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29日| 在患难中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三十八篇7-8节
7 我虽行在患难中,
你必将我救活;
我的仇敌发怒,
你必伸手抵挡他们,
你的右手也必救我。
8 耶和华必成全关乎我的事;
耶和华啊,你的慈爱永远长存。
求你不要离弃你手所造的。
省思:
颂赞的主题可以非常广泛、崇高,
但颂赞的语气总是非常独特、个人化,
诸如:神回应了一个祷告,
满足了某种需要,
赦免了一项罪,
重整了一个人的生命。
祷告:
亲爱的神,
我感谢祢
在我身心灵方面所作的一切。
我知道天地之间都容不下祢,
甚至容不下祢行的一切奇事;
但因着祢在我内心所成就的,
我要赞美祢藉着耶稣基督
在各地为每个人所行的。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上 第二十六 二十七章
代上26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代上27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耶利哥的撒该的桑树(Zacchaeus’ sycamore fig)。传说个子矮小的税吏撒该为了能看见耶稣,爬上这棵桑树(路十九1-10)。桑树指西克莫无花果树,是一种桑科榕属聚果榕亚属的榕树,是广义上的无花果,树叶像桑树叶,果子像无花果,味道不同于普通的无花果,甜度一般但香味浓郁。)
《历代志上》第26,27章|全民服侍
自二十三至二十五章,我们看到,大卫所组织的敬拜队伍,是按照从在圣殿最神圣的地方侍奉的大祭司开始,然后到协助祭司的那些利未人,他们一般会在属于次圣洁的圣所工作,再接着是歌手和乐队成员,他们也大多是在圣所侍奉。
在二十六章,所安排的圣殿的守门成员,他们工作的场地,就圣洁程度而言,是低于圣所外的院子。但这些都属于整个圣殿的部分,仍然需要由利未人负责(26:1-19);利未人也负责掌管银库(26:20-28)。这也属于很重要的服侍,他们对接因圣战所获得的战利品的管理(26:27)。这样,顺理成章地记录了审判官和各种行政服务(26:29-32)。
大卫所安排的服事王室的人员,这正是二十七章的内容。利未支派在圣殿里服侍上主,其它支派就来服事王,这样全民总动员,每个人都有服侍的岗位。我们今天觉得大卫的王权实在太大了!但在当时却是理所当然的。因在大卫的思想里,王室是与圣殿平行的,王权代表着雅威的权柄。27章1至15节,是按月轮流服侍王室的军事官代表团,16至22节记述的是管理各支派的领袖;25至31节,则记述了负责王室各样财产的官员名单;32至33节是大卫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及元帅。
从敬拜到圣战,大卫都作出了有效的部署。
03
每日默想
历代志上在这两章所记述的大卫为圣殿、为王室、为国家所部署的一切,无疑就是期望:雅威上主的祝福,能临到国家的每一处,祂的恩典能给到以色列的每一个百姓。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期望神能持续的与大卫他的家、他的国、他的民同在。
另外一个人的生命,也帮助我们更多的明白与神同在的实际:法国的赫尔曼(Nicholas Herman),人称为是劳伦斯弟兄,生于1611年法国洛林,18岁归主,年轻时在部队度过,1666年,他加入法国加尔墨罗修会(Camelites)。在他人生后面的25年,生活的每一个时间和空间里,都谦卑留意神的同在。当他打算加入修会的时候,以为完全献给神的生活,会过得非常艰苦。没想到,生活原来一点都不艰苦。他实践与神的同行,不是在祭坛前,乃是在每天辛苦劳作的厨房里,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恩赐,是与神相交及同在、服侍他人的恩赐。他说:
“在我的内心,我将上主视为我的天父,我的神。我竭尽所能的敬拜祂,将心思集中在祂神圣的同在中,若发现心思偏离,就将思绪拉回到神的面前.......。我一生的职责就是持守自己与祂圣洁的同在。在其中持续单纯仰望祂,凡事努力讨祂喜悦”。
大卫和劳伦斯弟兄,一个是九五之尊,一个是再平凡不过的厨师,他们都给我们示范了与神同在的生命,他们也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都有人性的软弱和心思偏离的时候。不过,他们总想办法使自己与神同在。他们的方法对你操练与神同在,有无启发?
04
每日加量
彼得后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雅典酒神剧场(Theatre of Dionysos)举行戏剧表演。「加上 epichoregeo」原文ἐπιχορηγέω 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取自雅典戏剧节庆的一个典故。有一位富有的人付了合唱团(chorus)的费用,并联合了诗人和政府人士共同推出一场话剧。有几位像这样的富人互相比赛,看谁最慷慨购买道具支持合唱团。于是这个字就代表慷慨大方,不计代价。而基督徒也必须这样不计代价地与神配合,好活出一个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彼得后书》第1章 | 祝福与成长
长老以恩惠和平安,来问候他那受苦的教会:
1、祝福(1-2节)
首先,长老祝福他们,并确信他们因着认识神与主耶稣,已经得到从基督而来的义人(神儿女)的身份,和宝贵的信心。
2、期望(3-11节)
紧接着,他期盼教会的肢体,能努力追求成长,而成长的基础是:因认识基督,得到从神而来的生命之道,和敬虔之事(敬畏上帝)。借着上帝之道和敬虔的态度,神必要赐给他们无比宝贵的应许,可以促使他们在生命上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脱离死亡世界的生命模式,而变得与神的生命形态相似(3-4节)。
不过,这生命不会自然而然形成,他们自身需要努力追求:首先要在信心上追求;接着,就是在美德上的努力;之后,要拓宽自我的见识;有了见识,则不可逞才使气,反而要在节制与忍耐上,多下功夫;而当节制与忍耐有了成果之后,则不可变得飘飘然而自得,对神则要心存敬畏;有了对神的专诚,则要在横向关系上加强——要爱弟兄与爱人。
假如能在这几方面长进,表明自己已经蒙了基督救赎,是属神儿女的生命;也必将蒙神保守,在救恩上永不跌倒;而且,还能满载而归地进入基督的国度里。反而,假如在这几样上没有长进,则表明是“忘记了自己的罪已经被洁净”(9节)。
3、重申(12-21)
彼得这位圣经教师,尽管知道,他的那些肢体们,已经明了以上所说的,但他再次重申,甚至把这些当作遗言一般,再次要他们领会,以此来效法主耶稣离开世界前的谆谆教诲:
要记住!他从前告诉过他们的事实:就是长老的亲身经历——主耶稣在他与十一位门徒面前所讲述的那些事,祂必以万国之主的身份出现,对耶路撒冷和万民做出审判(主后70年所发生的圣殿被毁的事件)。他们要相信,这些话如同圣经(旧约)的预言一般,具有权威、不可篡改的特性;他们万不可在这些事上掉以轻心!因为重视主基督的降临——也正是操练以上的属灵多重内容的目的。
思考问题:
对苦难中的教会,长老要求他们追求生命成长,以应对错综复杂的时代。我们今天的处境可能与第一世纪的巴勒斯坦、亚细亚不同。然而,一个现实——这世界对基督信仰也差不多,一样是不友善的,信徒也会遭到相应的压力或逼迫。那长老彼得的成长要求,对今天的你我,有无实际的指导意义呢?