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3年12月10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3年12月10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3年12月10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耶利米书》17:1~18(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7:1 犹大的罪是用铁笔,用金钢钻记录的,铭刻在他们的心版上和坛角上。
17:2 他们的儿女记念他们高冈上,青翠树旁的坛和木偶。
17:3 我田野的山哪,我必因你在四境之内所犯的罪,把你的货物,财宝,并邱坛当掠物交给仇敌。
17:4 并且你因自己的罪必失去我所赐给你的产业。我也必使你在你所不认识的地上服事你的仇敌。因为你使我怒中起火,直烧到永远。
17:5 耶和华如此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
17:6 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住旷野乾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硷地。
17:7 倚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17:8 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
17:9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17:10 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
17:11 那不按正道得财的,好像鹧鸪??不是自己下的蛋。到了中年,那财都必离开他,他终久成为愚顽人。
17:12 我们的圣所是荣耀的宝座,从太初安置在高处。
17:13 耶和华以色列的盼望阿,凡离弃你的必致蒙羞。耶和华说,离开我的,他们的名字必写在土里,因为他们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
17:14 耶和华阿,求你医治我,我便痊愈,拯救我,我便得救。因你是我所赞美的。
17:15 他们对我说,耶和华的话在哪里呢。叫这话应验吧。
17:16 至于我,那跟从你作牧人的职分,我并没有急忙离弃,也没有想那灾殃的日子。这是你知道的。我口中所出的言语都在你面前。
17:17 不要使我因你惊恐。当灾祸的日子,你是我的避难所。
17:18 愿那些逼迫我的蒙羞,却不要使我蒙羞。使他们惊惶,却不要使我惊惶。使灾祸的日子临到他们,以加倍的毁坏毁坏他们。
耶17:1-18
题目:相遇不离不弃的救恩
引言
当人深深伤了我们的心,我们想到的头一件事最大可能就是如何获得解脱。没有人喜欢痛苦,解除痛苦的最佳捷径就是躲避伤害我们的人,或是保持距离。可是,如果那个人是你的孩子呢?眼睁睁的看着孩子长大了,却往深坑里掉,而忠言、苦劝她都听不进去,着实令父母不知所措……
也许一些弟兄姐妹读过这本书《回来吧,巴芭拉》
这本书以父亲叙述,女儿回应的方式,讲述了巴芭拉生命中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米勒博士向来在第四个女儿巴芭拉的心中都是完美的偶像,在她18年的生命中,父亲身上那些真实的失败,都被她生生地咽在肚子里。即便她从小就有撒谎、享乐、推卸责任的毛病,她在父母的面前却总是伪装得很好,以至人都以为她是一个“好的基督徒”。但她终于有一天对她的伪装疲倦了,一头扎进了她的朋友圈里,开始了她认为的“精彩人生”。 喝酒、吸毒、辍学、结婚离婚、同居、游手好闲、坐拥豪车华服……,她拥有的一切让她暂时地满足,留下的却是更深的空虚。她转而用服侍他人的方式,努力学习,辛勤打工。当她站在证明自己的荣誉面前时,她却发现她尽力不去理睬的神无处不在,她孤儿的心态惟有在这位对她不离不弃的神面前才得着真正的安慰。
巴芭拉的人生没有在最痛苦的时候嘎然转向,她遍享了罪中之乐,在慢慢走向生活正轨时,她感受到来自天父神圣的触摸。但这转变却和父母的祷告节拍一致,父亲没有在巴芭拉叛逆犯罪时就对她恩断义绝,完全绝望。反而从死里生出更真实的信心来为她祈求。
父亲米勒,和这位叛逆的巴芭拉。因着圣灵在他们生命中的工作,因着他们的生命被放手交在神的手中。那个对以利亚微声说话的声音在巴芭拉的生命中发出有能力的呼声:“回来吧,我的孩子”。
天父面对以色列这群属祂的儿女的悖逆,祂透过先知耶利米向他们发出责备和警告的声音,不是要与他们断绝关系,乃是天父深情的呼喊:回来吧!我的孩子!
一、 罪之总括——深且恶(1-4节)
1、 罪之持久
「犹大的罪,是用铁笔、用金刚钻记录的,铭刻在他们的心版上和坛角上。」(1节)
「铁笔」是用铁一样坚硬的物质做成的笔。我国古代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传统形象——铁笔判官,出自《东周列国志》和《聊斋志异》等著作。他是一个严格执行法律的神仙,与普通判官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判决是用一只铁笔在铁板上刻下,铁板刻字处就是判决书。据说铁笔判官写下的判决不可更改,即使是神仙也不得更动,就如同亚哈随鲁王的戒指盖印的谕旨。铁笔判官的形象十分特别,他身穿铁甲,手握铁笔,以铁作为他的主要元素,象征着他的坚定和公正。铁笔判官的形象在文化中被广泛传颂,成为了法律公正、坚定不移的形象象征。耶和华神是真正的铁笔判官,犹大的罪被祂用铁笔记录下来,不容涂抹。
「金刚钻」指的是某种不明的石头,可以像钻石般坚不可摧,是等同于铁笔的一种篆刻工具,我们西安有碑林,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存放了许许多多过去不同朝代篆刻在石头上的各类碑文,虽经历岁月的冲洗,至今仍然清晰可见。犹大的罪也是如此被记录下来。
「心版」是指人的意愿或心思,以后神将新约的律法写在他们的心版上(三一33),但这里写的,不是律法,而是犹大的罪。
「坛角」是指祭坛的四个角落,它会高于坛的四边,保护祭物不会跌落,通常祭司会把赎罪祭祭牲的血抹在坛的四角,来象征百姓罪得赦免,在列王记上第一和第二章记载两个人,一个是企图作王的亚多尼雅,在风闻所罗门被膏为王后,因惧怕就起来抓住祭坛的角,得以暂时保命,但约押却因着他归从亚多尼雅而丧命,即便抓住坛角也不能免其背叛之罪。对于这群犹大百姓,坛角的血不再成为其蒙赦免的凭据,反而成为他们罪的记号。
总之,先知在这里突显犹大百姓深深陷在罪恶之中,不可自拔,以致她的罪孽无法涂抹,不仅充斥在他们的生活中,甚至充斥在他们的思想和意志中。他们的罪孽深入骨髓,就如深深雕刻在石碑上的字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2、 罪之影响
「他们的儿女,记念他们高冈上青翠树旁的坛和木偶。」(2节)
「记念」是指一个人、一件事或某种东西深深的扎根在一个人的里面,使其常常回想、提及、记得,不只是留在记忆中,甚至藉着回想而以行动回应。
「高冈上青翠树旁的坛和木偶」主要是指犹大百姓敬奉异教,高冈树旁的坛是巴力的敬拜,木偶是指亚舍拉的柱像。在申命记中神严厉禁止:你为耶和华你的神筑坛,不可在坛旁栽什么树木作为木偶。也不可为自己设立柱像,这是耶和华你神所恨恶的。(申十六21-22)
犹大百姓罪的影响不只是他们自己陷入罪中,而且这种罪延续到他们的后代,神原本吩咐:「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导你的儿女……」(申六6-7),可是他们却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自己不遵守神的话语,而且传染给他们的儿女,他们儿女的心思意念也完全被他们父母、祖辈的罪孽捆绑,深陷其中。
3、 罪之果子
「我田野的山哪!我必因你在四境之内所犯的罪,把你的财物、财宝,并丘坛,当掠物交给仇敌。并且你因自己的罪,必失去我所赐给你的产业,我也必使你在所不认识的地上,服事你的仇敌,因为你使我怒中起火,直烧到永远。」(3-4节)
先知在这里以神的口吻向这群百姓发出审判的预言,先知以我的田野的山代表神的百姓,因着他们所犯的罪,必结出相应的果子,这里从三个方面陈述:
第一, 他们的货物财宝必被掳掠,交在仇敌手中。这很可能指向主前598年,当尼布甲尼撒侵入时所发生的一切情景:「巴比伦王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都拿去了,将以色列王所罗门所造耶和华殿里的金器都毁坏了,正如耶和华所说的。」(王下二十四13)
第二, 他们必失去所赐的产业。产业是耶和华神所赐给他们的,应该是指土地,但他们必须被掳到外邦,离开家园,这一切产业也被交在仇敌手中。「尼布甲尼撒……又将耶路撒冷的众民和众首领,并所有大能的勇士,工一万人,连一切木匠、铁匠,都掳了去;除了国中极贫穷的人以外,没有剩下的。」(王下二十四14)
第三, 他们在所不认识的地上,服事仇敌。这群百姓不愿意服事他们的神,任意而行,当他们被掳到不认识的外邦时,他们要被迫服苦劳役,曾经他们为了生存主动来到埃及,后来却沦为服苦的人,神拯救他们,把他们带到迦南美地,让他们在服事神的同时经历祂的丰富和恩典,但他们却犯罪得罪祂,以至于祂的怒气向他们发作,以致无法收拾,使他们被动的沦为服苦的人,不愿意自由喜乐的服事神,就要不自由的劳苦的服事仇敌。
保罗在加拉太书6:7「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人对罪没有警惕,必然要承载罪的结果。
二、 罪之根本——离弃神
1、 两种比较:依靠人&依靠神
「耶和华如此说:“依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因他必象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住干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碱地。依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象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5-8节)
如同智慧文学中所传递的思想,特别是诗篇第一篇的两种不同人的不同道路和不同结局,先知在这里也以两类人进行对比:
第一类人:依靠人血肉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也许耶利米在这里特别指向约雅敬王和西底家王,当约雅敬的父亲在位的时候,埃及法老尼哥不让约哈斯作王,而让约雅敬接续他的父亲,约雅敬就将金银给法老,遵着法老的命向国民征取金银,按着各人的力量派定,索要金银,好给法老,后来当巴比伦来到犹大,约雅敬就服事他三年,然后背叛他。后来西底家做犹大王十一年,在他作王第九年,他也背叛巴比伦王。
按照耶利米书的记载,先知一直以来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就是要听神的话语,他们要因着他们的罪受审判,要服在巴比伦王的轭下,但是他们却想依靠埃及的援助,对抗神为他们指明的道路,特别是西底家王,明明私下请求耶利米为他求问耶和华神的意思,但是仍然我行我素。但他们素来想依靠的埃及却自身难保,更不用说保护他们。
列王纪下二十四章记载:「埃及王不再从他国中出来,因为巴比伦王将埃及王所管之地,从埃及小河直到伯拉河都夺去了。」(王下二四7)
第二类人:依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这类人承认耶和华是圣约的主,完全信服祂。就如同昔日的希西家王,在亚述王派兵围困耶路撒冷时,他却专心依靠,他祷告说: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阿,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神。你曾创造天地。耶和华阿,求你侧耳而听。耶和华阿,求你睁眼而看。要听西拿基立的一切话,他是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神的。耶和华阿,亚述诸王果然使列国,和列国之地变为荒凉。将列国的神像都扔在火里,因为它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头,石头的,所以灭绝它。耶和华我们的神阿,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有你是耶和华。(赛三十七16-20)希西家在困境中高举神,坚心依赖祂。
与这两类人对称的就是他们两种的结局:
第一类依靠人的,有祸了,必象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住干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碱地。杜松指的是一种柽柳,一种外表光秃的矮小桧树。因为它发育不良的根不能深入水面以下,所以没有任何改进的希望。福乐意思是拯救,在这里指神赐下恩雨,解除他们的困境。先知以树喻人,以色列民因为不依靠神如同这种无根之树,只能忍受着太阳似火的煎熬,如同生长于受咒诅的盐碱地,没有任何的收成。
第二类依靠耶和华的人,有福了,他必象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这正如诗篇诗人所描述的: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诗一2-3)
先知以赛亚也说:投靠耶和华,强似依赖人。遗憾的是我们太容易以人为我们的依靠,因为人是看得见的,许多时候我们以为他有力量,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帮助,但事实却常常让我们失望。我曾经也经历这样的失败,有一段时间,有些难处,我心里总是有一种冲动想从人得到帮助,度过困境,所以就抓住各种机会,用暗示名言的方式向人诉说,但是却没有任何的音讯,后来却出人意料之外的从别的地方得到帮助,我不得不来到神面前敬拜赞美。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诗三四10)
2、 人心诡诈:人心&神意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那不按正道得财的,好像鹧鸪抱不是自己下的蛋。到了中年,那财都必离开他,他终久成为愚顽人。」(9-11节)
「心与肺腑」包括人的理智与情绪,是一个人心思意念、情感、理智或者说思想、意志、情感的整合。因着人的罪,这一切都污秽,病到无法医治(吕振中译本)。
许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透过一个人的外在和言语,甚至情感来知道一个人真实的内在情况,就如同雅各和他的舅舅拉班之间的故事,两人心怀鬼胎,互相欺骗。我们许多时候对别人言语、情感、神态,甚至行为所表达的理解,完全不是他真正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有时是有意,有时是无意,以至于我们会产生误解,或者觉得有被欺骗感。
不瞒大家,其实我发现自己许多时候的真面目也是如此,有的时候我在与别人聊天或者辅导别人时,会谈论一些自己的经历,心理学叫自我暴露,原本目的是为了透过自己的经历给别人提供支持和安慰,但是有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一种可怕的想法,就是希望自我暴露的时候想从与我同病相怜,原本要从我这里得帮助的人那里得着某些东西。意识到这点真的明白人心的可怕,好心里面也存在着自我的危机。
先知发出惊叹,面对这样的人,谁能识透呢?答案当然是没有。但是耶和华神却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四13)所以诗篇诗人会祷告说:「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一三九23-24)。神完全知道一个人内外的情况,而且按着各人的行为,赏赐或惩罚各人。
先知鉴于此,再次向百姓发出警告:那不按正道得财的,好像鹧鸪抱不是自己下的蛋。到了中年,那财都必离开他,他终久成为愚顽人。不按正道就是指不依靠神,或不依循神所立的律例。鹧鸪是一种鸟,一般人认为它会菢其它鸟所下的蛋。一旦当孵出的雏鸟了解鹧鸪不是自己的母亲后,便会迅速离巢而去。先知用此比喻那些没有按照正道得财的人,正想依靠这些财富过安舒的日子时,财富都必消失。人无论有多诡诈或阴险,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但最终却要面对这位鉴察人心的神,按照自己的行为领受赏罚。
3、 离弃活泉:盼望&蒙羞
「我们的圣所是荣耀的宝座,从太初安置在高处。耶和华以色列的盼望阿,凡离弃你的必至蒙羞。耶和华说,离开我的,他们的名字必写在土里,因为他们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12-13节)
虽然耶利米在第七章圣殿的讲道中抨击人将圣殿贬为护身符或贼窝,警告百姓不要依靠虚谎的话,说:这些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但是对耶利米来说,他也相信神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之中,是神名的居所,所以圣所也是耶和华神的宝座。这前后两种的表达似乎有些冲突和矛盾。
但这一个从太初就设立,在高处的荣耀宝座,是否能成为他们的避难所是取决于他们对神的态度。先知耶利米坚信神是祂百姓的避难所,但是如今他却坐在阴暗中,为百姓的受苦而哭泣,诚挚地斥责他们的罪。因为他们离弃活水的泉源,他们的前途是绝望的,没有一点曙光,唯一能看见的只是凶暴血腥和随时将要临到的审判。
耶利米在这里刻画出两种画像,第一,乃是人以实际生活,以符合他们与神宝座的关系,耶和华神就是他们的盼望。第二种,乃是人背叛神的管理,结果就是灭亡。他们因着离弃活水的泉源,必然抱愧蒙羞,他们好像写在沙土上的名字一样不能长久。
耶利米在书卷一开始责备以色列百姓的时候就明确告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二13)我们希望我们的名字被记录在哪里呢?生命册还是沙土上?
三、 罪之出路——转向神
1、 神之拯救
「耶和华啊!求你医治我,我便痊愈;拯救我,我便得救,因你是我所赞美的。」(14节)
在这里,先知耶利米以个人性的生命经历,来向以色列百姓见证,只有神是祂所赞美和所盼望的。在耶利米书十五章耶利米向神祷告说:「我没有坐在宴乐人的会中,也没有欢乐。我因你的感动(感动原文作手)独自静坐,因你使我满心愤恨。我的痛苦为何长久不止呢?我的伤痕为何无法医治,不能痊愈呢?难道你待我有诡诈,像流干的河道吗?耶和华如此说,你若归回,我就将你再带来,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当作我的口。他们必归向你,你却不可归向他们。」(十五17-19)而当耶利米切实归向耶和华神,不以人的血肉膀臂为他的依靠,他也真的得着医治。
耶利米的见证也是以色列百姓的出路,他们只有选择转向神,无论当下因着罪落入何等的境遇,神依然是他们的盼望。
2、 神之应许
「他们对我说,耶和华的话在哪里呢?叫这话应验吧。至于我,那跟从你作牧人的职分,我并没有急忙离弃,也没有想那灾殃的日子。这是你知道的。我口中所出的言语都在你面前。不要使我因你惊恐。当灾祸的日子,你是我的避难所。愿那些逼迫我的蒙羞,却不要使我蒙羞。使他们惊惶,却不要使我惊惶。使灾祸的日子临到他们,以加倍的毁坏毁坏他们。」(15-18节)
但那些心坚项硬的百姓,以嘲弄的言语对耶利米说:耶和华的话在哪里呢?叫这话应验吧!言下之意是告诉耶利米:你是一个假先知。因为按照申命记真假先知分辨的条件是看他说的话没有应验(申十八21-22)。
当耶利米开始传讲审判的信息时,百姓可能曾因此而大感恐慌。但年复一年,却丝毫不见动静。耶利米仍继续传讲同样的信息,所以耶利米成了百姓嘲弄和侮辱的对象。耶利米以耶和华的应许回应百姓,唯有依靠神才是审判信息应验之日的唯一避难所,因为祂是成就应许或者祂话语的神。
耶利米在蒙召的时候就从神得着应许:「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一8)当他第一次领受异像传递给百姓时,神再次应许:「所以你当束腰,起来将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告诉他们。不要因他们惊惶,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看哪,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铁柱,铜墙,与全地和犹大的君王,首领,祭司,并地上的众民反对。他们要攻击你,却不能胜你。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
如今耶利米照着神的呼召跟随祂,虽然历经艰难也没有离弃,他以神的应许表明神必保护他,但那些与耶利米敌对,不转向耶和华神的百姓却要因着耶和华神的话语应验而惊恐蒙羞,经历灾祸和毁坏。同时,也是让他们知道,神所应许的只要他们悔改转向神,遵照神的吩咐,神应许建立栽植他们的话语也必然成就。
结三十三11b「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
先知语重心长的呼求,正是神对祂百姓的期盼,回转就必然蒙福,回转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五旬节圣灵降临之日,彼得讲道之后,众人听见就扎心,就问彼得和其余的使徒: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回答: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37-38)
总结:相遇不离不弃的救恩,转回神是唯一的出路
一、 罪之总括——深且恶
二、 罪之根本——离弃神
三、 罪之出路——转向神
代祷事项:
1、 为所有服事的牧者、同工们祷告,求主帮助我们在一切事上学习依靠主,寻求主的旨意和带领,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才干和能力。虽然我们不可忽略或者否认人的学识、能力、才干,但让我们晓得,我们若是离开主就不能成就什么。
2、 为所有软弱,甚至远离主,不能来到主面前的肢体们祷告,求主的话语成为他们的力量,愿圣灵触摸他们,无论他们因着什么原因远离主,转回到神面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 正文题图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