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3年12月24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3年12月24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3年12月24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耶利米书》23:1~8(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23:1耶和华说、那些残害赶散我草场之羊的牧人、有祸了。
23:2 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斥责那些牧养他百姓的牧人、如此说、你们赶散我的羊群、并没有看顾他们.我必讨你们这行恶的罪.这是耶和华说的。
23:3 我要将我羊群中所余剩的、从我赶他们到的各国内、招聚出来、领他们归回本圈、他们也必生养众多。
23:4 我必设立照管他们的牧人、牧养他们.他们不再惧怕、不再惊惶、也不缺少一个.这是耶和华说的。
23:5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23:6 在他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
23:7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人必不再指着那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上来永生的耶和华起誓.
23:8却要指着那领以色列家的后裔从北方、和赶他们到的各国中上来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他们必住在本地。
耶23:1-8
前言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者,首要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这几乎是这个世界所有人的心声,以色列的官员更是如此,他们被这样呼召,要为着人民的利益,而为官施政。更具体一点就是,从君王到祭司,还有他们各支派的长老,他们都被要求,必须带领百姓,侍奉他们的神耶和华,这一宗教责任是他们需要首先承担的。另外一面,要以公平和公义来治理国家,使人民可以安居乐业,过得富足和幸福。因为贫穷的本质,就是分配不公,而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有一群特权阶层。假如这些手握权柄的人,缺乏对耶和华的敬畏,就很难对这个世界的欺压现实产生公义的态度,也不会对那些被欺压的、无权无势的人付诸同情,更不会为他们做点什么。
悲哀的是,以色列的历代君王,合格的不多,尤其到了国家灭亡之前的几任君王,他们不但昏庸,甚至个个都是罪恶的帮凶,就像外邦世界的君王一样。耶利米书二十三章所写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那时是西底家黑暗统治时期。先知沿着二十二章对君王和官员的指控态度,指控他们在宗教责任和治理上的胡作非为,导致神的审判。然而,令人惊讶及不可思议的是,充满愤怒的上帝,刚刚说完审判的话,突然话锋一转,说祂要兴起一位国王,来重建以色列人的家园。这确实是一件奇异的事情。
以下将这段经文分为四个小段落,每一小段都以耶和华说,作开始或结束;分别代表着上帝四方面不同作为。
1、神将追讨(1-2节)
先来看耶和华第一个方面的作为。沿着二十二章对君王的评价,神指出以色列国家那些领导的败坏导致了民族毁灭性的被掳。如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员治理无方,导致百姓遭殃。西底家统治时,国王与官员只会压迫百姓;而对外却软弱无能、无力抵抗侵略者;更严重的是,他们完全抛弃对耶和华的独一信仰,未尽牧人之责——带领百姓跟随耶和华上帝。在他们奉为经典的摩西五经里说(申17:14-20),以色列的君王,其宗教责任远超一切,侍奉独一真神是他们的首要责任,要带领以色列人顺从上主,敬拜祂;他们对百姓也有责任,需要像上主一样看顾百姓,给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不然,他们要被追讨!然而,他们不但不看顾百姓,只把他们当剥削、取利的对象,鱼肉他们,还像恶狼赶散羊群,使百姓无家可归(参3节)。
古代以色列是一个神权统治的国家:耶和华神通过人间的一位国王,以敬虔和公义的方式,来统治这个国家。尽管,国王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尊荣,但他们并不能为所欲为。他们并不像18世纪之后的人所认为,凡是神权统治,都是暗无天日的,被统治者是没有自由,更何谈权利。反而,在以色列社会里,代表神的君王,应该是敬虔和公义的表率,他们若无这些实质,就必然遭到神追讨。这样看来,人类历史上,并没有合神心意的君王,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国家。
2、祂要设立(3-4节)
面对以色列官员和百姓的罪恶,神决定另起炉灶!祂的做法分为两步骤:首先,在不久的将来,祂审判这个国家,差遣外邦的强权来攻打、毁灭他们,把他们大部分的人,尤其是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连同国王,一同当作奴隶,掳掠到外邦。这个事件发生在主前587年。
就在他们被掳到外邦后,历经几十年之后,神要改变他们的命运,祂要来召聚他们,使他们如同羊回到圈中一样,得享保护、安歇、生长与繁殖。神的措施就是,给他们设立一位真正的牧人,来照管、看顾、牧养羊群一样,带领百姓重返故土,重建家园,使他们不再被蹂躏,不再担惊受怕。
在以色列人的眼中,上帝对受造界充满责任,当受造界,特别是人类,沉迷在各种罪恶中,被强权压制,而失去幸福的时候,祂会付诸公义的行动,会对不信、拜偶像、不公不义的世界,施加报应和审判;不过,这只是祂所有作为的一方面,祂还将发动悲悯的心肠,重新安排一位合格的君王,来拨乱反正,改变这个混乱的世界。也就是说,对这个世界,上帝不离不弃,祂的热心,要为整个受造界的幸福而行动。
3、祂必兴起(5-6节)
那耶和华所要设立的真牧人,是怎么样的呢?先知说:有模板!在即将灭亡的大卫王朝中,将要生出公义的后代(如树墩子长出新苗来),他要实现公义的统治与和平的建造。这个国王最起码有三个特质:以公义来掌权,以智慧来行事;以公平与公义来施政,对百姓秋毫无犯。
以色列的官员,是为保护弱者而设立的,当弱者遭到不白之冤的时候,需要他们去帮助。而以色列自大卫之后,几乎不再有合格的君王,哪怕是所罗门,他也深陷在拜偶像的网罗里,他的暴政和强权也被先知诟病,所统治的国,也因此被分裂。他的后代亚玛谢和西底家,则直接葬送了犹大王国。
先知说,灭亡不是以色列的最终命运。在不久的将来,神将兴起,一位与众不同的牧人,这位牧首,有能力使百姓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园中,安居乐业。这位将来的王,与西底家相反,西底家名字就叫做“耶和华是我们的公义”,他却名不符实。不过,公义将落实在他的后裔身上,这位耶西的苗裔,不但自己为义,也传达神的义,更使百姓在神面前也被称为义。
基督信仰自17至18世纪之后,分离出两个完全相反的阵营。一个是较为关注社会问题,认为基督信仰是一种更好的改造社会的信念和力量,而这被称为自由主义的神学流派,却轻视个人生命与神有着实质性的关系;而另外一个偏颇则是保守派,认为基督信仰只关乎个人生命得救与否,几乎与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没有关系。这种信仰的群体,以新教中的基要主义者为代表。
不过,这两派都与以色列的信仰,包括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信仰不同。早期的教会,并不会将宗教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分离。他们的思想是以神权治理为中心,这种神权统治的思维,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诸种元素,信仰必然关乎这一切!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我们谈因信称义的时候,受了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神学的影响,会将因信称义几乎完全个人化,而不顾社会性的特征。而犹太人,和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他们必然会将信心和称义,放在较具有“个人宗教色彩”的“圣殿”,和较具有“社会层面”的“律法”之下来思考。这两个作为国家和民族及个人身份的元素,是他们谈论信仰话题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必须把信心及称义,放在圣殿和律法这两个元素的下面,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所以,对他们而言,信仰要能得到落实,必须是在一位具有公义和智慧的君王,也就是上帝代理者的带领下,才能得到实现。在他们的世界里,君王兴建了圣殿,祭司们则管理圣殿。没有代表上帝的君王,和管理圣殿的祭司,谈论信仰则是空洞的。
4、后代将归回(7-8节)
那么,这个以公义和智慧治理百姓的君王,会以何种方式来落实这个民族的复兴呢?耶和华说,祂所兴起的君王,将要带领他们再一次出埃及,一个更大规模的回归。这个民族,自公元722年,北国完全灭亡,十二支派仅存了一个半支派。而余剩的一个半支派,自主前605年,但以理时代开始(但1:1),又遭到当时的强权帝国巴比伦的掳掠,公元前597年,国王约雅敬和大部分的领袖,都被掳去(王下24:10-16)。从此,国家不复存在,耶路撒冷只剩下老弱病残和极其贫穷的人。
就在看似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参22:24-30),先知预告,耶和华所设立的牧人,也就是国王,将带领他们经历一次比出埃及更大的救恩——被称为新的出埃及,并要以新的方式,来重建他们的家园。
先知的预告,果然在他们被掳后的70年,实现了。当时有几位犹太的领袖:以斯拉、所罗巴伯、尼希米等,在当时的超级大国波斯帝王居鲁士的恩准下,进行了一至二十年的归回、重建的工程。
当然,我们知道,最伟大的出埃及,最后由大卫的苗裔——耶稣基督来成就!祂赐下一个崭新的救恩:一个比人类任何强权的帝王更有能力的救恩,胜过死亡和罪恶的救恩,祂也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家园——一个包括犹太人、希腊人、罗马人,甚至受造界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和平共处、都能共同敬拜造物主的一个公平、公义的家园。
5、我们当等候
时值将临期第四主日,结合这段经文,来思想这位由耶和华所设立、所兴起的、并带领他们归回的牧人耶稣基督,并等候祂最后(第二次)的到来。
1、接受死亡的现实
当我们带着期望的心灵来等候圣诞节,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所生活的现实,它是一个被掳的世界,如同以色列被掳于巴比伦一样,这世界被掳于死亡与罪恶当中。因着被掳的事实,活在其中的人们,才会以各样的宗教来试图寻找意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造出任何科技成果,可以帮助自己和他的父母、朋友或儿女,来逃避死亡。死亡最大的力量就是——使诸如意义、良善、美丽的所有事情,都蒙上阴影。比如明星需要以整容来对付死亡所赋予的衰老力量;不少的有钱人,以养生来抗衡死亡那无情的咒诅。尽管我们尝试不去想它,但却没有能力去否定它,至少不能永远去否定。一场重病、亲人的离世或别的灾难,这些事件迟早会提醒我们,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任何诚实思考人类生存环境的人,都会无奈的忍受本质上的焦虑,并走向死亡!
世界上到处是医治焦虑的药物,人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焦虑;社交焦虑、创伤后压力、恐惧症,抑郁症。据统计,百分之40的美国人,有不同的焦虑症[1](中国无法统计),医生也经常开出使人平静的药物处方。焦虑是一种近似绝望的状态,海德格尔认为焦虑是人类的自动心态[2],反映人对自身存在环境的认识:我们活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的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却思想无限的可能性;怀着无穷的希望,但永远是望梅止渴;而且,我们很快就会停止!故此,我们焦虑!因我们把握不住那些未知的领域!
除了焦虑之外,现在的人另外一个现况就是:淡漠!看似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这样的人,不是焦虑,而是懒惰!一种无精打采、麻木或者是恍惚的状态。和焦虑一样,这主要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整个人的状态(虽然经常有身体上的症状)。懒惰到了一个地步,似乎不在乎自己,对自己也毫不关心。确实如此,深陷于黑暗的心灵,有什么办法可治呢?所以,不去想它,不去理它,淡漠它,并以此作为解脱。
2、带着盼望而活着
当我们知道了现实之后,就需要来思考,我们信仰的价值。这个充满焦虑和懒惰的世界,是可以被医治的!
以色列的领袖是百姓的牧人,带领百姓依靠神而过上蒙福的生活,以色列百姓则是外邦人的光,引导异教世界脱离空虚绝望的人生。基督耶稣的教会,则因着蒙基督的拯救,成为基督的圣殿,如同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圣殿,向全世界昭示了独一神敬拜的真实,以及在有神的世界里,如何活出充满盼望的人生。教会对这世界具有领导性与先导性,其责任是活出神在其中,并使世界活在神的祝福下,如以色列的领袖,按神的真理来带领百姓敬拜独一真神和治理国家,使他们蒙神的祝福。
教会是上帝的使者,她彰显福音,陈述事实——基督复活了!祂是这世界的主人,包括所有君王的主宰。而且,祂已经开始更新这个被罪恶和死亡,以及相关的一切绝望力量所控制的世界;基督的复活对付了死亡所带给人的绝望,教会则示范了新世界已经进入这绝望世界的事实。
绝望是一种真理的象征,因为它正确地意识到不在基督里、而存在于世界的惨状。相比之下,信仰也是一种真理的象征,因为它意识到信徒与基督联合的真正状况。我们就用这种改变了的真实事件——神使耶稣从死亡中被兴起,我们也可以在基督里得着复活,而且,这世界已经开始在新的创造里了。我们就是这新创造世界的使者,我们向世人活出这种充满指望的生命样式。赖特(N.T.Wright)说:早期基督徒,他们的行事为人,在某种重要意义上,就像活在神的新的创造一样[3]。
这正是我们需要去效法的。之所谓传福音,就是传播这种洋溢着喜乐的生命特征,喜乐与快乐不同,它不是一种感觉,乃是深居于我们深处,即使在苦难中,这喜乐也不会消失。在葬礼的地方,喜乐也在我们的深处。因为,这是基督的灵所生的生命特征——死亡纵然是我们的仇敌,但它与它的同伙——无意义与绝望,已经被击败了。耶利米书里所讲到的、所盼望的苗裔(弥赛亚),新约圣经的作者确认,基督成就了这盼望!我们完全可以向所有的人来分享这世界所没有的喜乐!最后,我们以满怀喜乐的心情来祷告:
诗146篇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我的心哪,你要赞美耶和华。
我一生要赞美耶和华,我还活的时候,要歌颂我的神。
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
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
以雅各的 神为帮助,仰望耶和华他 神的,这人便为有福。
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祂守诚实,直到永远。
祂为受屈的伸冤,赐食物与饥饿的。耶和华释放被囚的。
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耶和华喜爱义人。
耶和华保护寄居的,扶持孤儿和寡妇,却使恶人的道路弯曲。
耶和华要作王,直到永远。
锡安哪,你的 神要作王,直到万代。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1] 凯文·范浩沙(Kevin J. Vanhoozer)、欧文·史朝恩(Owen Strachan)著,《牧师——公共神学家》(美国,麦种,2016),页207。
[2] 海德格尔的资料主要来自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2012)。
[3] 赖特(N.T.Wright)著,纪荣智等译:《神儿子的复活》(台湾:校园,2016年),页736。
代祷事项:
1、为我们国家在上掌权的祈求,求主赦免他们贪污腐败,在祢所赋予他们的位子上,没有正确使用权柄伸张正义,甚至还逼迫祢的教会,愿主怜悯施恩,使他们中有人能认识祢。
2、为每位肢体向主求,愿主开我们的心眼,使我们知道应该以等候基督再临的心活在世上,在世成为祢的见证,让人看见我们满有盼望的生命,与人分享盼望的缘由,使更多人蒙恩。
▓ 正文题图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