的因由。总之他们的教导是一纸休书就可以废掉婚约。
2、耶稣教导的意涵32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32
耶稣针对这一观点,甚至与申命记所含的许可有别,祂宣告一个休妻唯一的条件就是淫乱,按照耶稣的看法,离婚是不合圣经的教导。一个妇人若不是因淫乱的缘故被休,原则上这段婚姻还未曾因奸淫而破坏,依然存在,所以,若有人与这妇人结婚,就是犯了奸淫。我们从马太福音十九章4-6节「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耶稣将祂的听众带回到神起初设立婚姻的目的。婚姻原是排外的,是一生一世的,一旦结合,就应永不分离。
由此可知,如同上个段落,淫乱是破坏婚姻关系的根源,要重塑婚姻的关系,就是要恢复与神起初的关系,从外在到内在改变,杜绝任何休妻、离婚的念头,不是寻找任何所谓的合理的理由废除婚姻的关系,而是要竭力重塑婚姻,就如同神重塑祂与淫乱的以色列之间的关系。神透过何西阿的婚姻来表征祂与以色列百姓,虽然何西阿的妻子是淫妇,他依旧娶她为妻,即便她在婚姻上不忠,神没有吩咐何西阿离弃她、废掉她,虽然对律法之下的百姓这完全是合理的,可是神还是吩咐何西阿将她赎买回来,全然归于自己,帮助她洁净,恢复他们的婚姻关系。耶稣的门徒不是从负面的角度处理关系的破裂,而是以基督的爱积极的重塑和恢复破裂的关系。
四、重塑人神之间的关系33-37
1、当代普遍的意涵33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33
这里关于誓言并没有引述诫命,而是旧约圣经有关起誓的经文之摘要,在旧约,神经常以誓言保证他的应许必然实现,同样,也容许人以神的名起誓,表明当事人必定落实某个重要的声明或诺言,律法要求人要信守所起的一切誓言,(利十九12,民三十2,申二十三21等)。耶稣时代,文士却忽视这些经文的精义,只在字眼上斟酌,从而泡制了一大堆的例外条款,任何不提神名字的条约,都没有绝对的约束性:人可以指着自己的头、指着耶路撒冷、指着天或地或其他东西起誓,神并不被视为这约定中的一个伙伴,因此,破坏这样的约并不严重。
2、耶稣教导的意涵34-36
「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34-36
耶稣在这里明确宣告什么誓都不可起,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不符合旧约圣经,也与自己的行动不太相符,耶稣自己和新约圣经也有特别谈到起誓的情形。今天在许多场合,如美国总统就职、法庭的作证、婚礼、运动比赛、一些企业宣誓诚信等并没有反对誓言,所以这里说的誓言是狭义的指那些故意逃避责任、态度轻率、低劣的、不用神的名起誓的诡诈、欺骗的谎言。更有可能耶稣是拒绝当时法利赛人和文士藉着起誓来掩饰自己的虚伪。
耶稣针对这个,吩咐门徒什么誓都不可起,指出律法对于誓言的核心目的,耶稣的门徒应该品格端正、心中正直,他们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绝对可信和可靠的。正直人日常说的话都是诚实、可靠、真实、不狡诈,是可信赖的,无须起誓也能叫人相信。
耶稣针对那些企图以不提神的名的誓言没有效力逃避责任人表明,无论人指着什么起誓,在某种程度上都与神有关,每一个誓言都是含蓄地指着神的名起的;天、地、耶路撒冷、甚至人头上的头发,都在神的统治之下,为他所拥有,所以任何的誓言在神那里都是有效的,人都需要承担。
3、唯一正确的表达37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37
对于耶稣的门徒而言,和人的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诚实,实话实说,对人说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一个人在神面前是诚实无伪的话,他不需要用任何的所谓的誓言证明自己所说的是实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只有不真诚和谎言才企图用誓言掩盖,所以耶稣说,若是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因为他乃谎言之父(约八44),常用谎言代替诚实,是欺骗人的誓言之源头。
总之,誓言从某种程度表明人际关系的破裂,人们之间尔虞我诈,不能以真诚面对,不能坦诚相待。耶稣在这里否定誓言,其核心不在于可不可以起誓,而是在于要恢复任何人之间美好和谐的关系。
总结和应用:活出在基督里和好的生命
1、恢复人与兄弟之关系
2、恢复在婚姻中之关系
3、恢复人际相处之关系
耶稣在这里似乎已经告诉我们,我们要遵守律法,所以我们不可以杀人、奸淫、休妻、背誓等,但是耶稣呼召的群体,却不是取决于它所避免去做的事,而是因为这群体的本质就是要示范出基督的生命,他们与神和好的关系必定带出与人在各方面和好的关系。
起初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神看着甚好;之后神为男人造了一个女人帮助他,他看见那女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亚当和夏娃作为人类的代表在兄弟关系、夫妻关系、人际关系中都是那么的美好。可是当罪进入世界,亚当和夏娃与神的关系破裂,他们彼此关系也破裂,他们的家庭出现裂痕,之后他们的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关系同样出了问题,该隐起来杀了他的弟弟,故事继续发展,关系的隔阂和破裂愈演愈烈。
于是,神差遣祂的独生爱子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为要灭掉我们和祂之间的冤仇,藉着十字架废掉冤仇,拆段我们和他、和彼此之间一切的隔阂,在基督里我们起初的生命得以恢复,与神与人得以和好,今天我们这些在基督里的人,在地上正是要透过我们的生命见证父神在基督里所作成的。
代祷事项:
1、耶稣说: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愿主帮助我们每一位弟兄姐妹在2024年竭力追求,在基督里更美,更全备,更长进。
2、为我们众人祷告,圣父圣子圣灵和谐合一的关系是我们的标杆,愿神亲自塑造我们,帮助我们立志追求在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肢体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中恢复重塑我们可能存在的隔阂或危机。
▓ 正文题图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