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01天前 | 43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祂教导我的手
2. 每日经文|代下17-约沙法执政
3. 每日默想|为人“及格”的责任
4. 每日加量|启6-六印的审判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15日|祂教导我的手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四十四篇1-4节


1   耶和华我的磐石是应当称颂的;

    他教导我的手争战,

    教导我的指头打仗。

2   他是我慈爱的主,我的山寨,

    我的高台,我的救主,

    我的盾牌,是我所投靠的;

    他使我的百姓服在我以下。


3   耶和华啊,人算什么,你竟认识他?

    世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4   人好像一口气,

    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

 

省思:

神里面的巨大力量令人惊叹,

但祂并不将之只留给自己,

而愿与祂的百姓分享。

祂既是我们可以藏身的保障,

也令我们在信心的争战中变得坚强。

 

祷告:

我坚如磐石的神,

请在顺服和见证方面操练我,

以便能彰显祢的大爱和得胜的救恩,

我愿接受装备,

在祢爱的旗帜下奉祢的名争战。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下第十七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历代志下第十七章释经|约沙法执政


自十七章开始,用了四章的篇幅,深描犹大王约沙法,他是一个信靠雅威的人,竭力除去偶像,带领百姓遵从妥拉,他也富国强军,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成为历代志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不过,他仍然不能与大卫相提并论,在他的一生中,还保留邱坛,对神没有尽心尽意,没有将百姓完全带到雅威的面前;他也与北国邪恶的君王亚哈谢结盟,发展海上贸易,这一点极不讨神喜悦(20:37)。


今天先来看约沙法所拥有的成就:


1至6节,描述约沙法深谋远虑,巩固国防(1-2节),效忠雅威(3-4节),他为律法发热心,明显超越了罗波安、亚比雅和亚撒。他铲除了与雅威作对的巴力及邱坛偶像(6节),结果获得了雅威的大力支持,使他被国人高举,被民众尊崇,财富无边(5节)。


他也关怀利未人,并委任他们,下乡探访百姓,对每家每户教导律法(7-9节)。扭转了亚撒时代犹大国的宗教败落,让神在百姓心中居首位。


由于他的改革,犹大人开始信从雅威。雅威也加倍祝福他,使他在邻邦中显为大,作了盟主,那些附属国纷纷上贡财物,其中公绵羊和公山羊各有七千七百只,银钱无数(10-11节)。甚至,他拥有强大的军队,营寨的数目也大大增加;他建立新的建筑工事,囤积了大批货物;他也享有极大的国际名声(12-19节)。这一切都表明,神赐力量给他。




03

今日默想


有一位在希特勒的“犹太人问题”上的主要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Adolph Eichmann),当他在耶路撒冷被审讯的时候,他说:


“在屠杀犹太人的事上,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从来没有杀过犹太人,也没有杀过非犹太人,就这个问题来说,我从来没有杀过任何人,我从来没有下令杀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我从来没有这么作过。”[1]


是的,他没有亲手开枪,也没有亲手打开毒气阀,只不过是克己尽职,履行国家的法律,尤其是元首的命令,哪怕这些法律与命令有着严重的缺陷,甚至充满罪恶,对他而言,完全无关,他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尽“他的职责”,在一张小卡片上签字。也就是说: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知道履行公事!只知道按照元首的旨意,如机器般行事。


可以说,这就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文化所培养、所鼓吹的好学生!好公民!好职员!好官员!好首长!


然而,这些人学校成绩及格,做人不及格!工作及格,做人不及格!一个没有上主,凡事皆可为的世界所训练出来的人,不过是如此。


但造物主上主所要求的君王、百姓,应该就像这一章所刻画的约沙法:敬畏上主、教导百姓遵行主道。在这个前提下,才来谈论强国富家。


这也警告我们:我们是不是考试成绩及格,为人却不及格呢?那你觉得假如为人要及格,首要的责任是什么?




[1]汉娜.阿伦特著,安尼译:《平庸的恶: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判》(北京:译林,2017),页36。




04

每日加量

启示录第六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启示录第六章释经 | 六印的审判


经过对天上宝座的异象的描述之后,天上宝座展开了书卷上的七印(印与号,和碗一样,属于审判的道具)。这些印的释放,交错着审判与拯救的异象,作者以万花筒般的手法,以不同意象来预示上帝必施行审判,却也施予拯救。其叙述没有时间次序,乃是提出警告:审判必然来到,信徒则要忠心,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神与祂的百姓隔离。


我们不应该将这些审判的异象,当作果然会在历史中发生,而拼命去在历史所遇见的灾难中寻找关联点。尽管自古到今,这种做法层出不穷,从未停止过。


前面四个印,即著名的“启示录的四匹马”,代表了争胜(或侵占)、血和战争,饥荒和死亡,这些都是上帝所展开的对地上的审判。


在这些灾难中,信徒要因忠心而经历逼迫,并且殉道,以此显明自己是属于神之道所生的(第5印,6:9-11)。他们在地上将遭受逼迫、艰难,他们因含冤而呼求上帝的公义临到,而上帝则要他们“稍候片时”,也即是说:需要忍耐!因为审判的日子尚未到,但很快了!


第六印以典型的启示文学形式,来刻画上帝临在的可惧,并开始了对“地上的君王、大臣、军长、财主和勇士(6:15)”的审判。这里用的是可追忆的意象,这些“地震,日头变黑,月变成血红色,天上的星坠落,天地海的隐退”的现象,就是西奈山和出埃及的叙述,是上帝临在的描述。


这些场景,我们没有必要把它理解为真的会发生的自然现象。整齐、有规律的审判信号,是在强调叫人惧怕的审判,也正是回应在地上受屈的信徒的呼声,看来,他们真的只需要“稍候片时”了。

 

思考问题


葛培理曾经担心:他自己是不是把福音传得过分简化?他是否在传讲潘霍华所说的廉价的恩典呢?这种对自己有限度的怀疑是有意义的。试试看,今天的世界,如在苏丹、朝鲜、尼泊尔和我们的世界里,如果不妥协信仰,有可能会像启示录中的七个教会一样付出代价,甚至殉道!


启示录这一章,殉道者呼求神伸冤,神也回应了他们。今天,神一定会为我们这些为信仰受苦者伸冤,即使我们一生都不能看到自己的祷告蒙应允,我们也能带着盼望离世。这实在是极大的安慰!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